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 周建辉 刘文君 范爱丽 黄凤婵
桂蜜12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厚皮甜瓜品种,于2012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以其脆口清甜的品质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本文通过分析其生长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结合2013年获得的国家发明授权专利“南方厚皮甜瓜的露地栽培方法”,形成与桂蜜12号配套的露地栽培技术,以使瓜农增产增收。
植株生长势中等,叶片中大、厚,稍直立,叶色翠绿,雄花、完全花同株;春茬第1朵雌花一般出现在第3节的子蔓,夏茬第1朵雌花一般出现在第7~9节的子蔓,侧蔓坐果,果实发育期约35天,春植生育期约为105天,夏秋植生育期约为80天。耐热、能忍受较高的空气湿度及变化幅度小的温度日变化。
商品瓜卵圆形,果形指数1.28,瓜皮为金黄色,光滑或具有不稳定的稀网纹,果肉橙色,肉厚3.3 cm,肉质爽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梯度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7%,果实可食率近70%;单瓜质量约 1.5 kg,每 667 m2产量 1 600~2 200 kg。
2014年6月15日露地栽培的田间验收结果表明,桂蜜12号甜瓜坐果率99.4%,商品果率100%,蔓枯病株发病率5.37%。
种植期间应尽可能避开冷空气、台风及寒露风等不良天气,果实成熟期尽可能避开雨季。春季播种时气温应稳定在15℃以上,至寒露风来临前3个月停止播种,如广西桂南地区露地种植的播种期一般为3~6月。
种子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泡2 h,后用清水浸泡2 h,再将种子清洗干净,棉布或毛巾泡水后拧干至不滴水,包起种子置于塑料盒中进行催芽。种子厚度小于2.0 cm,催芽温度30~32℃,无恒温箱时,应将温度计感应部位与种子直接接触,催芽期间保证种子湿润,催芽约22 h后即可播种。
用50孔穴盘装好湿润的瓜类专用育苗基质置于大棚内,每穴播种1粒发芽的种子。种子出苗前苗床温度控制在15℃以上并保湿,出苗后保持在12~40℃,基质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发白(缺水)应及时浇足水,瓜苗露心后,用7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浇苗2~3次,育苗中后期,宜选择晴天在露地环境下炼苗3~5天。早春育苗,尽可能增加光照,不干则不浇水,浇水则浇透,浇水及通风换气宜在温度较高期间进行,叶面无水珠时才可封棚,出苗后至露心期间苗易陡长,苗床夜间温度不宜高于17℃;夏季育苗,避免高温期间浇水,出苗前用遮阳网遮荫,出苗后应尽可能增加光照,注意预防病毒病,可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25 mL对水15 kg浇苗或喷雾2~3次。
清理种植地块及周边杂草,翻晒土壤,根据地块环境确定排水沟及畦走向的设置,保证排灌容易,雨天无积水;采用全层施肥方式,整地时施入基肥,每667 m2施生物有机肥100~150 kg,腐熟农家肥1 000 kg,花生麸粉25 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40 kg,含 P2O512%的钙镁磷肥 20~30 kg,硼砂 0.5~1.0 kg,含 N 46%的尿素 6 kg,含 K2O 50%的硫酸钾20 kg,与20~30 cm厚土壤混匀。按畦长≤30 m,畦宽(包沟)1.8~2.0 m 作畦,畦面龟背形,铺设并调试好滴管后覆盖地膜备用,宜选用宽2 m、厚0.02 cm的双色地膜。
每667 m2定植1 300株左右,株距0.5 m,双行单株种植。春季宜选暖头冷尾时进行定植,夏秋季宜在阴天或晴天16:00后进行定植。同一区域选择大小一致的壮苗,定植时保护幼苗茎叶和根系所带营养土块的完整性,定植深度以营养土块上表面与畦面平齐为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并保持土壤湿润。春季定植后可覆盖小拱棚保温。
以竹竿、木头或水泥柱、尼龙绳、钢丝绳等为搭架材料,搭建“井”字架,架高2.0 m,每株1根小竹竿,将相邻的4根竹竿近尾端绑紧,在交叉处横一竹竿,与畦同长且平行。
