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敏 王裕临
(1.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2.铁道警察学院,河南郑州 450053)
大众体育健身项目性别化分类构想
张旭敏1王裕临2
(1.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2.铁道警察学院,河南郑州 450053)
为倡导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文章从全新角度出发提出大众体育健身项目性别化分类构想。从分类意义、分类依据、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以“阴阳平衡”“因材施教”和“运动处方”为强大理论基础,在常规性体育训练和教学模式中将两个观念具象化、实践化,将大众健身观念普及到大众健身人群中去。为摸索体育项目的健身性教学、娱乐性教学模式的分类提供更多角度参考,以期带动和指导更多人能够科学的、有选择性的参与到大众体育健身项目中来,为全民健身纲要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大众 体育健身项目 男性 女性 性别化分类
体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竞技体育与大众健身蓬勃开展。在金牌大国实现的道路上,如何转变为体育强国,如何让更多人参与到大众体育运动中来,成为体育工作者近些年来研究的新课题。目前,学术界关于体育项目按性别进行分类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很多此方面的研究都是从男女因材施教的角度着手进行的,很少运用“性别化分类”的概念。本研究立足于“阴阳平衡”“因材施教”和“运动处方”等强大的理论基础,另辟蹊径,大胆构想大众体育健身项目的性别化分类。一方面,便于大众体育爱好者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项目,另一方面,为其他体育人进一步研究大众体育健身项目分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参考。
本研究从性别的角度去分析体育项目对参与者之间的影响,将因材施教进行时代解读,将其具象化的定性为从性别角度区分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以及训练方法。本研究以不同大众体育健身项目的特点作为切入点,从不同体育项目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以分析。最后,以此为依据对大众体育健身项目大胆提出健身化、娱乐化的可操作性的性别化分类构想。此举可促使更多因为运动项目的性别化而导致参与困难的人群更有兴趣的走进体育健身中来,从而更好的达到体育的普及性、健身性、娱乐性、全民性。依此为切入点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运动的号召,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
大众体育健身项目性别化分类构想主要划分三个项目类别。第一类,适合女性参与的大众体育健身项目;第二类,适合男性参与的大众体育健身项目;第三类,同时适合男女参与的大众体育健身项目。
3.1“阴阳平衡”的哲学基础
阴阳属于哲学的范畴,阴阳平衡就生命的根本。只有做到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诱惑力,反之,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甚至死亡[1]。也只有做到阴阳平衡才能通过健身而养生。中医中讲“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就是说男性往往刚性多而柔性少,女性则往往柔性多而刚性少。据有关统计,暴力的人男性占多数,而抑郁孤僻的人女性为数不少。如果一个男性过渡的刚性就会出现暴力等倾向,一个女性过渡柔弱就是给人体弱多病的黛玉形象。而这些都可以通过选择异性项目调节阴阳,达到阴阳平衡,自身和谐。由此提出大众体育健身项目性别化分类的构想。
3.2“因材施教”的教育学基础
因材施教是从古到今一直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2]。在体育健身方面同样要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人要选择不同的健身项目,大众体育健身项目性别化分类基于此而提出。就性别而言,众所周知,男女有别。男女在生理、心理、社会分工、闲暇时间和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众多的不同。因此,应该根据男性、女性生理等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健身项目,再结合体育健身项目自身固有的运动特点、强度、美感等方面将大众体育健身项目的运动强度等特点与人的性别等事实加以关联,最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3.3“运动处方”的医学基础
运动处方最早是在医学界提出的,是指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3]。后来被体育界广泛使用,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制订不同的健身计划,选择不同的健身项目,成为了一种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锻炼身体的一种科学健身方法。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倡导,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人为本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同时为大众体育健身打下教育教学坚实基础。大众体育健身项目性别化分类也正是基于男女不同性别的体质不同,应当制订不同运动处方,选择不同项目而提出的。
有调查指出,由于男女的生理、心理、社会分工、闲暇时间和兴趣爱好等存在较大差异,认为大众健身体育项目性别化分类可行性的人占据一半以上[4]。当然,调查显示另外一些人认为不适合将大众健身体育项目进行性别化分类。因此,大众健身体育项目性别化分类由构想到实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体育理论到实践的一整个过程,这也将是更多体育学者青灯长卷加以研究的又一课题。文章指出以下实施建议,以抛砖引玉。
4.1大众体育健身项目性别化分类不能绝对化
对大众体育健身项目分类,不是要对男性和女性参与项目进行绝对的严格的划分,这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构想。从这个角度而言,进行性别化分类、参与、实施具有相当的可行性,但不能矫枉过正,不能绝对化。被划分为男性项目的适合的女性一样可以参与,被划分为女性项目的,如果男性有兴趣也可以参与进来。而针对个人应该参与哪些项目是依据个体情况而定的,一个男性过渡的刚性就会出现暴力等倾向,一个女性过渡柔弱就是给人体弱多病的黛玉形象,这都可以通过选择异性项目调节阴阳,达到平衡,和谐。
4.2大众体育健身项目应鼓励女性多参与
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购物、买菜、家务、照顾孩子等方面比男性付出的时间普遍要多,这就造成女性休闲时间普遍比男性少的一个事实。社会要求男女平等,体育一样遵照这个趋势,按照性别划分体育项目无疑是男女平等的又一体现。此外,从繁忙中解放女性,4.3大众体育健身项目性别化分类应融入学校教育
挑选出适合女性参与的项目是大众体育健身项目进行分类必须要考虑的另一课题。此外,从本质上说服女性主动认识到参与运动健身的重要性,认识到健美与活力的魅力,积极主动争取时间参与到大众健身中。
现今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提倡“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验和实施,众多研究指出此种教学模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5]。小学生由于肥胖等造成的体质下降问题日益明显,从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着手,指出大众健身体育项目性别化分类对社会和个体的积极作用是这种构想保持生命力的根源。建议将大众健身观念与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相融合,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实施不同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发展不同终身体育健身项目。长此以往,才能将大众体育健身项目性别化分类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形成个人扎实的终身体育项目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1]王正山.中医阴阳的本质及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5.
[2]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4.
[3]孙长新.我国运动处方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4]刘培超,崔润发,徐震等.大众健身体育项目的“性别化分类、参与”的可行性调查与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6).
[5]柴武龙.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6.
张旭敏(1962—),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王裕临(1962—)男,汉族,河南开封人,教授,研究方向: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