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之乡村特色营造研究——以2014福州市市县联合打造的十一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例

2015-12-11 09:19
福建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乡土旅游文化

钟 艳

(福建东南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3)

1 研究背景

按照福州市宜居环境建设“一年全面深化,三年明显改观,五年整体提升”的要求,2014年福州市共有146个村庄列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其中有晋安区前洋村、马尾区西边村、福清市溪头村、洋梓村,闽侯县孔源村,连江县桂林村,罗源县上长治村,永泰县洋门村、力生村,闽清县后垅村、梅埔村等11个村庄列入市县联合打造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作为今后美丽乡村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截至2014年底,十一个示范村基本完成了乡村建筑立面、水体驳岸、绿化提升、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提升与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整体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从总的看来,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决策者和规划师往往按照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手法,造成规划布局千篇一律,乡村景观同质化;忽视对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造成乡土气息的缺乏和乡村归宿感的缺失;缺乏对乡村特色旅游的开发和创新,造成乡村旅游业各村雷同;笔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停留在乡村的环境整治上,其更重要的是在于生态、人居、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对乡村环境特色、乡土建筑特色、乡土文化特色、乡村旅游特色等方面的营造,使乡村更像乡村,打造出一批具有“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使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能保得住传统、留得住特色、记得住乡愁,还能保证其今后永续发展。

乡村特色景观是指以乡村自然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由自然环境、村落特点、建筑特征、环境特色、民俗特征与经济条件等景观因素构成的景观环境的综合体,是村民对村落及周边空间格局的改造和适应,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

2 乡土环境特色营造

2.1 保护自然环境

构成乡村主要自然景观要素有山林、水系、农田、果场、自然植被等。保住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除了农村垃圾清理、污水排放治理等建设管理措施外,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还应重视对山体的保护,不挖山毁林,对裸露山体应复原植被,恢复山林的生态系统;对水系的保护重在扼制污染源头,不填塘建路,梳理溪流、河渠等水系的联通性,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对乡村农田耕地的保护,重在不占用耕地,保持农田的自然肌理和脉络,保留农民四季轮作的农耕景象;对自然植被的保护,重在保护乡土树种和古树名木,加大保护力度的宣传,并制定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2.2 营造乡村“野”味

乡村园林景观特色营造在于通过对乡土材料的运用,尊重“天人合一”的理念,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展现乡村自然生态、质朴野趣的特质。

2.2.1 水体驳岸

多数村庄在水系驳岸的整治采用简单粗放的硬化,用混凝土修砌,生硬笔直的驳岸取代原有自然驳岸,甚至连田间沟渠也干脆改成混凝排水沟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如晋安区前洋村前洋溪、闽侯孔元村等,新建混凝土驳岸,不但标高与常水位标高相差较大,甚至不加修饰,连水生植物都不加种植,不仅失去水体的观赏性,还剥夺了人与自然互动的机会。但其中也不乏值得赞许的做法,连江桂林村对丹阳溪周边湿地整治,注重生态性,保持湿地自然原貌,不人工干预,恢复了湿地的生态再生能力,此外丹阳溪的驳岸改造(图1),及时纠正驳岸硬化的错误处理方法,在驳岸另一侧采用自然造景手法,通过运用卵石堆置,断面变化,使其具有高低、聚散、虚实的变化,有的低岸贴水、有的溪石露水,加上水生植物合理种植,自然天成,趣味横生。因此,水体驳岸改造应保持驳岸的自然曲线,运用乡土材料,满足人的亲水性以及人与水的互动体验。

图1 桂林村丹阳溪驳岸改造实景图

2.2.2 绿化种植

以乡土树种为主的绿化种植是营造乡村气息的重要表现形式,美丽乡村绿化种植主要分布于“四旁四地”,即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村庄绿化应坚持多种树少种草、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乔木树种达70%以上。乔、灌、花、草、藤合理配置,且兼顾经济和景观效果;

(1)村旁绿化:以常绿乔木、果树为主,形成“村在绿中”的景观效果。可种植当地果树,橄榄、柿树、青梅等即观赏又增收的树木,也可种植木棉、台湾相思、木麻黄等乡土林木,形成防护林。

