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智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亚洲经济特别是东南亚经济近年来以区域一体化为方向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随着东盟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的深化,自贸区的发展愈来愈需要得到金融领域合作的支持,特别是在货币领域的合作。在货币领域的合作方面,东盟各国之间还只处于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阶段,这对于自贸区未来的深层拓展是不够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迫切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货币领域的合作模式,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立为探索东盟、亚太甚至是世界的货币合作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奥地利学派学者关于货币的相关研究中,门格尔(Menger)阐述了货币不是被某个权威设计出来的,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在市场中的交换行为逐步发展而来,是一种“无意的,即非由社会成员有意设计并努力实现的结果”,在演进的过程中市场繁荣与货币发展相互促进。[1]米塞斯(Mises)则在门格尔的基础上强调货币只有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即货币的使命就是使交换更为便利,若企图通过信用扩张来人为刺激经济活动,不会有重大成就,反而会导致危机与恐慌,他主张金本位制度或者100%准备金银行制度。[2-4]米塞斯提出回溯定理(regression theorem)成功解决了市场在演进过程中对货币购买力的决定问题,这为货币自由竞争市场能很好地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正面论证。罗斯巴德(Rothbard)继承了米塞斯的观点,他更详细地论述了垄断货币的弊端,强调古典金本位制的好处并支持100%储备银行,他认为该系统能有效防止信贷扩张,描述了英格兰有一段银行业自由竞争带来的繁荣时期,并认为这一段繁荣时期与英国当时的货币竞争市场有重大联系。[5-6]哈耶克(Hayek)以自发秩序(spontaneous)为原理阐述货币是人们交换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竞争的结果,即更适合作为交易媒介的商品继续在市场上服务于间接交换,次优的交易媒介将只剩下工业价值——失去为交换提供服务的价值,并指出利益集团在货币垄断的情况下,必然会进行信用扩张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他提出了货币非国家化的设想——自由银行业,即人人都可以发行货币,国家也可以继续发行货币,没有法币的限制,让各种货币在市场上竞争,公众会自由选择他们最满意的货币来进行贸易活动从而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在公众的自由选择中将会产生健全的货币。[7-8]
奥派学者所强调的货币竞争,国内学者也逐步关注,他们多数是从国际货币竞争的角度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及其推进的路径。陈雨露(2003)认为国际货币竞争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之间的主权货币的竞争,[9]其中重点关注了人民币与日元两者之间在东亚区域内的竞争;范祚军、关伟提出了在货币竞争视角下的CAFTA人民币区域化的策略,从人民币在CAFTA区域化的现实基础、策略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阐述了在CAFTA框架下的人民币区域化的观点。[10]陈雨露(2004)进一步就国际货币竞争中的美元贬值进行剖析:货币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发行国的经济实力、制造品生产的比较优势、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和交易网络的规模等因素。[11]李智、刘力臻沿着金本位前、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这一历史脉络分析了人民币的竞争力及货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的一般规律和发展前景。[12]邱兆祥、粟勤(2008)认为货币竞争的基础是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其结果就是货币替代。[13]陈亚温、胡勇(2002)详细分析了欧元和美元在国际上竞争的问题,指出欧元对美元的挑战对私人部门来说涉及国际交易计价货币、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贮藏手段的选择;对公共部门而言,这一挑战会影响干预货币、储备货币和钉住货币的选择。[14]于学伟(2010)认为一种货币的竞争力强弱是由市场选择,而不完全是政府力量推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与周边国家(地区)货币的竞争潜力。[15]
奥派理论的货币观点主要关注于货币在完全竞争市场环境和具有充分准备金制度和发行货币严格自我约束的货币体系中演化以及公众出于利益最大化对货币的选择。其中,货币自由流通、非主权货币绝对垄断地位的货币体系以及货币发行严格自我约束制度成为本文主要的理论观点。国内学者则是从货币竞争的视角探讨人民币的国际化及其推进路径,本文基于这些学者的观点探索在沿边金改区框架下构建中国—东盟泛人民币区的理论观点、理论可能以及演进为稳定区域货币体系的理论前提。
