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肖泽伟
新媒体挑战下,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转型之惑
——以辽宁省仅存的两家县级民族报为例
□ 文/肖泽伟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党报发展之路愈走愈窄,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党报已经到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关口。本文阐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所面临的困惑,提出相应看法和建议,希望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民族地区 县级报 转型 困惑
在风起云涌的纸媒转型大潮中,实力雄厚的中央、省市党报,以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县市区域报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开始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构建起各具特色的转型发展框架。作为最基层党报——县级报,特别是原本生存空间就很狭窄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民族报,面对新媒体“黑云压城”之势,深切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危机与失落,却难有作为。方方面面的矛盾,极大困扰着这类纸媒的未来发展走向,如何谋求新的发展与突破,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不得不面对的焦虑和困惑。
2003年县市报整顿后,辽宁省仅存的《蒙古贞日报》和《喀左报》因属民族自治县并出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以保留。实践证明,县市报在当地的舆论宣传方面发挥着上级党报和其他报纸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县级民族报的存在与繁荣发展对传承民族文化和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治理整顿后的县市报,经过12年的发展变化,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市报,如:浙江《萧山日报》、江苏《江阴日报》、广东《宝安日报》、山东《滕州日报》等,在充分利用和依托大城市、沿江沿海优势上,在报业经营管理和办报质量水平上,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而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报,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党报,未能与时俱进,基本停留在“前数字化”办报阶段。“数字化革命”对于他们来说,基本是睡得实,醒得晚,起得迟。
处于辽宁省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日报》和朝阳市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喀左县报》,同属县级少数民族报。目前,两家报纸开张均是四开四版,喀左县报为周三刊(汉文三版、蒙文一版),黑白印刷。《蒙古贞日报》周五刊,每周三单独出版一期蒙文版,2012年蒙汉文报实现单彩。两家县报的数字化进程基本处于“一穷二白”阶段,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都尚未应用和开通。只有《蒙古贞日报》推出了数字报和新闻网站。2014年9月上线的《蒙古贞日报》数字报,点击量不高。其网站只是简单地将报纸版面搬到网上,报网融合、报网互动没有真正实现,更无盈利模式。喀左县报目前基本没有“触网”。
困惑之一——钱从哪里来? 经济贫乏,无余钱剩米,是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
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报社的财政体制还是以政府供给制为主导,或差额或定额的财政拨款是报纸主要经济来源,增长乏力的发行收入和微薄有限的广告收入是报纸的主要经营收入。这些收入与报纸的发行和印刷成本基本对冲。如《蒙古贞日报》和《喀左县报》都无印刷企业,报纸印刷委托给市场,印刷成本居高。经营收入有限,而逐年增加的职工工资和“三险一金”,又拉高刚性支出的增长率。《蒙古贞日报》现有职工40人,年广告收入不足50万,财政年定额补贴100万元,刚性支出357万元,年资金缺口150万元左右。蒙古贞日报新闻网站因空间租用费用支付问题已被迫中止“更新”。《喀左县报》同样吃定额财政饭,其年广告收入尚不足十万。两家报社都没有独立产权的办公经营用房。自身难保的财政状况,搞多元经营,走转型之路,无从谈起,只有在全力保正常出版的前提下坐井观天。
困惑之二——人从哪里来?人才匮乏,无全媒之才,是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转型发展的瓶颈。
有能力的人招不来,有用的人留不住,不适合的人流不出去,是严重制约县级报发展的共性问题。县级报新闻队伍受地域局限,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由于历史原因,加之人事制度改革不充分、机制不健全,造成县级报新闻队伍人员构成复杂、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术和文化水平偏低,极不适应新形势报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截至目前,蒙古贞日报社无一人具有新闻系列副高级职称,无一人是中文或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全日制本科毕业仅有2人。具有新闻系列中级职称有6人,且平均年龄54.8岁,其中在岗的仅有2人。无新闻职称人员占二分之一。特别是蒙古文新闻专业人才奇缺,导致编采力量严重不足,影响着蒙文版报纸的质量。2009年,《蒙古贞日报》招聘两名内蒙古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从事蒙文编采工作,因待遇偏低,两人相继离开,另谋高就。《喀左县报》16人中,有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5人,也无一人具有新闻系列副高级职称,只有一人是新闻本科出身。长期以来,县级报还一度成为党政机关秘书的培养“摇篮”,苦心培养出的业务骨干,经常被党政机关“挖走”。
困惑之三——报往何处去?发展乏力,选择不多,是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转型发展的最大焦虑。
报业发展大势是“有报必有业”。由于受经济和人才等因素的限制,县级民族报基本是“有报无业,一报无业”状态。发行和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事业单位改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报已步入“无业报难办”的危局。产业化怎么实现?路径如何选取是县级报的集体焦虑。传统发展动能没有完全释放就面临转型发展动能转换,对县级民族报来说是全新挑战,更是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总之,受人力资源、资本实力、技术手段等生产要素制约,县级报业,尤其是民族报业产业化进程及发展前景十分渺茫,值得关注。
