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宁 Liu Ning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传统器物陈设的文化内涵与应用研究——以沾宁居空间设计方案为例
■刘 宁 Liu Ning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居室中的器物陈设不仅是室内空间分隔的手段,而是也是居室氛围渲染的媒介,本文以体现传统器物陈设的文化内涵为依据,通过对大学老师私人住宅的改造设计,使居住者的生活要求在陈设器具的组合中得以实现,最终实现器物“得体合宜”,传达了文人“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沾宁居;陈设器物;空间设计;文化内涵
传统陈设器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的使用功能,而且是可供欣赏的艺术品,点缀环境和烘托气氛的作用,体现设计艺术服务于文人生活的目的。清初李渔在《闲情偶寄》之《居室部》和《器玩部》中对室内器具陈设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器玩未得,则讲购求;及其既得,则讲位置。安器置物者,务在纵横得当。[1]”这就意味着室内陈设器物不仅要求单件陈设品的精美古雅,而且更注重多件艺术品之间的和谐,注重古玩书画与家具、房间乃至庭院的形制风格间的和谐;陈设器物的组合配置要做到相得益彰、配合有致,最终实现韵士所居,入门便有高雅绝俗之趣的目标。为了让传统美学精神在当今居室文化中得以体现,使原本普通户型满足日常读书、弹琴、作画、休养之用,我从陈设器物的选择与布置、空间功能与层次、“天人合一”思想的引入等方面做出分析,因地制宜,小中见大,用人工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达到“虽居城市而获山林之趣”的目的。最后选定的设计方案为《沾宁居》。
“沾宁居”取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诗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暗喻主人修身立志要从淡泊、宁静等方面下功夫,切忌轻浮、急躁,只有明确自己的志向,专心致志的学习、增长才干,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匾联的题跋,将主人淡泊的理想蕴含其中,托物言志,提升了室内装饰的文化内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匾联下对称置井格式隔扇,隔心为玻璃镜,利用镜子的反射原理,突出了入口的导向功能(如图1所示)。
1.1室内空间现状分析
大学老师张某在济南市东方圣景小区购买一所私人住宅,住宅小区东邻马五寨山,北邻济南大学、七贤广场,南通长清大学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住宅楼户型为2室2厅1卫,纯南朝向,建筑使用面积87m2,如图1所示,在调研过程中,业主夫妇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生活化、细节化的要求,对室内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①缺少单独的书房;②采光处的餐厅与厨房距离较远,人流行走路线太长;③餐厅、客厅空间过于狭长,内部光线暗;④室内空间不够通透,感觉呆板;⑤厕所门与主卧室门相对,使厕所异味很容易直冲室内(如图2、图3所示)。
1.2沾宁居空间设计方案定位
1.2.1室内陈设器物的选择与布置
沾宁居室内陈设器物一方面是对保留下来的传统元素的直接运用,如书画、家具、陶瓷、文房四宝等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不仅有强化室内装饰风格的作用,还包含着主人丰富的理想、愿望以及情感上的寄托,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思想和人文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在部分家具与灯具的细部装饰中,推陈出新,将各类元素巧妙结合,比如将琵琶、侍女雕像等造型有趣的陈设品与室内灯具结合,不仅满足了室内照明的需要,而且成为点缀环境的艺术品。室内筒灯与井格式天花结合,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同时,将灯具进行“隐蔽”处理,从而达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为了节省书房空间,用现代感造型的“入墙式架格”对传统风格进行提炼与简化;通过这些陈设器物的直接运用和再塑造,提升装饰的美感和写意风格,使室内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另外,沾宁居室内布局上遵循“阴阳五行”之理,根据各部分空间的功能、朝向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营造不同风格的艺术氛围。阴阳体现在客厅与居室的布局上,为前阳后阴。具体而言,客厅具有起居、会客和礼仪的综合功能,对内可以闲坐谈心,对外可用于外部接待和礼节性拜访。在室内布置上应强调对称均衡、富贵华丽的阳刚之气,以实用为主,同时佐以山石、瓶花及铜、瓷、古玩等,提高室内清新典雅的效果和气氛。而居室则强调婉媚秀丽、幽深雅静的阴柔之美,室内布置则相对随意一些。室内纹饰内容以吉祥、喜庆为好,如“富贵白头”、“长春同庆”等,内容多为花鸟和婴戏。亦可在适当位置加入少量画龙点睛的摆设,如侍女灯、花瓶、漆盒、玉雕盆景等。总之,居室装饰陈设呈现出温馨、喜兴、和谐的气氛,以增加室内生气。
