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码头外部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2015-12-11 09:18罗力莹
福建建筑 2015年8期
关键词:停车场厦门场所

罗力莹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漳州 363105)

厦门和平码头由英商太古洋行建成于1935年,是当时厦门最先进的综合性码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幸运的保存下来,在1958年建设了和平港区铁路专用线,成为了军民两用码头。改革开放后逐步转变为客运码头,直至2008年“厦门—金门”航线整体搬迁至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和平码头闲置。此后和平码头历经了其建筑体的第五次改造,改为集码头、旅游服务、商业于一体的综合体,直至2014年完成。

和平码头作为厦门重要的历史性建筑,其外部环境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蕴含在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中场所精神的保护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方面。历史性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单元之一,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是独立、割裂的存在于周边环境中的,它的存在受其所在区域的文化、历史、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历史性建筑的存在也同样外向地影响其周边环境,所以和平码头的改造和再利用应该放在城市的整体背景下考虑。在和平码头的再利用设计中除了保护与改造历史性建筑的本身,还需要对它所存在的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外部环境是建筑功能的外延,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因素。本文希望通过设计研究的方式,来探索其外部空间再利用的可能性,使之获得与其历史地位相匹配的外部空间。

1 外部空间现状

1.1 区位

和平码头位于厦门鹭江道,是鹭江道沿海一侧仅存的少数建筑之一,与鼓浪屿隔海相望,与中山路直线距离不过百米,是厦门旅游的黄金区域。其西北侧停车场紧挨着海滨公园,海滨公园自旅游码头一路绵延近1公里在和平码头停车场嘎然停止(图1)。

图1 和平码头区位

1.2 现状

和平码头地处厦门旅游的黄金地段,存在着大量停车的需求。码头外部空间大部分都被当做停车场使用,几乎无可以停留和活动空间,外部空间毫无吸引力,不能体现和平码头的历史价值。其西北面人流经海滨公园进入和平码头区域时要经过码头停车场,造成人车混行的混乱局面。码头正面空地也被作为停车场使用,导致整个码头没有人流集散的广场且严重遮挡了码头外观。

1.3 资源

1957年鹰厦铁路全线通车时,建了一条支线将终点直达和平码头货场,现这一支线已全部废弃,仍留有两股各长340m的废弃铁路在和平码头前广场上。此铁路支线从文屏路到民族路段已建成铁路文化公园,是厦门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但从民族路到和平码头段被演武大桥六车道阻断,已不能步行通过。另有部分铁轨被后来建的海军码头覆盖,至和平码头段才又露出地面,这一保有丰富历史价值的物质遗产没有显现它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图2)。铁路建成后在和平码头西北侧设一三千多平米堆场,现改为停车场。在码头原堆场内有简易塔吊1个(图3)。

图2 、图3 和平码头外部空间现状

一个场所的品质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空间,及构成场所的建筑及物质;一是空间的特性,即人可以体验的意义和氛围。当人对场所不断的使用而使场所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而产生认同感时,场所精神就产生了。和平码头外部空间再利用即着力于这两方面的整体塑造。

2 外部空间再生

图4 芝加哥海军码头

老码头再利用在国外开展得较早,至上世纪90年代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比如较为著名的有芝加哥海军码头改造。芝加哥海军码头位于芝加哥密歇根湖畔,靠近城市中心。它始建于1914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码头。在上世纪90年代,芝加哥海军码头曾进行一次大规模改造,将码头变成了一个滨水商业观光中心,改造完成后很受欢迎,但在之后20年的使用中该区域逐渐变得混乱。于是在2012年对该码头重新进行设计,将其改造为一片包含湖泊,文化以及壮丽景观的当代公共空间。用漫步道将码头与城市中的滨湖大道及一系列的主题空间串联起来。设计丰富了码头上不同类型游客的游览体验,并且将码头打造成了芝加哥新一代具有纪念意义的,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图4)。

从芝加哥海军码头的再利用中可以看出,码头再利用设计必须符合现代的城市生活,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即符合可持续原则;如能符合开放性原则,能让市民广泛的参与,就能保持该场所的生命活力,这对和平码头再利用设计很有借鉴意义。

从和平码头的区位、功能及历史价值来看,其外部空间应成为重要的城市节点,成为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多样化活动汇聚的场所,是城市空间序列的高潮所在。在和平码头再利用设计中塑造结构清晰、独具个性特质的空间节点,是展示其历史文化精华、塑造城市特色的关键点。通过对其外部城市空间的再生设计,达到凸显空间特色的目的,从而使场所的特质得到体现,场所精神得到发扬。

2.1 地面空间释放

为了让滨海的景观得到释放,室外空间为人活动所用,将现码头北侧停车场处改为地下二层车库,改造后可停小车数为180辆,比现停车场增加109辆。因鹭江道为旅游黄金区域,也有旅游大巴停放需求,将南面靠近海军码头处空地,此空地为码头区域尽端,无人流通过,改为旅游大巴停车场,可停旅游大巴29辆。总体上缓解了和平码头附近的停车压力,将宝贵的地面资源让出。

2.2 步行系统组织

将和平码头正面停车场改为人流集散的广场。原地面与鹭江道路面人行道约有40cm高差,本次设计中通过缓坡的形式消除高差,使建筑与城市关系更加融合。将和平码头区域步行系统与城市步行系统相连,与滨海步道相连。使和平码头与城市空间更好的衔接,增加人群进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将废弃的铁路改造成步行栈道渗透至周边的步行体系,还原废弃铁轨的历史,在其上铺木板,放置废弃火车头,既保留了铁轨的历史痕迹,又形成一道崭新的历史景观,形成了与历史的对话,使历史的轴线得到强化。

