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网络通信、移动和工具的建模与仿真
由具有通信能力的车辆组成的智能交通系统(ITS)能够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安全、交通管理和娱乐信息服务,而仿真是设计和评价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手段。只有当仿真中充分考虑真实环境时,对仿真结果才有实际意义。主要研究手段基于车辆通信网络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无法通过简单的模型表达,若假设条件对模型的影响不清楚,则得不到可靠的仿真结果。研究了应用于车载网络的无线信号传播技术、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和车辆机动性应用最广泛的仿真模型,同时研究了支持这些模型不同的仿真工具,以及对模型参数调整所必须采取的步骤。
从无线链接模型、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和支撑仿真的工具3个方面回顾了车载通信系统相关的模型,其中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分为以下几类:确定性和随机模型、大尺度路径损耗模型、小尺度衰落模型和是否包括障碍(周围建筑物和车辆本身)。由于通过提高计算能级而提高仿真精度的成本较高,因此应更多地考虑无线信道特性。
对于车载无线技术,介绍了专用短程通信(DSRC)模型。DSRC通信协议是ITS标准体系框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整个智能交通服务系统的基础。DSRC通过数据的双向传输将车辆和道路有机结合,利用计算机网络,在ITS中提供V2V和V2R之间信息高速传输的无线通信服务。对于相应的硬件支持,IEEE 802.11p标准规定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标准。
车辆的移动性也是影响仿真结果的重要因素。从车辆移动性模型(包括车辆跟踪模型和车辆移线控制模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校准、仿真的硬件支持和移动数据集等方面进行综述。
通过提供提示和参考来帮助确定最合适的工具和模型。ITS的研究者能够为特定的研究选择合适的仿真器和模型配置,进而获得更真实仿真结果。
刊名:Computer Communications(英)
刊期:2014年第43期
作者:Francisco J.Ros et al
编译:何云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