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妇科微创概念在医学生基础教育中的植入

2015-12-09 20:28:49卢美松,李慧,邓锁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

——————————————

初探妇科微创概念在医学生基础教育中的植入

卢美松,李慧,邓锁,汤小晗,邹丽红,柳英兰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00)

摘要:妇科微创技术在当今妇科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将妇科微创思维模式植入医学生的基础教育中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使医学生掌握更全面的妇科知识,有利于与患者的沟通,为今后的诊疗工作做好更充分的准备。通过在教科书中编写专门妇科微创相关章节进行讲解,使医学生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增加实践操作机会,通过模拟训练器操作、手术观摩等使医学生妇科微创思维的建立更具体、更深层。

关键词:妇科微创概念;医学教育;医学生

收稿日期:2014-10-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内镜微创理论贯穿于医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BC1213101)

作者简介:卢美松,女,哈尔滨医科大学妇产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主要致力于妇科微创手术、妇科肿瘤及医学教育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李慧

DOI:10.13555/j.cnki.c.m.e.2015.01.066

中图分类号:G642.0

The Conceion-implantation of Gynecologic Minimally Invasive

in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LU Mei-song, LI Hui, DENG Suo, TANG Xiao-han, ZOU Li-hong, LIU Ying-la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Gynecologic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today. The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ical thinking implanted medical students in basic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an be optimized, so that medical students to master a more comprehensive gynecological knowledge,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to be better prepared for futur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 could write specific chapters in textbooks to build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n we can increase the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al operation, through simulation training operation, observe surgery, and make the thinking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ical established and implanted deeper in medical students’ mind.

Key Words:gynecologic minimally invasive thought; medical education; medical students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有新技术及新理念渗透并植入医生的日常诊疗实践活动中。微创外科学无疑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学科之一。由于妇科脏器具有位置及结构的优越性,微创外科技术在这一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医学生的基础教育是整个医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期间,医学生要学习有关人文社科、思想品德、自然科学、人体结构功能的基础课及各个学科的医学临床课,但不接触患者。

然而,在医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有关于妇科微创技术及思维方式的教学内容却少有涉及。这一内容的缺失使医学生在进入妇科实习阶段后表现出了不能顺利从学生过渡到医生,完成角色转换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妇科微创概念植入医学生的基础教育中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医学教育者应该在医学生的成长起步阶段就使其树立起微创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微创的优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将妇科微创思维植入医学生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妇科微创技术在当今妇科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现代外科的发展逐渐趋向微创,妇科手术的特点使其在微创外科领域产生了巨大的优势。随着妇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前传统的妇科疾病诊疗方式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微创手术包括了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辅助的小切口手术、经阴道手术、宫腔镜手术、介入治疗等。目前大多数妇科手术均可以以微创的形式完成[1]。医患双方都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使诊断更加迅速准确、治疗更加安全微创。医疗技术在发展的同时对妇科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科医师既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及理论基础,更需要将现代高新技术融合入传统手术技巧的能力。

1.2妇科微创技术可以优化医学基础教育过程

传统的基础教学中,医学生对于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的学习多数依赖于教材、图谱及解剖实习,抽象枯燥、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诸多因素导致学习效果不满意。即使是开腹手术,也无法展示整个盆腔的全貌。而内镜技术辅助临床教学,学生则可以通过电视录像系统真实地观察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内膜等结构,直观地了解它们与输尿管、肠管、盆腔大血管等毗邻器官之间的关系,立体感强,并可放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2]。

不仅是正常的解剖结构,异常的病理改变在镜头下也可以得到更具体的表现。例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类型中的卵巢型,其内的囊液呈巧克力色。这一极具特点的疾病,仅通过课本上单纯的文字介绍,很难让学生理解记忆。但是通过腹腔镜技术,可以边讲解,边向学生展示图片及手术录像,直观的教学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为必要的。

将妇科微创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医学基础教育的过程。

1.3掌握全面的妇科学知识有助于选择正确的、个体化的诊疗方式

目前的妇科基础教学中,关于疾病诊疗方法方面仍然偏重于传统经典的方式,有关微创的内容涉及甚少,多数普通医学生认为妇科微创技术是陌生而遥远的。这一问题导致医学生不了解微创技术在当今妇科诊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了解各种微创诊疗方法的适应症,甚至不了解微创真正的意义。知识的不全面是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能正确选择对患者损伤最小、最适合的诊断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伤及对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

