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朱巧燕
平衡原则在科学新闻中的误用及防范
□ 文/朱巧燕
在科学新闻中需要仔细分辨事实和观点,不能简单机械照搬平衡原则,否则会破坏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关键词:科学新闻、平衡原则、事实、观点
以当前争议很大的转基因报道为例,很多媒体报道误用平衡原则,导致很多问题出现。
典型案例如2012年某报一篇题为《转基因迷局》的深度报道。该报道为对立双方提供了大致相等的版面,一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优点和生物学专家对它的安全性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提到了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反对和抵制,文章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公众需要更多更久的科学实验来验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表面上看,这篇报道遵循了平衡原则,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文章有这样几个问题:
1.为平衡导致报道前后矛盾。一方面说“转基因专家认为转基因食品问世20多年了,全球至今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有害的证据”,另一方面却说学者提出转基因食品可能“增加和积聚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产生对抗生素的“人体抗药性”等。出现这种前后矛盾,是因为记者只是罗列了两方截然不同的观点,没有进一步挖掘彼此的证据是什么,证据的可靠程度如何。
2.双方证据的可靠程度不匹配。支持
方引用了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药物卫生监管局(FDA)官网提供的统计数据,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论文的研究结论,并且采访了中国大学里相关的具名专家。反对方则是既无具体名字也无具体身份的匿名信源,“来自生物、遗传、医学、环境、经济等领域的专家”“一些研究学者”“科学家们”,甚至把科幻小说场景也作为支持证据。虽然支持方的证据可靠程度更高,但是普通受众很难分辨其中的差别,客观上造成事实混淆。
3.把平衡当作目标本身,而非追求客观真实的手段。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没有争议的问题,即使“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还是不断有人声称自己制造出了所谓的“永动机”,如果媒体在“水能不能变油”“某仙丹能否治百病”“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等问题中采用平衡原则,显然荒谬可笑。在自然科学新闻的报道中,“平衡”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平衡”更接近客观真实的手段。
滥用平衡原则,不仅破坏科学报道的准确性,也可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1.误导个人选择。据调查,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中国公民比例还较低,大多数民众没有能力分辨科学与伪科学。“平衡报道”中的伪科学部分诉诸直觉与感性,与诉诸于理性的严谨科学比起来总是更有吸引力。很多科学技术与个人生活决策攸关,错误的科学知识会导致不必要的恐慌,例如有人担心手机、电脑、移动信号基站等等电磁辐射会有“致癌危险”,于是花不必要的钱购买防辐射服之类的产品。有的甚至还会给人带来人身伤害乃至死亡,如很多人因为听信媒体上“养生大师”生吃泥鳅去火的食疗法,结果患严重的寄生虫疾病;再如一些人生病时被误导寻求替代疗法,结果贻误治疗时机。
2.阻碍科学进步。科学的进步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良性反馈,其资金、人才和选题等都来自社会。媒体如果不能正确反映科学技术的成果,会造成公众对科学的偏见、恐慌甚至敌意。还是以转基因技术为例,虽然到目前为止转基因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已经长达17年,迄今尚未发生有确切科学证据的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事故,主流科学界也认为转基因安全风险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然而部分媒体出于平衡原则,客观上造成转基因食品“致癌、降低精子活性、导致老鼠灭绝”等谣言盛行,加剧了人们的不信任。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抗虫转基因水稻,虽然早在2009年就已经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但一直未能批准上市,阻碍了我国基因技术的研发进展。
3.误导公共决策。政府在公共决策过程中,越来越注意与公众沟通,吸纳民意。但如同英国学者Durant所言,“许多公共政策都含有科学背景,只有当这些决策经过具备科学素质的公众讨论,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民主决策”。如果大众缺乏科学素养和判断能力,“公共参与”可能会误导公共决策。例如,自2007年厦门成功抵制PX(芳烃)项目在当地建设以来,全国各地多次爆发类似问题,绝大多数PX项目陷入了“上马一个,抵制一个,关停一个”的困境。这使得国内PX产能跟不上需求,只能高价从国外进口,危害下游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最终利益。
综上,媒体如果机械运用平衡原则,不能准确再现事实。要真正遵循平衡原则,帮助受众更好地认知客观世界,则必须做一定的调适。
1.注意科学新闻与政治新闻的区别。
平衡原则源自政治新闻,其初衷是给针对相同事实的不同观点提供同等机会,避免媒体沦为某个政治团体的发声工具,以争取更广泛受众的信任。但科学新闻与政治新闻不同,在科学争议中,“事实”本身就是争论焦点,“地球是平的还是圆的”“转基因食品有毒还是安全”“疫苗的风险与收益孰大”都是针对事实的争议,立场和观点可以平衡,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简单采取平衡策略。
2.识别真正的权威专家意见。媒体在报道科学新闻的时候,通常需要采访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并引用他们的观点,如果选择了错误的采访对象,可能就会得出不可靠的结论。这方面经常可以见到的误区有:(1)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不一定是科学家,还有可能是后勤、行政等支持性岗位的员工;(2)如果不是出身于科学研究,主管部门领导的个人观点也不一定权威可靠;(3)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专业细分时代,即使是科学家,如果不是同一个领域的,通常也是处于“隔行如隔山”的状态。
3.分清证据的可靠性等级。科学的权威来自于不惧权威,它的可靠性来自于证据的可靠性。科学的一项原则,是特殊的主张需要特殊的证据,即使是科学家的观点,也要审查其证据的可靠性等级。最可靠的证据,应该经过可独立重复观察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所检验,它可以排除观察者偏见、统计幻觉、安慰剂效应等混淆因素。要判断证据是否科学可靠,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研究方法训练,一般人可能不具有这种能力。媒体和记者承担向普通公众传递正确知识的任务,应该具备基本的方法论和逻辑思维,比普通人更有判断能力。在自己不能判断的时候,应该寻求同领域一线科研出身的权威专家的意见,不能为吸引眼球而传播耸人听闻的“消息和结论”。
(作者是温州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
编 辑 万小广 wxgpeter13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