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形势下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2015-12-11 00:04刘洋张宏雷闫伟歌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共青团高校大学生

刘洋 张宏雷 闫伟歌

摘要: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相应地共青团如何适应就业工作的转变,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服务大学生就业,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实现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是摆在共青团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共青团;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204-02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和充分就业,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就业市场在一定层面上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一方面社会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困难等问题,促使高校就业工作模式进行改革。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助改善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共青团事业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9.8%,2002年达到了15%,2014年达到35%,预计2020年毛入学率将超60%,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普及高等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使教育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致使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从而造成毕业生质量下降,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比扩招前大的多。

2.毕业生自身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评价自我,不能以大局为重,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的期望值过高,互相攀比,强求平衡;有的茫然无主,犹豫不决;有的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还有的毕业生不敢面对就业,坐等观望。这些都是毕业生自身原因造成就业难的问题。

3.我国人事体制改革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近年来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工作的比例已经增大到50%以上,很多大学生毕业时,对于“户口”、“干部关系”越来越淡漠。国家实行自主择业政策,非国有单位的用人机制冲击着目前的人事制度,人事体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高校共青团应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作用和优势

高校共青团应该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导大学生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等方面有所作为。“这既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体现,又是团组织积极实践和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方法和路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前景,关系到全社会的安宁稳定,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高校共青团的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是在为青年学生的根本利益服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共青团事业在新时期实现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党和政府关心、社会各界关注、青年学生需要、共青团能够有所作为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面对新形势,高校共青团应该认识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纳入到团的日常工作体系之中,融入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之中,主动去占领团学工作的新领域和新阵地;高校共青团应该着眼于学生就业工作的难点、疑点、热点问题,制定适应就业新要求的长远规划和具体措施,协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三、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要途径

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现在大学生一度出现就业难和就业紧张的情况,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念比较滞后。很多大学生一心向往大城市,向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向往外企,甚至部分大学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在大城市打零工,也不愿意到基层、到农村去工作。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发挥组织优势,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

2.强化高校共青团的服务功能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发挥自身的组织体系广泛、宣传阵地多样、联系青年紧密的组织优势,加强与地方团组织的联系,共同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高校共青团要充分认识到地方团组织的资源优势和组织力量,运用多种沟通方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如通过共同举办就业双选会,实现供需交流;发挥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的作用,与优秀企业实行订单式就业;通过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地方进行挂职锻炼,充实地方党政机关岗位等,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得到进一步的拓宽。高校共青团应该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具有鲜明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科技、文化、知识三下乡”、义务家教、企业帮扶、社会调查等活动,科学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让大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预期,培养优良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自身不断更新知识,主动适应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择业就业技巧,积累择业就业经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就业能力。

3.强化高校共青团的育人功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能力。高校共青团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自身的就业指导能力。多方筹集经费,积极支持高校团干部特别是基层团干部参加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培训,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强化育人功能,创新辅导形式,实施差异化、个性化的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其次高校共青团要大力开展各种职业规划设计指导活动。以职业规划和学习规划为主要培训内容,优化育人环境,指导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规划的理念。通过职业规划设计和指导工作,让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做到有目标、有追求、有规划、有行动。再次要立足职业发展对能力素质的要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科学组织实施素质训练,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共青团要研究和建立保障学生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从活动经费、指导教师、学习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进取精神;大力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等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择业技能。

4.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1)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目前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还没有健全或者落实,这就要求国家制定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需改善创业环境,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优化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方面要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自主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是资金的缺乏,毕业生跨出校门进行自主创业时,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资金积累,这就需要政府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部门加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之门。要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进而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氛围。再者,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指导、支持和保护等一条龙服务应贯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积极有效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2)要转变社会观念。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打破那些认为“学而优则仕”、去大公司或政府机关才是找了一份好工作的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大学生的父母应当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去探索。在创业过程中,父母要关心他们的创业,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社会还必须提供一定的舆论导向,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广泛宣传,给予大学生舆论上的支持。在创业者遇到暂时的挫折时,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5.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确保西部计划取得更大实效。大学生志愿者能否切实发挥作用,志愿服务能否取得实效,事关西部计划发展全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确保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要在总结两年多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动员招募、培训派遣、日常管理、评选表彰、就业服务等工作机制,用制度推动发展,用制度确保成效。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共同推动西部计划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西部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期事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西部计划在全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大学生志愿者身后的高校、老师、亲友等许多人士长期关注这项工作,社会各界对这项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明显提高。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将推动西部计划实现深入发展,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既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利益和学校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重要使命,也是共青团组织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因此,要及时研究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子成,杨伟国.就业匹配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J].教育与经济,2014,(3).

[2]黄敬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3).

[3]石铮.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4]朱永永.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个方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共青团高校大学生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