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阶段强化记忆结合PBL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考察报告

2015-12-09 20:28:49陈向辉,刘跃平,李自成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期

——————————————

多阶段强化记忆结合PBL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考察报告

陈向辉A,刘跃平B,李自成A

(暨南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A.心内科;B.科教与学生管理办公室,广东 广州510630)

摘要:PBL是强调以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其知识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课程的考察,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医学教学中仍然有重要地位,多个阶段的反复强化记忆能有效地弥补PBL的不足之处,促进医学生扎实地掌握医学知识。PBL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可能会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PBL;多阶段强化记忆;内科学

收稿日期:2014-09-21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来华留学英语师资项目(教外司来[2013]1323号)

通讯作者:李自成

DOI:10.13555/j.cnki.c.m.e.2015.01.017

中图分类号:G642

Effect of Multiple Staged Memorizing and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Internal

Medical Education: A Report fr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Los Angeles

CHEN Xiang-hui1, LIU Yue-ping2, LI Zi-cheng1

(1.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2.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Students’

Manage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 China)

Abstract:The internal medicine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Los Angeles was investigated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as still foun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Multiple staged memorizing method, a useful complimentary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 was very beneficial for medical students remember the medical knowledge. A combin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methods may be suitable for Chinese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problem-based learning; multiple staged memorizing; internal medicine

2014年1月到4月期间,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笔者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Los Angeles, UCLA)考察,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UCLA医学院称为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PBL教学法在其实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我们知道,PBL教学法是强调以疾病问题为基础,围绕问题查阅资料、进行推理和讨论,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1]。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2]。在LuAnn Wilkerson教授的推动下,UCLA的PBL课程20余年来经过不断的修订、整合、完善,日趋成熟[3],教学取得巨大的成果,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临床医生。David Geffen医学院课程的设置一、二年级主要是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按照人体的系统来讲述,PBL是主线,一共分为9个Block,每个Block大约开设8周的课时。每个Block均有专门的Block chair,负责课程的设置和具体课程的安排。后2年主要是临床技能培训,学生到各个临床科室轮转。

然而,在PBL教学中,知识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要求学生根据相关问题高效地查阅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4]。如果学生本身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不强,或者对该门课程的兴趣不大,势必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医学课程中有大量的需要记忆的知识,例如解剖结构、基础生理、药理学的知识等,容易枯燥乏味。在考察中发现,UCLA对此实施的是大力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PBL法存在的不足之处,采用多阶段反复复习和不断强化记忆的方法进行弥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课前预习主动记忆

在UCLA,授课教师要求至少提前1周就把上课的课件及相关资料上传至电脑系统里。UCLA医学院有一套先进的网上管理系统(Angel),所有的PBL教案、大课讲义、通知安排、学生作业等都是通过Angel系统操作,并有专门的教学助手协助完成。所有学生在上课以前都能在Angel系统预览到ppt 进行预习,针对不明白的地方主动查找资料。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美国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提出大量有创新性的问题,这是和国内的最大不同点。笔者见过最精彩的一堂关于血脂代谢紊乱的课,由Peter Edwards教授讲述,期间不断有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课,连续提了20多个高质量问题。相比之下,国内通常大多数情况学生都是被动式的接受知识,未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难以提出原创性的问题。

2每周进行多次回顾强化记忆

David Geffen医学院课程的设置,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会各有一次PBL课程,周一让学生学习一个临床案例, 根据案例提出本周学习内容(Learning issue),然后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整理分析、得到结论。到了周五PBL课再进行小组讨论,明确答案。周五还会进行一次本周复习(Review),通常是Block chair把本周讲的内容再串讲一遍,结合本周PBL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Block 3的消化系统为例,就由Block chair Dr. Pregler Wayne 对消化系统的生理和代谢过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复习,获得学生的好评。

3周末通过学生自测巩固记忆

每周UCLA都给学生安排了一套自测试题(Self-assessment),由学生在Angel系统自行完成,大概有20道题,均为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SMLE)的模拟题,通过自测,帮助学生发现本周学习中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差缺补漏。下周星期一早上Block chair会对自测题目进行讲评,以做到让学生真正弄懂、真正掌握。国内高校普遍尚未建立起类似的自测系统,学生大多是到了期末考试以前才一次性背诵全部知识点,考试后容易发生大面积遗忘。

4通过每个Block后期的多系统回顾深化记忆

以UCLA Block9为例,Block9包括了心脏、肺、肾脏3个系统,总共授课时间为8周,其中心脏系统讲授时间为3周,肺、肾各2周。最后1周是多系统融会贯通(Meltdown of Cardio-Pulmonary-Renal Systems),由Block 9 chair Jason Napolitano 把3个系统的重点内容再串讲一遍,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再进行详细解释。通过这一个星期的消化、整理,学生们能及时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及时进行补救。学生能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自己所学的知识,把各个系统的知识更好地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微观的角度看,对细枝末节的知识点更深入地领会和记忆,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上可以看到,UCLA在PBL教学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其并未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事实上在LuAnn Wilkerson教授的推动下[5],UCLA实施PBL教学改革20余年来,已经大幅删减理论课时的时间达50%以上,留出了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学。并且融合了病例讨论、病理阅片分析、标准化病人病史采集、模拟人技能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全方位地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生。不过,至今传统的理论大课讲授的时间还是要略多于PBL课程的课时。对内科学教学中大量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点,UCLA实施的是多阶段反复强化记忆的策略,不断地给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有效地弥补了PBL法的不足。在此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并未过分依赖于学生的自觉性。

我国PBL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同的问题,例如:学生无法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学生参与程度的不均衡现象[6]、学习过程中出现倦怠心理现象[7]、未能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等[8]。我国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地追求考试分数,容易忽略对学生其它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部分学生初、高中欠缺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到了大学如果一下子转变成纯PBL教学往往很难适应。另外,国内医学生基数大,师资普遍缺乏,实施PBL小班教学难度很大。因此,笔者认为单纯的实施PBL的方式在我国医学教育走不通,走PBL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路才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而PBL在总授课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取决于各个医学院校生源的具体优劣情况,生源较好的学校因为学生能力较强,可以适当多增加PBL的比例。UCLA的多阶段反复强化记忆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其弥补了PBL教学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致谢感谢UCLA的LuAnn Wilkerson教授和 Dr. Jason Napolitano对本文的帮助!

参考文献:

[1]Azer, SA. Introducing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program: 12 tips for success[J]. Medical Teacher,2011, 33(10): 808-813.

[2]Hmelo-Silver CE. 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 [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4, 16(3): 235-266.

[3]Wilkerson L, Stevens CM, Krasne S. No content without context: Integrating basic, clin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in a pre-clerkship curriculum[J]. Med Teach, 2009, 31(9):812-821.

[4]Azer, SA. Becoming a student in a PBL course: twelve tips for successful group discussion[J]. Medical Teacher, 2004, 26(1): 12-15.

[5]Wilkerson L, Gijselaers WH. Bring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M]. Jossey-Bass Inc,1996.

[6]王月丹,张燕,徐兰,等.中美两校教师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中八个问题不同解决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5):97-99.

[7]袁卫玲,王玉兴,马佐英,等.基于PBL 学习过程中学生倦怠心理现象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45-46.

[8]张东华,高岳,薄红,等.PBL教学法在我国临床教育中的应用及所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99-100.

(编辑:张群力)

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