2.3 新功能置入

将原西北面停车场改为老码头主题公园,通过主题公园的塑造来强化场所的特征,突出和平码头的历史价值,增强历史性建筑的历史文化氛围,打造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广场的设计有一定的灵活性,有利于不同活动的组合和开展,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场所形成的氛围中,获得公众更大程度的认同性,形成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图5)。

通过对外部环境空间的改造,使和平码头的外部空间成为一个充满历史文化的、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和体验的场所,呼唤历史精神的回归,唤起人们对于这个片区的历史记忆,使原来平庸的、功能单一的外部空间成为城市大众生活积聚的、含义丰富的场所。

图5 和平码头外部空间再利用

3 城市记忆唤醒

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中说过“记忆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它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断、线索所触发,过去所遇到经历就会被激起呈现了出来。[1]而这也正表明了城市空间所具有的“意义”。

在历史性建筑空间场所重塑的过程中,主题与故事就是整个场所的情感要素。空间主题的确定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增强情感要素的表达。和平码头的室外空间是城市生活的舞台,通过融入主题来强化这一场所的特征,使人在使用时能感受到特有的城市魅力。通过主题来揭示这一场所的记忆,从而得到人们的认同感,使人产生归属感。

3.1 融入港口主题

在场所的设计中首先融入的是港口的主题。和平码头有近百年的历史,为了强化码头的氛围,突出这一历史特点,在设计中将室外广场改造为老码头主题公园,通过保留港区内的塔吊和废弃的铁路这些见证和平码头货运仓库历史的遗迹来保存场地的历史记忆。在废弃的铁轨上铺上木栈道,放置废弃的火车头,将保留下来的简易塔吊刷成醒目的红色,利用它在海岸线上的高度优势形成这一的空间领域的标志,成为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让码头工业的历史直观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3.2 树立城市雕塑

通过主题雕塑的放置可以使人直观的看到场地所包含的历史线索、人文信息,是唤起人们场地记忆的有效手段。雕塑的放置应考虑和平码头的空间环境中历史、文化、生活和具有象征性的人文要素,赋予环境以一定的社会属性,使环境含有一定的意义。厦门现代城市的形成发迹于港口,而港口的兴起源于鹭江道。这里曾是无数讨海人维持生计的地方。当时鹭江道大大小小的码头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拆除。为了保存这段港口的记忆,厦门市政府在海滨公园内竖立一系列的雕塑。

在和平码头再利用设计中亦可采用竖立主题雕塑的手法,直观的宣传港口的记忆。在和平码头中可以增加以码头工人为主题的雕塑。码头工人是厦门产生的第一批产业工人[2],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在“五四运动”期间为了响应爱国运动,厦门码头工人、挑挽工人开始拒绝为日船卸货。1921年,为了抗议英国非法侵占厦门海后滩,厦门码头工人全面罢工,并发表抵制英商的3条宣言:“不乘太古之船;货物不装太古船;华人不为太古船卸货。”[3]之后,为了声援“省港大罢工”,厦门码头工人拒绝为日轮起卸货物……其后厦门码头工人的表现,也屡屡令人瞩目。在和平码头,码头工人忙碌的身影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消失。通过雕塑的塑造可以为这个光荣的团体塑造一个追忆过去的场所,在城市空间中为曾经在这工作、生活的人们保留记忆的片段。

3.3 融入休闲与生活主题

图6 保存港口工业遗迹,塑造新的场所

为和平码头融入的第三个主题是休闲与生活。常听人们评价厦门是一座温馨、休闲的小城。厦门市规划局原局长马武定认为厦门人把厦门城市当做家来经营,厦门城市的户外空间是家的延伸。在厦门的街边、小巷里常可看到三五成群泡茶、聊天的人们。在和平码头的老码头主题公园中用不同材质划分出不同区域,供人进行不同的休闲活动,使场所因人的参与而充满生活的气氛,使人产生对场所的认同感。在公园中有用于散步的木栈道;有用于休闲的绿地,人们可以在此泡茶、下棋;靠海处是用闽南传统石材铺的观海平台,在此处稍下沉形成可以观海或表演的场所。

图7 成为一个充满历史文化的、吸引市民参与的场所

和平码头作为生活与休闲的场所保存在许多老厦门人的记忆里,厦门日报的一篇《怀念太古码头》的文章里这样深情的叙述到:

“最让人迷恋的是和平码头的那片大海,它不仅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更是我窥望世界的一个窗口,是我欢乐的海洋,我和童伴们一起游泳、钓鱼、抓螃蟹的所在。……和平码头的大海是不平静的,总是忙忙碌碌,不觉疲惫。

二十几年过去了,和平码头周围的老房子都拆了,而我常常会在经过这里时驻足,回想这片大海带给我童年的无穷乐趣。”[4]

在这里码头已不仅仅是码头,它成为了厦门人生活里的一个元素、一个符号。此次再利用设计将和平码头外部空间还原为一个可以看海、听涛的场所,就是对这样的历史片段的回应。通过对场所的塑造,使这一记忆的载体的特征更加明晰,从而触发人们的回忆,得到认同感,从而在精神上得到归属感。场所精神因此得到发扬(图6、7)。

本文写作得到罗林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图片来源(图1根据谷歌地图改绘,图4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其余作者拍摄绘制)

[1]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工人运动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

[3]黄绍坚.靠海吃海——民国时期厦门码头工人的生活[J].厦门晚报,2008-10-17.

[4]林鹭萍.怀念太古码头[N].厦门日报,2008-06-16.

[5]诺伯舒兹.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停车场厦门场所
厦门正新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偶”遇厦门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PLC在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的应用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