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书
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本文总结了当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案,包括对实验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改革实验内容,优化实验项目;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医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18-02
生物化学既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前沿学科,又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关键的基础学科。同时,鉴于生物化学的实验性质,其实验原理和方法发展迅速,促进了生物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和创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更具有实践性、直观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熟悉并使用各种实验仪器设备,掌握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是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伴随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提高医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目前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师重要的思考内容。我们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改革的思路与方案,包括实验课程的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探索。
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首先,实验教师完成前期实验的准备工作,教师再讲解某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沿袭了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其内容偏重于对课堂理论的验证,忽略了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素质。
(一)对生物化学实验重视不够
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课程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对实验课程不够积极,且实验整体设计缺乏系统性,实验课程教学明显落后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多数侧重于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和知识,忽略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二)实验场地和设备不足
我校的生物化学实验授课对象包括护理专业专科学生每年2000多名,临床专业专科生每年1000多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每年100名,中医专业150名。实验室不能满足扩招后的需要,现在正在新建另外的基础实验教学楼。另外,高级的生物化学实验设备价格昂贵,维护条件苛刻,使用成本较高,限制了实验项目的开出和实验质量。例如,紫外分光光度计只有三台,缺乏紫外扫描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只有一套,核酸电泳仪和蛋白电泳仪各只有一套,PCR仪只有2台,氨基酸分析仪也只有一套,如果这些仪器在实验运行中损坏,实验将无法进行下去。
(三)教学与教材不统一
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与教材时有不统一。目前,生物化学实验教材版本众多,如李慧芳主编的《生物化学实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黄建华等人主编《生物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等,因作者想法和思路的不同,表现在教材中的整体设计路线和章节设置也会不同,但不同的授课教师根据个人喜好选用不同的教材,使得学校购买的教材经常改变。在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习惯的教学模式,倘若教师的教学安排与教材知识点不协调,学生就不能在教材的相应章节中找到学习的知识点。
(四)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陈旧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验证性实验,很多实验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例如,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血液中血糖的含量测定、紫外吸收法测定核酸的含量、血液中转氨酶的活性测定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和机械操作,学生不必思考就能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设置,这样使用的仪器比较单一,大中型仪器使用较少,对学生熟悉大中型仪器的使用不利,也不能够有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思考,缺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一)实验课程的设置与改革
在实验教学中,现代教师应抛弃传统落后的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先进理念,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式的学习。
鉴于大一新生生物学、医学基础知识薄弱,我们在培养方案里尝试开设基础生物实验课程,补充新生的生物学、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生物实验包含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对于这门课程,学校也细化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将实验课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进行独立教学,客观上有助于强化实验教学的功能。已有的结果表明,本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和设置卓有成效,是医学院校实验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二)改革实验内容,设置合适的实验项目
当前的实验课程进度表安排基本上参考理论课程的进度,与理论课程的进度稍晚,这样会出现实验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综合性的后果。实验项目设置的顺序应按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各模块安排更优化,实验类型更合理,不同的专业开设的实验项目应不同,有侧重点,甚至可以考虑完成理论教学后再进行实验教学。
作为实验教学的深化,我们考虑实验项目开设的时候,在保证开出基础的实验项目同时,结合授课教师的科研工作,尝试将深入的实验内容渗透到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应该会收到学生的欢迎。教师的科研工作属于原创性的,当开出这些研究性实验,将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同时会增强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教师的部分科研工作也相应完成,取得双赢。将高等医学实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在学校实验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学生的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教材的选择和编写
医学生物化学发展迅速,为适应学科及教学的发展,实验教学人员每五年需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并对实验项目进行修改和补充,及时更新知识和新方法。我们生物化学教研室已完成了适合医学专科专业教学需要的实验教材编写。教师通过参编实验教材,将进一步加深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且更有利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四)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抛弃传统落后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出高效率、高质量的实验课。通过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前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标记问题,思考并记录实验操作时可能有哪些注意事项,教师开始分析实验时,对一些关键的地方通过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怎么进行操作,操作中应该怎么做,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等。这些方面不能直接讲解给学生,逐个启发学生让他们思考,这些问题在操作中应该怎么解决。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以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我们还发现,多媒体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培养颇有帮助。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能够更清晰、直观,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效果明显。多媒体教学还能规范实验操作,明显减少实验错误,实验误差也明显降低,这样既使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更丰富,又补充了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成效明显。
(五)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
以综合检验学生实验素养和动手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为出发点,摒弃几十年来一直实行的落后的以考核实验报告为主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出勤率占20%、实验操作过程占30%和实验报告占10%)加期末实验技能考试(占40%)组成,改变传统的期末实验技能考试占主导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实验操作过程与期末实验技能考试并重。
出勤率是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考察一个学生对实验持有的态度和重视程度,“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我们认为出勤率占总成绩的20%比较合理。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规范学生的操作,指导实验,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评价,这是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大头部分,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重点考察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部分,对于分析独特或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实验报告应加分,鉴于实验报告是学生已完成实验之后所作,只占总成绩的10%。在期末实验技能考试时,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验操作,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结果与预期误差不能太大。操作内容不能太单一,必须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实验;既要考察学生对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又包括动手实践技能。把综合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能力作为重点,要求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期末实验技能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也是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重点。
综上所述,对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师来说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使目前学生的高分低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逐步转变,重视实验教学,使之与理论教学平齐。并借助多媒体实验教学等手段,探讨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合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深入推动我国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发展,最终提高生物化学实验学科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梁亦龙,谢永芳.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科学,2008,(1):43-44.
[2]张俊杰,贾长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14-116.
[3]袁思霓,许本波.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15):12-13.
[4]常怀普,徐水.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6):222-223.
[5]安建平,郭峰.高等师范学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6(5):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