江素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中国海洋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
——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考察对象
江素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新闻媒体中的海洋报道作为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受众传递着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形成人们海洋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海洋主题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结合话语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此类报道的基本框架与话语特征。研究发现,“海上国际关系”主题在海洋文化报道中数量最多,所占头版新闻比重最高,往往通过使用隐喻的方法来塑造自我与他者的形象。海洋整体报道总体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重视对海上国家主权维护的报道,二是大量报道与海洋经济发展有关的新闻,三是展示中国的海洋科技进步,四是重视海洋生态保护,五是展示中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储备,最后强调中国的海洋意识已经觉醒,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洋文化;传播;内容分析;话语分析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陆地文化,同时也孕育了辉煌的海洋文化。“中国作为海-陆文化同构的泱泱大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基础缘自远古形成的沿海人文地理的区域格局”[1]。海洋文化研究对于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加强海洋文化的发展与研究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体现是媒体关于海洋文化的报道与传播,已经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传播景观。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有关海洋文化的报道是海外人士认识和了解中国海洋事业以及海洋文化的发展现状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他们形成对中国海洋文化的认同。《人民日报》(海外版)主要读者对象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中国在各国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关心中国情况的各国朋友以及来华旅游、探亲、学术交流、从事经贸活动的各界人士[2],在海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海洋主题报道的基本框架及话语使用策略进行梳理,有助于掌握媒体报道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并进一步推动海洋文化海外传播的完善和发展。
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与媒体的宣传报道密不可分,媒体报道既传播了海洋文化,同时又形成另一种形式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及其产物,是人类的涉海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表现为海洋物质文化、海洋行为文化、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精神文化。狭义的海洋文化是指海洋精神文化,包括海洋文化哲学、海洋科学理论、海洋宗教与民间信仰、海洋文学艺术等。”[3]依据这一概念表述,新闻媒体关于海洋文化的报道是对于海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报道,具体是对海洋物质文化、海洋行为文化、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精神文化的报道。媒体的这些报道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对海洋文化的二次创造和加工,可以视为另一种形式的海洋精神文化。
在资料的收集上,以“海洋”为关键词,通过对“中国知网报纸数据库”进行搜索,共得出《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有关海洋的报道330篇,时间跨度为2000年7月10日至2014年7月18日。采用内容分析结合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中与海洋有关的报道进行研究,内容分析法主要是针对这些报道中的主题分布、国家关系的指涉对象等可量化的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话语分析主要探讨《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关海洋主题的报道中的话语使用策略和报道框架,通过两者结合的方法探析新闻媒体在海洋文化的海外传播方面所呈现出的报道规律。
(一)报道总量
从2000年到2014年这15年的时间内,《人民日报》(海外版)共刊出与海洋有关的报道330篇。报道数量分布上,从整体上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2007年之前,每年的报道数量都不超过10篇,从2008年开始,报道数量开始大幅上升,并在2011年达到了最高值,为65篇,在此之后,数量稍有下降。具体见图1。
图1 2010-2014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海洋报道数量分布
(二)议题分布
通过仔细阅读这330篇报道,并结合相关的划分原则,对这些报道的主题进行了分类,并统计了不同议题的数量和比重,如表1所示。
