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广西区域创新能力演变态势及提升对策

2015-12-11 10:31张长生
创新 2015年6期
关键词:规上增长率广西

张长生

目前创新驱动战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而作为西部地区的广西,早在1999年就制定并实施了三年为一轮的创新计划,至2010年,广西已完整实施了四轮创新计划,目前已经进入第五轮创新计划(2011-2015)的收官之年。五轮创新计划,互为关联,全面覆盖,全员参与,有效地推动了广西区域创新的提升和经济发展。目前区域间围绕提升创新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分析广西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情况,不仅有利于更好完成第五轮创新计划的目标,也有利于制定第六轮创新计划。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借鉴了包括《世界竞争力年鉴》《全球竞争力报告》《人类发展报告》《全球创新指数》《创新型联盟指数》以及《国家创新指数》在内的诸多国内外知名报告,制定出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发展阶段的评价体系,并从2001年开始,连续14年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跟踪和评价,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力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连续性、先进性,对客观评价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及进展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利用他们的报告对省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但已有的研究多是基于当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而本文基于2001~2014年间出版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所提供连续数据,分析了广西14年来区域创新能力演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对策建议。

一、新世纪以来广西区域创新能力演变态势

1.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演变态势

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的全国排名来看,广西呈波浪型提升趋势,从2001年的24位提升至2014年的19位(见表1),但仍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从西部12省区排名来看,广西从2001年的第6位升至2014年的第5位(见表2);从2001年和2014年头尾的全国排名演变来看,西部12省区中,排名提升的有7个地区,没有提升的有2个,下降的有3个,而广西与甘肃一样提升了5位,其提升幅度在西部省区中仅次于重庆。可见,14年来广西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显著。

表2 2001年、2014年西部省区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演变

2.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类指标排名的演变态势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是根据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类构成指标按照一定的权重来综合的,其中知识创造指标和知识获取指标的权重均为15%,企业创新指标和创新环境指标的权重均为25%,创新绩效指标的权重为20%。知识创造指标反映区域持续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知识获取指标反映区域利用全球一切可用知识的能力,企业创新指标反映区域内企业应用新知识,推出新产品、新工艺的能力,创新环境指标反映区域为知识的产生、流动和应用提供相应环境的能力,创新绩效反映区域创新的产出能力。①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页。14年来广西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及排名的演变,源于五类构成指标效用值及排名。

从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的五类构成指标值排名来看,广西多有提升。从知识创造能力来看,广西从2001年的20位升到2014年的14位,提升了6位;从知识获取能力来看,广西从2001年的第26位升到2006年和2007年的第16位,此后呈下降趋势,2014年下降到30位;从企业创新能力来看,广西从2001年的23位上升到2014年18位,提升了5位;从创新环境来看,广西从2001年的24位提升到2014年的23位,头尾仅提升了1位,期间升降较多,最低为30位,最高为22位,2014年比2013年下降1位;从区域创新绩效来看,广西提升最为明显,从2001年的第29位提升到2014年的21位,提升了8位。

3.区域创新实力、效率和潜力三层次指标排名演变态势

为了更清晰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和动态性,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从2008年开始,把区域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实力、效率与潜力三层次指标。“实力”是指区域拥有的创新资源,如绝对的科技投入水平、科研人员规模、创新的产出水平、专利的数量、新产品的数量等;“效率”是指区域单位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如单位科技人员和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产生的论文或者专利数量;“潜力”是指地区发展的速度,即与去年相比的增长率水平。②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12页。这三个专项指标有助于解释区域创新能力演变态势。

从综合指标的实力指标排名的演变来看,广西从2008年的25位提升到2014年的21位;从效率指标排名的演变来看,从2008年的21位降到2012年的27位,此后趋于上升,2014年升至 23位;从潜力指标排名的演变来看,从2008年的30位升至2014年的第4位,呈大幅提升态势,在西部省区中仅次于重庆。从头尾来看,广西实力指标排名提升了4位,效率指标下降了2位,潜力指标提升了26位。

表3 2008~2014年广西综合指标中实力、效率和潜力三层次指标全国排名演变

二、广西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短板

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值是根据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大构成指标综合得出的,而每一个指标又是由若干次级指标综合而成的,通过对2014年指标的分析,找出广西处于下游的指标,这些指标就是短板。

1.广西在知识创造能力上的短板

知识创造能力综合指标是由研究与开发投入综合指标、专利综合指标和科研论文综合指标等二级指标构成。通过与西部知识创造能力居首的陕西相比较可以看出,2014年广西在研究开发投入指标值、专利综合指标值、科研论文综合指标值、实力排名、效率排名上与陕西有明显差距,但是在潜力指标排名上有明显优势;2014年广西处于下游(20位以下,以下同)的有知识创造综合指标的实力排名(21位)和效率排名(24位)、专利综合指标的实力排名(21位)、研发投入的效率排名(24位)、科研论文综合指标的实力排名(21位)和效率排名(27位)等多个指标①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14页。(见表4)。

