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礼正义》点校本谈引文讫止的判断

2015-12-09 12:14颜春峰
语言研究 2015年4期

颜春峰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1121)

给古籍施加现代标点时,引文起讫要加引号。引文的起始一目了然,而引文的讫止——引文到哪里结束,却很难判断。以至于中华书局《周礼正义》点校本这样优秀的古籍整理范本,其引文讫止的误判就超过200处。从中归纳出一些条例或要点,可以为判断引文讫止提供有益的辅助。

(一)注疏须与经文关键词眼对应

1)云“臣妾,男女贫贱之称”者,……惠士奇云:“古无奴婢,有臣妾……《周书·大聚》曰:‘春发枯槁,夏发叶荣,秋发实蔬,冬发薪蒸,皆臣妾之职也。’”(88页)

按:针对郑玄注“臣妾”这个关键词,惠士奇引《周书》“春发枯槁,夏发叶荣,秋发实蔬,冬发薪蒸”,而认为这些“皆臣妾之职也”。

2)云“及无引籍,不得入宫司马殿门也”者,贾疏云:“言引籍者,有门籍及引人乃得出入也。”又云:“司马殿门者,汉宫殿门每门皆使司马一人守门,比千石,皆号司马殿门也。”(219页)

按:“引籍”和“司马殿门”均为郑注关键词,贾疏“言‘引籍’者……”、“又云‘司马殿门’者……”分别疏解之。“又云”当置于引号内,否则就变成孙疏另起引贾疏的提示。

3)注云“丧纪,丧事之祭,谓虞祔也”者,《文王世子》注云:“纪犹事也。”案:此丧纪与《甸师》“丧事”义同,盖通大小丧言之。《礼运》郑注云:“纪,丝缕之数有纪,丧事有法数,故亦谓之纪。”(261页)

按:《礼运》郑注仅有“纪,丝缕之数有纪”,“丧事有法数,故亦谓之纪”是孙疏,解说郑注“丧纪”。

4)注云“政读为征”者,《均人》“掌均地政”,注亦云“政读为征”。地征谓地守、地职之税也。(1179页)

按:照此标点,“地征谓地守、地职之税也”是孙疏。但所对应的《土均》有“地守”无“地职”:“掌平土地之政,以均地守,以均地事,以均地贡。”而《均人》则有“地职”:“掌均地政,均地守,均地职,均人民、牛马、车辇之力政。”可知“地征谓地守地职之税也”亦为郑注,当置于引号内。

5)引《相玉书》曰“珽玉六寸,明自照”者,《玉藻》注同,证大圭首六寸,名珽,自杀以下二尺四寸也。贾疏云:“谓于三尺圭上,除六寸之下,两畔杀去之,使以上为椎头。言六寸,据上不杀者而言。”引之者,证大圭者为终葵六寸以下杼之也。(3332页)

按:“引之者,证大圭者为终葵六寸以下杼之也”仍为贾疏,“引之者”对应“引《相玉书》”。

(二)疏解须与所据引文对应

6)云“纠犹割也,察也”者,《宫正》、《寺人》、《大司徒》注并同。《说文·糸部》云:“纠,绳三合也。”引申之,凡有所绳治,并谓之纠。《大司马》注云:“纠犹正也。”《广雅·释诂》云:“割,断也。”凡物有邪者,必断割之乃正,故纠训正,亦得训割也。训察者,《汉书·平帝纪》颜注云:“纠谓禁察也。”《左传》僖二十八年孔疏云:“纠者绳治之名,割、察皆绳治之事,故郑兼两义为释。”(158页)

按:郑注“纠犹割也,察也”是孙疏对象,“割、察皆绳治之事……”针对郑注而发,是孙疏。孔疏仅有“纠者绳治之名”,与上《汉书·平帝纪》颜注“纠谓禁察也”共同作为“纠训察”之证。

7)注云“同谓威其不协僭差者”者,《尔雅·释诂》云:“协,和也。”《左》昭三年传云:“不协而盟。”僭差者,谓僭越差贷。《史记·礼书》云:“奢溢僭差,威而同之,所以和其争竞,一其制度。”(1357页)

按:《史记·礼书》仅有“奢溢僭差”一句,引以印证上文“僭差”;而“威而同之,所以和其争竞,一其制度”是孙疏对郑注的解释。

8)注云“伐木之柯”者,《国语·晋语》韦注云:“柯,斧柄,所操以伐木。”《周书·文酌篇》云“九柯十匠归林柯”,盖谓车人之事也。(3510页)

按:《周书·文酌篇》云:“一弓二矢归射,三轮四舆归御,五剥六鱼归蓄,七陶八冶归灶,九柯十匠归林,十一竹十二苇归时。”“柯”字属下“‘柯’盖谓车人之事也”,是孙疏对应“柯”。

(三)知悉孙疏常用语

9)正字当作“渌”。《说文·水部》云:“漉,浚也,重文渌,漉或从彔,字亦作。《方言》云:“,涸也。”(3320页)

