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麟
同类新闻的差异化表达
——以湖北日报捐髓报道为例
◎杨 麟
同类新闻是媒体面对同一新闻资源采写的报道。所谓同类新闻的差异化表达,简言之就是事件是相同的,而记者做出的报道却与众不同。同类新闻的差异化表达对个人而言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反映,对媒体而言是一个媒体影响力、竞争力的体现。
同类新闻中很容易出现新闻同质化现象,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新闻采写中走出一条差异化之路,体现自己报纸的定位,便是每一个奋战在第一线的新闻记者应该设法破解的命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的社会新闻捐髓系列报道中,谈谈同类新闻报道如何通过策划挖掘,寻找差异化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我国目前有400多万白血病患者,而且每年以5万至6万的数量增长,其中只有1/4的人能在亲属中找到合适的骨髓捐献者,而绝大部分病人找不到合适供者。骨髓配型成功的比例很低很低。要让更多的人配型成功,就需要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捐髓志愿者行列。
面对献血、捐髓、器官捐献这一事件雷同的新闻,如何从同城媒体大战的捐髓新闻中脱颖而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梳理事件信息,包括捐献人和受捐人的职业、年龄等背景,以及捐髓事件的背景,从中寻找差异。这其中要运用好两个思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
1.探寻捐献者的鲜明特征。
不同的视角可以给读者新鲜的感觉。梳理本报5年来所报道的捐髓人物,在捐髓新闻报道中,每个捐献者尽管重复着同一件事,但不同视角下他们有着各自鲜活的面孔。
按职业来分,有大学生、中学生、医生、公务员、农民工等;按年龄来分,有 “60后”、“70后”、“80后”、“90后”等等,按身份来分,有“最美妈妈”、“最美新娘”等等。通过这些标签,可以突出捐髓人物鲜明特征,迅速脱颖而出。
据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介绍,湖北200余名捐髓者,有近一半是学生,他们年轻的生命,热血澎湃,爱心涌动。
为挽救素不相识的男孩东东,孝感学院学生田强放弃期末考试,前往北京捐髓救人。襄阳一中“90后最美高中生”张文驰在高考备考冲刺的关键时期,毅然来到北京捐髓。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生杨子威为救未曾谋面的白血病女孩,不顾父母反对,前后两次捐髓。
除了学生,捐献最多的当数白衣天使,宜昌市中心医院护士黄丽丹,为捐髓救人,狠心给6个月大的儿子断奶。荆州妇幼保健院医生肖磊连续两次捐献骨髓。
此外,还有农民工、公务员、军人和农民。还有些特殊职业,比如,28岁的襄阳假肢技师施宇,5月将赴北京为一名美国华裔白血病患者捐髓。
还有的是突出年龄,1993年出生的张文驰当时是全国首个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高中生,也是目前国内年龄最小的骨髓捐献者。因此,采访及新闻报道中,我们紧紧抓住张文驰这一特性,进行了大量报道,很快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张文驰捐髓的事迹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2.分析受捐者的信息。
在众多白血病受捐者中,每个人情况也千差万别,分析他们的信息,也可以迅速找到新闻爆发点。 例如,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首例跨国捐髓志愿者张宝,他的捐髓对象是一名韩国白血病患者。
2008年,韩国白血病患者向中华骨髓库求救,经过长时间配型比对,张宝是唯一配型成功者。2010年1月11日,本报特派记者赴北京全程采访报道张宝跨国捐髓全过程。次日,湖北日报一版以《我省首例跨国捐髓昨日采集》为题进行了报道,11版整版刊发《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我省首例跨国骨髓捐献纪实》。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时,特别赞扬张宝在2008年遭遇车祸后,仍继续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
再比如,湖南娄底一家三兄弟不幸身患范可尼贫血症,双胞胎弟弟二毛在等待骨髓中离去,央视新闻频道跟踪报道了湖北、湖南、河北三省联动,救助范可尼贫血症的双胞胎的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就在一家人陷入绝望之时,我省阳新供电公司职工向功威配型成功,大义捐髓,拯救了双胞胎哥哥大毛。
笔者在报道中,不仅把镜头对准了我省的捐献者,更远赴河北省廊坊市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采访受捐者大毛一家人,把报道延伸,凸显人间大爱。
3.事件本身找差异。
捐髓事件本身看似雷同,但运用差异化思维和逆向思维,就能发现许多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就成为了报道的落脚点。
二次捐髓,两年前接受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病情复发,生命垂危之际,当年的骨髓捐献者再次挺身相救。2014年08月28日,襄阳“大爱的哥”杜前委再次捐髓,为苏州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150毫升淋巴细胞。