(2)路旁绿化:乡土经济、养护方便、形式多样。注重乔、灌、地被合理搭配。路旁绿化可分为主要道路绿化和次要道路绿化:

(a)主要道路绿化:可采用乔木列植或乔灌木混植的方式。

(b)次要道路绿化:接近村民生活,应自由、多样。可以以小乔木为主,配置花卉、灌木;如护坡、挡墙等,可以考虑以种植爬藤植物为主,炮仗花、丝瓜、百香果等;还可以以农作物作为路旁景观绿化,充分利用和规整蔬菜物种植,路边搭配开花作物,如向日葵、茄子、油菜花等季节性较强的农作物,形成乡土气息较浓厚的路旁绿化景观。

(3)水旁绿化:因地制宜,自然生态,体现乡土特色。应采用耐水湿植物,如榕树、水杉、垂柳、桃树、旱伞草、美人蕉、鸢尾柳等,对现状硬质驳岸进行适当的软化,可用垂蔓性植物三角梅或采用围堰方式种植挺水型植物如芦苇、菖蒲、芦竹、千屈菜等。

(4)宅旁绿化:见缝插绿,实用经济,形式自由,体现个性。引导村民自建家庭小菜园,种植瓜果蔬菜,可自搭棚架或者利用自家矮墙,种植黄瓜、丝瓜等爬藤作物,或者葡萄、百香果、金银花等经济作物。宅侧也可以进行垂直绿化,用竹类、爬山虎等减少西晒。

(5)乡土植物

乡土树种兼备了观赏性和长势好少养护的优点。以永泰为例,常见的乡土乔木(含果树)有:小叶榕、香樟、木棉、麻楝、泡桐、大叶相思、巨尾桉、五角枫、三角枫、橄榄、柿树、板栗、杨梅、芭乐、杨桃、木瓜、石榴、福橘、龙眼、荔枝、青梅、梨、李、桃、红叶乌桕、无患子、垂柳、芭蕉等;常见的灌木有:扶桑、木槿、毛杜鹃、映山红、红叶石楠、含笑、山茶花、马樱丹、野牡丹、鸭脚木等;地被除时令蔬菜外有:麦冬、山菅兰、黄金叶、花叶良姜、大叶栀子、小叶栀子、红背桂、黄蝉、兰花三七、红继木、水鬼蕉、鸢尾、白三叶、美女樱等;常见的爬藤植物含果蔬有:爬山虎、三角梅、紫藤、牵牛花、炮仗花、霹雳、百香果、葡萄、丝瓜、葫瓜、苦瓜等。

2.2.3 公园广场

乡村公园是集休闲、娱乐、健身及民俗、民事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活动空间,主要满足农民生活需求,是反映农村风貌和文化的场所,乡村公园是乡村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精神文明追求的产物。乡村公园建设不是城市公园的生搬硬套,不是大拆大建的硬化工程,也不是花化彩花的绿化工程。乡村公园建设是以农村的田园、山水等自然条件为基底,以村庄规划为依据,以节约利用农村土地为原则,立足于自身条件,村庄的实际需求,人口比例、使用对象等,进行合理规划,尺度适宜。乡村公园应尊重原有场地特征,本着对场地的最少干预为底线,融入乡土元素,运用当地材料、植物等塑造景观,体现乡村自然生态和村庄特色,展现现代文明和乡村风貌、农业文明的多文化融合。

2.2.4 路网系统

乡村路网系统涵盖村域连接线、进村通道、村内道路、巷道、乡间小路、以及水、陆连接通道等。多数乡村道路系统是历史形成的,随着乡村的扩张和与外界的联系加强后,进村通道和村内道路缺乏系统规划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部分乡村道路等级模糊,路面缺乏维护管理,道路景观缺少统筹安排。因此首先应加强保障村与外界交通的联系,有效激活村里的经济;其次合理规划村域内道路系统等级,加强整个村的联系,提高通行和生产需求;再者,利用支路和巷道、乡间小路,加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建设应根据道路等级考虑具体的施工材料,交通设施等,乡间小路可依据地形地势,利用乡土材料如卵石、木材等材料营造乡土气息。

3 乡土建筑特色营造

乡土建筑研究的学科开创者、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所说的:“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它是乡土文化中最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最大的组成部分。它的综合度最高,紧密联系着许多其他乡土文化要素或者甚至是它们重要的载体。”

