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萍 邱思维
摘要:我国的“高考移民”现象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但我国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已经体系化、科学化。目前学术界主要从高考移民的概念界定、流向、影响、成因、对策建议等方面加以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考移民;异地高考;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30-02
“高考移民”现象是在我国高考制度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它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2005年由于“海南高考移民事件”凸显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高考移民”不仅有着重大的社会影响,而且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层次的反映。目前,我国学术界已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一、概念界定
我国的学者对于“高考移民”概念的界定并没有较大的争议,观点比较一致。李若衡和陈志霞认为:“所谓‘高考移民就是指那些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教育基础较好的省份的毕业生,通过转学、迁移等各种途径和方法将父母及本人户口转入(空挂)到录取分数线低的省份,以求达到在高考中凭借原有的较好的学习基础和转入地较低的录取分数线来考取理想大学的现象。”[1]尹海华、张晨郁、潘彩霞、贺彩英、王惠玲、王毅和王焕玲认为:“高考移民既是一个群体,同时也是一种现象。高考移民作为一个群体指的是为了提高进入高等院校或重点高校接受教育的机会,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将户籍从录取分数线较高且录取率较低的地区迁往分数线较低且录取率较高的地区;或者是利用国家的政策漏洞,通过改变国籍避开我国严格且竞争激烈的高考,以留学生的身份轻松跨过留学中国的低门槛,从而进入中国高校或重点高校上学。”[2]
二、关于“高考移民”流向的研究
对于它的流向方面,我国学者郑国龙认为:“总体上来看,高考移民的流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京、沪等经济教育发达但高考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二是海南、安徽等经济水平低且高考录取分数线也低的东部省份;三是经济和教育水平低而高考录取分数线更低的西部落后地区。”[3]与此同时,夏泉和于保山认为我国除了“国内高考移民”外,还存在着“国际高考移民”现象[4]。
三、关于“高考移民”影响的研究
“高考移民”作为一种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对于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缪愫生认为,“高考移民”给考生和社会都造成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受到了损害,还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破坏了教育公正制度,产生了更为严重的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但是,从反面来看,它也是考生和家长对现行不公平考试录取制度的消极抵抗。[5]琚四化的观点比较独特,在对于“高考移民”的影响问题上,他不光看到了这种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指出了它的积极作用。他认为:“‘高考移民本质上是以一种人为的方式对抗制度所造成的差异。它不仅可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而且可以破环这种制度给落后地区提供的保护,从而促使教育落后地区更快地发展。”[6]
四、关于“高考移民”成因的研究
既然“高考移民”现象造成了这么多的影响,那么它的成因为何?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它进行了分析:
1.社会学视角。黄慧和吴建伟认为“高考移民”产生的原因为“户籍制度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考作为唯一评价制度”,其中后者被认为是造成“高考移民”的根本原因。[7]樊本富则分别从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社会行动论和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对于“高考移民”的成因进行了分析。[8]
2.公平效率视角。陈静从历史原因、制度原因和社会原因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历史原因:早在科举考试中就有了“冒籍”现象的存在;制度原因:重点城市招生名额优势,处于优惠照顾特区及民族地区考虑,给予相对较高的招生名额;社会原因:对于学历盲目追求的价值观念。[9]
3.经济学视角。李爱良从利益的角度分析了“高考移民”中的利益链条,并分别针对它们阐释了利益背后的诱因。利益链条针对三大主体进行分析:对于移民考生,是教育利益落差的吸引;对于地方政府,是经济利益的刺激;对于接收学校,是声望提升的驱动。它们分别对应的诱因为政策设计的缺陷、经济指标的束缚、声望提升的压力。[10]
4.结构化理论视角。张俊浦、陈经富和王海洋根据结构化理论,做出如下假设:“‘高考移民是在行动主体和结构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在这里,行动主体指考生,结构指各种政策制度。在高考移民形成的过程中,国家政策和考生自身是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国家政策中的“高考政策”、“户籍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都是促成“高考移民”的原因。對于个人本身,“对上大学的热切希望”、“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个人或家庭的社会网支持”又是此现象的形成条件。[11]