泛人民币区,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国—东盟)或其次区域以人民币为主要锚货币的货币区。在沿边金改区构建中国—东盟泛人民币区,依据奥派理论的货币观点——首要的是消除区域货币自由流通的障碍。
国家取消对主权货币的保护,让本国货币在市场中接受竞争的考验,只有公众能自由地在市场中选择不同国家的货币时,市场自发的淘汰过程才可能形成稳定的货币体系。沿边金改区的地理位置处于国家边境,各国毗邻接壤,这为次区域货币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域环境。要形成次区域货币体系,次区域内的国家必须同时消除货币在区域内提供服务的障碍。当货币在次区域内流通的障碍被消除的时候,就意味着次区域内的公众能根据自己的行动偏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货币。
1.沿边金改区内逐步取消对东盟国家货币流动的管制
首先,逐步取消限制外币在境内流通以及外币出入境的限额管理。限制外币的出入境及其额度、限制境外机构对中国的投资和境内机构对外的投资,实际上提升了国际贸易的成本。限制了次区域内的公众在进行贸易时对货币的选择,同时放弃了人民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自我优化的机会。取消境内禁止外币流通的限制,次区域内的贸易商可以自由选择在贸易过程中使用的货币。让人民币在次区域的贸易中竞争,从而不断完善人民币能提供的服务,以提高人民币的竞争力。
本来在没有上述行政管理条例的情况下,某些国际贸易活动有利可图,贸易商在进行贸易的时候也会有利于双边国家,但是有了这些成本的增加,反而使得进行贸易就会亏损。这一分析对购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也是同样有效的。这种保护在无形中减少了参与国际贸易的公众改善自身处境的机会。在沿边金改区内逐步取消外币出入境额度的限制和境内外投资的限制,可以极大地促进次区域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货币作为贸易的媒介,可以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提升作为交易媒介的服务质量。
其次,沿边金改区内我国政府接受东盟各国(地区)政府的主权货币缴税。如我国政府接受以中国—东盟及部分亚洲国家主权货币作为税款缴税,同样,这些国家也接受人民币作为税款缴税。当区域内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接受以区域内各国的主权货币作为上缴税收的货币的时候,贸易商们不必担心在某国家境内从事贸易活动要缴税的币种,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主权货币作为缴税的货币单位,这样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国家也不必担忧因为缴税的币种问题会减少税收收入,国际贸易的发展会增加税收,只要这些国家的主权货币还具有交易媒介的功能,国家就能够使用这些通过税收得到的外国货币。
2.逐步取消区域内企业及机构会计账目中的记账货币使用的限制
货币作为经济计算的标准工具,是体现在会计账簿上的。作为行动人,无论其是普通的公众还是作为生产者的贸易商(企业家),在行动的过程中都会有会计的概念,即使行动人没有真正在会计账簿上的记录。会计核算是所有商业活动的核心,这一核心需要一种稳定的货币作为经济计算的工具,从这个观点出发,次区域内的国家如果取消了关于会计账目中的记账货币单位的使用限制,那么公众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些国家的主权货币作为经济计算的工具——根据自身贸易活动的需要。对于次区域内的公众来说,就是可以以任意一个主权货币(人民币、东盟国家或是其他亚洲国家货币)作为记账单位。
从废除限制会计账目中的记账货币使用的限制的意义上来说,可以完善次区域所有主权货币的服务功能,如果某个国家拒绝提供良好的服务,让自己国家的主权货币剧烈波动而不适用于会计核算,那么这一主权货币会被公众抛弃,导致这一货币发行国家的利益遭到损失。
3.逐步清除金融机构在区域开展跨境金融业务的障碍
如今,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机构都被限制境外金融业务,要进行跨境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满足境外国家的有关部门指定的标准并且提交申请,申请获批之后才能开展跨境业务,而且开展业务的广度和深度都被限制,这些限制虽然保护了政府对本国主权货币的绝对控制权,但是阻碍了国际间主权货币的交流,无法让主权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竞争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让金融机构在次区域内自由地跨境开展金融业务,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能促进各国主权货币跨国境流通,在这个区域内的市场主体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易时使用的结算货币,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当金融机构跨境经营的障碍被清除,就相当于将原本次区域内的国际贸易的境外业务转化为境内业务,对区域内这些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另外,在次区域内可以自由地选择结算货币,对人民币来说,即可以满足边境贸易中对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日益强烈的需求,推进人民币东盟化的进程,又可以为人民币未来全球范围的国际化道路积累经验。