表4 2014年广西与陕西知识创造能力指标比较

2.广西在知识获取能力上的短板

通过与知识获取能力在西部居首的重庆相比较可以看出,广西与重庆相比,广西没有1项指标高于重庆,且差距很大;与全国其他区域比,广西除外资投资企业的实力指标(18位)和效率指标(18位)外,均处于20位之后。②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14页。

表5 2014年广西与重庆知识获取能力比较

3.广西在企业创新能力上的短板

在企业创新能力上,广西排名呈波浪型上升态势,目前综合排名18位。2014年广西处于下游的指标,有企业创新综合指标的实力排名(21位);在企业创新指标的次级指标上有: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实力排名(22位)和效率排名(25位),设计能力的综合排名(25位)、实力排名(21位)和效率排名(26位)。③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14页。

4.广西在创新环境上的短板

在创新环境上,与2001年相比广西的综合排名仅提升了1位,比前2年的22位下降了1位。这并不否定广西创新环境上的提升,只是反映了其在提升速度上不如其他地区。2014年广西处于下游的指标,有创新环境综合指标的综合排名(23位)、实力排名(24位)和效率排名(29位);在创新环境的次级指标上有:创新基础设施综合排名(28位)、实力排名(23)和效率排名(27),市场环境的综合指标的综合排名(26位)、实力排名(22位)和效率排名(28位),劳动者素质综合指标排名(25位)和效率排名(23位),金融环境综合指标的实力排名(27位)和效率排名(29位),创业水平综合指标排名(21位)和实力排名(20位)。[1]214

5.广西在创新绩效上的短板

在创新绩效上,广西的综合排名比2001年提升了8位,但总排名仍居21位,创新绩效综合指标的实力排名和效率排名分居21位和23位。在创新绩效的次级指标排名上,广西处于下游的指标有宏观经济综合指标排名(23位)和效率排名(27位),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综合指标的效率排名(28位)。①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14页。

三、扬长与补短并举,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在区域发展上,各区域在资源禀赋上均有优劣,发展上通常可以采取扬长补短、扬长避短的办法,但是决定区域创新能力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制约的,短处是避不了的,而以长补短只能短期有效,长期以往,反而会影响原有优势保持和提升,不仅短处得不到提升,反而会降低整体创新能力。从历年中国区域创新报告可以看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居前的地区,其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效率等指标也是居前的。如近几年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居首的江苏,其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效率指标均在前2位,居第二的广东则在1~4位之间。而那些指标之间发展不协调的地区,长期以往,往往造成原有优势变弱势,整体排名下降。从2014年广西的情况来看,五大要素发展不平衡也比较严重,最好的知识创造能力综合指标排名14位,而知识获取综合指标排名30位,高低差距达16位。因此,在战略思维上必须做到扬长与补短并举,继续巩固和发挥其在知识创造能力上的相对优势,力促各类指标的协调提升。下面我们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中广西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中居于上游和下游的基础指标②2014年《报告》在数据来源中说明,基础数据基本上是2012年的数据,在考察增长率时部分指标用到2011年数据。国际上许多报告的年份数据在选择时遵循同样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的对策思路。

从知识创造基础指标来看,广西居上游的(10位及以上,以下同)有六项:政府研发投入增长率25.19%(5位)、发明专利受理增长率 65.93%(1位)、每亿元研发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申请数9.28件(5位)、发明专利受理增长率39.79%(10位)、国内论文数量增长率17.22%(5位)和国际论文增长率20.12%(4位)。广西居下游(20位以下,以下同)的指标有十项: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41267.8人年(21位)、平均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8.81人年/万人(25位)、政府研发投入21.25亿元(22位)和占GDP比重0.16%(22位)、发明专利授权数 902件(22位)、每百万人平均发明专利授权数19.27件/百万人(28位)、每亿元研发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9.28件/亿元(24位)、每十万人平均发表的国内论文数22.33篇(25位)、国际论文数2032篇(24位)、每十万人平均发表的国际论文数1.29篇(25位)。③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19页。据此,广西需要采取增加政府研发投入规模和成效,鼓励更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保持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的优势,完善、创新鼓励发明专利增长的政策,完善鼓励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提升的政策,通过知识创造指标的快速增长,缩小知识创造上与东部地区的水平差距。

