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摄 本刊记者 耿国彪
他曾经是一位处级干部,在正当“前途无量”的时候却选择了只身赴京,干起了“保姆”行当,开起了家政公司;他是全国最大的家政连锁服务公司华夏中青的董事长,在20多个省市拥有超过400家连锁店,安置就业累计超过70万人次;他是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院长,在这个职位上他创立了“工学扶贫行动”和“军地工学行动”,为西部人才建设和军地两用人才建设努力探索市场化新路;他创造性地提出“时间银行”概念,让爱心行动变成了个人未来的保障。他就是来自广西的家政界传奇人物——庞大春。
在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民工进城成为经济搞活的两大标志,这两个时期都释放了人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改革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以创新和发展服务业为特色的经济转型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的展开。此时,众多企业也开始了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特点的转型,而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家政服务业更是首当其冲,成为重新洗牌的对象。一些作坊式的小公司难以为继大面积消失,而那些经营管理良好的大中型企业则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龙头。北京华夏中青家政服务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成立于1998年的北京华夏中青家政服务公司,是团中央探索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的试点企业。经过17年的发展,公司从举步维艰的开创期到如今已在全国拥有连锁经营门店403 家,累计安置就业达70多万人次,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家政服务连锁企业之一。而北京华夏中青家政服务公司的创始人庞大春,也完成了从政府官员到企业董事长、从单一的家政服务到家政连锁、军地人才培训和建立时间银行的转变。
庞大春接受顾客赠送的锦旗
是什么原因使这位曾经当过教师、团委干部和国企老总的庞大春风华正茂之时丢下“铁饭碗”,接受了一个被认为“离权力和财富越来越远”的“任务”——干起了“保姆”行当,开起了家政公司?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庞大春就任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院长,并创造了“工学扶贫行动”和“军地工学行动”两大品牌,为西部人才建设和军地两用人才建设努力探索出一条市场化运营新路?而他创造性提出的“时间银行”式的独特养老概念又是基于怎样的认识?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监事长、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长、华夏中青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院长庞大春。
初夏的早晨,阳光明媚,凉风习习,记者来到位于北京龙潭湖公园旁的北京华夏中青家政服务公司总部。在位于三楼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华夏中青家政服务公司董事长庞大春。由于事物繁忙,没有寒暄,我们的采访直奔主题。有着浓重广西口音的庞大春是一个坦诚的人,他平静地向记者叙述着自己的经历和理想,仿佛在讲一个别人的故事。
庞大春的家乡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是位于北部湾的珍珠之乡,著名的珠还合浦的典故就出自这里。广西北海市在古代就是通商口岸,有着几百年的经商传统。庞大春就出生在广西合浦党江镇更楼村。1980年,16 岁的庞大春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20 岁,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合浦县西场中学,教了3年高中化学。之后庞大春被调到团县委工作,并担任当时的广西第一家县级政府宾馆合浦还珠宾馆的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上世纪90年代初,庞大春从合浦调到了北海团市委、一年后又调至广西自治区团委,转岗后担任几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要职。30 出头,庞大春就已经在企业、社团、政府部门等多个岗位上施展才干。
“这大概和我的律师背景有关”庞大春说,当时学习化学的他就对法律产生了兴趣,并于1988年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开考录的律师。当年,政府机关内有法律背景的人并不多,而很多企业都涉及到法律问题,庞大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派驻企业的首要人选。
经过不同岗位不同企业历练的庞大春,比同龄人成熟了许多,视野也开阔许多。1997年夏天,庞大春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经济研究生班毕业,就被国家民委原常务副主任赵延年看中并举荐到国家民委主管的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人才培训交流中心工作。
之前一直在共青团系统工作的庞大春,在完成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工作的同时还在为团中央进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在他长达一万多字的调研报告中将家政行业作为重中之重写得颇为透彻,以致团中央领导决定具体实施时一眼就选中了他。
