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忠虎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101-02
说起“高效课堂”,在现今的中国教育界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而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江苏“洋思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336模式”。细究这些模式,无一例外都加大了对课堂环节的重视。而我的理解: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和空间里,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的过程。
我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从教学设计到实施落实“六环”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再对每一个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听课、评课总结其高效之处及存在问题,深化教学反思提升教师自身素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变学生学习习惯。通过一些探索和实践,就如何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找到了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课前:重点定位过高。部分教师忽视了对《课标》与《新课标教学要求》的认真学习与细心研究,教学设计时拔高教学要求、增加教学内容也就随处可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育思想仍以传授、灌输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目标以大纲和教材规定了的目标为目标。
2.课堂:重教学内容传授,轻学习方法指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重教学内容传授轻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仍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仍把学生看作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教学过程程序化、机械化,教师依然扮演着主体地位,教学手段单一、陈旧。
3.课后: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没有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即是部分教师有反思的习惯也仅限于口头反思,不做反思记录。教案中的反思了了几句,并且课课几乎一样,短短几句也不能写出教学的得与失及改进方法,只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的检查。反思不能起到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的作用。
二、优化教学环节的有效策略
1.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教师素养
为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全体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改进,在改进中前进。因此,全体教师要加强自修,围绕自身专业和兴趣,博采众长,加大“才、情、学、识”的积淀;积极学习并领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唯有教师自觉学习、不断精进,转变才能实现,因为“人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可塑性,但是要靠自己”。
2.建立“三段六环导学”模式
“三段”指围绕课堂中心,为落实“先学后教”,强调三个阶段:课前师生准备、课堂导学互动、课后巩固反思。意在突出课堂中心,但不局限在课堂,课前师生的准备和课后师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都是课堂的必要延伸。从学生主体角度看:课前,学生借助教师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必要前提;课后,学生通过拓展练习延伸巩固课堂成果、通过反思总结提升,是促成下一次互动的基础。从教师主导角度看:课前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堂上千方百计搞活气氛;课后教师个体反思精进,日积月累渐成风格,是教师成就自我、成就学生的有效途径。
“六环”指强调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六个基本环节(既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师导生学,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突破疑难;达标检测,反馈小结;布置作业,拓展提高。)但并不是教学活动先后顺序的硬性规定,教师个体在遵循保证基本环节齐备的原则下,可以灵活变通。“六环”意在通过具体环节的要求,以实现师生、生生的高效互动。在长期的“六环”教学模式的练习中,达到“三个转变”即课堂教学要变注入式教学为问题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情意培养并重。但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上各环节可做灵活的调动,不能每节课都去死套这个模式,一味的去死套这个模式会把自主学习的新课改模式推向疆死化、模式化。
3.培养写教学反思的习惯
高中数学教师的课业负担普遍偏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成为回避教学反思的借口,只要想在业务上有所进取,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抽出反思的时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写教学反思习惯养成也不是一节课、一两天就能行成的。每天进行“课后思”,简短记录一节课的心得;每周写“周后思”或“单元思”,对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每月写“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半学期进行“期中思”,即通过期中质量分析进行反思,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这样坚持一个学期期末时写一个全面总结性的教学反思会让自己有不少的收获。这样也能慢慢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了。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