客观上讲,外部环境不给力,限制了县级民族报做强。财政补贴不足,广告、发行收入不多,经济来源单一,势必造成县级报投资“无米”、驱动无力,发展动力不足,更无法主动适应和运用新媒体,只能抱残守缺惨淡经营。辽宁省阜蒙县属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弱县,人口74万,2014年财政收入12亿,民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当地能做广告的企业寥寥无几,有能力做的不在当地媒体做;有意愿做广告的又做不起。经济环境的弱势造成了广告环境的劣势。再者,相当一部分群众受文化水平限制,阅读报刊习惯没有养成,加上受其他媒体的挤压,县级报的生存空间更加狭窄。
主观上看,思想观念不给力,束缚了县级民族报做大。经济的落后决定了思想的落后。欠发达地区县报之所以难有作为,主要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保守思想过浓,管理体制和机制依然沿袭着计划时期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报媒的发展需求。县级报纸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行政管理与事业单位管理并存。而主管部门对待报社管理,事业化成份过多,企业化成份不足,放手管理不彻底。如人事的安排过多受制于行政力量。对报业商品属性认识不充分,市场经营观念和文化产业意识尚未形成,放开经营不坚决。最终导致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佳。报社本身办报思路不宽,改革创新步子不大,怕负责任,不敢担当。墨守成规的思想观念满足于“办好一张报足矣”的现状。
从内部环境看,办报能力不给力,制约了县级民族报做优。思想观念的落后决定了办报观念和行为的落后。县级报的办报理念尚停留在“自娱自乐、自说自话”模式。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工作性报道还没有走出程式化、概念化报道模式。特别是县域报接近性和民族特色的优势没有很好地把握和发挥。县级报在人才的拥有、使用、配置和管理方面,一直处于弱势。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弱势,造成了人才的极度匮乏。另一方面,旧的、僵化的用人机制没有破除,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县级报从业人员来源渠道复杂,甚至出现“父子同职业,全家搞新闻”现象。
丧失了“抢先抓早”的发展良机的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必须加快传统报向数字报转型步伐,有效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对接与融合的进程,否则势必被边缘化。
加大投入,注入动力。针对新闻出版业发展,国家出台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大政府投入,特别是要加大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民族党报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给予特殊扶持政策,扶上马,送一程。同时,把县级报业真正做为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对待,推动加快新媒体融合步伐。县级报要借力中央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抢抓机遇,积极作为。
大手拉小手,借助外力,凝聚合力。各级报业协会和新闻工作者协会,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中央、省市级报业优质资源,对欠发达地区县级报,特别是县级民族报给予必要的项目、智力扶持。县级报本身应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县级报的丰富办报经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省、市级报业集团,以兼并、托管等形式,吸纳并整合县级报优质资源,做强做大省、市级报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大胆创新,激发活力。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创新,是保证县级报做强做大、转型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坚持党报属性的前提下,把握弯道超车机遇,改革破除束缚县级报创新经营的管理体制、机制和观念,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构筑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建立适应新媒体业务的内容、技术、经营和人才的管理体系和机制。特别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机制创新,时不我待。不为地域经济发展所拘泥,突破地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限,破除懈怠思想,增强进取意识,树立报业经营与发展的意识,引入多元经营、实践多元经营,真正做到产业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多元化经营。
小报大办,发力“新媒”。民族地区的地域性、民族性及其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民族地区党报更要履行好党报的使命。根据县域地缘性和接近性不可复制的优势,尊重新闻规律,树立全新办报理念,突出地方特点,彰显民族特色,增加县报的权威性、可读性和贴近性,打造成少数民族群众喜爱、市场认可的县级主流媒体,占领舆论发布制高点。在此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对本土新闻资源、地域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打造“纸、网、移、微、博、视”综合性新型主流媒体群,宣传先进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此外,用“纸、网”品牌效应吸附广告投放能力,以增加收入,为纸媒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
树立“大人才观”,助力转型。做好人才的选拔、培养、吸引和使用工作,构建强有力的人才战略和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用优厚待遇留住人,吸引人,还能发展人。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打造既熟悉新闻传播规律又熟悉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全媒体人才队伍,为转型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作者是辽宁省阜蒙县蒙古贞日报社副总编)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