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红莲
(泉州市城建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在当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导下的国度,绿色施工模式的呼吁尤其显得必要而迫切,而且渐渐成为大势所趋。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施工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施工管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和施工管理)。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如(图1)。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1]。
图1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内容
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要求施工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采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实现高效、低耗、环保施工,铸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因此,绿色施工必然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首要选择。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环境宝华的关键环节。“绿色、节能、环保”是绿色施工的宗旨。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统筹安排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回收和再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同时必须看到,绿色施工并非独立于传统施工领域的新生产物,也非一门具体的技术,其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社会、环境、经济三维系统复合的可持续施工体系[2]。
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绿色施工应贯穿建筑施工全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部署和优化。在设计前期,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管控,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及及时反馈。
在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绿色施工落实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对环境保护层面的影响作用小;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居多、而实践运用层面少;顶层管理架构设计和中层技术研究又不够深入等现象,具体为:
1)认知层面因子:相关人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存在误区
市场主体各方对绿色施工的认知尚存在较多误区,往往把绿色施工等同于文明施工,政府、投资方及承包商各方尚未形成“责任清晰、目标明确、考核便捷”的政策、法规和评价及实施标准规范,因而绿色施工难能落实到位。一线施工人员未能很好得到培训掌握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要点、方法和意义,受经验导向影响未能积极主动学习新的先进知识。公众更多关注媒体所宣传的产品舒适性宜居感,而不关注施工过程是否环保和节约,某种程度也导致绿色施工监督机制的集体无意识缺失。
2)技术层面因子:砼技术运用处于低水平重复层面
首先是高强砼用量少:城镇民用建筑的年混凝土用量,其中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使用量却不到3%,其使用比例远低于国际水平。其次是模板体系周转次数很少,无进行循环利用。第三是砼搅拌用水九成均源于自来水,而对中水、雨水和地下采集水的利用率极低。再次是高强钢材用量较少,无法在技术品质上占领市场。住宅工程二次装修普遍,拆除量巨大,且鲜有循环使用,造成建筑废弃物量剧增。据统计,建筑施工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 ~40%;建筑垃圾量达500~600 t在每1万m2的住宅施工中。固体垃圾所产生的施工粉尘排放居高不下,其占城区粉尘排放量的22%。而施工检验和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特别无损检测领域的技术比较滞后,造成固体排放量剧增。现场使用的施工设备大部分仅能满足生产功能简单要求,其耗能、噪声排放等指标仍然无法和国际接轨。可见关于砼技术的深层次研究和探索节能循环使用是迫在眉睫的议题。
3)经济层面因子:新施工模式成本优势短期不明显
绿色施工对大多数施工企业而言是一种新的施工模式,区别于以往传统施工模式,除质量、工期、安全和成本控制之外,绿色施工要把“环境和资源保护目标”作为主控目标之一加以控制。正是因此,施工过程控制目标数量的增多,必然导致施工企业施工成本的增加。而且,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工作做得越多,要求得越严格,企业成本增加,施工项目部所面临的亏损压力就会越大。旧设备改进更新换代,新材料、技术工艺探索,新的组织管理和人员的培训等系统工程亟待资金的投入,而以市场效益为追求的企业主体积极性也会受挫,故也呼唤外在机制倒逼企业更新现有施工模式的政策出台,奖惩并举或许可为。
4)政策层面因子:绿色施工管理机制不健全
环境相关立法不完善,导致绿色施工目前无法可依。其次环境执法不力,违法成本并不比守法成本高,导致没有企业愿意采取绿色施工管理等配套标准严格规范自身。再次,激励机制不健全,政府未出台政策性措施对那些为社会环境改善做贡献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措施,难免挫败想有所作为的企业采取绿色施工措施的积极性。