表1 海洋报道议题分布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关海洋报道的议题分布中,“海上国际关系”这一议题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了19.39%。海上国际关系这一议题包含了中国的海上外交政策主张、海上主权维护等分议题。海上主权维护涉及与其他某些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问题,这些国家包括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其中与日本的海上国际关系最为密切,冲突也最为严重,在64篇报道中,涉及与日本的关系就有25篇;其次是菲律宾,有13篇;再次是与越南的关系;另外,还涉及与美国的海上国际关系。海洋国际关系的其他议题包括中国维护海上国际关系的一些具体主张和做法等。具体见表2。
表2 报道中涉及的国家
海洋经济发展这一议题所占的比重次之,达到了18.18%,这一议题主要呈现中国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以及对海洋年生产总值的发布。海洋战略合作方面,中日韩战略合作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其他还有与台湾、东盟的合作。海洋科技发展方面,主要是向海外人士介绍中国海洋科技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如海洋一号、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等。海洋生态保护强调对已经破坏的海洋生态环境或生态资源的修复,报道中国在保护海洋生态方面的具体策略和行动。滨海城市建设介绍了湛江、大连、舟山、威海、花莲、东山、潍坊等一些正在发展中的沿海城市。海洋资源开发主要包含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以及一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蓝色人才培养这一议题主要集中介绍对海洋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海洋文化传统主要介绍了海洋民俗、海洋文学、海洋影视等一些具有海洋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他议题包括海啸演习、海上搜救、海上护卫等一些综合议题。
(三)版面位置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海洋文化报道广泛分布于第1版到第16版的版面位置上。其中有316篇报道位于第1版到第8版的位置上,所占比例为95.76%,只有4.24%的报道位于第9版到第16版的位置上。值得注意的是,位于第1版,也就是头版“重要新闻”位置上的海洋报道的数量最多,其比重达到了26.67%;位于第2版“综合新闻”和第3版“经济新闻”位置的海洋报道比重也较高,分别达到了18.18%和13.03%。具体见表3。
表3 海洋报道的版面位置分布
版面位置的分布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新闻的重要程度,版面越靠前,新闻的重要程度越高。那些位于头版位置的新闻,其受重视程度自然也最高。在这330篇海洋报道中,共有88篇报道位于头版位置,统计显示,2000年和2001年没有海洋新闻位于头版位置,2002年有两则海洋新闻位于头版位置,2003年和2004年也没有位于头版位置的海洋新闻,从2005年开始,每年均有海洋新闻位于头版位置,且从整体上而言,比例逐渐上升,这说明国家对于中国海洋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2年位于头版位置的海洋新闻的数量最多,为19篇;2013年稍有下降,为18篇;2014年仅上半年的数量为10篇。具体见图2。
这些主题主要包含海上主权维护、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储备等方面。比重位于前三的分别是海上主权维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科技进步,其中海上主权维护这一主题所占的比重最高,说明媒体对于海上主权维护主题报道的重视程度最高。具体见表4。
图2 2000-2014年头版位置的海洋报道的数量分布
表4 头版海洋新闻的主题分布
(四)海上主权维护报道的建构式话语分析
建构式的话语分析适合争议性的社会话题,在分析过程中延伸出一系列的概念框架,如隐喻、范例、警句、描述、视觉画面等[4]。因此,对于分析海洋主题报道中涉及国际关系和海上主权等争议性的话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海上主权维护”这一主题的新闻报道在所有的头版新闻中的比重最高,对此进行建构式话语分析,可以发现,报道在描述国家关系的过程中会经常使用隐喻这一手法。
1.“枪”和“棋子”的隐喻
“枪”和“棋子”的隐喻非常频繁地出现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海上主权维护”这一主题报道中。这两种具有明显差别的隐喻实则具有某种潜在的关联。首先,“枪”和“棋子”两者都是作为对抗或博弈的工具存在。“枪”出现在战争或争斗中,“棋子”出现在对弈中,这两种工具都会使人联想到对抗和破坏的因素。其次,“枪”和“棋子”作为工具都具有受人操控、任人摆布的特质,无法发挥主观意识,往往成为盲目的“被利用者”。
在新闻文本中,不同的隐喻之间通过某种方式建立联系,同时它们又会嵌入到新闻文本的叙事过程中,成为文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涉及海上主权维护的新闻报道中,这两种隐喻经常放在一起使用。媒体将与中国海上主权存在冲突的国家,如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视为美国的“枪”、“棋子”等。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海上主权维护”这一主题报道中,存在几种基本隐喻,一是某些国家被当成“枪”和“棋子”,成为“马前卒”。二是美国是使用这些“枪”,操纵这些“棋子”的国家。“枪”指向的对象是中国,与“棋子”操纵者对弈的对象也是中国。双方对抗或对弈,美国有“枪”有“棋子”,而中国则“手无寸铁”,遭到“围堵”和“牵制”,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中国的维权行为只不过是对“对手”的侵权行为的“正当防卫”。这两种对抗隐喻中又延伸出一些新的所指,一是隐喻双方的不平等,二是隐喻美国的霸权以及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作为“惟命是从”者的角色。
在隐喻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角色时,除了使用“枪”、“棋子”隐喻外,还零星地使用了“急先锋”、“演戏高手”、“拉拉队”等隐喻,这些隐喻同样也可以被归纳到对抗隐喻的范畴内,可见媒体是在一种概念系统中使用隐喻。
2.“靠山”和“绊脚石”的隐喻