例如子宫切除术,有经腹、经阴道、经内镜三种方式,其中经阴道子宫切除对腹腔脏器的干扰小,创伤小,对肺功能影响更小,感染率低,因此整体术后恢复快,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费用都少。因此在病情和医生技术经验都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手术方式将成为医患双方的最佳选择。

1.4利于沟通,加强就诊患者的依从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不但十分重视治病的效果,而且对手术创伤和痛苦的大小,及伤口疤痕对美观的影响也非常关心,患者都希望通过“微创”的方式诊治自己的疾病。尤其对于女性患者,微创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而且更能体现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爱。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患者通过上网搜索对自己的疾病更加了解。但是由于网络中信息繁杂、患者自身医学知识有限,也会被其误导,造成医患双方的不理解与不信任,患者的依从性不佳,耽误疾病的治疗。这时就需要医生运用专业知识经验耐心详细地与患方沟通,达成一致。

医学生在系统化的基础学习之后,便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将之前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建立完整全面的临床思维方式,运用医患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多数医学生对这一角色转变并不能迅速良好的适应。既往学习中对妇科微创知识的不了解,不能向患者解释清微创手术的适应症及并发症等重要问题,必然会成为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的软肋,影响医学生整体临床思维的建立。诊疗过程中医生的不自信必然导致患者的不信任,也造成了易产生医患纠纷的不良环境。

2将妇科微创思维教育植入医学生基础教育中的对策

2.1丰富理论学习内容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第一,让医学生明确微创的正确概念是首要任务。微创是指在进行医学干预过程中,保持机体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或将干扰患者内环境稳定的因素降至最低。以最小的组织器官损伤、最轻的炎症反应、最理想的瘢痕愈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3]。微创并不等同于无创,盲目追求微创也可能造成巨创。第二,利用兴趣做导师,激发学习热情。授课过程中应用内镜影像资料辅助教学,介绍最新的妇科微创发展趋势,分析真实的微创诊疗病例等都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好方法。最后,要通过系统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对于应用广泛的妇科微创技术,应掌握其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防治、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等知识。熟悉腹腔镜、宫腔镜等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线路连接、维护清洗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由妇科专家编写专门的章节,分门别类详细介绍。结合真实的照片及手术录像进行讲解,使学生产生形象的记忆,为今后的实践操作和临床工作积累知识。除此之外,在各个病种的学习中,应增加微创治疗方法的内容篇幅,在一些以微创治疗为主流治疗方式的疾病中,将微创诊疗方式的教学地位提升至至少与传统开腹治疗方法相同的程度,加强医学生的微创思维,认识其中利弊,学会合理取舍,在基础教育中初步形成微创观念。

2.2增加实践操作机会

除了要把妇科微创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学科实践技术。

在基础学习阶段,可以通过建立并完善内镜基地硬件、软件条件,充分利用其良好环境,通过基地中的模拟训练器,模拟手术过程让学生对微创理念、内镜等有一个感性认识,感受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微创技术的优势,并通过腔镜模拟训练,指导学生动手进行模拟操作,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学生的记忆,且培养了学生观察现象、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4]。

在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有机会参与临床治疗过程,通过书写病历了解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进入手术室观摩手术过程,实施简单的仪器管线连接,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等,对妇科微创治疗的过程形成具体的印象。妇科微创思维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更深一层的植入。

总之,妇科微创技术近年来飞速发展,将妇科微创思维植入到医学生的基础教育中去,是对原有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转变过程中更加从容。

参考文献:

[1]刘玉环.妇科内镜教学的必要性[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228-229.

[2]杨静秀.妇产科腔镜辅助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0(7):855-856.

[3]刘彦. 妇科微创手术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1):15-17.

[4]郭伟垄,林忠,李林,等.内镜技术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1):223-224.

(编辑:张梦华)

简报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2014年中国期刊引证分析, 《西北医学教育》 杂志2013年度总被引频次为3,047(学科平均为1,102),影响因子为0.855(学科平均为0.397),他引总引比为0.92。

临床实习与培训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天狮 推动中美医学教育交流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4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