通过限制政府发行货币的垄断权,让最优货币在货币竞争中自发地被发现。在次区域货币竞争市场的运行中,监督将来自货币竞争市场的所有参与主体,包括国家、媒体和公众。在这些监督之下,一旦某个国家不遵守规则,操纵主权货币的发行量,这个国家的行为就会被暴露在次区域内所有的市场参与主体的视野下,从而引起对这个国家的主权货币的抛售行为,结果就是不遵守市场规则的国家将丧失由于发行货币带来的利益。
1.各国货币管理当局之间的相互监督
当货币自由竞争市场得以建立的时候,自由市场上的“良币驱逐劣币”的竞争机制自然就会起作用。次区域内的货币管理当局作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的生产者——即发行者,为了保障发行货币带来的利益,自然地就会遵守市场的规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本国的主权货币成为市场上的“劣币”。但是,还会存在国家为了短期的利益操纵货币发行的可能性。所以市场上流通的各种主权货币的货币管理当局必须相互监督。货币管理当局相互监督的原因有三:第一,在现行的国际秩序和政治体制之下,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资源,拥有除政府以外的市场参与主体所没有的监督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能够收集信息的能力要比其他主体更为有效和准确;第二,当政府发现某一国家的货币管理当局违反了货币自由竞争的原则,企图操纵货币发行为特殊的利益集团谋利的时候,可以迅速地把这个信息在市场上公开发布;第三,当一国企图通过操纵货币谋取利益的时候,为了避免遭受损失,次区域内的其他国家会通过政治手段施加压力。
2.新闻媒体对货币竞争的监督
当次区域内的市场主体在进行交易的时候,使用哪种货币来签订合同、开立账户是至关重要的决策,因此,金融媒体每天都会在期刊上提供各国主权货币的信息,这些信息会涵盖所有的方面,例如货币的流通量,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变动和货币管理当局的市场操作等,同时迫于金融机构披露信息的压力,各国货币管理当局也不得不每天都向市场参与主体提供这些信息。当某一主权货币没有及时对市场上的变化作出反应以确保其货币的服务质量的时候,这一信息会迅速被公众所接收,从而公众做出的反应——抛售这一货币以换取服务质量更好的货币。
3.公众对货币的选择
公众作为行动的个体,会选择哪种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是取决于哪种货币提供的服务质量更好——能让公众的贸易活动更为便利。公众认为什么货币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这取决于公众的主观判断,不同的公众会对货币提供的服务有不同的需求,一个公众也有可能同时需要几种货币。当货币竞争市场上有多种货币可以选择的时候,公众以自身的真实需求选择货币。当然,公众也会有判断错误的时候,当他们发现选择的货币其实并不能提供满意的服务的时候,就会抛弃这一货币从而选择另外的更能满足自身需求的货币。公众行动的前提是在行动后或者在行动时能提高自己的满意程度,这个前提就要求货币需要有稳定的价值从而能让公众在做出行动决定之前能预见到行动的结果,即是否能够改善自身的满意程度。
基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而延伸出来的其他功能——作为满足未来需求的储备、用于合同规定的延期支付和作为会计单位也会指导公众的行动,从而影响公众对货币的选择。储备和延期支付对公众选择的影响是相反的,当公众为了储备的时候会选择一种趋于升值的货币,而当公众为了后者的时候会选择一种趋于贬值的货币。在自由竞争的货币市场上,公众选择的这两种行动并非是对立的,因为当一种货币总是趋于升值或者趋于贬值,就意味着这种货币其实并不适合作为交易媒介了,当升值或者贬值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这种货币就会崩溃。作为行动人的公众总是会有一部分人预期货币升值而买入持有,一部分人预期货币贬值而出售,这两种行为的对冲会让货币的价值保持稳定。
考虑到美元目前在世界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地位,中国—东盟泛人民币区的构建确有难度。但是,随着东盟各国对华贸易量及占整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比重的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使用量及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中国政府与东南亚各个国家(地区)大范围、大规模的货币互换,泛人民币区在东盟建立存在着可能。
从2005年到2013年底,东盟大部分国家(除新加坡与文莱)对华贸易占其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较大幅度增长。在中国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贸易占其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对比图中(见图1),缅甸、老挝这两个相邻国家这一比例的增速最为明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和泰国五国次之,菲律宾呈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但是后几年的趋势是上升的,新加坡是发达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交流不多,这一比例接近水平线。总体来看,这一比例是逐渐增大的,随着这一比例的增大,各国贸易商对彼此国家的主权货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图1 2005~2013年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占其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①限于文莱国际贸易可得数据的完整性,暂不引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的使用总额也不断增加。从图2可以看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商们对人民币结算的需求不断上升,并且上升趋势正在加速。