“靠山”和“绊脚石”的隐喻实际上是一组相互对立的隐喻。一方面,“山”和“石”这两种物质有着相似的性质,即坚硬和顽强;但这两种物质在不同的隐喻文本中却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靠山”是作为一种支撑性和辅助性的物质存在,但“绊脚石”却是作为一种阻碍性和破坏性的物质存在,这是双方对立的第一种表现。“靠山”和“绊脚石”作为相互对立的隐喻的第二种表现是,二者是作为“反语”或“反隐喻”的形式存在。“靠山”并非真正可以依靠的支持者,“绊脚石”也并非是真正的阻碍力量。
“靠山”和“绊脚石”是作为相互对立的隐喻出现的,靠山的隐喻对象是“美国”,“绊脚石”的隐喻对象是“中国”。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靠山是褒义的,是一种强大的支持力量,而“绊脚石”则含有贬义,是一种阻碍的力量。但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涉及海上主权维护的一系列报道中,可以看出,“靠山”和“绊脚石”都是作为反语或“反隐喻”出现的,是从日本或其他与中国海上主权存在冲突的国家的视角出发的。日本的“靠山”是美国,但却不能为所欲为;日本的“绊脚石”是中国,但却是“假想”出来的。在“靠山”和“绊脚石”这对隐喻中,媒体试图通过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来表现日本依仗美国作威作福,以及将中国假想为“绊脚石”的无知行径。媒体在海上主权维护这一主题中,通过建立以上两组隐喻概念,建构出不同的自我和他者形象。
(一)重视维护海上国家主权
在88篇位于头版的海洋报道中,有41篇是关于维护海上国家主权的报道。可见在海上国际关系的处理上,国家主权的不容侵犯一直是备受重视的,需要大力弘扬海洋国土意识[5]。在这连续的时间维度内,作为整体的41篇报道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从主张互利双赢到措辞强硬
在本研究的时间维度内,最早的一篇海上国际关系的报道是2006年1月19日的题为《搁置争议合作双赢》的报道,该报道就日本对于东海问题的态度和主张发表意见,并指出“惟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东海才能成为中日合作的桥梁,而不是两国冲突对抗的触发点”。2008年6月20日位于头版的报道《东海共识:中日互利双赢》,指出中日两国就东海问题达成了原则共识,即“在不涉及主权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共同开发”。因此,从这两篇报道来看,2008年之前中日双方在东海问题上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冲突与矛盾,并且双方已逐渐达成互利双赢的共识。但是,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下去。面对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挑衅行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报道的措辞使用上也体现出一定的强硬态度,如《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不容置疑》、《中国南海维权理直气壮》、《插手海洋争端,美国别走火入魔》、《菲律宾小动作包藏祸心》等报道,在词汇的选择和使用上,“不容置疑”、“理直气壮”等坚定地表明了中国的态度和立场;而“走火入魔”、“包藏祸心”等词汇的使用又是对美国、菲律宾等国家的越权行为的强烈指责。
2.以中日关系为主导
在41篇“海上维权”的报道中,有16篇是涉及中日关系的。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中,中日关系向来是最为敏感的,这其中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原因。对于东海这一海洋领土的争端更加剧了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在这一问题上,中国的主张是“搁置争议、互利共赢”,从2006年和2008年的这两篇报道来看,双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随着2011年新版《日本防卫白皮书》的发表,中日关系又陷入僵局。日本背弃了之前与中国就东海问题所达成的共识,在白皮书中“新增加了‘南中国海’”相关内容。这一防卫白皮书实际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潜在威胁并就此制定防卫策略。媒体将其视为一种挑衅行为,对日本提出强烈的声讨,如《警惕日本兵棋推演式“狂躁”》、《日本连放狠话是在玩火》、《安倍“抱团对抗”必撞南墙》等,这些报道无论是措辞还是行文都表明了中国坚定的立场和态度。
(二)大量报道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二者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海洋经济是海洋文化的物质基础,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海洋文化发挥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作用。而海洋经济的发展必将作用于海洋文化的发展,而成为海洋文化发展的平台。”[6]发展海洋经济一直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措施。海洋经济的长足发展不仅能够为中国整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而且还能够促使人们重视海洋,加深对海洋文化的认识与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十分重视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报道。在所有主题报道中,该主题数量仅次于海上国际关系的报道,位居第二;在所有的88篇头版报道中,该主题比例也达到了13.64%,可见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内容主要分布在:一是呈现中国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如《海洋经济:迎来新机遇》、《海洋经济打五张“王牌”》、《海洋经济: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二是对于海洋年生产总值的发布,如《中国海洋年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蓝色经济”扬起风帆》;三是对于滨海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状况介绍,如《青岛发展蓝色经济纪实打造中国蓝色硅谷》;四是海洋渔业发展状况的介绍,如《休闲渔业山东渔民增收3亿》,《“中国渔都“努力破解上岸难题》。这些报道中透露出对中国发展海洋经济所寄予的厚望,如“新机遇”、“魅力”、“蓝色硅谷”等词汇的运用,同时也对发展海洋经济所取得的成就给予褒奖,如“突破”、“大力发展”等词汇的运用。