从知识获取基础指标来看,广西居上游的只有三项:同省异单位科技论文增长率18.47%(6位)、作者异省科技论文数增长率7.7%(10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企业)引进技术经费支出增长率26.6%(8位)。广西居下游的指标有十五项:作者异省合作科技论文数955篇(23位)、每十万人作者异省科技论文数0.61篇(26位)、作者异国合作科技论文数40篇(24位)、每百万人作者异国科技论文数0.25篇(29位)、作者异国科技论文数增长率为14.78%(30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企业资金的资金23511.38万元(24位)和增长率8.09%(24位)、技术市场交易金额329823.04万元(29位)、技术市场企业平均交易额166.66万元/项(22位)、规上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11597.6万元(24位)、增长率为21.4%(27)和平均购买支出2.21万元/项(24位)、规上企业引进技术经费支出2618.9万元(29位)、平均每项引进技术支出0.5万元/项(30位)、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资金中外资部分增长率4.63%(25位)。①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19页。据此,进入新常态后,广西要注意在提高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把引资、引技和引智结合起来,增创利用外资新优势;完善技术市场体制,加快扩大技术市场交易规模;大力创新和发展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完善鼓励国内外、省内外教研科研单位和人员进行教科研合作的政策。

从企业创新基础指标来看,广西居上游的有三项:规上企业研发人员增长率24.37%(5位)、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增长率29.86%(8位)和规上企业平均技术改造经费支出2.94百万元/个(4位)。广西处于下游的指标有八项:规上企业研发人员数2.98万人(22位)、规上企业就业人数中研发人员比例1.98%(27位)、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70.22亿元(22位)、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5017件(21位)、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2082件(22位)、每十万人平均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10.72件(26位)、每十万人平均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4.45件(25位)、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外部支出4.58亿元(23位)。②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20页。据此,广西需创新和完善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政策,加快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创新和完善鼓励研发投入、技改投入和新产品研发的政策;更好实行知识产权战略,加快专利增长。

从创新环境基础指标来看,广西居上游的有四项:科技馆当年参观人数增长率141.54%(4位)、国家创新基金获得资金增长率48.99%(8位)、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当年落实资金增长率46.11%(6位)、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口增长率19.9%(10位)。广西处于下游的有十八项:每百人平均电话用户75户/百人(29位)、每百人国际互联网网络用户33.87户/百人(22位)、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增长率为6.36%(23位)、政府与市场关系改善程度为2.97%(21位)、进出口差额为25.41亿美元(26位)、进出口差额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05%(26位)、进出口差额增长率为16.72%(21位)、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4.88(26位)、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改善程度5.86%(22位)、居民消费水平10519.48元(25位)、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口数2281人(22位)、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0.06%(29位)、国家创新基金获得资金6500万元(25位)、平均每项国家创新基金获得资金60.19万元(23位)、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当年落实资金69119.4万元(27位)、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额2386.6万元(26位)和增长率为24.59%(26位)、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额中平均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额0.46万元/个(27位)。③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20页。据此,广西需要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增创体制新优势;增加科技、教育、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及成效,争取中央对广西科技教育发展更多的支持;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大力发展互联网,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科技金融的发展,加强金融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保持近年经济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的态势,加快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逐步从要素驱动转到创新驱动上来。

从创新绩效的基础指标来看,广西居上游的有四项: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69.93%(6位)、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45%(6位)、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率21.47%(4位)、工业污水排放总量增长率5.93%(2位)。广西居下游的指标有五项:人均GDP为27952元(27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5.41%(23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15.22%(22位)、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11.68万人(21位)、每万元GDP工业污水排放量18.84吨/万元(31位)。④参见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21页。据此,广西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高新科技企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到一产提升、二产做强、三产加速,加快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继续扩大面向东盟的开放,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投资,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创开放型经济新局面;充分利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加快推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大力承接粤港澳等产业转移,加快推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跨省合作园区建设;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做好环境保护“加减法”,构建和谐友好的现代生态文明体系。

区域创新五大要素的扬长与补短均离不开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尤其是科技体制改革。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广西在2012年12月已经制定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广西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但是这是十八大之前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决策,目前广西已经提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和管理、投融资、土地利用、财税、金融等改革,统筹国资国企、教育、文化、规划体制、价格、食品药品监管、统计等其他改革,制定改革新措施,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但是还要注意突出科技体制改革。广东去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技创新的决定》,今年初又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广西需要根据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改革文件的精神,借鉴广东经验,制定新的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文件。此外,广西第五轮创新计划将于今年底结束,应该结合本区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制定新的,也就是第六轮创新计划,以促进广西区域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规上增长率广西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贵州规上白酒企业上半年增加值达569亿元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近8年工业规模及工业收入的辩证分析
淮北市“四基一高一大”新兴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广西尼的呀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