3.1 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修缮

图2 后垅村墙体改造前照片

图3 后垅村墙体改造后照片

修缮不是大拆大建,而是重修不重建;简单的翻新是最野蛮的破坏,修缮不是修得越新越好,而是在能够还原原先面貌的情况下修旧如旧。修缮的本质是强调建筑的原真性,原则是不改变历史建筑原状,保持现状的做法,粗糙的复原和重建是对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的极大破坏[2]。如闽清后垅村在古民居修缮上(详图2、3改造前后对比),建筑外墙上都全部涂上了崭新的白色涂料,管理部门沾沾自喜于古民居修缮的成果,笔者认为建筑经过岁月浸染,墙体上的白粉斑驳地脱落,以及时光在墙上留下的青苔、印记,使其产生出一种冷暖交融的色调,正是历史的见证,才具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显然,不能简单地刷上新涂料就了事的。同样,在闽清梅浦村有较多裸露的“黄泥房”(图4),其作为农耕文化的载体之一的夯土建筑在大自然中和谐相融地存在着,并承载了那个年代的人对家的记忆,而并非如多数人认为的破损不堪、毫无美感,应该拆除或用涂料刷新。因此,诸如此类的夯土建筑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是祖先利用山区黄泥的黏性,就地取材,人工夯实而成。其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景观价值,代表着亲近自然、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正是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的魅力所在。因此,乡土建筑的修缮应该是对乡土文化的珍重,应尽可能运用传统技术、旧的材料、本地材料进行替换或现代技术进行加固而不破坏其原真性。

图4 闽清梅浦村的“黄泥房”

3.2 闲置建筑的利用与创新

房屋的空置只会加快其破败的速度,特别是已修缮的古民居空置既造成一种资金浪费也造成文化屏蔽。乡村空置房一般有废弃学校、工厂、公社以及空置的民房、民居等,除了将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民居改造成陈列馆、展示馆等静态处理方式外,还可以有一些创新的做法,如由村委来管理,将旧公社、厂房,开办成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或农家客栈或民俗酒店等;也可以出租给特定群体,作为艺术家工作室,不但使建筑得以保护还可以形成名人效应;或是把闲置房出租给城里人,成为他们的第二居所,盘活农村闲置房房屋资源,既缓解了农民“本土”创业的资金压力,又带动和发展了民宿客栈、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富民产业,促进地区转型发展和绿色崛起,实现了“空心村”的二次创业。还可以以民宿设计大赛、乡村摄影比赛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来扩大知晓度,吸引外来资本投资闲置用房。因此只有通过多渠道的开发并植入创意让空置的农村建筑迎来第二次生命。

3.3 新自建房的控制与引导

随着城市建设风潮对农村的蔓延,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村自建房,由于其建设目的多样和审美水平局限,造成建筑风格和形式迥异:其中有裸房,有装修豪华的小洋楼,有欧式,有中式,同时外墙材料、色彩也五花八门,不但毫无乡村感,还严重破坏了乡村景观风貌。对于如同雨后春笋般的自建速度,规划管理部门对农村建房的管理重心不能仅仅停留在用地管理的控制上,而应同时要加强对乡村自建房建设风格的控制与引导。从功能布局,结构、施工与经济角度出发,结合生活习俗、传统技术、周边环境、乡土文化等设计出一些为农民所乐于接受的设计样本,作为农村自建房在建筑设计及农村景观方面的理论参考依据和指导,进而使农村自建房建设走上良性循环道路的。通过对乡村山水资源的利用,乡土元素的提炼,设计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新农村建筑。

3.4 乡土材料的运用与表现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所能提供的天然材料也各不相同,除个别地区和个别建筑其外表略作粉饰外,绝大部分地区的民居建筑均不做任何粉饰,而任其天然材料直接袒露,于是便产生了独特的质感和肌理效果[3]。因此无论是之前提到的传统民居的修缮还是新村自建房的建设或是周边景观塑造,要还原和体现出村庄特质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手法便是运用本土材料进行营造。抛弃城市化的材料和施工手法,采用当地材料、传统习惯和传统工艺,从自然中提取主色调,融合运用在建筑、景观营造中,使乡村建筑等人造景观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有别于城市的清新和质朴,且很好地融入到周边自然景观风貌中。福州常用于建筑和景观的乡土材料有:花岗岩、青石、卵石、红砖、黄土、粘土、石灰、贝壳、瓦、竹、木材、藤条,茅草、芦苇等。