当第一条侧蔓长20 cm时,即开始摘除主蔓12节以内的侧蔓。当瓜蔓长约50 cm时,引蔓上架,此后每隔2~3天引蔓1次。一般以主蔓12~16节上的侧蔓为坐果枝,植株生长较旺或遇高温不良天气(气温≥35℃),可适当降低坐果节位,预坐果枝在其雌花开花前留2~3片叶摘心,及时摘除畸形、瘦小或不能形成雌花的侧蔓,以及授粉不成功的侧蔓。授粉时遇天气晴好,主蔓上留30~35片叶摘心。选果后,摘除其余侧枝,如植株生长不旺盛,可在近主蔓顶端留侧枝1~2条。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授粉时天气晴好,应选择蜜蜂授粉,天气不佳时应人工辅助授粉。如遇时晴时雨,早上无法授粉时,可于前1天傍晚采摘第2天开放的雄花,用保鲜袋保存于冰箱保鲜层中以保持花粉活力,在当天无雨时进行蕾期授粉;如遇连续阴雨天,在阴雨天气的第1和第2天,通过降低坐果节位、蕾期授粉等措施促进坐果,或在该天气结束后加强管理,摘除不能坐果侧枝,促进坐果。
当果实鸡蛋大小时,每株只选留1个健全、色泽鲜艳,果形端正、稍长,果柄粗壮,花脐较小的果实,其余幼果带侧蔓及时摘除。在留果的同时,用白色单层硫酸纸袋套果后吊果,使结果枝与果梗呈“十”字形。
定植后保持土壤湿润,授粉前一星期至授粉时关注天气情况及土壤湿度,田间干旱时小水浇灌,以防遇雨天时田间水分过多,影响坐果。
幼果鸡蛋大小时开始追施膨果肥,利用滴灌设施施入,可选用专用液体有机肥按说明稀释,每隔4天1次,连续追施2~3次;或选用硫酸钾、硫酸钾型复合肥 (21-8-12)按1∶2混合而成,雨季时浓度2.0%,每株600~800 mL,非雨季时浓度1.5%,每株800~1 000 mL,间隔 4天 1次,连续追施 2~3次。
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采摘前10天,停止浇水,田间过于干旱时可通过滴灌设施适当补水,但不可大水浇灌。
果实果皮金黄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宜在早上进行,果柄应剪成“T”字形,采收后分级包装,用内垫柔软物并开有透气孔的瓜箱运输,暂时不能运走,应在背阴、通风、干燥的室内存放。
病虫害防治要坚持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栽培前,清洁田园、去除地块及周边杂草、清理落叶、铲平土缝;田间操作时尽可能保持地膜的完整;彻底防除白粉虱、蚜虫、蓟马、瓜绢螟、食蝇和黄(黑)守瓜等害虫,注意保护蜜蜂;使用效果好、安全间隔期短的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并交替使用,每种药每季最多施用3次,一般在傍晚或阴天用药,药剂防治时,雨天及时排水,雨后及时施药保护;采收前10天停止喷药,喷药时结合叶面追肥。
每 667 m2用10%福气多(噻唑磷)颗粒 1.0~1.5 kg放于定植穴,与土壤拌匀后定植,或选用噻唑磷水剂在定植时施用。
当苗7~8片叶时,在根茎部施用熟石灰粉或熟石灰粉与草木灰1∶1混合物,每株40 g。
彻底防除白粉虱、蚜虫、蓟马,拔除并烧毁病毒病发病株,从苗期开始喷药,间隔7天1次,连续施药3次,药剂可选用氨基寡糖素、盐酸吗啉胍等。
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药,选用60%唑醚·代森联,发病前用900倍液喷雾,发病后用75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选用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发病前,选用30%醚菌酯悬浮剂3 000倍液或30%特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选用多抗霉素或30%氟菌唑1 000倍液喷雾等,在早上喷药。
发病前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5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23%叶青双 (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发病前和发病初期,选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900倍液喷雾,在近授粉时期至采收前用阿米妙收(12.5%苯醚甲环唑+20%嘧菌酯)悬浮剂3 000倍液喷雾,50倍液涂抹病斑。
授粉前10天开始在田间四周及地块内用性诱剂诱杀瓜实蝇和果实蝇,坐果后用纸袋套果。
成虫初期,早上用25 g/L联苯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1次,连续施药2次。
黄(黑)守瓜成虫为害嫩茎叶和幼果,幼虫咬食茎或根茎部,致茎或根茎部腐烂、空心和发臭,重者使植株萎蔫死亡。成虫初期,在早上和晚上人工捕捉;成虫盛期,喷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或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 2 500倍液,间隔7天1次,连续施药2~3次,采收前15天停止喷药;在瓜苗初见萎蔫时及时喷药,尽快杀死幼虫,用90%敌百虫1 500倍液或烟草水30倍液灌根,每株300~5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