同日捐髓,2014年4月24日,同济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武钢工人熊燕和恩施医生雷锐,两个素不相识的爱心人士,捐髓拯救两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
最快捐髓,蕲春小伙王兵(化名)为6岁小女孩璇璇(化名)捐献造血干细胞。从配型成功到捐献成功,只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创下我省骨髓捐献最快纪录。
与新媒体的速度和海量信息相比,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其有观点和纵深力,如果不能将新闻事件背后的东西挖掘出来,只是简单的集合或挑选,报纸同质化的问题将无从解决。
在捐髓等重大事件新闻中,几乎同城各家媒体都会有报道,而报道的主要内容无非就是捐髓事件本身,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动脑筋就一定会出现千篇一律。这就要求记者对新闻事件要有纵深挖掘能力,揭开捐髓新闻背后故事 赶赴人物生活工作地方,从点滴爱心寻找,把新闻事件延伸下去,从中寻找出差异化。
例如,恩施鹤峰土家族姑娘向雪敏,为了救治远在千里之外一个素不相识的苏州白血病少年,不仅推迟婚期,还为此特意“增肥”20斤。本报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抓住这些新闻背后的细节,率先报道了鹤峰“最美新娘”推迟婚礼捐髓救人,迅速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以近3分钟的时长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与此同时,新华社“中国网事”也对“最美新娘”进行了报道。
又如在湖北跨国捐髓第一人梁啸的报道中,记者提前赴襄阳深入采访梁啸家人及同事,了解到梁啸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医生,后患病去世,梁啸从小就深受父亲治病救人的思想熏陶。梁啸的妻子当时身怀六甲,为支持丈夫捐髓救人,岳父岳母放下生意来照顾女儿。由于要远赴北京捐髓,从事销售工作的梁啸还放弃了当月奖金。这些感人的细节,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泛泛报道,丰满了捐髓英雄的形象,凸显出了梁啸的奉献精神。
在操石杰捐髓报道中,有一个细节,当时23岁的操石杰身体非常瘦弱,去年,操石杰的父亲突然因淋巴瘤去世。为给父亲治病,原本贫寒的家庭,欠下了10万元债务。母亲一人在家务农,他则来到中建三局一家安装公司实习,每月实习工资800元。
通过深入采访,抓住这一点写出了与同城媒体异彩纷呈的报道。生活重担压不垮柔弱臂膀,“寒门学子”操石杰大义捐髓。
文中一开头就写道,身高1.65米、体重不到50公斤的操石杰蕴藏着巨大的爱心能量。昨日上午,操石杰微笑地躺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骨髓捐献室病床上,鲜红的血液从他身体流出,经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220毫升造血干细胞。
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媒体尤其是党报,对于捐髓、献血、器官捐献等公益性报道,不能仅限于新闻报道本身,还应该带有深厚的感情,浓浓的爱心,充分发挥媒体的号召力和导向型,去普及科学知识,消除人们对捐髓的误区,鼓舞更多爱心人士加入骨髓库,传递生命。
2003年,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成立之初,入库志愿者仅693人。2003年到2006年,全省仅有6人成功捐献骨髓。2007年,捐髓开始加速,一年有12人捐献骨髓。2008年,又有12人捐髓。2009年,有14人捐髓。2010年,有22人捐髓。
2012年捐髓大提速,襄阳爱心司机侯忠在同济医院成功捐献骨髓,成为我省第100例骨髓捐献志愿者。当年有31名志愿者成功捐髓。2013年,这次数字被刷新为48例。
湖北特有的捐髓群星现象背后,媒体尤其是湖北日报充分发挥了媒体建设力,奋力疾呼助推志愿捐髓事业飞速前进。
梳理本报5年来的捐髓报道,消息、通讯、图片、言论等大小报道逾百篇,记者远赴北京,恩施、襄阳、孝感.....零距离直击捐髓现场,深入捐髓志愿者工作生活的地方深入报道;组织捐髓志愿者、红十字会、专家召开座谈会,弘扬社会爱心,传播正能量;采访医生普及捐髓知识,消除误区偏见;为最美新娘向雪敏举办婚礼;呼吁社会各界为白血病患儿奉献爱心;举办捐髓志愿者受捐者见面会,40名曾经捐髓救人的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志愿者齐聚宜昌,他们共同呼吁:消除捐髓误区,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捐髓救人的生命接力中来;在骨髓库和志愿者中搭起爱心桥,策划骨髓库采集车直接开进麻城,当天上百名爱心人士加入骨髓库活动......
捐髓志愿者,聚起来是一团火,散开去是满天星。如何把一个个孤立的捐髓志愿者,汇聚起来传递更大的正能量,鼓舞人心。2013年3月6日,本报联合省红十字会在汉举办 “美丽的奉献——志愿捐髓湖北群星现象”座谈会。中华骨髓库及省文明办、省直机关工委、省红十字会、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领导,部分捐髓代表、受捐者家属和专家学者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志愿者们频繁朴素的话语透露出真实的大爱。
在志愿捐髓事业的关键节点上,本报及时回顾梳理捐髓走过的不凡路,更凸显党报力量。2012年8月8日,襄阳爱心司机候忠在同济医院成功捐献骨髓,成为我省第100例骨髓捐献志愿者。 本报刊发了 《零到一百,走了十年》深度报道,解析数字背后,是无数志愿者用爱心传递希望,重铸生命。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