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中东欧16国地处欧洲东部与中部,包括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共和国、匈牙利、拉脱维亚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黑山、波兰共和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总面积13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2亿。2013年中东欧16国GDP总额为1.5万亿美元,人均GDP为1.23万美元。贸易总量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7 897亿美元,进口8 086亿美元。201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中国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带来新的契机。
从地理位置而言,中东欧16国(以下称中东欧)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区域。“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得到中东欧国家的积极响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中东欧贸易与投资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2014年,中国与中东欧进出口贸易额为602.3亿美元,较2009年(323.9亿美元)增长85.9%%,占中欧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9年的8.9%上升至9.9%。其中,中国对中东欧出口额从263.5亿美元增至437.1亿美元,增长65.9%;中国从中东欧进口额从60.5亿美元增至165.2亿美元,增长173.0%。同期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中国对欧盟出口及从欧盟进口分别增长69.0%、57.0%和91.2%。
过去5年间,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所占比重已超过6成。目前,中国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在中东欧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而通过在华举办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如2014年6月在中国宁波举行),中东欧国家牛羊肉、奶制品等优质农产品,以及食品、葡萄酒和其他产品在中国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近两年来带动中东欧国家优势商品对中国出口实现大幅增长。
图1 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往来(单位:亿美元)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中东欧投资存量为14.3亿美元,比2009年末增长了1.5倍。匈牙利、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投资的5大主要目的地。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上述五国投资存量总计达12.9亿美元,占同期对中东欧投资存量的90.0%。
表1 中国对中东欧16国投资情况(万美元,%)
2013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会议先后通过《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将投资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推动中国对中东欧多个国家投资快速增长,在对上述5个主要投资目的地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对塞尔维亚、马其顿等前南斯拉夫国家投资更是实现飞跃,投资领域涵盖机械、化工、电信、物流商贸等各个方面。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对中东欧投资分布广泛。其中,制造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波兰、匈牙利地区大国。主要投资项目包括:烟台万华实业集团收购匈牙利宝思德(BorsodChem)化学公司(2011年,投资额12.63亿欧元)、广西柳工集团并购波兰HSW公司工程机械部(2012年)、湖北三环集团并购波兰最大的轴承制造企业KFLT轴承公司(2013年5月)、山东金禾生化集团和安徽丰原索尔诺克生化公司分别投资约1亿欧元在匈牙利设立柠檬酸工厂(2014年)等。
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投资主要集中在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等巴尔干半岛的中东欧国家,近年来表现突出。2013~2014年,中国企业在塞尔维亚投资诸多项目,包括Kostolac煤电厂升级改造、摩拉瓦运河水电站及多瑙河米海洛·卜平大桥建设等。
为促进对欧商品贸易往来,中国各省市纷纷开通至欧洲国家的集装箱直达列车。国际金融危机前,主要有呼和浩特-法兰克福班列、富士康国际联运专列、北京-汉堡集装箱示范列车、乌鲁木齐-德国汉堡集装箱专列;2011~2013年,先后开通了“渝新欧”、“汉新欧”、“蓉欧”、“苏满欧”及“郑新欧”5趟班列。中欧间所有班列都以中东欧国家为中转站或者终点。2014年,随着“渝新欧”和“郑新欧”两个班列实现回程货源零的突破,以中欧班列构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2014年共开行中欧班列308列,发送集装箱26 070标准箱,较上年同期多开228列,增长285%,促进了中欧沿线各国间经贸交流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商品的双向流动得到进一步加强。
2015年,中国企业建设的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至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将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完成,从而为“中欧陆海快线”(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马其顿斯科普里—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匈牙利布达佩斯)的贯通创造条件。届时,陆海联运将成为中国与中东欧贸易货物运输的另一种方式,与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中欧班列运输相互配合,将进一步增加铁路运输在中欧货物运输中的比重,充分发挥铁路运输时间最短(比海运节省1/2-1倍时间)、成本相对低廉(低于空运,高于海运1倍)及承运商品附加值较高的优势,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与欧盟货物贸易西重东轻的格局,实现中国与中东欧货物和能源运输多元化。
2013年11月,中国与中东欧第二次领导人会晤通过《中国——中东欧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将中国-中东欧合作视为中国与欧盟合作的新增长点,将互联互通列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六方面内容之一。2014年12月,中国与中东欧第三次领导人会晤通过《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将互联互通视为双方合作的第一要义,将双边合作推向新的高度。中国与中东欧以互联互通为抓手,将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增加相互投资及拓宽融资渠道,给双方合作带来广阔空间。
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较强实力和丰富经验。中东欧国家在港口、铁路、公路、电站、通信等基础设施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需求。目前,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寻求以工程承包、公私合营(PPP)、建设-经营-转让(BOT)等多种方式参与中东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并取得初步成效。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波黑斯坦那里火电站、塞尔维亚科斯托拉茨电站一期改造项目都进展顺利。为增强合作效果,中方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应根据外方需求和中方可能尽快确定重点项目和早期收获清单,一国一策,着力推进。在合作过程中,中国企业需认真研究并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同时,对于欧盟国家,企业要适应欧盟标准;对于非欧盟国家,可积极推动输出中国标准。
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成熟经验和技术,铁路、电力、港口、化工机械等装备质量上乘,性价比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把中国装备制造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对接起来,不仅可以促进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国装备产能,实现互利共赢。尤其在高铁技术方面,双方互补性强,合作有助于打造中欧物流新动脉,产生远大于“1+16”的经济效益。而环保和能源合作则对中国与中东欧拓展科技创新,以及加强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电力领域的合作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当前,中国与中东欧在投融资领域已经设立“100亿美元专项贷款”、30亿美元的“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2014年11月,中国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的“丝路基金”,将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开展合作提供有力的投融资支持。在上述资金带动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可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结合既有投融资安排,加快推动投融资模式创新,打造中国-中东欧投融资合作新框架。包括:提高100亿美元专项贷款的优惠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本币结算,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与投资;启动第二期10亿美元的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推动股权投资,鼓励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中东欧国家的公私合营合作和私有化进程;促进中东欧国家企业与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等。
双方确定了未来5年将双边贸易额从当前的500亿美元提升到1 000亿美元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双方必须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各自优势产业领域的贸易合作。从具体措施来看,双方有必要加强海关、质检相互认证合作,提升通关和人员往来的便利化水平,为双方企业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创造良好条件;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落实好中国与各国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积极商签社保协定,促使中东欧国家放宽市场准入、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为中方企业投资提供投资便利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