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凡
摘要:婚姻和家庭生活幸福,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该建设和谐幸福家庭。而一个人要想收获幸福美满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科学的婚恋观。婚恋观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受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逐步形成的。作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大学,应该承担起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科学婚恋观的重要职责,从而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固基础。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必要性、时代背景分析以及方式方法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和谐社会;新时期;大学生;婚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23-02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构建和谐幸福家庭。而家庭的幸福主要是由家庭骨干成员的婚姻幸福决定的,骨干成员的婚姻幸福,整个家庭才会美满。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要想收获幸福美满的婚姻,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科学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所以大学生的教育和环境影响非常重要。作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大学,应当承担起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科学婚恋观的重要职责,从而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固的基础。
一、新时期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必要性和时代背景分析
1.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社会思考。当前,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被教育界和社会广泛关注。因为经历了家庭变故和心灵创伤,很多没有调整好自己心态和情绪的单亲家庭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情绪低落,自尊心下降,行为退缩。摘要:婚姻和家庭生活幸福,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该建设和谐幸福家庭。而一个人要想收获幸福美满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科学的婚恋观。婚恋观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受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逐步形成的。作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大学,应该承担起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科学婚恋观的重要职责,从而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固基础。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必要性、时代背景分析以及方式方法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和谐社会;新时期;大学生;婚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23-02个别学生,因为国家新婚姻法对在校学生结婚不予限制,选择了在大四实习期结婚,怀着几个月身孕或抱着小孩回校参加答辩。年轻人婚育年龄的提前,使得我们的婚恋观教育形势显得愈为紧迫,我们必须在他们结婚前完成婚恋观教育。
3.新媒体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随着新媒体和手机网络平台的兴起,西方文化中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婚恋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摈弃了中国传统性道德,以较为开放的态度对待性行为,接受或以身试行了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另外,各类广播电视婚恋类节目的恋爱心理导向也对大学生的婚恋观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节目中流露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动摇着大学生还不完善的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媒体投射出来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还得要趁早”的社会时尚,使得部分女大学生尝试通过婚姻摆脱就业困境,在恋爱婚姻中急功近利,掺杂太多的物质因素,为今后的婚姻生活埋下了隐患,也给社会和谐造成了不安定因素。因此,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时有效地做好其婚恋教育和引导,对高校来说非常必要。
4.大学校园内因恋爱处理不当而频发的各类问题理应引起各高校重视。因沉溺于所谓的“爱情”而荒废学业;因约见校外异性朋友而夜不归宿;因缺乏正确的性知识,怀孕4个多月后女大学生才知道自己怀孕了,才去做人流手术;因缺乏有效的性安全知识,在与社会上异性朋友发生性关系后,感染性病;因道德感和责任感的缺失,男大学生一年内致女朋友怀孕做人流多次;因法制观的不足,女大学生在校园厕所内产子后把婴儿遗弃在马桶内;因不能有效处理恋爱中的矛盾冲突,不少学生产生了焦虑、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因不满对方提出分手,采取极端无知方式,选择了自杀或者杀害对方,对自己、对恋爱对象、对家人、对学校、对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一个个案例都警示我们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婚恋教育,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大学生的婚、恋、性进行引导。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婚恋教育的方式方法
1.正确恋爱观和婚姻观的引导。首先,要让大学生懂得爱之真谛,明白爱情的意义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成熟的爱的核心在于给予。其次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恋爱和婚姻的关系:“恋爱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建立男女双方的真正爱情,为未来将要开始的婚姻、家庭奠定牢固的心理素质和感情基础。”恋爱应以结婚为目的,而不是为了从众或寻求刺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和恋人。再次要加强婚恋道德教育,如独立、平等、尊重、信任、关爱、责任等,以及在性方面的相互忠诚。最后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人生主题和主要任务是学习,是要吸收大学中沉淀深厚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素养。因此,大学生应将学业放在前,恋爱放在后,使爱情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对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时,不要只采用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而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如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与互换、心理测试和播放教育视频等。
2.爱的能力和承受恋爱挫折能力的培养。爱的能力包括表达爱的能力、接受爱的能力、拒绝爱的能力、鉴别爱的能力、解决爱的冲突的能力和保持爱情长久的能力。教育学生要清楚什么样的爱适合自己,不因寂寞草率地开始恋爱;遇到渴盼的恋情时能够用恰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和接受爱;遇到不合适的追求者时可以果断智慧地拒绝爱;当恋爱过程中遇到冲突时,可以用巧妙的方式化解矛盾,避免冲突激化;要和恋人一起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不断学习为爱情保鲜的方式。同时,要增强应对恋爱挫折的能力,在遭遇失恋时能够以合理的调适方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控。引导学生认识到失恋只是一种选择的结果,只意味着双方并且适合,并不意味着自身魅力的降低,因此没有必要因失恋而自我贬低或愤怒仇恨对方,而应该以尊重的态度接纳对方的选择,同时也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3.性健康知识教育。新时期大学较为开放的性观念和严重缺乏的性健康知识现状应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高校应该结合大学生实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他们开展包括性道德、性心理、性修养、性保护、性安全和法制教育等在内的性健康知识教育。只有了解性,才能有更正确的爱。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悄悄话、教育视频等形式,教育学生在恋爱中注意保持性文明行为,理智面对各种性心理和行为冲突,引导他们认识到恋爱过程中发生性行为的危害性,特别是对女生的身心伤害,提高学生对性的控制和调适能力。通过全面系统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性态度,强化学生对传统性道德的认同,促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引导学生自信与异性交往,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婚恋观。
4.加强对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和疏导。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对学生恋爱中遇到的冲突、挫折和性困惑等进行情绪调适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恋爱观。另外,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院系和班级三级工作网络,充分发挥院系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心理联络员的作用,通过日常观察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和收集学生恋爱的基本信息及恋爱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恋爱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学生进行沟通、疏导和干预,同时,要加强对其的监管,密切关注其思想和行为动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自残、自杀、他杀等极端事件的发生。需要指出的是,奠定社会和谐的坚固基础,加强大学生婚恋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单凭高校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联动力量。家庭方面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关怀,并通过身体力行传达给孩子科学的婚恋观。社会方面要大力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和良好向上的舆论环境,积极影响和引导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左红梅.当代大学生婚恋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2]向欣.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2).
[3]苏亚杰.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2).
[4]文斌.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的婚恋观[J].成功(教育),2011,(10).
[5]罗清霞.加强爱情观教育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陕西教育·高教,2011,(10).
[6]夏永林,曲江月.“90后”大学生恋爱心理及矫正研究——以西安2000例“90后”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为例[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