■图1 沾宁居入口
■图2 室内空间原平面图
■图3 改造后平面图
■图4 博古架立面图
■图8 入墙式架格
■图5 博古架效果图
■图6 月洞窗
■图7 水梅纹隔扇
1.2.2空间功能与层次
在《沾宁居》的空间改造设计中,在采光处设单独的书房,空间分隔采取“隔而不断”的空间形式。室内不见死板呆滞的墙体,只有灵活机警的博古架,不仅将书房与客厅分隔,而且将空间功能一一划分清楚,或有贮书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归属都很明确。格扇式样千变万化,使人耳目一新。博古架的应用,使书、起空间连续、互借,提高了空间使用率。
将餐桌移至入口处靠近厨房的位置,形成一个公共就餐区域,不仅方便厨房内部操作,而且节省了人流行走的路线;另外,在室内空间的流动性设计上,利用漏窗、门洞、景墙等设计手法欲扬先抑、欲露先藏,层层展开,营造出移步换景的装饰效果,给空间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比如在封闭狭小的室内空间里,先用漏窗略透景色,欲扬先抑,使人的视线由室内转移到庭院空间中;用封闭的墙代替主卧室门,在墙壁空白处悬挂松、菊、梅、兰四条屏,不仅起补壁美化的作用,而且有指示方向、引导人们视线的功能,使单调狭长的走廊形成一个公共展示区域。
1.2.3“天人合一”思想的引入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深深影响了空间环境的营造,人与天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合一”代表了人与自然同根同源,应该溶于自然的文化观念。因此,传统建筑室内环境中独特的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和各种借景手法,强调的是室内环境与自然的“流通”,而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2]。在沾宁居室内设计中,门窗除了本身所要求的采光和通风的实际功能需求外,更成为营造空间氛围,加强室内外分隔与沟通的重要手段。通过“借景”、“漏景”、“室内与室外虚实相应”等处理手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游走期间到处可观可赏。
另外,为了实现文人亲近自然山水的理想,营造富有自然情趣的居室环境,在沾宁居室内设计中,将自然因素引入沾宁居室内陈设中,创造各种意境,使山石花木的形象与人格理想融为一体,使居室陈设成为文人审美趣味的载体。比如建筑装饰构件雕刻“冰梅纹”图案,联想古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昨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玩味诗情,观赏室内外景物,即使看不到梅花,也会引起人们欣赏梅花的愿望。
明清时期是传统家具繁荣和鼎盛时期,家具作为一种器具,不仅仅是单独的日用品和陈设品,它除了满足人们的起居生活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特点和文化传统。清代末期的家具实物中,装饰花纹多以各种花果器物随意拼凑成吉祥语[3]。家具装饰花纹多以各种物品名称的谐音拼凑成吉祥语,如福庆如意纹太师椅,靠背板浮雕蝙蝠、玉磬图案,寓意福庆有余;两个柿子配一个如意或一朵灵芝,名曰“事事如意”,蝙蝠、山石加如意或灵芝,名曰“福寿如意”;以花瓶、月季花组成“四季平安”;以大象、宝瓶组成“太平有象”;以牡丹、白头翁组成“富贵白头”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装饰题材贴近自然、接近生活,且形态优美、易于构图,具有象形寓意的艺术情趣,烘托了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冰纹造型自由、富于变化,象征文人正坚强不屈的品格,因而在明代文人心中很受推崇,冰纹中间镶嵌梅花,统称“冰梅”,有“玉洁冰清”之意。沾宁居内书房门窗均采用“冰梅纹”的形式,给人以晶莹高洁之感,有冷艳幽香的意境,使室内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次卧室正中挂有陈之佛的《海棠绶带图》,图案精美细腻,生动有趣,烘托了室内喜庆、祥和的氛围。海棠表示“满堂”,牡丹寓意“富贵”,海棠花与牡丹共存,有全家富贵荣华之意。绶带鸟,取“绶”同“寿”之意,“海棠绶带图”形容世代家族富贵耋耄,子孙后代簪缨不绝之意。
