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化、网络化与区域化:基于律师事务所空间分布的中国城市体系研究

2015-12-14 06:09:00邹小华薛德升黄颖敏
关键词:事务所律师法律

邹小华,薛德升 ,黄颖敏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世界城市格局也受到深刻影响,城市研究的尺度出现全球化的趋势[1].早期对于世界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顶级城市[2-3],由于缺乏可供分析的数据[4],基于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城市体系和结构研究较少.20世纪90年代末,在Sassen[5]基于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城市理论和Castells[6]的“网络社会”理论的基础上,Beaverstock 等[7]发起成立了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y Research Network,以下简称GaWC),并就城市间相互联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分析方法,其中以(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为基本数据指标的城市网络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8-9].

长期以来,法律行业较之其他生产性服务行业,所受关注较少[10],原因是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法律体系与规范存在差异,导致法律行业具有很强的地方根植性[11].但为适应其服务对象公司跨区域或全球化经营的需要,法律公司的扩张也开始突破地域范围,主要表现为在其他地区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通过合并当地的法律事务机构,为其主要商业与金融业客户提供专业、无缝的服务[11]. 而现代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方式为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充分的业务交流提供了保障. 正是这种公司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交流所产生的“流”,为研究这些分支机构所在城市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可利用的途径[12].

在以往的研究中,法律咨询服务多与其他高级生产性服务行业一起,被用来测度城市间的联系[13-14].国外以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为专门指标来分析城市体系和城市网络的研究迄今尚少,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案例研究. Lynch 和Meyer[15]通过对美国大型法律公司总部及其分支机构在主要城市分布的变化,分析了1950—1980年间美国城市体系的变化过程,发现大型法律公司扩张过程中主要选择纽约、费城、洛杉矶等经济发达城市,或是华盛顿这类首都城市,并且法律公司的空间扩展更多地体现在区域层面上.

20世纪末以来,全球对中国的全球城市及其与世界城市体系的联系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几个顶级的全球城市[16-18].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国内对于城市之间联系的研究主要涉及航空运输网络[19]、互联网信息网络[20-21]、城市经济联系网络[22]以及企业生产网络[23]. 这些研究虽然未明确全球经济对中国城市的影响,但多少带有这样的印记.近年来,基于高级生产性服务对我国城市网络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采用多个高级生产性服务行业数据,研究国家或典型区域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24-25];二是采用金融企业数据研究全国的城市网络[26].但总体上对城市网络形成内在原因的分析尚比较薄弱. 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行业在行业性质和空间布局策略上具有各自的特质,对其分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城市体系与网络的形成与变化.法律咨询服务是当前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提高.本文通过对法律事务所总部及其分支机构空间分布的分析,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揭示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与变化.并从法律服务行业的特性出发,深入探索其形成的内在原因.

1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借鉴GaWC 的研究方法,从2011年中国律师事务所500 强中(排名参考互联网站:cfr. lawon.cn),选取其中排名前50 位的律师事务所.通过访问这些事务所网站上所提供的其总部和分支机构从业律师的人数,将其划分为6个等级,每个等级机构根据其重要性(反映在从业律师人数上)进行0 ~5 区间的赋分.考察这些律师事务所总部和分支机构在中国大陆289个地级和地级以上城市的空间分布,共筛选出59个有服务值的城市,依此建立59 ×50的数据矩阵.

1.2 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j个公司在城市i 的服务值总和获得城市i 的服务值. 每个城市的服务值反映了各个城市在所有城市中的重要性.计算公式为:

通过对事务所j 在城市a 和城市b 的服务值进行相乘,就可以得出一个事务所在以上2个城市间的联系值.将所有事务所在2个城市间的联系值相加,得到城市a 与城市b 间的总联系值,称为城市间的连接度.连接度反映了某一城市在城市网络中的联系地位.计算公式为:

每个城市的连接度以这一城市的连接度相对于整个城市网络连接度的比重来表示,即相对连接度:

2 中国城市体系结构的等级化

2.1 城市服务值的分析

初步考察前面计算所得到的所有城市的服务值,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表1):①第一等级:包括北京、深圳和上海3个城市,其拥有的律师事务所的总部和分支机构最多;②第二等级:包括广州、杭州和成都等7个城市,与第一等级和后面的城市具有较大差距;③第三等级:包括青岛、重庆和武汉等9个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省会城市、直辖市和重要沿海城市;④第四等级:包括40个城市,与前面的城市相比,属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省会城市和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可见,我国主要的法律服务机构分布在约20%的城市中,集聚性强.而在59个城市中,法律机构更加集中在少数的高等级城市,第一、二、三、四等级的城市占总服务值的比例分别为38%、29%、15%、18%(表1),等级性特征非常显著.

