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成绩下滑,家长多半会着急上火。怎么帮孩子呢?花钱给孩子报补习班、买最新的学习资料、额外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买营养品给孩子补脑子……不一而足。如果孩子进步不明显,家长就会焦虑,唠叨孩子不争气,叹息孩子智商不够高,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为什么家长的帮助起不到好作用?因为这些做法太表面化了,不仅帮不到孩子,还有可能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使成绩更糟。那么,家长该怎么做呢?让我们来听听北京家长董玉珠和她女儿董娜娜的故事。
2012年11月中旬,董玉珠发现正上初一的女儿对数学有了畏难情绪,成绩下滑得很厉害。董玉珠深知偏科的危害,岂敢怠慢,马上咨询教育专家。专家诊断后告诉董玉珠,董娜娜患有“数学恐惧症”,病因是她上小学时上过一段不正规的奥数班,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被超难的题目给折磨光了。找到了女儿的病因,董玉珠决定展开悄无声息的拯救行动。
首先,董玉珠与女儿的数学老师沟通,联手制订家教方案。在数学老师的建议下,董玉珠买来一套难度不大的数学同步试卷,在家陪女儿一起做,这样,既能提高孩子学数学的信心,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在妈妈的陪伴下,董娜娜不那么焦虑了,做题的正确率大大提升。这一段的家教主题是夯实基础。
其次,董玉珠降低了对女儿数学成绩的期望值,让女儿轻装上阵。期末考试前夕,董玉珠对女儿说:“爸妈对你的数学成绩要求不高,会做的做对就行了。不管分数多少,我们都能接受。”成绩出来,董娜娜的数学考了101分(满分120分),成为班里数学成绩进步最大的学生。初战告捷,董娜娜很高兴,但对数学仍很畏惧。董玉珠对女儿说:“从不喜欢到喜欢,从喜欢到热爱都有一个过程,你每做对一道没有把握的数学题,不是就有一种愉悦的感觉吗?这种愉悦的感觉持续下去,就能转化为喜欢,甚至是热爱。”在不断成功的鼓励下,董娜娜慢慢喜欢上了数学,考试成绩自然稳步提升。这一段的家教主题是提升信心。
再次,不搞题海战术。女儿上初二以后,董玉珠改变了每天陪女儿做一套数学同步试卷的做法,每晚只和女儿一起做难度稍大的3道题,如果女儿做不出来,董玉珠就与女儿讨论,还做不出来就上网搜答案,然后理清思路,举一反三。这一段的家庭主题是重点突破。
经过妈妈两年多的辅导,董娜娜的数学成绩已稳定在班里的上游水平。更可喜的是,女儿对数学不再恐惧了,反倒有了些许的依赖,因为她深知“得数学者得天下”,稳定的数学成绩成了她总分拔尖儿的重要保障。2015年中考,董娜娜考出了561分(满分580分)的好成绩,其中,数学考了满分,如愿被北京八中实验班录取。
小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上初中以后某科成绩不佳,原因多半不是学习不刻苦,而是心理状态或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而心理状态和学习方法出现偏差,不是补习班、营养品可以扭转的。所以,家长的外围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给孩子实质性的帮助,只有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巧使暗劲儿,才能事半功倍,帮助孩子的学习成绩触底反弹。家长朋友,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