其次,室内家具除了满足生活起居的需要外,与建筑、室内装饰也有更密切的联系,这就意味着进行居室设计时,家具要“合着地步”,根据室内的特点制作;玩器古董的配置,要做到相得益彰、配合有致,达到“雅和自然”的境的。举一个例子:怡红院中西边第一间与堂屋的分隔,并不是用墙来封死,而是由一个博古架来分隔,隔扇式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壁如同一个木雕展览馆,陈列着金西洋自行船、缠丝白玛瑙碟子等物。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博古架与室内整体装饰紧密结合,具有分隔空间和陈列古董玩器等双重功能,可以使各房间之间的分隔相互流通,从而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二是架格上瓶、碟的位置并不是随意拼凑摆放的,而是在设计博古架之前就已经预定好的。
■图9 客厅效果图
■图10 黄花梨交椅
■图11 餐厅效果图
■图12 主卧室效果图
在《沾宁居》的空间改造设计中,根据房屋进深、开间大小及使用要求来考虑家具样式的配置。书房与客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是由通透性较强的博古架来分隔,中间设一个穿衣镜做活门,可供人通行,利用镜子的反射原理,增加室内亮度,起扩大空间的作用。博古架宽2 800mm、厚360mm,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为板柜用来储存书籍或字画。中部是博古架的主体,由不规则的架格组成,格子上陈列着青瓷、玉雕等文玩器皿,最上层横陂内镶嵌欧阳询的小楷,体现了主人书法艺术的修养和品位。室内采用这种分隔装饰手法,不仅装饰性强,而且极为实用,创造出的室内氛围也别具特色(如图4、图5所示)。
此外,根据陈设器物的不同造型、材质,也会显示出不同审美意象,体现出文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思乡情怀。例如从赏石艺术中的漏、透、瘦、皱等审美准则,推绎出君子中正、耿介、沉稳、挺拔等道德、立身处世等内涵。《长物志·水石》说:“大理石出滇中,……但得旧石,天成山水云烟,如米家山”,此为无上佳品。用大理石镶屏风,不仅起分隔空间、屏蔽视线的作用,而且美化环境、陶冶人的性情,为居室陈设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沾宁居内客厅屏风,采用五扇折叠的形式,中间镶嵌黑质白章的大理石,且每扇屏风都代表不同的画面,五扇通景构成一副举世罕见的天然写意山水结构,体现了文人“清雅高超”的理想情境。通过“石纹”的画面看,山川迷蒙、烟云吞吐、水墨渗漉,形影模糊,渲染了雨后月下烟笼雾锁的朦胧美,表达了文人“发于性情,由乎自然”的雅致情怀。
明清时期,传统瓶花艺术的实践行为十分普遍。明袁宏道在《瓶史·宜称》中,认为插花如同一幅画的构图一样,要讲究高低疏密,花瓶也要位置适宜,忌一律,忌两对,忌成行列,忌用绳束缚。花和瓶都要“意态天然”。在论述瓶花与室内环境时,主张富贵之家有汉代大铜瓶和厅堂者,宜供高大体量的花草;寻常韵士则应用小瓶,供小枝[4]。另外,瓶与花、瓶与桌几之间的搭配要做到错落有致、气势勾连,富有节奏美,反应了明清时期的文人朴素、自然的审美情趣。
张谦在《瓶花谱》中提出“凡插贮之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瓷,因乎时也。”铜器性温,宜插冬春之花;瓷器性凉,易插秋夏之花,此所谓物性相辅相成[5]。沾宁居客厅两侧的杌凳上置铜瓶一对,与室内家具的组合成高低错落之势,瓶中插花两种,以红梅为主,山茶为婢,体现主从分明、主从有序的美感;且器皿质地与花色相互映衬,使室内空间的主题鲜明突出,趣味性更强,表达了人们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
4.1书房
书房是读书专用的房间,是修身养性、钻研学问的场所,同时兼有琴、棋、书、画等功能。书房需要有文化气息,要安适、沉静、幽雅不宜过于呆板和素整,因此家具陈设一般不用对称而用平衡,布置较为灵活。
沾宁居书房内有个月亮洞的景窗,主要是以月亮为比喻,衬托出主人孤洁的性格,窗棂采用“冰裂纹”的形式,看上去仿佛有微微的寒意,甚见古雅。窗外栽有梅、竹、芭蕉,构成幽美的窗外景致,从室内精雕细刻的窗框望去,犹如一副古色古香的风景画,使书房更显诗情画意的意境。月洞窗下一椅一案,案上不放纯装饰性的陈设,以避免形成视觉中心而分散精力,一般放置笔洗、砚台、书匣、笔架、印章等物突出淡雅、清新、简洁的风格。这种由文案把各种不同功能的陈设品组合成高度统一、又极富书卷气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士文化体系的高度成熟对居室陈设艺术的深刻影响。书案一侧是入墙式书架,上面垒满了书籍,不仅节省了室内空间,而且体现了现代装饰设计对传统家具陈设的继承和发展。在书案较近处设琴几,用于安放古琴,月光好的时候,可以搬移到窗下抚琴。《白虎通》载:琴,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养心与正心其义一也[6]。古琴是文人心中超越尘世、追求至高精神境界的象征。琴几后为五扇黄花梨隔扇维护,两侧对称设壁灯一对,灯屏上水墨渲染出竹的外形,寥寥几笔,意境深远,与香几两侧的迎春花相映衬,使室内雅趣倍增。博古架上陈列的瓷器以青瓷、甜白、哥釉等素雅品类为主,器形小巧、色彩清淡,象征文人内心世界的沉静、安恬、含蓄及谦和(如图6、图7、图8所示)。
