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丽冰
中泰铁路瓜熟落地
□ 文/陈丽冰
2015年10月28-29日,中泰铁路合作联委会第八次会议顺利召开,双方就可行性研究、工程承包和融资方案、设计细节等问题进行充分磋商,达成多项共识。其中,中泰两国已同意将在2016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中泰铁路,并将于2015年12月举行动土仪式。至此,中泰铁路项目合作又迎来一个重要节点。
虽然现在合作项目结果圆满,不过中泰铁路从提出意愿到达成共识、进行可行性研究,再到协议落地,其中的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早在2006年泛亚铁路提出时,中泰两国就提出了合作铁路的意愿。在往后的将近10年里,多任泰国总理曾表达出对中泰铁路的兴趣。2007年,时任泰国总理素拉育访华,中泰双方商谈云南省经老挝连接泰国北部的铁路建设投资等问题。2009年,时任泰国总理阿披实访华,曾对泰国媒体表示,中泰两国同意加强合作,发展全泰以及连接邻国的铁路运输系统。2012年,时任泰国总理英拉访华,表示中泰应不断寻求战略合作共赢的机会,其中包括合作发展高速铁路。随后,中泰两国达成“大米换高铁”计划。
不过,虽然多年来中泰两国一直有铁路合作的意愿,但在2006-2013年之间,这一计划却因泰国局势变化而遭遇诸多变数,在将近8年里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直到2014年年底,泰国总理巴育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进行了《中泰铁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才正式开启两国铁路的合作进程。
尽管在之后的推进合作过程中仍时有杂音,如2015年5月底,泰日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消息的传出,曾被误认为“中方放弃泰国高铁项目”。 但事实上,中日两国与泰国洽谈和修建的铁路线路并不相同,两国并未产生实质性的竞争。尤其是随后中泰两国进行了多次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中泰铁路合作细节逐渐完善。这一切证明,中泰铁路合作,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曾经一度“难产”的中泰铁路为何最终能够瓜熟落地?一方面固然离不开两国高层的倾情推动,另一方面,从更深层面来说,这其实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下,中泰两国合作密切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泰铁路合作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关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效对接的范例。”中国驻泰使馆临时代办吴志武说。
中国驻泰大使宁赋魁表示,从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铁路合作的现实来看,铁路合作项目的宗旨是促进地区物流、人员往来和经济发展。相信中泰铁路合作一定会给铁路沿线经济带来一系列增值效应。不仅如此,泰国的农产品和商品还可以通过铁路,经中国西部转运到中亚地区,改变目前海路运输费时耗资的状况,从而进一步促进泰国与欧洲之间的经贸往来。
泰国地处东南亚中心位置,是中国倡导的“泛亚铁路”和“南新经济走廊”的必经之地,随着中泰铁路合作的落实,必将会极大改善当前泰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中泰贸易提供新的通道,同时,还将给两国民众带来实惠。消息显示,中泰铁路建成运营之后,从昆明到曼谷的往返铁路票价约每人3600泰铢(约合700元人民币),相当于飞机票价的1/2或1/3,货运费用相当于航空费用的1/9。而且,今后铁路的沿线土地也将会变成“黄金之地”,为促进中泰两国及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埋下铺垫。
“铁路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经济特区。”泰国副总理他那萨说,东盟共同体即将建成,铁路建设将极大带动泰国及周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欢迎中国的企业家来泰国考察交流,投资兴业。
根据项目规划,当前的中泰铁路合作路线共分为4条:即曼谷—坎桂线、坎桂—呵叻线、坎桂—玛塔卜线和呵叻—廊开线,形成一个“人”字形,纵贯泰国曼谷以北的南北国土。这4条路线全长约867公里,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实际运行时速为180公里,为客货两用的铁路。目前,有关铁路开工建设的时间、地理节点,及铁路人才培训相关事项等已基本确立。
据《曼谷邮报》引述泰国交通部消息人士说,于2015年10月28-29日举行的中泰铁路合作联合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其中,中泰两国已同意将在2016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并将于2015年12月举行动土仪式。
而除了“时间节点”外,“地理节点”也已确立,即泰国东北部重镇呵叻府。地处连接泰国中部和东北部门户位置的呵叻府,在整个中泰铁路线路中,也处于中心地位,距泰国北部廊开府预计修建的铁路里程为350多公里,距首都曼谷的里程则约为270多公里。铁路建成后,从曼谷到呵叻的时间将从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为1个半小时,并以此贯通曼谷以北的南北国土,进一步促进中泰两国以及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旅游经济发展。
另外,有关铁路人才培养、经营权等问题,中泰双方在谈判中也已达成一致。在2015年10月14日举行的“中泰铁路合作研讨会”上,宁赋魁大使表示,中方十分重视泰国铁路人才的培养,而且相关工作已经于2015年下半年展开,中国计划为泰国培养至少数百名铁路专业人才。此外,中国愿意使用泰国当地合格的分包商,中泰铁路建成后由中方经营一段时间后交给泰方,最终将由泰国企业和技术人员独立自主经营和管理这条铁路。
尽管铁路开工的具体时间还未定,但提出已将近10年的中泰铁路终于尘埃落定,这对于中泰两国来说不仅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更将为中泰双方企业带来无限机遇。
根据2015年3月14日签订的中泰铁路协议,泰国负责征地、基础性土建和电力供应,中国则负责设计,以及技术含量高的基建、装备,提供所有轨道、信号和车辆。铁路运营和线路维护则由两国共同负责。
而且,除了当前正在推进的中泰铁路项目,泰国还在大力推动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据泰国副总理他那萨介绍,在铁路建设方面泰国有三个步骤,第一是对泰国4000多公里的米轨进行升级;第二是为泰国曼谷及周边推动一些地铁等公共交通建设;第三是发展与中国相连接的泰国东北部铁路。
在此背景下,有着相关优势的中国企业可搭乘便车,积极“走出去”。而在这方面,已经有例可循。2013年5月,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之一——中国三一重工,在泰国一个火车站的建设中就获得了8000万美元的订单。中国三一重工的成功签约不仅让其尝到开拓东盟市场的甜头,更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中国极力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开展国家产能合作的当下,相关企业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的东盟国家进行投资,既是恰逢其时,更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