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探析——以安康学院为例

2015-12-13 02:51:04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安康设置学院

余 谦

(安康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陕西 安康 725000)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开展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调整学科专业[1]。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省(市)开展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的框架性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要推进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合理布局,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试点建立基于专业的省级评价评估办法,重点考察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外部性、贡献性指标,促进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3]。安康学院是由地方师专为主体升本而组建的,2014年又被列入陕西省转型试点院校,属于典型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安康学院为例,分析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

一、安康学院专业申报设置的基本情况

2006年升本以来,安康学院以平均每年3-4个的速度申报设置本科专业,目前学校本科专业已达36个。总体来看,学校专业申报设置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升本后前五年规模扩张期,以每年4-6个新专业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已达25个,占全部专业数的69%;第二阶段是2011年开始的后五年,进入稳定期,每年新增2-3个新专业。学校升本10年,专业总数在2015年达到36个,见下页表1。

学校根据市场分析、办学定位和2014年教育部本科评估进校专家组建议,2014年停招了4个专业,2015年停招专业增至5个,目前在招专业共31个。停招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4%,且主要集中在近三年,造成了一定的计划和资源浪费,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新专业的科学论证工作。

至2015年,全校36个专业涉及文、法、管、教育、理、工、农、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见下页表2)。其中,师范类专业14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美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全校在校本科生10907人。

表1 2006-2015年安康学院专业及设置数量统计表

表2 2015年安康学院学科专业分布统计表

二、安康学院专业结构与地方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比分析

按照国家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标准和学科专业主要知识体系及学生服务行业的情况,将安康学院专业设置历年对应的三次产业结构做一个简单的划分,见表3。同时,把安康学院专业设置进程和结构变化与地方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做一个简单的对比统计,见下页表4。

表3 安康学院专业设置对应三次产业统计表

注:招生专业占比是指每类专业中仍在招生的专业占招生专业总数的百分比。

表4 安康学院专业设置与安康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对应比较表

从表3和表4可以得知:

1.安康学院专业设置与地方一、二、三产业都有对接,对应专业数分别是2个、17个和17个,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服务支撑功能。

2.安康学院专业结构变化趋势与地方经济结构升级演进方向相同。“十五”末开始,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由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开始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区域经济结构变化最大的特征是农业产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工业经济加快并成为主要成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重大发展战略,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不断增长,2014年已经达到55.1%,而农业产值占比降至13.5%。与此同时,市场对人才、科技、管理的需求结构也开始发生深刻的、本质性的变化。分析安康学院专业设置10年来的结构,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校新增专业绝大多数也都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上,占到专业总数的94%,与地方经济结构演进方向相同,这说明学校专业设置总体上跟进了地方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

下面,我们再把地方三次产业内部支柱产业结构与安康学院专业结构做一个比较,见下页表5。

分析表5可以得知:

1.安康学院专业设置的结构变化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总体趋势虽然相同,但是三次产业内部专业分布与具体支柱产业结构相比却十分不平衡。如:服务于第二、三产业的专业数增长较快,但是为地方第二、三产业内部支柱产业直接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创新的专业却十分少,只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即便把农学和茶学专业计算在内也仅占招生专业总数的23%。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安康学院升本前主体是一个师范院校,属于文、理、教育、艺术学科的师范专业长期是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工科、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积累相比很薄弱,而地方第二、三产业内部支柱产业大多主要与工经管学科关系更为直接,因为学校所需相应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还有一个建设过程,所以难以较快增设相应专业。

第二,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有17个,其中14个是在原师范专科专业的基础上申报的,具有较好的历史办学条件,主要服务于教育行业,但是与地方第三产业内部支柱产业的关联性不强,服务面向还有很大空间。

第三,安康经济虽然经过“十一五”“十二五”较快发展,但是总体上还处于跟进全省发展的阶段,还较落后,很多经济指标还没有赶上全国和陕西的平均水平,整个产业结构还较落后,安康学院学生规模已过万人,本地吸收毕业生就业的吸引力和能力还有限,所以,学校大部分专业是面向整个行业在就业,专业结构实际上是服务行业和服务地方并行的,与地方产业发展存在较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地方出现结构性人才短缺,学校也一时难以补差。

2.第一产业对地方经济贡献的比重在逐年下降,而且农业发展已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初级种养阶段,进入到了集约化、工厂化阶段,园区化承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所以涉农的农学、茶学要十分注意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内涵的创新。

表5 2015年安康学院专业设置对应三次产业内部地方支柱产业统计表

三、安康学院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陕南突破发展战略和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地方大交通格局的加快形成,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机遇等,安康经济社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十二五”以来,安康市委、市政府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积极跟进全省发展步伐,着力提升交通、城镇、生态基础保障能力,着力做大做强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着力培育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人文化进程。下面从直接服务于地方主导产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创新角度,把安康学院专业设置做一个分类统计,见表6。