表1 中国59个城市的服务值Table 1 Service values of 59 cities in China based on law firms

2.2 城市连接度的分析

根据各城市连接度的计算结果,可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表2).第一等级服务值在0.7 以上,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第二等级服务值在0.4 以上,包括广州、南京和成都等7个城市;第三等级服务值在0.2 以上,包括沈阳、长沙和青岛等14个城市;第四等级服务值在0.1 以上,包括宁波、太原和珠海等15个城市;第五等级:包括南昌、温州和贵阳等20个城市.这些城市中大多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律师事务所在此设立分支结构或办事处,与其他城市产生的联系少,连接度也很小,很大一部分城市之间甚至没有联系.

从法律服务机构计算获得的我国城市的连接度可以发现,在59个城市中,法律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集中在少数的高等级城市,第一、二、三、四、五等级的城市占总连接度的比例约为20.5%、26.3%、33.4%、17.1%和2.8%(表2).前3 等级的23个城市的连接度超过总连接度的80%,可见其集聚性和等级化特征非常显著.

表2 基于律师事务所的中国城市相对连接度排名Table 2 The ranking of connectivity of cities in China based on law firms

2.3 服务值与连接度的关系分析

大部分城市的服务值与其连接度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图1).对各城市的服务值与连接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相关性系数为0.963,说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对各城市服务值与连接度之间的相关性分布的分析发现(图2),北京、深圳和苏州等大部分城市的服务值与其连接度较为相符;上海、南京和武汉等城市的连接度高于其服务值,说明这些城市中的法律机构在其他城市中所设立的分支机构较多;而广州、杭州、长沙和石家庄等城市的联系度小于其服务值,说明这些城市虽然服务值较高,但连接度较低,因为其所拥有的律师事务所多未在其他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只设立了规模较小的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因此与其他城市缺乏联系或联系较小.表明这些城市的法律机构主要是为其本身及其周边腹地服务.

图1 各城市服务值与连接度之间的关系Figure 1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rvice value and connectivity of different cities

图2 各城市服务值与连接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Figure 2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ervice value and connectivity of all the cities

3 中国城市体系的网络化与区域化

3.1 中国城市体系的网络化

在前一部分城市间连接度等级的基础上,计算各等级内部和等级之间的连接度(表3). 第一等级城市数量少,但城市连接度高,等级内部城市之间,及其与第二、三、四等级城市之间都存在着很强的联系;第二和第三等级由于城市数量较多,单个城市的连接度低于第一等级城市,但等级内部城市之间以及与除第五等级之外的其他等级城市之间的总连接度较其他等级高,并且最大的连接度出现在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之间;第五等级虽然城市数量最多,但都属于低连接度城市,等级内部城市之间及其与其他等级城市之间连接度都很低,因此成为网络连接度最低的等级(图3).总体上看,前4个等级城市之间的连接度占总连接度的比例达到95.19%,说明我国城市已经形成了以前4个等级城市之间联系为主体的城市网络系统.

3.2 中国城市体系的区域化

从机构的空间分布来看,拥有机构数量较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以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京津冀、山东半岛和福建省等为核心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他内陆地区的分布则较为零散,主要为省会城市.通过对机构分布较为集中的6个区域的城市网络分析(表4、图4),发现:①长三角的城市网络结构已经发育比较完善,不仅拥有数量最多的城市,网络连接度也远高于其他区域,并且网络结构也比较完整;②珠三角的城市网络结构已现雏形,但城市之间等级差异明显,并且城市联系主要发生在区域中心城市深圳-广州之间,及其与区域内其他城市之间;③山东半岛的城市网络结构也已比较完整,但区域内除济南和青岛外,其他都是等级较低的城市,并且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偏弱;④京津冀地区城市虽然拥有最高的服务值,并且连接度也较高,但这些贡献主要来自北京和天津两个高等级城市,并且区域内主要城市联系出现在北京-天津之间,河北的城市之间虽然存在弱联系,但缺乏与京-津之间的联系,因此还未形成区域性城市网络结构;⑤东北地区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网络,除鸡西外,区域内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都较为紧密,但网络连接度较低;⑥福建地区也已开始形成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主体的城市网络.此外,一些内陆区域,如成都-重庆、武汉-长沙等城市之间,也存在着重要的联系,但由于区域整体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尚未形成区域性城市网络结构.随着区域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区域存在形成区域性城市网络的潜力.由此可见,在中国主要的城市密集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网络,并且从不同区域网络结构的成熟度差异可以看出,这些网络还处于不断发育之中.