4.2客厅
穿过博古架的门进入客厅,只见室内家具的使用、布置多按对称、均齐的手法设置,以突出对称,使室内风格既规矩、严肃,又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和生活气氛。室内正中以三屏风绦环板围子罗汉床为中心,两侧对称设黄花梨杌凳,上置瓶花,前有大理石方桌,后以大理石屏风为背景,由于屏风遮挡了人们的视线,因而突出了屏风前家具的环境和气氛。屏风两侧置落地灯一对,灯屏为传统花鸟画图案,色彩艳丽、形神兼备,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使灯具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形式相辅相成。
三屏风绦环板围子罗汉床造型清雅、秀丽,木工精致,在用料上,其主要构件如边抹蹆足及管脚枨等均为紫檀,所有仔框,包括绦环板及上下短柱,用一种木质较软、色彩较浅的木材造成,两种木材配合使用,使此床十分醒目[7]。榻面采用宽度为2-3毫米的藤皮编织成各种图案,藤条极富弹性、韧性和良好的透气性,夏天透气、凉爽、舒适。冬天可加放棉坐垫,把硬座面变成软性座面,使硬床变为使用的软床。作为书房功能的延续,大理石桌外加三个圆鼓凳,形成了一个公共交流区域,以圆间方,使室内空间显得灵动、充实而不见单调、拥挤。桌上摆放茶茗碗茶具、棋盘等,供闲暇时品茶、对弈之用,尽兴方归。客厅南墙下置黄花梨交椅,墙壁空白处悬挂王羲之的《洛神赋》,用笔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与墙上的木格栅搭配相得益彰,使室内静谧中显雅洁,暗示了主人兴趣高雅,喜书画的性格(如图9、图10所示)。
■图13 联三橱
■图14 次卧室效果图
■图15 天然木家具
■图16 博古架效果图
4.3餐厅
一幅《韩熙载夜宴图》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热烈、欢快的餐厅环境,为就餐开宴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气象。黄花梨灯挂椅与八仙桌,组成一桌四椅的形式,所有椅凳均围绕方桌设置,使大家团团围坐,共同进餐,象征着“合家团圆”,体现了独特的中国古典就餐的环境和陈设。
家具造型简练优美,木材纹理如行云流水般飘逸,拉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体现了文人尊材情、重趣味的审美情趣。餐桌上布置青瓷器皿、麻制餐垫等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餐具;座椅上配浅棕色椅垫,绣以黄色“寿”字图案,不仅突出了视觉中心,而且缓解了木质椅类硬质特性,增强了身体的舒适感。井格式天花下一盏造型典雅的宫灯,在视觉上增添了多姿多彩的观赏性,灯屏以文字作装饰具有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室内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柔和的灯光映衬下,整个餐厅的氛围显得古色古香。(如图11所示) 4.4 居室
4.4.1主卧室
主卧室兼休息及少量起居活动的地方,因此门窗隔扇和顶棚不做过多装饰,以四白落地最显清雅安谧。室内以四角立柱的架子床为中心,两侧对称设黄花梨矮柜,上置仕女灯一对,陶制的唐代侍女手提红灯笼,将柔和的光线轻轻洒落,使居室生辉,富有灵气。床上铺白色回纹床单,衬米色床褥,黑色的枕头、淡绿色靠垫错综置于床头,使床上色彩丰富而富有变化。床正中悬挂宋人小品《清水芙蓉图》,图案栩栩如生,使人联想古诗“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纯洁爱情的向往。
靠墙正对床设联三橱,橱中间置镜奁、首饰盒等用于梳妆的陈设品,室内陶瓷采用色泽较鲜艳、器形较活泼的品种,如斗彩、五彩胆瓶、青花梅瓶等,增添了室内生活气息。墙上挂横幅单条,上面画着一个身着蓝衫的侍女,横卧在湖石旁休息,旁边有树枝桃花作点缀,小枝纵横、寒蕊缤纷,点明了环境清寒冷艳的特点,反映了作者清新自然、质朴的风貌。两侧对称置琵琶灯一对,与墙上的仕女图相互映衬,渲染了空间氛围,仿佛只有多才多艺、超凡脱俗的气质才能配得上少女的德行(如图1 1、图12所示)。
主卧室通过一个“冰裂纹”漏窗,把院内景物引入室内,犹如一副画卷,栩栩如生,丰富了空间层次。正可谓:是山也,而可以作画;是画也,而可以为窗。窗下置树根造家具,利用树木生长中形成的“出自天然”、“屈曲若环若带”的形态,稍加人工处理,做成具有自然形态的桌椅,不施斤斧,求得自然之趣;茶桌上置茗碗茶具,坐此休憩,仿佛让人回到了品茶论道的年代,摆脱了浮华喧嚣的都市,回归自然(如图13所示)。