华夏中青家政公司的前身称为中青家政,是团中央牵头由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创办的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企业。庞大春因为有教育培训、企业管理、政府工作的经历,被委以重任,成为了具体落实者。但刚接下这个任务,庞大春就被老领导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很多人劝他不要“入错行”。
但是庞大春还是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毅然丢掉铁饭碗,脱离体制去创业。由广西到北京,他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将家里的房子、车子都卖了个干干净净,大有壮士出征的悲壮之势。
然而,这条创业之路,起步很艰难。开业之初的半年时间里,庞大春领导的公司,退单率高达50%,各种投诉接连不断。当时,北京的一个家庭服务员,一个月工资就是160 元到180 元,公司根本无法盈利。最困难的时候,公司连续7个月发不出工资。
庞大春代表家政企业与北京市总工会签署合作协议
为了让公司在北京“活下来”,庞大春和同事一起,开始实事求是地把公司存在的问题逐一摆出来研究,找解决方法。第一步,他们严抓质量管理。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对每一位招来的家庭服务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要求持“六证”上岗,并坚持对客户每周、每月回访。一年后,公司退单率从50%降到了15%,投诉大大减少。紧接着,他们推家庭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打造连锁品牌。经过不懈努力,整整用了四年,公司才在北京的家政市场上站稳脚跟。
在企业发展中,庞大春告诉记者自己始终恪守诚信经营的理念,形成了以“创新、服务、奉献、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将“放心、称心、省心”作为企业服务家庭的承诺,并制定严格的客户回访制度,开通“400”电话及时回复各种问题和投诉,重大服务问题保证48 小时之内有回复处理或赔偿意见。
“为了让客户‘放心’,公司与居民身份证查询服务机构紧密合作,确保每一位入户上岗的家政服务员来源清楚、身份真实,责任可追踪;为了让客户‘称心’,公司狠抓培训机构建设,家政服务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确保具备必须的服务技能和基本礼仪;为了让客户‘省心’,公司在系统与客户之间建立了完善的家政服务员退岗机制,使客户不满意的家政服务员能及时无压力的得到更换。”庞大春把自己的创新叫做“入职把控制度”、“上岗门槛制度”、“无压力退户制度”,以此来打造华夏中青的优质服务,客户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2013年初,华夏中青北京分钟寺直营店家政服务员在工作中疏忽造成看护的老人(间歇老年痴呆)走失,庞大春获得此情况后,立即指示公司值班总监尽全力协助寻找,并在老人找到后按程序和标准主动赔偿客户损失一万三千元,客户非常满意。
华夏中青家政服务公司是家政行业中首家通过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这也是庞大春一直致力于体系规范化管理的结果。2008年,华夏中青家政服务公司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家政职业责任险”和“家政服务员意外伤害险”,为家政企业、家政从业人员的风险管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也为消费者解决了后顾之忧。
如今,华夏中青家政公司已在全国拥有连锁经营门店403 家,劳务安置能力每年可达到5 万人次。17年来,公司系统已累计安置就业达70多万人次,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家政服务连锁企业之一。
从离开体制,到一个不被看好的家政服务行业里创业,再把公司做大做强。17年来,庞大春亲历和见证了我国家政行业的高速发展。而他所领导的华夏中青家政公司多年来也多次获得了行业内外的赞誉和好评。“服务创造家家幸福”是华夏中青家政公司的经营理念,也是庞大春多年来的所行所愿。由于他社会责任感强,业内口碑好,去年9月,庞大春高票当选为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长。在家政行业,庞大春倾注了全部精力和激情,也获得了他所想要的快乐和人生意义。
2009年,来自华夏中青家政公司的女孩李家妹被北京家政服务协会评选为“2008年度北京市家政服务明星”。在拿到荣誉证书的那一刻,李家妹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她说:“这不仅是对我在家政行业工作上的一种肯定,更加坚定了我的工作信心,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现在只希望自己能在这个行业里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李家妹是从云南边远山区来到北京的小女孩,从一个荒废学业三年多的贫困生,到北京名牌大学的在读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保姆”,到京城服务业赫赫有名的家政明星,被评为北京市的劳动模范,都是受益于庞大春推出的“工学扶贫行动”。
工学行动表彰大会
我国当前家政行业的突出问题是人力资源少、服务质量低、管理人才缺、教育培训差。针对这一现实,在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的倡导下,华夏中青公司与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等院校紧密合作,推出了工学扶贫行动模式。
这一行动的基本模式是:家政企业或地方政府为贫困学生垫付前期资金(包括路费、体检费、培训费、食宿费等),培训机构为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家政企业安置学生到用户工作,学生报名参加家政专业等业余中专或大专课程学习,通过考试考核,分别获得家政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大中专毕业文凭。
