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案在鼻前庭囊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15-12-14 01:16
安徽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龈沟前庭囊肿

岳 显

(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自贡 643020)

鼻前庭囊肿发生于鼻前庭底部与上颌骨牙槽突、鼻腔外下壁及下鼻甲之间[1],其病因多因腺体潴留及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患者常因肿块继发感染、肿物肿大而疼痛[2]。目前治疗,其治疗主要为取唇龈沟进路行手术切除[3]。我院通过对120例患者分别采用唇龈沟路径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唇龈沟组)、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内镜切除组)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内镜揭盖组)三种术式,取得的效果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所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诊断标准:(1)鼻前庭底部肿块缓慢增大,口腔前庭及鼻前庭联合触诊可及弹性、波动感明星的球囊肿块,伴有局部感染可有压痛;(2)穿刺检查可有浑浊或清凉液体,多数无胆固醇类结晶出现;(3)X线表现为位于梨状孔附近的均匀阴影,并不累及上列牙或骨质。CT检查为梨状孔底部圆形或半圆形软组织阴影。排除标准:(1)严重全身器官衰竭不适合手术者;(2)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既往史影响手术预后者。

三组患者及家属接受充分的术前健康教育,愿意接受本次研究中的三种手术。按照入院时间对所有120例患者进行编号,利用Excel2010产生随机数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唇龈沟路径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唇龈沟组)、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内镜切除组)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内镜揭盖组)三种术式。120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24~64岁,平均(35.35±5.38)岁;病程1~13年,平均(3.13 ±1.15)年;囊肿大小最大 3.1 cm ×2.9 cm×2.5 cm,最小1.1 cm ×1.3 cm ×1.3 cm,各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发病情况、病程及囊直径大小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唇龈沟组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使用0.1%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局部黏膜后,0.1%利多卡因对鼻前庭、唇下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第2~5齿唇龈沟上1.5 cm处作一接近鼻前庭的横行切口,长度大小与囊肿体积相适宜,逐层剥离黏膜、囊壁后取出囊肿,冲洗囊腔并放置引流管,凡士林纱布鼻前庭处填塞,鼻外侧加压包扎3 d,术后抗炎治疗1周。

1.2.2 内镜切除组 手术体位及麻醉方式同唇龈沟组,鼻内窥镜前庭处定位囊肿,切开并分离囊肿处皮肤黏膜,长度大小与囊肿体积相适宜,剥离子将囊壁与上颌骨分离,囊肿较大时,可酌情用吸引器吸取部分囊液,囊肿剥除后操作及术后要点同唇龈沟组。

1.2.3 内镜揭盖组 手术体位及麻醉方式同唇龈沟组,鼻内镜下剥离器探查囊肿,片刀在囊肿波动最明显处切开,长约0.5~0.8 cm。吸引器吸取囊液后,蚊式钳提起囊壁,眼科剪顺囊肿边界做一环形剪口,成一直径约0.5~0.8 cm的圆形皮肤窗口。囊肿黏膜反折后与鼻前庭开放,形成接盖。囊肿过大时囊壁上方部分鼻黏膜切除,但不可超过鼻中隔及外侧壁。手术过程尽可能使鼻前庭皮肤黏膜多保留,凡士林纱布填塞囊腔,术后治疗要点同唇龈沟组。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三种不同治疗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面部麻木肿胀情况、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及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软件分别进行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部分,多组间的比较为整体+分割χ2检验。其它计量资料,多组间的比较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 手术时间内镜切除组最短,内镜揭盖组其次,唇龈沟组最长,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内镜切除组和揭盖组明显少于唇龈沟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n=40)

