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冬英
摘要:为了让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与信赖,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深化教学组织、教学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改革,让学生更早、更多、更全面、更有条件、更愿意按照企业的真实环境与要求学习知识、提高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每一个学生有出彩机会并打造自己特色的个人品牌提供条件与保障。
关键词:竞争力;打造个人品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024-02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然而,也清楚地看到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等等。如何让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与信赖,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以打造个人学生品牌为载体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与信赖。以打造学生品牌为载体,建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形成有自己竞争力的品牌的机制。
一、个人品牌的内涵
企业和产品需要自己的品牌,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个人更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是职场最核心的竞争。个人品牌具有稳定性、整体性、长期性的特性,是一种“口碑”,包括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重视度、专业化水准等等,具有识别功能、信息浓缩功能、安全功能、价值功能等。
二、打造学生个人品牌的内容与目标
为了增强打造学生个人品牌的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将学生个人品牌分为思想品牌、学习品牌、能力品牌、素质品牌、精神品牌等,其中,能力品牌包括专业能力品牌、方法能力品牌、社会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可持续发展能力品牌等。打造学生个人品牌的目标主要包括值得信赖的综合素质、精湛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学习应用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勤奋进取的精神等等,在此,划定一根线,叫做个人品牌合格线,让每一个学生在打造个人品牌的过程中都要跨过这根线,力争打造自己优秀的个人品牌。
三、打造学生个人品牌的途径
打造学生个人品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需要积累的工作,要建立有利于打造学生品牌的长效机制。打造学生个人品牌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为这是内因,是打造个人品牌的驱动力。打造学生个人品牌需要学生全心、全力、全程、全面参与,对教学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来实现。
1.深化教学组织改革,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学生顶岗实习或就业,最终要走上工作岗位,为了让学生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较强的竞争力,在教学的组织中,按照企业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早参与、多参与、全面参与。作为一名专任老师,要按照企业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把班级当作一个企业来管理,把学生当作员工进行教学,建立企业管理机构:董事长、书记、总经理、副总经理、技术部、生产部、采购部、人力资源部等,并根据情况设置相应的助理,由任课教师出任董事长,其他职位由学生担任,将学生安排进相应的部门,谁担任什么职务,可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机构确定之后,按企业管理模式来管理,制定好各岗位的职责,学生的身份、角色发生了变化,激发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各项工作中。这样,学生就能更多、更早地在企业的模式中学习。把“学习”当作工作,学生在学校学习变为学生在企业工作,在实训室练习就相当于在企业的车间工作,从而建立真实应用驱动的教学机制。
2.深化教学方案改革。①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团队的作用。组建各门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要合理,尽可能要有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团队的专长,共同研讨、交流、分工合作,共同备课、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等。这样发挥了团队集体智慧,为打造学生个人品牌提供人才保障。②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一进学校就有机会开始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改变部分课程的开课时间,将部分专业技能课安排在第一个学期,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兴趣、探究兴趣,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③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与企业技术人员一道编写先进的工学结合教材,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知识、技术和实训内容,从而改革教学内容。要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需要等选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区域适用性与行业针对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④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方法、学会思考、学会记忆、学会问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记忆方法,如:教授他人,及时运用学到的知识;通过行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充分发挥能动性:动手、动笔、动脑、用心、用嘴、用眼、用耳;重复知识达到150%等等。
3.改革教学模式。①推行并加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模式。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都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做,从实施的项目或任务中学习,专业技能课尽可能采用此模式。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专业课尽可能采用此模式。②推行并加强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在培养方式上强调做中学,让学生在企业接受真实环境的学习、锻炼,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进来。
4.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为:做中学、做中教。让学生全方位按照企业所需锻炼,尽早打造学生个人品牌,最终得到企业认可与信赖。①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模拟教学法等。以项目设计教学,项目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②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四阶段教学法、引导文项目教学法、问题导入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5.改革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学习,这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手段。然而,也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要怎么学、如何获取学习资源,让学生能自主的学习。①充分利用多媒体、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视频、演示、音乐、图片等大量信息,开发虚拟工艺、虚拟流程、虚拟仿真项目等,提升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②开发课程网站资源。建立多媒体课件库、视频教学资源库、电子教辅(电子教案、实训实习项目、习题等)资源库、动画素材库等,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这样,学生学习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并且不用什么成本,可以自主地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方法能力。
6.改革教学评价。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接受社会和企业的检验,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是我们要做好的,并且培养的学生要让社会和企业认可、满意与信赖。在此,对原有的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提出对学生时时考核、事事考核、处处考核,划定个人品牌合格线,跨过这根线才算合格,力争让学生达到优秀的考核思想。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然后让其具有就业的专业技能,最后是让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这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强化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核。所以这种考核引入企业对岗位的考核、对员工的考核内容,采用多元性评价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多元性评价包括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生共评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如果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或实训,还要引入企业的评价,派到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密切配合,或按企业对员工的考核要求进行考核。过程性评价从职业素质、项目设计、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完成质量、学习报告、学习汇报等多方面。
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评价,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双证书”(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毕业,参照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考证标准,制定培养目标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的学生评价体系,能体现学生的发展过程。考核方式多样化,形成企业、教师、学生、自己共同参与的评价,考核内容注重综合能力,成绩评定要综合性。
本文以打造学生个人品牌为载体,对教学组织、教学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改革进行了研究,强化了真实环境育人环节,加强了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打造社会和企业认可的学生个人品牌提供了更充足的条件与保障,为每一个学生出彩创造了机会。通过打造个人品牌,形成打造学生个人品牌的长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岳生,戴文静.打造学生品牌——高职院校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J].中国民族教育,2009,(10).
[2]汤雪峰.基于个人品牌的高职院校学生品牌建设探索[J].文教资料,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