4 乡土文化特色营造

乡土文化是地域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长期积累,是体现乡村特质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的综合体现[3]。

4.1 保护历史遗存,挖掘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是一座乡村的本质特征。乡村有历史才有生命,有文化才有灵魂。如闽清后垅村,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后垅村有三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厝及院士故居,分别是上卢厝、下卢厝、典利厝及待建的中科院院士吴孟超精神文化展示馆,民国时期,村内就创办有“厚龙明善小学”和“东月流芳初级女学校”,领县内办学育人新风。村中有建于清朝的“厚龙首社”、民国时期的“台真堂”等;有为纪念原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驻扎地而建的“将军亭”;有早期县委党校旧址和“闽清县首期赤脚医生培训班”旧址。同时,后垅村还生长着数百年的榕、樟、枫、松等古树名木,彰显了村庄的乡风古韵。后垅村这些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后垅村有别于其他村落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优势。除了对历史建筑等物质文化的复原和拯救外,还可以通过对后垅村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文化名人、民间故事等文化背景的挖掘,提炼历史记忆符号,记录历史人文,保留其厚重的历史内涵,使后垅村的乡村历史文化世代相传。

4.2 保留风俗民情,传承传统技艺

后垅村至今仍保留节庆、嫁娶、造屋、举寿等民俗活动,其都与村民们的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并延续至今。后垅村“华侨剧团”和“大土乾农民俱乐部”曾同时活跃在县内外农村文化阵地。如今,传统的“鼓板队”和新潮的“器乐队”、“腰鼓队”、“舞蹈队”依然十分红火。后垅村盛产芙蓉李,其加工制作工艺也远近闻名,这些都是构成后垅村独特的民俗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做好对家族族谱、传统技艺、戏曲文化等民俗文化的保护,修缮宗祠庙宇,修建民事活动广场,尊重传统民俗民事活动,恢复传统节日的仪式等,使乡村历史文化活跃起来,体现乡村特质和生气。

4.3 打造乡愁情感,留住记忆家园

近年来故乡不断以一种感伤的姿态出现在文化视野中,文人墨客,甚至不曾有过故乡的人也在为故乡凋敝或变迁而伤怀。虽然在城镇化脚步中,乡村的变迁是不可阻挡的,但可以通过保留和恢复可以串起童年家乡记忆的生活场景和故居,保留农民四季轮作的田园风貌,古桥和旧路、老树和旧居、洗衣洗菜、田间劳作的原生态景象,找回“乡愁”记忆。通过农耕工具、记忆中的物件等乡愁情感的载体,进行保留、提取及加工设计,找回故乡的归宿感和乡土文化的精神家园。其中表达农耕文化和乡愁情感的元素可以是淘米、洗衣的井台这样的交往场所;可以是儿时嬉戏的老树院落、小桥流水;可以是打谷碾米、锄、镰、犁、耙等农具物件;还可以是看似不起眼的牛栏、猪舍等的辅助建筑。只要合理的改造和利用创新,都可以重塑乡村农耕文化记忆。

4.4 制定村规民约,建设文化乐园

与城市居住小区管理模式大相径庭的是,乡村管理是没有物业的管理,是依据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村民通过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对村民行为进行约束。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可修建便民文化乐园,为文化活动“腾地方”。用村委会场地或利用闲置建筑开设图书阅览室、展览墙(室、馆)、棋牌室、老人活动中心等,或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娱乐活动、农事竞赛、体育比赛、精神文明评选活动等,将其打造成农民群众的精神高地,文化乐园,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延长。

5 乡村旅游特色营造

福州近郊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市民追捧,但福州的乡村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乡村旅游资源还有很多未开发或开发深度不足,乡村旅游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因此凭借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有效利用及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为乡村发展提供内在良性循环的重要经济支柱。下面以闽侯孔源村为例,研究旅游开发策略,强调旅游特色。