庞大春介绍这一行动共有五大好处:一是贫困生家长不花一分钱,实现送子女求学就业的愿望;二是地方政府投资不大,提高了人员素质、输转了劳务;三是大中专院校获得了生源;四是家政公司及用户获得了来源可靠、质量保证的家政服务员;五是贫困生本身获得了勤工俭学岗位和稳定的经济收入,既能上学,又能工作赚钱接济家庭。这样的学生更受行业欢迎。庞大春认为,如能将此活动在行业内稳步推广,可以逐步解决人力资源和人员素质问题,长期坚持下去会对行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甘肃省驻京办是工学扶贫行动的合作方之一,他们希望甘肃省数百万的富余劳动力能够借助首都的大空间、大平台积极输转,实现就业。驻京办结合甘肃省情,经过可行性论证分析后认为,“工学扶贫”行动可以帮助甘肃农村贫困家庭孩子走进城市,通过勤工俭学方式,在不增加家庭负担、不增加当地教育经费支出的情况下,依靠自己打工获取补贴来支付学费完成学业,是一项集农民工培训、劳动输出、农村贫困孩子学历教育为一体的公益活动。
庞大春代表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慰问边防部队
为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甘肃省先后在白银、定西、陇南、天水四市七个县区有组织地开展了活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首批就有500多名贫困学生通过“工学扶贫”活动来到了北京,成为正式注册的“工学扶贫”管理培训机构——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的学生。
采访中,许多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的学生非常庆幸自己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爱,特别感激和珍惜“工学扶贫”活动为他们提供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多数同学已适应了这种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方式,80%的学生得到了中等专业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还有部分高中毕业生通过辅导,报考并通过了北京工业大学成人大专的招生考试,开始圆他们的大学梦。张国兰作为甘肃贫困地区赴京勤工俭学的典型人物还成为北京市青年岗位技术能手。
“争取明年输送2000 至3000 名农村贫困学生来京。”甘肃省驻京办有关负责人说,“在组织参与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工学扶贫’活动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剩余劳力找到了一条转移的出口,也为农村的劳务输出、农民培训职业教育搭建起了一座成功的桥梁。”
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是由国家民委主管的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主办的教育培训机构。庞大春担任着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院长。
他告诉记者,1995年,在国家民委原常务副主任赵延年等老领导积极奔走下,由退居二线的40多位老干部组成的“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成立。在创立之初,赵延年就定下了不向国家要一分钱的基调。
“如果政府出钱,谁都能干,要我们干什么?”庞大春复述着赵延年的原话。
没有政府的资金来源怎么办?只有靠市场的力量和自己的智慧。而“工学扶贫行动”和“军地工学行动”都是庞大春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借助社会力量为西部和军队培养人才的品牌项目。
2011年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与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由基金会负责筹措资金,学院推出军地工学培训项目,率先对现役士兵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首批在解放军某部、武警部队等所属7个单位开展试点培训,参加培训并结业的士兵达1006 人,部队官兵反映强烈,并且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庞大春告诉记者,受到部队官兵广泛欢迎的军地工学培训项目缘起于一次谈话。一位将军告诉他,现在不少退役士兵因为缺少过硬的技能而难以立足社会,甚至有一些人坠入违法犯罪的泥潭,如果有人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就是为社会做了一件大好事。
为此,庞大春思考了很久,最后找到一条切实可行之路:将技能培训工作提到士兵退役前。庞大春说:“由于短期利益的驱动,以往士兵退役后急于找到工作,而放弃了地方民政系统免费的各种技能培训,在打工一段时间意识到缺少职业技能而渴望参加培训时,已经超过国家的免费培训时间,这就造成很大一部分退役士兵因为缺少过硬的技能而难以立足社会。现在将技能培训放在士兵退役前,依靠部队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在部队训练、执行任务之余,加强技能培训,促使他们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无疑将增强就业综合竞争力,减少因为找不到稳定工作造成的社会隐患。”
