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敬伟
博主简介: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责编:张里E-mail:zhangli@ittime.com.cn美编:玲玲校对:媚子
富士康,一直以来既是中国内地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也因为高强度作业制度被批为“血汗工厂”。如今,富士康盯准了另一个新兴市场印度,这家代工企业的新选择激发了人们的联想。
中国舆论关注的是,中国制造怎么了?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攀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市场不可持续。产业转移至劳动力价格便宜的其他新兴市场不可避免。此外,中国也面临着主动的产业转型升级,变低端制造业为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就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规划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中国制造”也面临着转型期的尴尬和阵痛。老的制造业在转移,高端产业跟不上,就形成了产业空洞期——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产业转移可谓雪上加霜。来自海关的进出口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人民币,下降8.8%。其中,出口下降8.9%;进口下降8.6%。进出口双下降,凸显中国外贸面临的尴尬现实。
产业转移不可怕,高端制造业没有形成规模,低端产业形成转移效应,而且转移到和中国有竞争的印度等新兴市场,难免让人担心。作为“金砖国家”成员,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俄罗斯和巴西受困于能源和资源价格的低迷,南非在后危机时代的经济一直不景气。印度则成为新兴市场的领头羊——起码现在被西方机构寄予厚望。且不说印度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以及该国发达的软件外包服务业,该国总理莫迪则是印度“改革开放”的设计师。这位被视为“印度邓小平”的改革者,在印度邦行政长官任上,因借鉴中国广东式改革开放,他治理下的古吉拉特邦成为印度经济发展最快、行政效率最高的地方政府。
中国有中国的优势,印度有印度的特长。中国的优势是基础设施完善,全球制造基地和“世界工厂”地位,使中国维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提振了综合国力和贸易实力。印度的特长是软件业发达、英语国家优势和一定规模的中产阶级。
两国共同的特点是人口众多,即拥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人口红利。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的铸就,除了政策因素,人口红利的释放发挥了主要作用。当中国劳动力价格提升,中国制造业也迎来转型期。反观印度,却迎来招商引资的机遇期——劳动力价格便宜首当其冲,基础设施需求宏大紧随其后,莫迪政府政策到位,加之印度本来的产业优势,“印度制造”接棒“中国制造”并不令人惊奇。
不仅富士康敏感地捕捉到投资印度的良机,本土的华为、中兴和小米等智能手机厂商也都将印度视为投资热土。另一家中国电子厂商TCL将在巴西、俄罗斯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建设生产基地。
对于龙象之间的产业转移和制造能力,西方各大机构对印度颇为看好。认为到2016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将超过中国,再假以时日,印度经济总量也将接近中国。中印两国的竞争关系,中国制造的空心化以及产业转移到其他新兴市场的大趋势,让面临调结构稳增长任务的中国充满危机感是可想而知的。
中国也不必太紧张。毕竟,现代化走在了印度前面,劳动力价格攀升也是现代化的成果。何况,产业从高端市场转移到低端市场,也符合市场规律。和印度相比,中国亟需产业转型升级的质的提升,而非低端制造业聚集的量的维持。印度,目前还处于对低端产业饥不择食的吸纳阶段。
更关键的是,中国资本和产能不是从中国市场的恐慌性逃离,而是“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全球化深耕。中国资本和产能走出去,将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国产业的全球影响力,也是涵养国家软实力。所以,“印度制造”承接中国产能产业,不是威胁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