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贵
摘要:近几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对传统的文化进行整理、提炼、改造及发扬,使汉语文化得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且让小学生经过对汉语文化进行学习后找到自身民族认同及归属感,进而使其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逐渐发展成汉语文化继承人,并使汉语文化得以在小学教学中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时,还应该考虑汉语给学生写作能力、口语能力、交际能力等带来的影响,使汉语内在的文化品格及特色能够更好的彰显,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汉语文化;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83-02
对于每个学生而言,语文是贯穿在其整个学习时期的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其对学生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小学教育属于学习启蒙时期,必须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根据如今国内小学语文的教学情形看,大部分教学过程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进而影响到汉语文化在教学中的有效传承。要使这种现象得到改善,应该注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学习。
一、识字教学中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构建
伴随新课改策略的不断实施,为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更好地对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进行培养,老师应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对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如今,世界上唯一保存至今且还在持续使用着的表意文字仅有汉字,在所有的汉字中,其所蕴含的各种文化内涵都比较丰富。汉字可以见形如义、触目会心,其属于形入心通的一种文字,包含着比较强的形象性及直观性。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所积累的汉字非常多,其形体也是变化万千的,但是构字的部件比较有限。常用汉字中的声符只有四百多个,而在这些声符中,许多的声符构字能力都非常强,进而构成汉字结构中系统性的内部结构。因为汉字的文化特点、性质非常鲜明,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站在对中华文化进行传承的高度开展相关教学。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将汉字教学与汉字特点有机结合,使识字教学发挥其文化功效[1]。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首先必须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对汉字进行理解、识记汉字,进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一个主动识字的好习惯。另外,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对汉字内部的结构系统性进行分析,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应认真点拨,并加强课后梳理,指引学生发现汉语文化规律,进而让学生充分利用汉语文化,给学生细心讲解各个汉字包含的内涵、文化特征,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汉语文化底蕴得到提升,最终促进其文化素养的提升[2]。比如在教学“月”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示学生该字同月亮外形比较相似;“从”字像一个人后面跟着另一个人;“明”字是一个太阳再加上一个月亮,而太阳与月亮走了可以代表明天;而带有“木”的汉字都与树木有关,如板、枝、果、林等。
二、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与汉语文化的关系
汉语文化与语文教师素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下面的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哲学方面,其主要指的是可以从汉语文化中将中国国人世界观体现出来。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应该从思维方式、审美观、哲学观、社会观等角度对汉语文化与语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对学术界最新的动态进行把握。二是二者的关系体现在语言学内容上,其属于比较基础的方面。三是表现在理论性、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方面,是汉语典籍中表达的人文观。对小学语文进行审视时,应该从宽阔、宏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方针、理念、内容、教学建设方面进行自觉、深刻的反省,进而提出系统、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思想。语文老师只有不断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才可以使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探索、传承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得到提升,从而才可以充分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汉语文化品格、母语特性等体现出来,使语文老师的素养及汉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得到强化[3,4]。
三、通过阅读教学对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
在新课程影响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如果想要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增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其汉语文化的具体教学模式展开构建。不管小学语文的教材是如何编写的,老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时一定要利用审视的眼光对其进行解读,这样学生才会加深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认识[5]。而且,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时不但要充分了解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还必须清楚地掌握、认识存在于中华文化中的各种弊端,进而才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出的各种价值观进行科学取舍、正确判断;只有具备这样深刻的认识,老师才可以更好地把与时代的发展步伐相符的、新的汉语文化理念全部传授给每一给学生。比如,进行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应将阅读教学与汉语言中独特的风格有机结合[6],如把汉语的虚实语法、正反语法、松紧等辩证有机结合,其修辞手法的选用尽量追寻丰富的词汇、灵动的句式、动听的音韵;且应该针对相应的表意文字把义、行、音结合在一起,让语文教学和汉语文化形成统一的和谐体。利用这样的教学结合模式开展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汉字的独特性及规律性进行充分的认识,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更多乐趣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自主学习,增强汉语文化对小学语文的有效影响。
四、通过口语交际教学对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
新课程影响下,小学语文老师为更好地构建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同时来进行汉语文化的构建。如今,汉语在世界中是使用比较普遍且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这是新课程中为何要把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当作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关键重要组成的因素。口语交际教学受国内传统的文化影响,体现在两点,一是我国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各种礼仪文化,且中国人比较重视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二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主要体现在谦虚上,口语交际中主张说话退让、留有一定的余地、谦虚恭敬,反对咄咄逼人及不讲情面。同时,我们比较喜欢幽默、风趣的交流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对口语交际的教学不断加以运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教学中对汉语文化进行体会。比如,老师在讲解《窗前的气球》时,要将气球当作讲解的重点,让学生感受这气球并不是一只普通气球,它代表的是科利亚、米莎之间那种纯洁友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米沙在窗子外面放气球的美好画面进行想象,让学生知道米沙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主要是为了使科利亚开心。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进行掌握,进而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得到提升[7]。
五、汉语文化与语文综合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一直以来综合性的学习都是将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作基础。古代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对文、史、哲进行详细的分类,且并没有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进行区分,哲学、历史、伦理等方面的学习就属于语文学习。因此,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在古代的语文教育中都可以体现出比较强的综合性,古代教学中把许多学科整合起来,这对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实现智、德、行及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想要深入及有效地对语文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就一定要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吸收,注重民族的文化心理及思维方式,并树立大语文教育观[8]。想要使大语文教材观得到实现,就必须打破教材限制,把名著、文史类报刊、中外文学、科学等纳入到小学语文材料中进行学习。并将学科间的各种界限打破,拓宽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的渠道,让学生将不一样的内容、方法进行渗透、整合,使其视野得以不断开阔。同时,还应该加强课外及课内知识的联系,让汉语文化、语文教学逐渐向着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领域不断的延伸;加强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进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总而言之,自从实施新课改之后,其对教育者的要求也相继提高。而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作为最基础的教学,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如今,国内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该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对教学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与汉语文化结合起来,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中华,王佩彪.作文学习中的“六多”——浅谈我的作文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2,66(34):86-88.
[2]覃卜华.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素材的途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75(33):76-79.
[3]黄翠.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智慧的灵光——例谈生活化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3013,56(02):66-68.
[4]吴丽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2,45(02):654-656.
[5]曹磊.汉语外来语的性格特征及对汉语文化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4(2):832-834.
[6]胡峡.浅析汉语文化语境在构建与强化汉民族“天命观”中的决定作用[J].西昌学院学报,2012,43(3):368-369.
[7]谢颖.为汉语张开文化之翼——访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朱瑞平[J].海外华文教育动态,2012,54(2):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