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样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个时代有着千变万化的精彩,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是固定的,也是较为浅显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与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教育的需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学 能力培养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212
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我们将知识比作黄金,那么,学生自学的能力就犹如是“点金术”,虽然黄金非常珍贵,如果和点金术相比,二者高下立见,相信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呢?培养和提高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途径有哪些呢?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良好自学习惯的养成
自学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初期学生可能会不习惯,有很大的抗拒心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学习方法的获得是终身受用的财富,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锻炼下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为他们制定一套科学的自学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的自学进行有条不紊的安排,使学生的兴趣能够持久,从心理上接受自学这种学习方法。在学生进行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性地对他们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测,教师可以自己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检测题,也可以利用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自学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引导和纠正。有进步的就要对其进行表扬,坚定学生自学的信心。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取得成效,或是效果不太好,教师可以及时对学习计划进行调整,但是主要的方向不能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灵活的安排。一般来说,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三要三不要”,它们分别为:要专不要散,要深不要浅,要久不要松。
在自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新学到的知识很容易遗忘,只有记下来并时常翻看,才能记忆深刻。除此之外,笔记还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明确学习的重点。翻看笔记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回放,学生能对其进行再一次的思考和运用,犹如牛的反刍一样,吸收更加细化的营养,拓宽学生的思路,形成更加清晰的知识网络,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记笔记的形式有很多,有的学生习惯直接在书上做记号和批注,有的则习惯把重点内容写在笔记本上,还有的学生喜欢将知识剪贴下来。教师进行了必要的指点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的想法很奇特,有的时候会超出教师的预期,带来更好的效果。
二、通过课堂内外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在课堂内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学生自学能力的起始就是课堂阅读,有些教学内容易于理解,学生能够在自己阅读中对其进行理解和把握。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通过阅读完成教师所指定的目标。在学生的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一些针对性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帮学生理清思路,加深理解。如果学生阅读后还是无法对文章形成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继续仔细阅读文章,挖掘文章的内涵,获得真正的对文本的理解。
(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内自学效果,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个关键步骤。课外阅读的范围广泛,不受教材与教师的限制,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从中汲取各种类型的知识,获取在课堂阅读中所无法得到的技能,可以说,课外阅读为学生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放任不管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教师对学生的指点可以具体为两个方面,一是读什么,二是怎么读。从读什么上来说,教师要对学生阅读的书目和类型进行指点,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内学到的名家作品的片段去读一读全本,也可以让学生读一些该作者的其他短文。而怎么读,则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讲述和指导。课外阅读不像课内文章那样需要精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如浏览法、范读等。对于大部分的作品而言,浏览和范读都是较为适用的。而对于那些经典作品,则要指导学生进行精读,使学生品味文本,领略其中的思想情感,汲取优秀作品的精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精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动笔的习惯,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注,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对作品进行评价和鉴赏,积累素材,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极其有效的形式。课外活动有益学生的身心,能够在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学并不局限于阅读一项,很多类型的活动都能对学生的自学因素进行培养。如讲故事能够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演讲能培养学生的条理性,作文比赛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活动具有丰富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稍加指引,就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步骤
(一)制定自学计划,明白训练的目标
第一阶段的训练是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大意,对文章的脉络和思路有一个初步的把握,能够写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比较中发现文章的特点,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自己的感想。对于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参考书进行自译。
(二)模仿性训练
第二个阶段是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步骤,我们可以在讲新的单元或课文之前向学生展示此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即进行自学的步骤,让学生掌握这个步骤,并在此后放手让学生模仿该步骤进行自学。这样,既教给了学生自学的方法步骤,同时对照讲解又能起到示例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模仿的范例。
(三)相对独立性训练
我们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思路对学生自学的思维方向进行引导,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可以由学生设定自学目标,也可师生共同制定,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还具备了“自己走路”的能力。
(四)独立性训练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独立性训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制定自学任务,学生要做的就是完成该任务。学生依靠研究和探讨,并借助参考出获得答案,触发感触,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实现了由“自己走路”到“独立思考”的飞跃。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核心是教师将教学思想进行改变,教师要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为他们创造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的平台,继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