军地工学培训按照市场的就业需求提供技能培训专业,然后按照士兵的学习意愿确定培训专业,根据士兵的文化水平、自身特点制定大纲、设置课程,这样既提高了士兵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培训是以士兵退役后的就业安置为教学目的,教学大纲侧重社会就业需求的实用性,而且考虑到士兵文化水平不平衡、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把正常1:1 的理论与实操课程比例,调整为理论占30%,实操占70%。与此同时又兼顾部队的特殊要求进行灵活调整。”庞大春说。
2015年4月7日上午,最新一期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军地工学中式烹调师培训班”在河北保定解放军某部培训中心开班。目前军地工学培训项目已经为解放军、武警部队战士数万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分别有卫生护理员、中餐厨师、计算机操作员、网络管理员、汽车修理工、灸疗师等工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庞大春告诉记者,国家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在2011年进行较大改革,服现役年满12年的士官才可以选择由政府安排工作。面对士兵在退役安置方面的茫然,军地工学培训不但帮助士兵完成技能培训,而且增加了多课时的心理疏导内容,将专业的技能课和心态课捆绑在一起,为他们在进入社会前建立心理预期,帮助士兵完成兵到民的心理和角色转换。
庞大春向部队领导介绍学院教材
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副理事长贾雪阳将军这样评价军地工学培训:军地工学培训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双拥工作的具体体现,基金会将继续支持部队的建设,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根据部队领导的要求,推广军地工学行动,为官兵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战士学到实用的技能、掌握一技之长,退役后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如何将军地工学项目做大做强,让士兵们“入伍即入学,服役有作为,退伍即就业”,帮助他们成为就业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人一直是庞大春思考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军地工学项目已做出了一些成绩,受到了部队官兵及家属的欢迎,但还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募培训专项资金,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沿着军民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
这是他的理想,也是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的未来。
种植希望慈善助学活动
近年来,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超过两亿,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2 亿。据有关人口发展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 亿,2025年将突破3 亿,2050年将达到4.87 亿,占总人口的34%。在当前人口结构中,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了2300 万人,并且以每年100 万人的速度递增,到2050年将达1.18亿。这些数据提醒着我们,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银发浪潮,庞大春有着自己的思考,因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与家政服务息息相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未来真正的劳动力会逐渐减少。如果家政服务业能做到以尽可能少的人和尽可能高的效率去服务尽可能多的家庭,将会释放出尽可能多的劳动力,去参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建设。
庞大春认为,当前的老龄化社会,家政行业供求关系紧张,矛盾突出,家政行业发展的路在何方?那就是构建和发展“智慧社区”。即以社区为单位,组建老年人互助服务中心,成立服务老年人的“时间银行”。用“时间储蓄”的方式,让年轻人、准老年人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利用闲暇时间为其他老人提供必要服务。
“‘时间银行’模式是我长时间思考的结果。我认为,它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公平的交换方式。我们鼓励年轻人和中年人为自己的未来储蓄服务时间,也鼓励有特长身体允许的老年人为他人服务。‘时间银行’是全球性的,是一个独立的爱心存在运营系统。”庞大春说起自己的“时间银行”,神情中多了几分悠然与淡定。记者感受到了庞大春的人文浪漫的情怀。
庞大春的“时间银行”是一种理想化色彩很浓的概念,它的核心不是货币,是爱与时间。利用青春去为老年时储蓄服务时间或者利用能力去互换服务时间,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平台。而庞大春就是要打造一个遍布全球的“时间银行”平台。
据庞大春介绍,“时间银行”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地点,无论是技能、体力,还是智力、知识都可以进入该系统;而该系统的时间计量单位为小时,一个人为他人付出了一小时劳动,就可以储存在时间银行内,以后或在其他地方都可以兑现,享受他人为你的服务。
“我在几年前曾经尝试过‘时间银行’,但失败了,原因不是理念,而是技术。当时还没有微信、智能手机等便捷的通讯手段,统计起来太困难。现在好了,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了,不管在哪里服务,只要拍下来发到平台上,就有了记录,以后就是兑现的凭证。我坚信‘时间银行’会成为现实,华夏中青遍布全国的分店就是‘时间银行’运行的保证。”庞大春信心满满地说。
