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锐新
超速行驶的危害及预防
文赵锐新
追求刺激或许是人类的天性。无论是从自身的体验,还是从电视上看汽车比赛,高速驾驶所带给人们的刺激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为此,很多司机在驾驶汽车的时候总是跃跃欲试,殊不知危险正在一步一步地靠近。据统计,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12亿元。其中超速驾驶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0.2%。超速驾驶已成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成为名副其实的“马路杀手”。
1、驾驶人不能全面、正确感知车内外的变化
要确保行车安全,首先是依靠人的感知,如果时间太短促,人就无法感知。如汽车以50公里的时速行驶,0.1秒前进1.39米,车窗外事物一掠而过,而人在视野内感觉一个目标要0.4秒,看清事物平均需1秒钟。如果速度太快就无法获取足够的道路信息,当感知与现实情况接近时,靠经验或许还可能安全驾驶,但在陌生道路行驶时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影响驾驶人的视觉
超速行驶使驾驶人的视力严重下降。车速越高,视力下降得越严重,即使是近物,也几乎无辨认时间和看不清,这就使驾驶人难以全面感知交通信息,极易发生事故。驾驶人的视野、动视力(驾驶人在驾车运行中的视力)等会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时速40公里时,一般驾驶人可看清前方200米以内的物体;时速100公里时,就只能看清160米以内的物体了。
3、驾驶人对速度的判断能力下降
驾驶人在高速行驶时,不但对所驾车辆速度不能正确判断,而且对行人、非机动车、其他机动车速度也会低估。驾驶人在思考问题时除根据感知材料外,还得借助经验分析、判断。在变速行驶时一旦出现意外,即使当机立断也需要时间考虑,有些事故就是在做出决定的一瞬间发生的。
4、增加驾驶人疲劳程度
超速行驶时,超车、会车的机会增多,行驶间距缩短,车外情况应接不暇,驾驶人心理能量和重量能量消耗很多,注意力频繁转移,易感到疲劳,时间一久还会瞌睡,极易引发事故。
5、影响车辆的操作稳定性
超速车辆操作稳定性恶化,特别是在弯道处行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易使车辆向回转中心外侧发生侧滑或倾斜。过大的离心力使车辆变得极难驾驭,甚至失控。此时,如果在路面附着系数较小的道路上行驶,就可能测滑、撞车,即使是在路面附着系数较大的道路上行驶,也可能造成翻倾等事故。
6、使汽车的制动距离增长
汽车的制动距离随车速提升而增加,超速行驶时,由于惯性作用,车辆制动距离就会随之增加,从而增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易发生追尾或碰撞等事故。
7、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
超速行驶破坏了车辆在特定环境工作中的指数,加大了车辆的工作强度和负荷,加剧了机件的磨损。特别对车轮更是不利,跳跃性、拖滑性磨损不说,还提高了摩擦温度,轮胎极易老化和变形,引发爆胎事故。
8、增加交通冲突点
超速行驶造成超车的机会增多,每次超车都会伴有较高速度的交会,从而增加了交通交织点和冲突点,增多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9、增加交通事故发生机率
如果道路上车流量较多,超速的车辆势必经常处于加速超车的状态,每超一辆同方向行驶的车辆后驶入原路线,就增加了一个交织点。超车时,超越车辆一般都占据在中线位置,有的还占据在道路的左边,超的车越多,与对面来车交会时形成的冲突点也越多。从安全角度来说,车速越快,车距应越大,但超车时车距却不断减少,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
10、加大事故的严重程度
在车辆发生撞击的过程中,车速、车型、时间是影响安全的三大因素,而车速起着重要作用,撞击程度、损毁情况与车速快慢成正比,车速越快、撞击力造成的破坏越大,引发的交通事故越严重。一般情况下,汽车的行驶速度要比最高时速低20公里,汽车的各种机能才算发挥得比较稳定。
超速行驶这一违法行为,轻者车辆损坏、驾乘车人轻伤,重者车毁人亡,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已成为当前整治的重点。
1、强化内在自律意识
作为一个合格的驾驶人,必须做到在不同的道路状况下,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2、全面开展超速行驶危害性的宣传工作
根据“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文明交通进企业”“清违行动”“三超一疲劳”集中整治行动以及“三访三评”等走访活动,大力宣传《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面,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驾驶人和运输专业户都学法、懂法、守法,为交警部门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交警大队、各中队要及时深入辖区客运、货运单位,通过座谈交心谈心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驾驶员加强驾驶员职业道德的修养,使驾驶员明白开快车、超速行驶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违法行为。促使驾驶员用良好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礼让三先”、不开斗气车、不开英雄车,不为了利益,急功近利,只顾竞争,不讲职业道德,真正使广大驾驶人认识到超速行驶所带来的危害性,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4、强化执法监管力度
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科学安排警力,确保有足够警力参与路面巡逻检查,加大路面行车秩序整治,采取多管齐下和依法严管重罚等措施,从而起到威慑作用。
5、发挥科技装备优势
结合交通管理实际,协调政府职能部门,加大专项投入,提高管理效果。可通过配置移动测速仪,建立固定式电子监控设施等有效设施,形成点线结合、动静结合的监控网络,实现对超速行驶车辆全方位、全时段的实时捕捉,这样既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又达到了治理违法行为的效果,也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矛盾。
6、严查超速、超员、超载及疲劳驾驶交通违法行为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统一部署,通过持续开展“三超一疲劳”集中整治行动,坚决把超速、超员、超载及疲劳驾驶行为控制住、管理好,特别是要对客运车辆严格监管、严肃查处。交警部门要随时掌握客运车辆的行驶轨迹,发现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的行为及时提醒客运企业加强管理,同时严厉处罚违法违规企业,坚决遏制住因超速、超员、超载及疲劳驾驶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
1、选有限速报警的车
这一配置大部分豪华车、B级车、A级车都配有,行车中车速超过120km/h时,限速报警就会响,提示超速。如果驾驶人不理会,大部分报警器就会默认是驾驶需要,会取消报警,只有为数不多会持续报警。
2、多使用巡航定速
巡航系统既可以降低驾驶疲劳、油耗,还可以防止超速。巡航系统唯一的缺点是操作比较麻烦,有的是拨杆,有的是按钮,频繁启用巡航定速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驾驶人注意力。
3、车内其他人多提醒
司机开车时可能一不留神就超速了,这时就需要车内的人多留意提醒。当然,车速也不能太低,在高速公路正常的情况下,最低车速不能低于60迈。
相关链接:超速驾车罚款扣分标准
1、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以及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记12分;
2、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20%的,记6分;
3、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或者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到50%的,记6分;
4、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或者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20%的,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