2.2 三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引流管放置时间内镜揭盖组最短,内镜切除组其次,唇龈沟组最长,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内镜揭盖组最短,内镜切除组其次,唇龈沟组最长,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3 三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 三组发生面部麻木13例,肿胀9例,感染9例,6个月内复发14例。其中,内镜切除组和内镜揭盖组发生麻木明显少于唇龈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揭盖组发生感染明显少于唇龈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揭盖组复发病例数明显低于唇龈沟组和内镜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术后发生面部麻木、肿胀、感染及复发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鼻前庭囊肿好发于30~50岁中年女性[4],早期症状不明显[5],患者常因一侧鼻翼处、鼻前庭内部靠近梨状孔附近出现肿块就诊。囊肿可逐渐增大堵塞鼻腔影响呼吸,压迫局部组织引起面部发胀感,并发感染时还可造成明显疼痛,严重困扰患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鼻腔底部黏膜腺体堵塞后分泌物堆积有关。也有外国文献报道,好发人群胚胎期外侧鼻突、内侧鼻突、上颌突接合处发育不全存在裂隙,部分胚性上皮形成小的面裂囊肿,该囊肿经过发育增大后侵犯及上颌牙槽突、鼻腔、上颌窦等处,形成鼻前庭囊肿[6-7]。

鼻前庭囊肿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方法以唇龈沟径路为主,唇系带上方切口,向梨状孔附近分离黏膜和囊壁,切除囊肿后,凡士林纱布压迫。唇龈沟径路手术方式视野较大,术者在直视条件下充分暴露囊肿,但往往由于囊肿与切口距离较远,手术时间较长,过多操作容易损伤其它组织,并且囊肿清除不能彻底,引流时间较长[8]。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进展,国内外更倾向于采取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该种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唇龈沟径路相比,手术损伤较小,操作更加便捷,出血量较少,病人术后不良反应较少。鼻内镜下揭盖术是先将囊肿环形剪开,囊液吸取后,囊肿前壁残缘与周围皮肤黏膜创缘缝合后,囊腔向鼻前庭充分开放,囊壁内富含毛细血管及弹性纤维,容易长成鼻黏膜成分[9-10]。鼻内镜下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手术相比,囊肿定位更加便捷,手术操作简单,出血量及损伤均较小,不良反应较少;与内径下囊肿切除术相比,术后愈合更快,囊腔内壁与鼻前庭黏膜接合后,囊肿复发可能性大大下降。

本研究通过对12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分别采用唇龈沟路径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唇龈沟组)、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内镜切除组)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内镜揭盖组)三种手段进行治疗,对手术操作、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手术操作方面,内镜切除组手术时间最短,内镜揭盖组其次,唇龈沟组最长,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内镜切除组和揭盖组明显少于唇龈沟组(P<0.05),可见手术内镜下操作比传统唇龈沟路径更加节约时间,对机体损伤较小。引流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为内镜揭盖组最短,内镜切除组其次,唇龈沟组最长,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揭盖组更利于术后创伤愈合,可以大大节约医疗资源。内镜揭盖组术后并发面部麻木、感染且半年内复发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揭盖手术后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及复发的可能性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认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与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相比唇龈沟路径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操作更加方便且损伤较小,其中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不良反应及复发比率最低,值得临床推广。

[1]王汉杰,丁勇生,段书峰,等.CT及超声在鼻前庭囊肿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2):209-210.

[2]Noro S,Ansai S,Nakamizo M,et al.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nasal vestibule[J].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1,38(8):808-810.

[3]江剑桥.平阳霉素囊腔内注射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3):569-570.

[4]唐林甫,唐 奕,罗小莉,等.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与揭盖术的对比观察[J].四川医学,2011,32(10):1606-1607.

[5]佘国跃,唐兵华.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24例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12,24(7):1318-1319.

[6]SaarinenI,Karppinen A,Saarinen P,et al.Inheritance of nasal dermoid sinus cyst and evidence for association with third ventricle colloid cyst[J].Child's Nervous System,2012,28(1):117-120.

[7]Bendeck SE,Chow S,Bennett RG,et al.Staged trilobe pedicle flap to repair a large cutaneous lip and nasal vestibule defect[J].Dermatologic Surgery,2012,38(3):498-501.

[8]李先辉,陈崇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578-3580.

[9]Cervantes SS,Baugh R.Primary mucosal desmoplastic melanoma of the nasal vestibule:the second case[J].Ear,Nose and Throat Journal,2011,90(10):483-485.

[10]Talmi YP,Ferlito A,Takes RP,et al.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nasal vestibule cancer:a review[J].Head and Neck,2011,33(12):1783-1788.

猜你喜欢
龈沟前庭囊肿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细辛碎补汤联合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被忽视的“前庭觉”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slCAM-1含量的研究
IL—17和TGF—β1对慢性牙周炎的影响研究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