图2 2012~2014人民币跨境结算总额(亿)
我国央行和有关部门也对这不断增大的货币贸易需求做出了反应,从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逐步建立了人民币跨境使用框架。在全球范围内,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发布报告称,人民币全球支付在2015年3月再度上升为第五大全球支付货币,人民币跨国贸易和外汇交易中的使用持续上升,英国和瑞士正在筹划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我国央行已经与东盟多国的中央银行(或执行央行职能的机构)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在官方以及各商业银行的层面,中国与东盟各国相互储备对方货币,为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使用双方货币提供了条件(见表1)。虽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双边互换协议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但它实际上为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双边贸易实践中提供了更多的货币选择(不只是选择美元,也可以选择贸易双方的各自货币),这不仅会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进出口商的相互信任,推动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进一步增长,而且为在中国—东盟地区逐步撇开美元影响形成稳定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
表1 中国与东盟国家货币互换典型事件
奥派货币理论的基本观点很清晰,即一种货币的超发在长期内一定会被自由市场所摒弃。泛人民币区演进为区域稳定货币体系的基本理论前提是作为区域的“锚货币”——其货币发行量与该区域对其的需求量基本吻合。这正是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超发引起美元相对黄金的大幅贬值,以致各国都以价值较低的美元换取黄金,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在当前牙买加体系下,由于美元是实际上唯一的国际主导货币,并不存在另外一种主导货币与其价值比较,似乎美元如何超发都不会引起它主导货币地位的丧失。实际上,一旦这样的情况长期累积,市场依然会用另外一种“理想的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这种“理想的货币”未来可能是类似于SDR①SDR即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记账单位,由美元、欧元、英镑及日元按不同比例构成,目前很多国家的货币盯住特别提款权,能进入SDR记账货币表明该货币已成为国际上最主要的几种国际货币。的或以新的充分剔除通货膨胀长期累积因素为指标的“货币蓝”。以下从两个角度来考察泛人民币区演进为区域稳定货币体系的理论前提:第一,M2/GDP角度。M2即广义货币投放量,M2/GDP主要衡量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广义货币投放量增长情况,由于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这个指标可以相对准确地表明一国是否多投放了货币。通过对比美元、日元与人民币在特定时期M2/GDP的情况揭示未来以人民币为锚的稳定货币体系的货币政策理论前提;第二,财政赤字/GDP角度。通过欧元区国家在欧债危机前后的财政赤字/GDP的走势对比我国在该时期财政赤字/GDP的走势探讨财政政策的理论前提。
图3表明美元在1976~2013年间,其M2的供给量占国内GDP的比重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与美国国内的温和通货膨胀相匹配,但是美元作为世界的基准货币,近40年间广义货币投放也达到当前GDP的90%。图4表明日元在1976~2013年间,其M2供给量占GDP比重越来越大,到2013年达到最高值——近四十年日元广义货币发放已达到其当前GDP的250%。这正是日元国际化之路失败的根本原因。日元的国际化之路实质上是未经过贸易、投资而直接成为储备货币,源于其进入SDR的货币蓝以及美元贬值引致的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似乎与日元的路径极为相似。如果2015年底人民币进入SDR货币蓝,则人民币可能成为继日元之后,不是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国际投资货币而直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主权货币。但是,进入SDR货币蓝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端,如果人民币的投放也如同日元一样,人民币国际化也势必会重蹈日元国际化的覆辙,而撇开美元以人民币为锚货币的亚洲稳定货币体系也将遥遥无期。
图3 1976~2013年美元M2供给占GDP比重
图4 1976~2013年日元M2供给占GDP比重