(三)积极展示海洋科技进步
在88篇位于头版的海洋报道中,其中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在海洋科技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如《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发展迅猛》、《卫星转入正常工作模式海洋一号B数据成功接收》、《5057米“蛟龙”再创中国深度》,向海外人士介绍中国海洋科技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如海洋一号、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载人深潜器的所创造的新记录,“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入水159分钟后,成功突破5000米级水深大关,10分钟后,下潜至5057米,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媒体通过向海外人士报道中国在海洋科技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以展示中国正进一步地向海洋强国的行列迈进。
(四)重视海洋生态保护
海洋文化行为的主体是海洋社会[7]。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它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持社会生态的平衡。《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海洋的头版报道中想要传达的重要议题还有中国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如《福建立法保护八大近海区域中国首部保护海洋地方性法规明日生效》;建设污水处理及管网工程、垃圾收集转运工程,启动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等,如《重大工程先启动保护规划再发力三沙倾力卫护一片洁净南海》;或采取具体的行动保护海洋,如建成海洋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监督与执法,以及民间公益组织所倡导及组织的海洋环保活动等(《关爱海洋,我们在行动》);最后是通过其他国家的海洋污染的实际案例给予我们警示或启发,以增强我们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如《墨西哥湾漏油警示了什么》。这些旨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种种做法以及媒体对此所进行的一系列报道都说明了中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味地开发、消耗,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发展,而是注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秉承着人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开发海洋、关爱海洋。
(五)呈现丰富的海洋资源
在报道中,媒体向海外人士展示了中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储备,这些资源包括可燃冰、石油、天然气等。如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相当于185亿吨油当量(《南海北部可燃冰资源初步探明储量达185亿吨油当量》)、海上石油的产量将与大庆油田相媲美(《中国海洋石油将现“海上大庆”》);海上天然气的储备也是相当可观,日产天然气可达5700万立方英尺(《中海油在南海钻获第三个深水天然气发现钻杆测试可日产天然气5700万立方英尺》)。《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头版报道中,通过具体详实的数据或类比的手法向海外人士展示了中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储备,这些储备将在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六)传递中国海洋意识
发展海洋文化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更要建构一种海洋文化价值体系,使我国整个海洋事业有方向,有依凭。在发展海洋强国的道路上,《人民日报》(海外版)向海外人士传递出这样的讯息:中国的海洋意识已经觉醒并不断增强,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如《誓圆中华海洋强国梦》、《中国是国际规则的建设者》等报道;同时,积极倡导树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与时俱进的海洋强国意识、海洋可持续利用意识、海洋权益和安全意识。例如,《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这篇报道指出“走向海洋,不仅靠坚强意志,更要靠科学规划。不是靠神灵保佑,而要靠现代产业支撑”。
在海洋报道这一层面,《人民日报》(海外版)形成了自己的报道特色,并深刻地影响着海外人士对于中国海洋文化的感受与认识。媒体对于海洋的报道一方面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也是形成受众海洋意识的重要来源。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对未来媒体的海洋报道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注重报道的丰富性和全面性。以往的媒体海洋报道多将焦点放在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方面,对海洋民俗文化、海洋精神文化、海洋艺术活动等方面呈现得不够。实际上,中国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海洋艺术活动丰富多彩,这也是中国海洋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海洋文化的特色之一。因此,多多呈现海洋民俗文化、海洋艺术活动等,是海外人士了解中国海洋文化,进而理解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把握好报道的平衡性与突出性。所谓报道的平衡性,即把握不同主题报道之间的平衡,有利于帮助人们建构全面的、客观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图景。所谓报道的突出性,要求媒体在平衡报道主题和报道篇幅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针对海洋热点问题,要进行追踪报道和后续补充报道,做到对问题的深度挖掘;针对海洋难点问题,媒体不能化繁为简,而是要邀请有关专家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与解释,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为受众提供观点和意见。
