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坏死性肠炎卷土重来

2015-12-14 07:51:36黎先伟
兽医导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荚膜坏死性产气

黎先伟 译

警惕坏死性肠炎卷土重来

黎先伟 译

坏死性肠炎(NE)又称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一种传染病,会对肠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坏死性肠炎已经重新成为危害养禽业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这促使养禽生产者更多的考虑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以最大程度的维持家禽的生产性能。在饲养过程中,家禽的胃肠道可能会不断受到各种潜在的有害因素的威胁,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外界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家禽的生产性能也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此外,由于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趋严重,使得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使用抗生素的趋势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当我们的养殖企业需要保证自身竞争优势的时候,维护动物的肠道健康将会变得越来越关键,这可最大限度的为养殖生产企业带来生产效益和利润水平。

一、什么是坏死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所产生的毒素可对肉鸡、母鸡和火鸡的肠道造成损伤。根据所产生的毒素不同,产气荚膜梭菌可被分为5种类型(A至E)。A型和C型(偶尔)产气荚膜梭菌最常与坏死性肠炎有关,它们所产生的毒素能够破坏肠道的内膜。这使得毒素能够进入家禽的血液,并损害其他组织器官,如肝脏。从环境中摄入高毒力的病原菌,特别是从受感染的粪便中摄入病原菌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虽然家禽从2周~6月龄都容易发生坏死性肠炎,但是发生疾病的概率往往取决于家禽的种类和饲养条件。例如,垫料饲养的肉鸡通常在2~5周龄较为易感;而地板圈养系统饲养的蛋鸡则往往在3~6月龄较为易感。

坏死性肠炎感染即可表现为一种急性的临床症状,也可表现为一种慢性的亚临床症状。在急性感染病例中,家禽的死亡率通常会突然增加,而之前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征兆,每天死亡的家禽数则会高达1%。尽管我们最常见的是与肉鸡感染发病相关的案例,但是坏死性肠炎对蛋鸡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蛋鸡的产蛋量会出现显著的下降,并有可能伴随鸡群突然死亡。其他还包括大多数肠道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如精神沉郁、脱水、厌食、腹泻和羽毛蓬乱等。这些症状通常都是短暂性的,因为家禽往往很快便会死亡。

根据家禽的病史,以及剖检和肠内容物的显微镜检查,通常足以作出诊断。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后段,尤其是回肠和空肠部分,盲肠也有病变。病鸡以小肠后段黏膜坏死为特征。肠壁脆弱、扩张、充满气体,内有黑

褐色肠容物。肠黏膜上附着疏松或致密的黄色或绿色的假膜,有时可出现肠壁出血。病变呈弥漫性,并有病变形成的各种阶段性景象。这也有可能存在球虫病的迹象,可能会发现棕色、恶臭的液体。慢性、亚临床感染的病例往往不容易被发现,这种情况往往会造成家禽的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的大幅下降,因此这是造成经济损失的最大原因。此外,在加工厂内观察到肝的变性坏死也常见于慢性亚临床形式的坏死性肠炎。如此深远的影响,这也不奇怪人们普遍认为坏死性肠炎会对全球养禽业增加约20亿的成本。

二、肠道健康—生长性能的关键因素

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自然地存在于鸡的胃肠道内,而且在环境中,如土壤、垫料、水和饲料中普遍存在。人们通常认为从雏鸡孵化出来的那天开始,产气荚膜梭菌就会定殖于鸡的胃肠道内。在健康、充满活力的鸡群中,产气荚膜梭菌可存在于它们的肠道内而不造成任何病理症状。那么,为什么这种细菌会对一些家禽造成严重的肠道损伤呢?

众所周知,即便是肠道出现细微的病变,也能使有害的病原菌大量繁殖,并开始产生致病性的毒素。胃肠道的结构,尤其是肠道内壁的完整性,以及其正常的菌群和机体的免疫系统都对肠道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不利的因素,如饲料因素、免疫状态和应激、整体的管理水平以及其他疾病(如球虫病)都有可能会破坏胃肠道内的稳定性和平衡状态,并有可能进一步促使坏死性肠炎的产生。显然,没有一种单一的解决方案可有效的预防坏死性肠炎,但是维持动物肠道良好的健康状态必然是优先需要考虑的因素。这需要养殖户、营养学家和兽医相互合作,以确保家禽尽可能处于健康的状态,表现出最好的生长性能。

三、由内而外的肠道健康

由于家禽的胃肠道极易受到饲料成分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追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肠道的健康水平时,理所应当的饲料成分必须受到高度重视。这将极大的有助于我们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以及减少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如坏死性肠炎。

长久以来,人们通常会使用抗菌促生长剂来使坏死性肠炎处于可控的水平。但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日趋严重,目前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减少或禁止使用抗生素,这使得我们需要寻求一些替代的措施来实现保护动物肠道健康的目标。相关研究已证实,在饲料中补充短链脂肪酸(SCFAs)在维护肠道健康的一些重要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这些成分还可提供一些额外的能源。在短链脂肪酸中,丁酸在维护肠道的健康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而在这类可用的产品中,丁酸甘油酯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

四、丁酸对肠道的益处

众多研究已证实,在家禽的饲养过程中补充丁酸具有众多益处,如优化肠道的菌群分布、胃肠道pH和抗菌活性、支持组织细胞的发育和修复、改善肠道内壁细胞的完整性以及促进肠道的防御系统。上述这些益处都是预防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所有关键因素。在饮食中补充丁酸具有改善饲料转化率和增重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丁酸改善了动物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矿物质的吸收,以及增加了肠道内壁的表面积和后续肠道的吸收能力。

五、其他因素

在家禽饲料中补充一些添加剂,如丁酸可有效促进家禽的肠道健康和加强肠道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避免饲料中某些有利于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的成分,还可有效减少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那些有利于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的有利成分包括鱼粉、燕麦、大麦和黑麦等;普遍认为当饲料中的这些成分过量时,有可能会促使梭菌属细菌的生产及其毒素的产生。

其他一些因素,如应激和并发疾病都可以影响家禽的肠道健康和增加坏死性肠炎感染的机率。这两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和防御机制。此外,环境因素如过冷或过热,以及垫料条件、饲养密度或疫苗接种计划的任何改变都可能是一种应激的来源,而且这些因素也已被证实会引起家禽产生免疫抑制,诱发疾病的产生。全面到位的卫生条件和生物安全措施可有助于预防坏死性肠炎的发生。

球虫病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诱发坏死性肠炎的因素之一。球虫原虫可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会在动物肠道受损时大量增殖,诱导疾病的产生。球虫可损伤家禽的肠壁,从而使得产气荚膜梭菌更易在肠道内定殖引起感染。

对家禽肠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预防控制措,对降低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和其他肠道疾病,以及整体改善家禽的健康和生长性能。随着养禽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这些因素对于最大程度的优化生产性能来说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不久的将来,健康养殖、绿色养殖、无抗养殖将会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荚膜坏死性产气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羊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兽医导刊(2021年15期)2021-01-10 06:13:47
Meso-mechanical model of concrete under a penetration load
肺炎链球菌荚膜教学标本的制作方法研究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0
陕西省部分地区鸡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适度携煤粉理论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