表3 不同等级城市的连接度及其占总连接度的比例Table 3 The connectivity within and among cities on different hierarchies and their ratios to overall connectivity

4 基于律师事务所的中国城市网络形成原因分析

4.1 经济因素的主导地位

市场化的法律事务机构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律师事务所在考虑空间布局时首先考虑市场因素.经济越发达、商业和金融业越繁荣的城市对法律事务机构的吸引力越强.北京作为国家行政中心,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公司集团总部的入驻,经济实力强大. 上海不仅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同时也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海量的经济活动对法律相关业务存在巨大的需求,因而虽然其所拥有的律师事务所总部较少,但国内主要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在此都设有分支机构,因而其服务值与联系度都很高.深圳作为后起之秀,经济实力增长迅速,并且拥有国内2 家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交所,体现了其在国内金融界的地位.同时由于邻近港澳,许多港澳公司进入大陆市场时首选深圳为其法律咨询服务的基地,因此成为吸引律师事务所来此布局的重要节点.网络中其他城市也多为省会城市或区域性发达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或其所处区域也都处于领先水平.律师事务所在经济发达城市集中的现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表现得较为明显[15].

图3 中国不同等级城市网络空间结构Figure 3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y network on different levels in China

表4 中国主要区域内部城市的服务值与连接度Table 4 The service value and connectivity of cities within main regions in China

图4 中国主要区域城市网络空间结构Figure 4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y network in main regions of China

4.2 政治因素的影响

政治因素是影响法律公司空间分布的一个重要方面.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对律师事务所的吸引力非常明显.所选50 家律师事务所中,总部位于北京的占50%,说明北京在律师事务所空间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与华盛顿相似[15]. 北京作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不仅是国家法律和一系列政策制定的中心,也是政府各部门中央机构所在地,在法律和政策信息获取方面最为便捷.此外,一些政府机构对法律咨询的需求也为大型律师事务所提供了一定的市场. 中国城市网络中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在所有城市中所占比例近50%,涵盖了我国大陆除拉萨和兰州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并且大部分律师事务所比较重要的分支机构均布局在省会城市,说明与政府相关性较强的省会城市也是律师事务所空间布局战略中的重要选择,这也与中国行政因素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国情相符合.

4.3 首位城市的优势明显

中国大量的律师事务所选择将总部设立在北京,而作为经济中心的上海在拥有的律师事务所数量和等级方面均落后于政治中心北京;只有少数外地律师事务所会在北京设立分支,且已有的分支多为规模较小的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这种状况导致北京与其他城市在律师事务所的数量与构成上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一特征与美国的经济中心城市纽约的情况又有所差别[15].北京在中国法律事务界如此重要的地位的形成,主要受以下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北京一直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而上海作为当前的经济中心,其真正开始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对律师事务所的综合吸引力方面,与北京还有一定的差距;②北京对跨国公司总部的吸引力高于上海.截至2011年,北京拥有世界500 强总部数量为21家,超过纽约和伦敦[27],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国内公司,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跨国公司总部的吸引力.2012年北京总部经济居全国第一,其中专业服务得分高达99.99[28],说明不仅是北京的总部经济的繁荣带动了专业性服务业发展,专业性服务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吸引总部经济在北京的集聚;③在后备人才的支持方面,北京拥有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顶尖的专业性政法院校和综合性高校,每年为政法界输送大量优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北京地区法律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上海在经济发展、吸引总部经济和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在迅速接近甚至赶超北京,而这些因素也将相应地带动法律事务的发展.

4.4 多层次、梯度化扩张战略的结果

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空间扩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一般遵循区域—全国—全球的过程[29],法律行业也是如此.当前我国大型法律事务机构主要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这3个等级,其中全国性和区域性机构占主导. 地方或区域性机构在选择向区域外扩张时,通常首选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城市,其次选择次发达城市,过程具有明显的梯度性.如武汉、哈尔滨是区域外法律事务所在其各自区域扩张的首选城市,但随着机构业务的扩展,区域内黄石、鸡西等发展程度较低的城市也相继被纳入到一些事务所扩张的战略中来. 法律事务机构梯度化的扩张战略也导致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另一方面,区域性扩张仍是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型和地方性律师事务所的主要发展战略,这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山东半岛等地区体现得较为明显,这也使得我国的城市网络呈现不同程度的区域化特征.

5 结论

通过对中国的大型律师事务所的总部和分支机构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联系的分析,发现法律机构大多位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城市,以及内陆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并且这些城市间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此外,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等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区域性城市网络. 经济和政治是影响这些特性的主要因素,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以法律服务机构为衡量指标的城市体系正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随着未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个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体系的等级性、区域化和网络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1]薛德升,黄耿志,翁晓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发展过程[J].地理学报,2010,65(10):1155-1162.Xue D S,Huang G Z,Weng X L,et al.Urban glob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s cities since the early 1980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10):1155-1162.