[1]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的早期历史与地理格局[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1-11.
[2]人民日报·海外版[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246567.htm?from_id=3058702&type=syn&fromtitle=人民日报海外版&fr=Aladdin.
[3]张开城.主体性、自由与海洋文化的价值观照[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1(5):1-6.
[4]诺曼·费尔卡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9-60.
[5]姜秀敏,朱小檬.软实力提升视角下我国海洋文化建设问题解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4-17.
[6]叶世明.“文化自觉”与中国现实海洋文化价值取向的思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8-22.
[7]吴建华,李秀斌.试论海洋文化行为及其社会学本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5):11-14.
A Study on the Overseas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Marine Culture: In the case of Marine-themed Reports on“People’s Daily”(Overseas Edition)
JIANG Suzhen
(College of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ine culture,marine-themed reports on the media convey to the audi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ine culture,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form people’s marine consciousness.In particular,reports on some authoritative media,to some degree,even directly determine people’s perception of oceans and marine culture.In this study,we take marinethemed reports on“People’s Daily”(Overseas Edition)as a case,and use content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 to study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discourse features of the marine-themed reports.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themes of“international maritime relations”are covered most,with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headlines,and“People’s Daily”(Overseas Edition) shape the image of the self and the other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etaphor and epigrams.The whole ocean reports show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firstly,the emphasis on maritime rights incident reports;secondly,the large number of reports and new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thirdly,China’s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fourthly,stress on the protection of marine ecology;and the fifth is to about China’s rich marine resources reserves.Finally,it is stressed that China’s maritime awareness has been awakened,and on the road of“building maritime power”,China has formatted a marine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eople’s Daily”(Overseas Edition);marine culture;marine-themed reports;content analysis;discourse analysis
G122
A
1008-8318(2015)10-0001-08
2015-08-27
江素珍(1988-),女,安徽池州人,博士生,研究方向:媒介批评、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