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蔚
摘要:
本文根据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的现状,分析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改变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理念,运用现代化新型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市场营销课程教学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实时需要。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市场营销的定义就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手中移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过程,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综合学科。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灌入许多新的营销理念及采取新的营销方式。在此前提下,市场营销的教学课程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一)目前市场营销教学课程存在的三点问题。
1、学生素质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那些成绩差,家庭复杂的。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不管是何种专业何时开设市场营销课程,大多数学生对于企业与企业管理缺乏基本认识,而且难以将管理学、经济学,商品流通学等这些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与市场营销学在学习过程中融汇贯通,也缺乏对营销知识深入理解的能力。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生源不足,中职学校的发展面临困境,只要学生愿意进校学习都能被录取,还有很多小学没有毕业的学生,都被招进了中职学校。因此,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成绩差、表现差,习惯差。此外,很多学生在由初中转向中专学习时,仍然习惯死记硬背、以教师推动为主的方式,自学和自主思维能力较差,这也很难适应市场营销学以开放性思维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
2、专业能力培养重点不突出、 教学目标也不明确
市场营销课程作为我们中职学校商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商贸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建立营销系统性思维与理论基础;不同专业对市场营销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能以一概全。而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一套教材、教案、课件来面对所有学生。使得商贸类专业学生感觉理论浅显和重复,而其它专业学生却觉得很难理解有关营销知识要点,教学效果是大打折扣,学生满意度也不高。这样既无法体现市场营销课程的重要性,也无法做到因材、因专业施教。同时,调查还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商品推销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策划能力这五种专业基础技能有很高期望和迫切需求,但在商贸专业的学生培养和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内容的突出。
3、以教学方式与传统教材为主
当前不少中职学校都已经设计有辅助性的校内实验课程,但是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为主。
主要体现在:一是所用教材内容体系相对比较传统,虽然在理论构架上相对完善,但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市场营销课程以理论讲授为重点,以案例分析作为辅助手段,强调概念、注重理论,而对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不太重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传授亲身体验的偏向。这样就造成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的失衡,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是讲授方法上,虽然大多采用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形式,但一般仍主要表现为单向的自上而下传输方式,拘泥于书本理论架构。
(二)今后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制定。教学内容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中职学校要积极组织教研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并结合专业教师的专长和兴趣,明确自己的职责,广泛搜集资料,按由浅入深的原则,选编难易适度、新颖、内容丰富、及时的营销案例及方法,图文并茂,最终形成系统的校本专业教材。还有必要把学校所在地的一些著名的营销活动及时的补充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真实可信,增加校本教材的实用性。
2、更新教师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尽量迎合学生们喜好的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大胆的利用现代教学设施,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们做课堂上的主人。
3、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针对现代营销知识的不断更新,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参加相应中职学校的专业培训,提高营销专业师资理论水平;对没有经过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要下派到企业营销部门去锻炼,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4、课程设置要合理化,引导学生提高专业基础素养
不同专业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特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考虑到专业的就业趋势,可以引导学生们来认识市场营销学课程与自身专业及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过课程设置和时间合理化,使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便于学生们理解营销相关概念与理论。
5、注重专业基础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专业明确不同教学目标
目前中职学校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一般商贸类专业采用专业课形式,非商贸类专业采用选修形式。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专业课和选修课教学大纲的特点、教学学时的不同,选择内容的丰富程度、难易程度的不同教材,设计针对性教案和教学的课件。结合不同的专业探讨营销与其专业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们对市场营销课程形成初步认识,掌握基本概念与理论,和了解市场营销学对其专业的长期影响。
6、改良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使用现有传统经典教材同时,运用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侧重案例教材的编写和更新,结合现在在中职学校普遍开展的ERP的实习,提供学生运用理论的机会。目前许多学生们,尤其是商贸类专业的学生并不满足于教师单向的课堂的传授,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介入到教学过程中形成生动的、互动的教与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也增加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师授课的素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好的要求.。
总之,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明确教学目标、引入和运用新的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以合理性、可行性原则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教学手段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作用。学习市场营销课程,也是商贸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因为通过学习市场营销课程,可以使得学生们能够很好的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谈判的技巧以及遇到问题如何处理的应变技巧。
[参考文献]
[1] 张润琴。市场营销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 孙喜亭。关于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一)[J].江西教育科研,2000.5.
[3] 颜帮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6.1.
[4] 樊晋花。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之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2006.6.
[5] 孙志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圈,2007.14.
[6] 张雁白。市场营销学概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