五、解决高考移民对策的研究
正如针对“高考移民”现象的成因从多视角进行分析一样,我国的学者对于缓解或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也从多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1.历史视角——从科举制度角度。张学强和张建伟通过对于明清时期存在的“冒籍跨考”现象进行分析,结合中国古代政府采取的措施,针对高考提出了三种策略:一是通过提高高考的报名门槛来控制由于“高考移民”造成的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和教育的状况,调整相对应地区的高校招生的政策方法,使得招生政策与生源地发展相适应;三是通过发展落后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合理发展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当地的教育文化软实力,建立多样化的教育文化格局,从多方面满足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需求。[12]
2.法学视角。缪愫生从法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针对“高考移民”现象提出了解决措施:(1)“通过宪法的完善,使教育平等权在宪法中得到确认”;(2)“加快国家立法步伐”;(3)“发挥司法机关在监督行政和保护考生权利方面的作用”[13]。
3.政策学视角。邹东升和耿俊峰从政策学的角度提出了“全国知名高校按各省人口比例招生”、“大力支持一般高校,营造高效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兴办民办高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严把外国留学生入校关”五点建议。[14]
六、总结
我国的“高考移民”现象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但我国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已经体系化、科学化。我国专家学者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存在着优点与不足:优点在于:首先,对于“高考移民”的研究,具有多学科领域的视角。我国学者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政策学、结构化理论、公平效率等多重视角对于此现象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措施建议。其次,已有了对于“高考移民”现象研究的理论支撑,使其更加科学化。在研究中,马太效应、罗尔斯原则等在其中得到了系统的应用。最后,在研究中,我国学者没有仅将目光局限于现在,局限于国内。通过对于科举制度中“冒籍跨考”现象、美国等国家的考试制度、我国台湾地区的考试制度的分析,来为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从而提出政策建议。然而,从整体上看,在对“高考移民”现象的研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首先,在对其概念的界定方面,虽然大家对其并没有太大争议,但至今还未存在一个为大家公认的概念定义。从各个研究文献来看,在针对“国内高考移民”研究的文献中,对于它的定义仅局限于国内的考生,只有对“国际高考移民”研究的文献,才会在概念定义中将它包括在内。最后,虽然学者已针对“高考移民”现象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不难发现,研究还只是局限于“倾斜的高考分数线”、“各省、市、地区不同的录取率”、“户籍制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财政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几大方面,名义上是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的分析,但是细究原因实际上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性与更深的层次性。
参考文献:
[1]李若衡,陈志霞.封堵“高考移民”的社会学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01).
[2]尹海华,张晨郁,潘彩霞,贺彩英,王惠玲,王毅,王焕玲.“高考移民”现象下的户籍制度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3).
[3]郑国龙.高考移民背后的宪法学思考——以高考移民政策为视角[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1).
[4]夏泉,于保山.“国际高考移民”现象透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0).
[5]缪愫生.高考移民的法律控制[J].行政与法,2004,(1).
[6]琚四化.教育机会均等下的我国高考招生的地区差异[J].青年研究,2005,(6).
[7]黄慧,吴建伟.“高考移民”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探索,2007,(1).
[8]樊本富.社会学视角下的“高考移民”问题[J].教育与考试,2007,(03).
[9]陳静.公平视域下“高考移民”新现象探析[A]//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
[10]李爱良.“高考移民”的利益博弈[J].中国教育学刊,2006,(04).
[11]张俊浦,陈经富,王海洋.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高考移民”现象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
[12]张学强,张建伟.明清“冒籍跨考”现象探析——兼论对解决当代“高考移民”问题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13]缪愫生.高考移民的法律控制[J].行政与法,2004,(10).
[14]邹东升,耿俊峰.“高考移民”现象的政策学深思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