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数据新闻如何由“作品”变“产品”?
——《南方都市报》数据新闻工作室操作思路

2015-12-09 15:41文/邹
中国记者 2015年1期
关键词:都市报

□ 文/邹 莹

可视化数据新闻如何由“作品”变“产品”?
——《南方都市报》数据新闻工作室操作思路

□ 文/邹 莹

前不久,“汉语盘点”刚刚揭晓中国2014年度字与词,“法”“反腐”分别当选。如果要评一下国内媒体行业的年度热词,我想,可视化“数据新闻”势必要占一席。起航于2012年,到如今貌似花开遍地,从数据中找到热情,成了“法宝”。

可是,这“法宝”,怎样才算灵?

数据促生新闻

还是老生常谈,什么是数据新闻?

《南方都市报》曾将一年的城市天空颜色拼接在一起,用类似马赛克的视觉效果,向市民展现,一幅蓝灰图,就是这一年里我们头顶的颜色。这是数据新闻吗?答案肯定。

在很多人的直观感受里,数据新闻就是将调研、报告、文献等里的数据拎出来,做成表格,绘成图形,让数据变得醒目,让版面变得活泼。显然,这只是将数据直接进行图示化转换,只是“文本可视化”,媒体仅充当了“美工”角色。更重要的是,媒体将局限在单一的发布源上,且难以考证数据的可靠性,是一种被动呈现,作品价值有限。

但数据不等于数字,它记录一切自然现象、人类活动的轨迹。当下,这一特性更加明显。我们在现实和网络的一举一动,都会以数据的方式被记录、存贮下来。比如,从你刷卡和网购记录分析你的消费习惯……数据是生活的一种映射,我们对数据的分析,其实是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分析。

数据新闻,实则“数据+新闻”,二者互为因果。媒体所做,或应在原创性的数据挖掘中,让新闻再生。媒体跳出“被发布”的圈子,自己通过数据独立叙事,表达见解。搜寻存在于不同时空的海量数据,并按照各种角度和创意进行深加工,发现数据之间的逻辑关联,辅以恰当的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获得全新的新闻,感受作者所释放出来的“态度”,也就是结论真相。

数据新闻不仅有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有说服力的叙事性,更在海量数据信息中创造了新的可能:在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中,促成更具价值的新闻果实;在与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终端需求的融汇中,实验出更具互动性、传播性的新闻和服务类产品。这种可能,还是一次催化:引导采编向新型新闻报道模式转换思维。动态面前,迅捷地找到发散和延展方向,将平面新闻置于多维空间中。数据新闻需要逻辑分析能力。采编人员需要从某个新闻角度入手,选择最适合的数据分析手段,如对比、关联、量化等等。同时,需要对数据保持洁癖。回到上面一年天空图的例子,每一天的天空图片均为“定点定时”拍摄,这决定了数据的真实性,也是新闻之根本。数据新闻结论切不可武断。做此选题时,有观点提出,蓝灰天空是不是代表了城市的灰霾程度,呈现灰色的天数就是灰霾天数。通过补充采访气象部门,获知灰色也许因为下雨也许因为天阴。

唯有如此,数据新闻,才真正具有优势。当新技术打破传统记者对信源的垄断,当各种更优质的传播模式不断涌现,新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我们可以在数据支持下,构造一个强有力的观点,而不需主观地猜测或摘录别人的话语;随着数据公开程度的提高,我们对真相的挖掘和还原,也不再那么困难重重。更关键的是,数据新闻的应用潜质不容忽视,因为独立成长性加之较好用户的体验,能加速其由“作品”变“产品”,实现内容变现。

数据新闻是团队作战

2014年6月,《南方都市报》全新优化升级,一方面力造慢阅读、深阅读、精阅读,从容而优雅;另一方面强调挖掘数据、分析数据、重获新闻的生产方式,累积而新生。南都数据新闻工作室应运而生。工作室成员由主持、编辑、交互设计师、数据工程师、音视频制作者、民调小组等组成,虚拟设置,团队作业。

何为虚拟?平时大家在各自部门工作,在数据选题的驱动下,召集起来各司其职。你会发现,团队里多为技术专员,没有固定几名记者。

因为,设想之中是要通过数据新闻这一新型的报道方式,引导《南方都市报》所有采编思维的转变。在与互联网拼时间的硬仗中,做差异化报道——显然,通过数据找到表象背后的原因与真相有更高的价值。每一名记者都拥有独一无二的资源,即“跑口”:从“口”上,他可以即时获取新闻原料;在“口”上,他可以实现更多的经营与积累,组建自己的资料库数据库。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南方都市报》在7天里做了三期数据新闻,其中第一个是地震刚发生时的“中国百年地震分布图”,展示各省市区的5级以及7级地震次数,处于地震带上的云南经历了哪些悲痛,又有哪些地方从未经历5级地震。这期报道影响广泛,跟新闻动态几乎同步的数据结论,是其最大看点。那么这期数据报道从何而来?来自数据工作室组织下的记者积累,在“就事论事”的同时,亦想着“没事找事”,这样才能在“有事的时候脱颖而出”。

由此带来的是采编工作核心的转变,以及工作技能的升级。作为数据记者,首先得熟悉数据的藏身地,知道如何去获取;其次得理解数据,感受它所代表的意义;第三得熟悉如何去表现,如何去讲述。当然,采编的工作量明显增大,以往1000字的消息稿可以一小时完成,如今一个数据新闻也许需要十倍百倍的时间,薪酬体系的倾向性或是保障的利器。

南都数据新闻工作室目前的工作包括数据库搭建、延展即时热点、创意数据作品生产等,不同的作品辅以合适的表现手法,如信息图、交互图等,再通过报纸版面,南都网、南都官微,以及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南都有数”进行传播。如习近平在强调古代经典诗词的意义时,出品了交互作品《挑战古诗词,打败小学生根本停不下来》,通过微信传播,5万多人用答题的方式做了“自测”。 再如,在赠送澳门的大熊猫病亡的由头下,报纸版面用数据结合信息图平面的视觉方式梳理了中国大熊猫“留洋路径”,包括现今有多少大熊猫在国外等;同时,还用动画视频方式,讲述“如何从中国弄走一只熊猫”的故事。一个题材做到多个姿态,深度使用资源,更加强了传播效果。

数据新闻的纸媒比较优势

几大门户网站目前多已设“数据新闻”单元,风格不一,各有看头。与之相比,传统媒体深耕的数据新闻,优势在哪?资源。与政府、知情者、受访者打交道的能力,对社会对城市对人际关系的观察能力,皆为资源。更重要的是,在对资源的利用中实现原创,而不是搬运。

在此过程中,发现在国内做数据新闻,最痛苦的莫过于数据缺失,太多数据未公开。这类选题,一旦碰壁,倍感无力。在信息缺失以及不对称的情况下,就得自己通过数据挖掘,找到答案,同时也找到有别于官方资料的独立阐释。因为,数据不说谎。

当然,近两年各级政府在信息公开上已经有较大进步,媒体亦通过数据新闻去推动政府开放更多社会公共数据资源。作为一名数据新闻从业者,因此而慰。

(作者是《南方都市报》数据新闻工作室主持)

猜你喜欢
都市报
在守正中不断融合创新——浅析温州都市报全媒体报道的路径探索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钱江晚报来了“小冰”——一张都市报在“Al+新闻”上的探索和突破
“温州人都进来看看”——温州都市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探索
《海峡都市报》影像俱乐部会员作品选登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国内主流媒体中的新疆形象建构——以2012年《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