图5表明从1985年到2013年人民币广义货币投放量占当前GDP的比重已达200%,且近30年来,M2/GDP的比例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如果仅按M2/GDP的100%比例为基准来衡量,人民币近30年多投放了60万亿(当前GDP按60万亿来估算)。对比图4与图5,日元M2/GDP的趋势与人民币M2/GDP趋势十分相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一定会走上日元失败的国际化之路,但这也充分表明了一种可能性,至少我们不该忽略日元失败的国际化之路以及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警示效应。从美元近几十年的广义货币投放量看,至少在目前的货币体系下M2/GDP比例不超过100%是必要的。如果人民币在2015年底进入SDR货币蓝,加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沿边金改区,泛人民币区的形成便具有了坚实的基础。泛人民币区能否演变成亚洲稳定货币体系以改革当前并不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的广义货币投放严格低于特定比例(M2/GDP为100%)则成为必需。
图5 1985~2013年人民币M2供给占GDP比重
图6是2001~2012年希腊、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政府赤字占GDP的比重。2009年欧元区国家爆发了欧债危机,继而欧元持续大幅贬值。财政赤字大量、长期的积累会破坏区域货币体系的稳定甚至摧毁这个货币体系。在欧元区内,财政赤字的国家是欧洲央行注入新货币的第一批使用者,在市场上他们是最初也是最大的获益者,在这场利益再分配的零和博弈中,输家是财政收支平衡的国家,财政赤字的国家获得的好处就是财政平衡国家的损失:财政平衡的国家在国内物价被拉高之后,才能接触到新增加的货币,这时候这一国家的财富已经缩水。欧元区的机制中,增加货币供给带来的收益归第一批获得新货币的使用者,而货币购买力的损失,由全体欧元国家来承担。这种机制就会出现“公地悲剧”,每个国家进行财政赤字竞赛——为了本国财富不受到损失。从图6可以直观看到,在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之前,希腊、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这五个国家的财政赤字都是在逐步增加,其中希腊的财政赤字曾到达GDP的15.17%。
图6 2001~2012年希腊、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政府赤字占GDP的比重
这里以希腊为例就可以很好的提供证据。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希腊政府的财政赤字过高,希腊政府无力承担如此高的债务。在希腊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之后,欧洲央行就马上着手对希腊的援助,大规模的救助金注入欧元区,为其他欧元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欧元超发导致欧元区的通货膨胀让他们的资产缩水。之后其他四国也相继爆发了债务危机,欧洲央行的救助行为加速了欧元区的通货膨胀,让欧洲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如今欧洲央行开始QE政策,①QE,即量化宽松(Quanfitative Easing,简称QE),是一种货币政策。继续向市场注入新的欧元,欧元将持续贬值,这说明欧元区试图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探索可能将以失败告终。
图7是1998~2013年中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对比图6和图7,2007年和2011年均是欧元区国家和中国财政赤字/GDP的拐点。因而,在2007~2011这几年间,欧元区和中国都经历相似的财政赤字政策走势。虽然目前中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并不高(最高不超过3%的比例),但是应该看到,欧元区几个国家从最初的最高不到5%的比例到15%也只经历了8年的时间,图7也表明,我国自2011年后又进入了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持续增加的周期。对于稳定的货币体系而言,财政赤字/GDP的比例长期严格控制在一定比例(如2%及以下)是必要的。
图7 1998~2013年中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
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要节点的东盟国家,是我国对外贸易、投资的重要领域,是实现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关键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升级版成为我国国家战略实现的保障。从输出商品到输出资本,最终输出货币,云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一带一路”终极目标的货币金融领域的重要保障。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下构建中国—东盟的泛人民币区,进而逐步形成亚洲(或其次区域)稳定货币体系,对于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升人民币及中国的国际地位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对于泛人民币区的理论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至于建立逻辑严密的理论模型以及以此为基础探讨泛人民币区的推进策略则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