5.1 乡村资源特色

孔源村位于闽侯白沙镇东北部,距京台高速互通口100公里,距镇政府仅5公里,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利的地理条件,村庄四面环山,村内井下溪、东溪流穿村而过,自然环境优美,村内现有耕地有11公顷,村内的四季花田、有伦农场等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

5.2 旅游开发评价

目前孔源村旅游内容主要以四季花田(图5)观赏、观光自行车租赁,有伦农场参观及周边为数不多的农家乐的餐饮为主,旅游线路以仅半日游,旅游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旅游旺季是以春季赏花为主。旅游开发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其忽视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缺乏旅游产品创新与产业延长,缺少人与自然互动体验,无法体现乡村游的特色。

图5 孔源村的四季花田实景图

5.3 旅游特色开发

规划定位,确定旅游形象。正如每个旅游产地都要有一个准确的形象定位,如大理独特的“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自然风光,便有了大理的“风花雪月”独特的城市旅游形象和口号。孔源村则可以根据其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烂漫唯美的花海及婚庆爱情主题,规划定位为“清新孔源·花田月下”。

资源整合,丰富旅游线路。孔源村目前的旅游开发内容仅能满足半日游行程,显然只能吸引周边自驾游的游客,增加旅游线路是丰富旅游内容的其中一种途径。周边景区有军博园、三叠井森林公园还有排排山风景区、古迹白沙峰龙禅寺等,串联起三叠井森林公园——军博园——孔源村——排排山风景区,形成2日游路线,这样不仅带动单一景区旅游人数,整合后的线路内容更加丰富,满足2日游的游客需求,从而带动餐饮住宿消费增长。

景观创意,强化婚庆主题。简单的时令花卉种植加上受季节影响,孔源村的赏花旺季基本集中在春季,夏季和冬季相对游人人数较少。单一色彩的种植方式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因此孔源村四季花田的种植可结合地形变化,加入创意种植,如拼图种植,形成动画图案,或有同类植物不同花色进行色彩变换种植,增加观感趣味和穿越花田的游赏体验。同时,可紧扣婚庆主题,进行烂漫场景布置,如铁艺钢琴、小风车、单车等动漫元素营造浪漫氛围,通过构建拱门、花环、秋千等小品设施,丰富摄影的空间构图。还可以适当增设观景和拍摄场地,让乡村景观的美进一步放大。

注重体验,建设配套设施。除四季花田的观赏拍照外,可借力“有伦农场”初具规模的基础条件,开发农家乐设施,设计农事体验活动,如果蔬采摘,钓鱼、喂养家禽、农场品加工制作等活动,尽量使不同结构人群参与体验乡村活动的快乐。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人群的需求增加,可逐步完善餐饮和住宿的配套,利用废弃的村舍、民房或废弃学校教学楼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精品酒店、餐馆等,服务对象不仅可针对休闲游客,同时也根据需要针对高端消费人群进行私人订制。总之,产品应体现乡村特色,融入创意,满足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挖掘内涵,创办文化活动。孔源村的旅游开发尚且停留在其自然资源上的开发,而实质上,文化、精神层面的挖掘才是真正具有潜力的开发,文化产品才是体现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因此在挖掘农耕文化的同时,管理部门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与影协联办摄影论坛、摄评大赛,与高校联动开展诗文征集活动,为艺术院校提供写生基地以及策划一年一度的鲜花节、农事活动竞赛等活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赋予村庄丰富的文化趣味,并以此延续其文脉内涵。

产品延伸,发展附加产业。为改善产品单一化,孔源村可在现有四季花田旅游产品上进行延伸,拓宽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如开办“鲜花工坊”,销售鲜切花、盆栽植物、花卉礼品或加工制作花卉食品如花饼、花茶、花饮等与花卉主题有关的产品,同时还可以开拓思路,引进养蜂专业人才,生产各类花蜜,增加经济创收。

6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通过乡村自然生态、村落特点、历史人文等特点营造乡村特色,并通过乡村的自然审美和人文价值创造经济价值,创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2015年,福州仍在继续开展百来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希望通过以上研究能为今后建设特色的美丽乡村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1]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M].华中建筑.2005.4,P123-126.

[2]陶海燕.探求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则和方法[Z].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Z02WH3,2002.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P119,P123.

猜你喜欢
乡土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谁远谁近?
旅游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