4.4.2次卧室
次卧室靠墙摆放一个多宝阁作为室内设计的重点,多宝阁被错落有致的分割成几个隔层,每个隔层虽同是“拐子”却不雷同,陈列着青花瓷瓶、珐琅彩罐等物,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两边用镜面衬底,并分别在四角镶嵌彩色玻璃作为点缀,颜色为红黄蓝三原色,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与褐色家具、白色墙体相映衬,尽显灵动的意趣(如图14所示)。
床正中挂有“海棠绶带图”,两侧对称置竹灯一对,造型古朴、典雅,在柔和的灯光效果中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休息氛围。井格式隔扇门隔中有透,动中有静,使室内外空间虚实相应,营造出自然、空灵的意境。阳光透过窗洞照射到室内地面和白墙上会形成生动的光影效果,成为随时间变化的室内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如图15、图16所示)。
《沾宁居》室内设计方案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式风格设计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它是否“华丽奢靡”、“雕琢繁复”,也不在于它是否采用了先进的建筑装饰材料和技术手段,而在于它是否体现了传统器物陈设的文化内涵;各陈设品之间的组合要达到“雅和自然”的境界,使整个居室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营造出统一的氛围和意境。这种要求“和谐”的设计观念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把人与自然合一作为最高境界追求,这是《沾宁居》空间改造设计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贺 辉)
[1]王树良.文心匠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朱光宇.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胡德胜.明清宫廷家具二十四讲[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4]刘森林.中华陈设[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5]邱春林.“取花如取友”——明清文人士子论插花艺术.中华文化画报[J].2009,(5):3.
[6]刘森林.中华陈设[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7]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Utensils Display——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Space Design Scheme of the Zhanning
Artifacts display in the bedroom is not only a means of interior space but also the room atmosphere rendering of the media, this paper to refl ec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utensils furnishings as the basis,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 private residential design, the occupants of life requirements in a display device with a combination of realized ultimately implements "decency propriety", conveys the literati "nature", "simple" way of life and aesthetic taste.
House of Zhanning; Display objects; Space design; Cultural connotation
TS664.01;TU238+.2
A
1006-8260(2015)12-0030-04
刘宁(1982—),女,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邮箱:liuning19820121@126.com
引文格式:刘宁.传统器物陈设的文化内涵与应用研究——以沾宁居空间设计方案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1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