针对现在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各地都存在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情况,庞大春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回答:将符合条件的酒店、公寓、乡村民宅进行改造,纳入到养老服务体系中,从而探索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绿色乡居养老模式。当前,养老服务业供求矛盾突出,迫使我们转换思路,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创新服务产品。
庞大春认为,“绿色乡居养生养老项目”是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于一体,以养生为目的,为中、老年人构建的一种开放性的生活方式,区别于一般的休闲娱乐项目。绿色乡居采用乡村家庭酒店式公寓的居住模式,打造养老主题酒店,酒店解决了老年人关心的养生问题,开展时间置换活动,利用每个老人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互相服务,助人为乐,让老人感受社区娱乐氛围;同时酒店开设国学馆、雕刻馆等娱乐设施,配套护工和医疗人员,为老人打造机构式的服务。
庞大春将经营华夏中青家政服务公司多年的经验和对于特定养老消费群体的思考融合为一个新的产品——易居乐。易居乐项目是在华夏中青家政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服务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来的一套独具特色的旅居养生养老服务体系。
易居乐采取会员制的服务方式。会员可在易居乐系统内的各旅居基地便捷入住、无障碍消费,不仅可享受环境优美的住宿服务,还可享受健康养生、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农耕体验等配套服务。当然,这一切既可以选择以货币方式支付,也可以用时间储蓄来实现。
庞大春希望在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打造跨区域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候鸟式的旅居、养生、养老服务。“其实,许多老年人可以把城市喧闹区的房产置换出来(或租或售),然后通过购买绿色乡居养老服务产品,实现全国多处轮换旅居,享受美好环境、洁净空气和健康养老服务的目的。”
他告诉记者,易居乐以“环境怡人、有益身心、交通便捷、特色各异”为选址原则,将那些位于环境优美的城郊乡镇,在不改变酒店性质、不改变农村土地现有功能及民宅所有权的情况下,将符合条件的酒店和农宅升级为旅居养老主题公寓,同时与观光休闲农业紧密结合,爱护并合理利用环境,还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建设美化、农民租房和服务增收、农业生产增效等“三农问题”。
据了解,目前绿色乡居养生养老项目为主体的易居乐会员卡销售十分火爆。可见,众多老年人对庞大春提出的绿色乡居养生养老以实际行动给予了肯定。
不管是绿色乡居养老,还是更大的家政服务业,其直接面对的大多是农村进城务工的弱势群体,面对的是背后无数个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家庭。家政服务业水平的提高,不仅能改善这些家庭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而且对未来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在采访的最后,当记者问及庞大春经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时,得到的回答只有一个字:“爱”。用大爱践行工学。
对于华夏中青家政服务公司17年70 余万从业者来说是爱,对于比70 万从业者数字更庞大的雇佣者来说也是爱;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开展的工学行动是爱,军地工学培训也是爱;绿色乡居养老项目的开展是爱,“时间银行”模式的运用更是爱。
爱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延续的基础,爱也是庞大春个人经营企业的理念。希望庞大春的爱能够在家政服务行业中不断拓展,像他的名字一样迎来一个庞大的爱的春天。
本期封面人物小档案:
庞大春,法学硕士,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律师,经济师,创业培训师。现任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监事长,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长,北京华夏中青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院长。系“华夏中青家政”、“工学行动”、“绿色乡居养老行动”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家庭服务行业“十佳企业经营者”,中央电视台(七套)《阳光大道》栏目《阳光家政服务员》竞赛赛季总评委,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家政类专家委员会成员,多次被所在地区党组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群众身边的好党员”,是《全国现代家政服务职业培训专用系列教材》和《现代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系列教程》的总主编之一。编著(参编)有《现代涉外文秘》、《中国家政学新编》、《现代家政学教程》、《家政企业运营教程》、《家政服务与管理教程》、《老年居家照护员实务培训》、《家政服务入门》等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