[2]Hall P G. The world cities[M]. New York:McGraw-Hill,1966.

[3]Friedmann J.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J]. Development and Change,1986,17(1):69-83.

[4]Short J R,Kim Y,Kuus M,et al. The dirty little secret of world cities research:Data problems in comparative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6,20(4):697-717.

[5]Sassen S. The global city:New York,London,Tokyo[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397.

[6]Castells M.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 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ers,1996.

[7]Beaverstock J V,Smith R G,Taylor P J,et al.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Some measurement methodologies[J]. Applied Geography,2000,20(1):43-63.

[8]Taylor P J. Specification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J].Geographical Analysis,2001,33(2):181-194.

[9]Taylor P J,Catalano G,Walker D R.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J]. Urban Studies,2002,39(13):2377-2394.

[10]Daniels P W. Service indus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M]. London:Blackwell,1993.

[11]Beaverstock J V. The long arm of the law:London's law firms in a globalising world economy[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9,31(10):1857-1876.

[12]Derudder B. Mapping global urban networks:A decade of empirical world cities research[J]. Geography Compass,2008,2(2):559-574.

[13]Taylor P J,Catalano G,Walker D R F. Measurement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J]. Urban Studies,2001,39(13):2367-2376.

[14]Taylor P J,Hoyler M,Sanchez-Moral S. European cities in globaliza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location strategies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M]∥Cuadrado-Roua J R. Service industries and regions:Growth location and regional effects. Berlin,Heidelberg:Springer,2013:285-304.

[15]Lynch J,Meyer D R. Dynamics of the US system of cities,1950 to 1980:The impact of the large corporate law firm[J]. Urban Affairs Review,1992,28(1):38-68.

[16]Beaverstock J V,Smith R G,Taylor P J. A roster of world cities[J]. Cities,1999,16(6):445-458.

[17]Derudder B,Taylor P J,Ni P. Pathways of change:Shifting connectivitie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2000—2008[J]. Urban Studies,2010,47(9):1861-1877.

[18]Derudder B,Taylor P J,Hoyler M,et al. Measur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ectivity of Chinese citie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2010[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3,23(3):261-273.

[19]周一星,胡智勇. 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研究,2002,21(3):276-286.Zhou Y X,Hu Z Y.Looking into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Chinese urba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ir transportat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2002,21(3):276-286.

[20]甄峰,王波,陈映雪.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J]. 地理学报,2012,67(8):1031-1043.Zhen F,Wang B,Chen Y X.China's city network characterisitic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spac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ina micro-blog[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2,67(8):1031-1043.

[21]汪明峰,宁越敏. 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J].地理学报,2004,59(3):446-454.Wang M F,Ning Y M.The internet and the rise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ities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4,59(3):446-454.

[22]冷炳荣,杨永春,李英杰,等. 中国城市经济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及其复杂性分析[J]. 地理学报,2011,66(2):199-211.Leng B R,Yang Y C,Li Y J,et 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ex analysis:A perspective from basic activities of urban networks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1,66(2):199-211.

[23]武前波,宁越敏. 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基于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网络视角[J]. 地理研究,2012,31(2):207-219.Wu Q B,Ning Y M.China's urban network based on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J].Geographical Research,2012,31(2):207-219.

[24]谭一洺,杨永春,冷炳荣,等. 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的成渝地区城市网络体系[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24-732.Tan Y M,Yang Y C,Leng B R,et al.Urban network system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J].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1,30(6):724-732.

[25]赵渺希,刘铮.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J].城市规划,2012,36(9):23-28.Zhao M X,Liu Z.Research on China's city network based on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J]. City Planning Review,2012,36(9):23-28.

[26]尹俊,甄峰,王春慧.基于金融企业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5):754-759.Yin J,Zhen F,Wang C H. China's city network pattern: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financial enterprises layout[J]. Economic Geography,2011,31(5):754-759.

[27]王永生.北京总部数超纽约但均“国产”[N/OL].法制晚报.(2011-05-12)[2014-11-25]. http:∥www.fawan.com/Article/gn/jd/2011/05/12/141223115659.html.

[28]邵泽慧.北京总部经济全国第一[N/OL]. 北京晚报.(2012-09-20)[2014-11-25]. http:∥bjwb. bjd.com.cn/html/2012-09/20/content_140692.htm.

[29]Roberts J.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business service firms:A stages approach[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99,19(4):68-88.

猜你喜欢
事务所律师法律
设计事务所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8
设计事务所
让人死亡的法律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