绿色施工不能仅限于概念阶段,必须着眼于人大立法保障、政府管制创新、企业新技术开发研究、传统技术改造,促使立法机关、政府、业主和总承包商多方主体协同努力推动,方能取得实效。
1)强化公民绿色认知意识
进行全民绿色施工理念的宣传,通过绿色施工示范项目的建设,提高公众对身边环保意识的关注度,全民普及绿色知识,加强一线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绿色施工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环保、节能意识,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致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整个公民绿色环保认知水平才有提高的可能。
2)拓展研究绿色施工技术
A.采用混凝土地面一次成型技术(如图2)。该技术可以取消后期的水泥砂浆找平层,节省相应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工期成本,具有可观的经济效果,实践证实运用该技术可节省砂浆量17万立方的水泥砂浆,节省费用约1.36亿元,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地面一次成型,现场质量好,污染少,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图2 混凝土地坪一次成型
B.应用塑料模板(如图3)。现场技术论证表明,塑料模板正常情况下可使用30次以上,周转率远远高于木模板,墙面成型光洁华美,其成本与普通木胶合板相当,应用该施工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木材。经测算,采用该技术按建筑面积算,每平方可以节省约7.8元的造价[3]。
3)建立健全实施绿色施工的运行管理机制
首先基于绿色技术推进的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化体系尚待健全,制定保证施工过程实现绿色的政策法规,以及加快制定并出台实施指南、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三大标准,只有从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建设入手,绿色施工才能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4]。
其次建立健全实施绿色施工的运行管理机制,关键是建立激励制度。解决绿色施工推进过程中成本制约,已成为推进绿色施工的当务之急。绿色税收的差异化推行,节能补贴方面的政府财政支持,评定优质环保绿色奖项的设置等都是很好的经济鼓励措施。
第三是设定招投标绿色内容于具体运作程序上,在项目初期,相关方就制定投标企业资质标准,其中就规定必须具备相关环保质量认证标准,要求任务书拟定方面就给予设定标书必须采用绿色施工标准进行编制,评价标准将有无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措施作为重要分值选项,将绿色施工内容写进合同、技术图纸细则里去,并监督后续施工建设的开展。
4)开展绿色施工的信息化研究
图3 塑料模板
绿色施工BIM技术研究:数字化施工是今后绿色施工的一个重要趋势,其中BIM技术实现了业主、设计、施工、运营之间的更立体多维的联结,并且实现了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为当今建筑技术拓展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优势在于充分发挥BIM技术在多专业协同设计、管线碰撞检查、工程量自动核算、工程成本管控、工程进度管理、现场平面优化设置、工程运营协作等方面,为绿色施工企业在节能环保、减本增效上提供技术支持。
绿色施工技术是绿色施工的基础,全面推进绿色施工技术开发研究,当成为建筑施工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
包括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采光屋顶太阳能利用及光伏发电综合技术;玻璃幕墙太阳能利用及光伏发电综合施工技术;新型模架体系开发;临时设施标准化技术;绿色混凝土技术等。
如施工现场废弃物减量化与再生利用综合技术;工程降水对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影响及防治技术;减少和避免基坑降水施工综合技术;施工降水回灌及循环利用技术;管网工程、基坑工程环保型施工技术;绿色施工环境效果无损检测技术等。
绿色混凝土和砂浆搅拌站设备制造技术研究;节能、降耗和降噪的新型施工机具开发研究;起重机械安全作业网络化监管技术;砂浆输送、喷射与摊平装备研究等。
摒弃造成严重污染排放的工艺方法,改造影响人身安全环境和居民身心健康的设备设施;既有建筑鉴定及改造和加固技术研究;建造工业化生产的综合技术研究等等。
绿色施工意在创造一种对人类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最小,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全新施工体系,是一个全面、系统、多维的复合工程,需要立法机关、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有效的参与。尽管问题很多,任务艰巨而非一朝之功,若能真正使绿色施工理念落实到具体施工过程中,确保实现绿色施工整体目标的推进与落实,那对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的贡献将是巨大的。望各位同仁携手共同努力。
[1]丁士昭;商丽萍.建筑工程管理与实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3).
[2]姜文广.绿色施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6.
[3]令狐延.周冲.贵阳未来方舟项目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工程科技.2012.
[4]竹隰生,王容.绿色施工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难以推行的原因探析[J].工程管理学报.第26卷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