表6 2015年安康学院专业结构对应地方主导产业统计表

从表6可以得知,安康学院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现象。36个专业中只有10个直接服务于主导产业发展,占专业总数的28%;如果从专业总数中扣除服务基础教育的14个师范类专业,那么占比为45%,也还未超过一半。总体来看,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相关人才、科技和管理创新的契合面和契合度都还有限,直接服务于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的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综上可以看出,安康学院专业设置总体跟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但是对应三次产业结构内部支柱产业和地方主导产业的专业设置结构还要加快推进优化工作。近年来,关于陕南和安康发展中省都出台了一些重大战略决策,学校必须要深入研究这些国家政策可能对办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快改革,不断增强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四、陕南及安康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背景

1.陕南及安康在国家层面的定位。2010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陕南三市大多数区域被列为秦巴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4]。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更进一步强调:“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5]。2014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安康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全国共有16个地级市成为试点示范单位,陕西仅有安康市位列其中[6]。

2012年5月,国家扶贫办、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要求着力推进秦巴山片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成循环经济创新发展区、科技扶贫示范区、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7]。

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康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主要最大的集水区,是国家战略水源地,承担着保障调水水质安全的历史性任务,国家要求将这一地区建设为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区域[8]。

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启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前期研究工作,新的一轮汉江开发已经到来,陕南是汉江的发源地,流长650公里,占汉江全长的43%,必须要有所作为。

继“一带一路”战略后,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陕西作为丝路经济带的新起点,陕南作为蚕桑丝绸和茶叶产地及产业区,蕴育着发展的新契机。

2.陕南及安康在陕西省层面的定位。陕南是陕西三大区域之一,国土面积占全省的34.1%,发展基础较差,发展压力大。2009年12月,陕西省发改委发布了《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陕南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生物和矿产资源,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总体思路是保护青山绿水,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实现突破发展[9]。

从中省对陕南(安康)发展的布局和要求看,安康过去那种带有自发、自主选择性的“自由”发展阶段终告结束,已经历史性的成为了生态产品的保护者、生产者、建设者、提供者,安康的发展已与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不可分割地连在了一起,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律的新路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平衡、如何走生态型产业之路、如何在发展基础较差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如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等等,是陕南(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破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地方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服务,形成一个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地方高校应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10]。

五、加强安康学院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建议

转型发展,创建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更是地方高校“分类发展,争创一流”的必由之路和发展契机;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地方高校能否充分发挥服务功能,能否为地方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力的基础和源泉。专业是人才培养和造就学术的平台,是高校发展的根基,树立正确的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价值观,是关乎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

1.专业设置与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及凝练办学特色要紧密结合。地方高校在发展中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特色是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特色的根本着力点。安康学院升本之初就明确提出了“立足秦巴,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的办学思想,把握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未来要坚定不移地把办学思想落实到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

2.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政策形势变化,准确把握专业设置背景。第一,安康已经逐步过渡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社会正由以“农”为主加快转向以“工”为主,社会对人才、科技、管理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本质性的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企业对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素质要求明显提升,这是影响安康学院专业设置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长期重大因素;第二,随着国家国土空间开发区域战略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安康绝大部分国土成为限制开发区,仅有8.1%的土地可以重点开发,生态友好型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循环发展理念下的地方特色资源产业化开发,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安康学院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应该积极融入其中,才能形成办学特色,才能培育出专业核心竞争力。

3.坚持专业设置“双服务”和“点面结合”的理念和布局思路。“双服务”是指专业服务面向服务地方和服务行业相结合,既有特色服务域,也有扩展服务域;“点面结合”是指服务具体某个产业或产业群的专业和服务全产业的专业相结合,例如茶学和会计学。安康学院这个“双兼顾”的总体战略应该继续坚持。

4.要加快培育和建设直接服务于地方第二、三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有关专业,进一步加快工科、管理学科、经济学科和社会事业领域的办学资源和条件建设。具体来说,学校的工学类专业应主要着眼于地方特色资源开发领域,高度关注地方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有的可以和农学类专业一体化布局,以形成对应产业链的专业群;随着安康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正在加速发展且渐成规模,因而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类专业应主要着眼于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进行专业结构优化;随着安康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医疗、文化、健康、养老等现代社会服务业也会加快发展,因而可以适时增设专业。

5.一般不再增设师范类专业。安康学院专科阶段所积累的师范性专业资源和优势基本已全部挖掘和发挥出来,现已有14个师范专业,占专业总数的39%,可以不再考虑新增此类性质的专业。

6.专业设置应尽快从扩张期转入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期。根据安康学院转型发展和提升办学层次的要求,从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全局出发,申办和停办并举,高度关注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情况,深入进行市场分析,尽快形成相关优势专业群,并与学科建设尽量协同推进。

7.以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抓手,以课程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而要较快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就必须抓住重点,实施“以点带面”战略。这个点就是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抓住综改专业,按照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基本思路,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集成校内外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每个专业要以课程为基本单元,创新教学理念,深入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全校专业建设如此扎实推进几轮,必有较大成效,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互动的生动局面也将会加快形成。

猜你喜欢
安康设置学院
硒望安康
初等教育学院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端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繁华五月 祈愿安康
金色年华(2017年10期)2017-06-21 09:46:49
学院掠影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