按:“字亦作某”不见于《说文》,而是孙疏常用语。例如26页引《说文·广部》“庖,厨也”之后说“字亦作胞”,引《祭统》“胞者,肉吏之贱者也”为证;762页引《说文·厂部》“厌,笮也,一曰合也”之后说“字亦作压”,引《公羊》文十四年何注“压,服也”为证。此处引《说文》止于“漉或从彔”,“字亦作”为孙疏,下引《方言》为证。

10)依《内司服》注:“女御服褖衣。”今依金榜说,女御亦得服展衣,详彼疏。(516页)

按:凡言“依某某注”是据某某注推断,而非引原文。例如2635页“依《巾车》注说,遣车亦陈驾”、2751页“依《冶氏》注,锾为六两大半两”。《内司服》注:“内命妇之服:鞠衣,九嫔也;展衣,世妇也;缘衣,女御也。”“缘”孙疏以为当为“褖”(590页)。可见“女御服褖衣”是孙疏据“褖衣,女御也”所知,不宜加引号。

11)以意求之,《掌戮》所云“墨者使守门者”,疑通凡守城郭宫府诸门者言之,司门之门徒,亦其一也。又云“刖者使守囿者”,盖即囿游之阍。(45-46页)

按:“云‘……’者”是称引的标志,《掌戮》所云是“墨者使守门”、“刖者使守囿”(2879-2880页)。

12)《士冠礼》注云:“在鼎曰升,在俎曰载者,对文则异,散文得通。”(2517页)

按:“对文则异,散文得通”是孙疏常用语,例如710页引《司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后说“庸、功对文则异,散文则通”,2876页引《尔雅·释诂》“斩,杀也”后说“斩、杀对文则异,散文则通”。 “‘……’者”是称引的标志,《士冠礼》注仅有“在鼎曰升,在俎曰载”。

13)云“称责,谓贷子”者……《史记·货殖传》云“子贷金钱千贯。”又云“长安中,列侯封君,行从军旅,赍贷子钱。”《索隐》云:“子谓利息也。贷子,盖汉时常语。”(171页)

按:《索隐》仅有“子谓利息也”。“贷子,盖汉时常语”是孙疏,“盖汉时常语”是孙疏常用揭示语,例如480页“馀见,盖汉时常语”,1529页“著略,盖汉时常语”,1166页“郑用汉时常语……亦据汉时常语也”。

(四)引某说仅有引文和注释却无论述,则其论述极可能误标在引号外

14)注云“时斩材,斩材之时也”者,贾疏云:“案《礼记·王制》云:‘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彼据万民伐木之时,谓十月之中。此云万民时斩材,亦谓十月时。(1201页)

按:假如贾疏仅仅引《礼记·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则孙疏何必舍近求远从贾疏转引?贾疏是引彼《礼记·王制》与此“万民时斩材”对比:“彼据万民伐木之时,谓十月之中。此云万民时斩材,亦谓十月时”均为贾疏。

15)注云“兵车之式高三尺三寸”者,贾疏云:“车舆之广六尺六寸,取半为式之高,故知三尺三寸也。”钱坫云:“《春秋谷梁传》:‘叔孙得臣败长狄于咸,断其首而载之,眉见于轼。”范注:“兵车之轼,高三尺三寸。”说与郑合。(3194页)

按:引《春秋谷梁传》及范注均应标单引号,“说与郑合”也出自钱坫《车制考》,是说“范注”“说与郑合”。假如没有“说与郑合”,则引《春秋谷梁传》及范注亦无须转引自钱坫。

(五)引若干旧注为证,则不容其中一句为孙疏

16)云“依,其制如屏风然”者,据汉制为释。《觐礼》注云:“依,如今绨素屏风也。”《明堂位》注云:“斧依,为斧文屏风于牖户之间。”《释名·释床帐》云:“扆,倚也,在后所依倚也。”《书·顾命》“狄设黼扆缀衣”,伪孔传云:“扆,屏风,画为斧文,置户牖间。”《尔雅·释宫》云:“牖户之间谓之扆。”郭注云:“窗东户西也。”礼云斧扆者,以其所在处名之。《顾命》孔疏引郭璞又云:“礼有斧扆,形如屏风,画为斧文,置于扆地,因名为扆。”案:《礼经》之依,《尚书》、《尔雅》皆作“扆”,《隶释·汉石经·尚书》又作“衣”。《说文·户部》云:“户牖之间谓之扆,从户衣声。”则扆为正字,依、衣皆同声假借字。(1545页)

按:“礼云斧扆者,以其所在处名之”仍为郭璞注。

(六)疏文过短,与下文语义联系较紧,则下文很可能仍是疏文

17)“参分其腊广,去一以为首广而围之”者,《曲礼》云“进剑者左首”,孔疏云:“首,剑拊环也。”《少仪》曰“泽剑首”,郑云:“泽,弄也。”推寻剑刃利,不容可弄,正是剑环也。《春秋》鲁定公十年,叔孙之圉人欲杀公若,伪不解礼,而授剑末。杜云:“以剑锋末授之。”案:解锋为末,则环是首也。(3256—3257页)

按:从“首,剑拊环也”到“则环是首也”,全是引孔疏。

(七)叙述与所引不对应,则引号有误

18)注云“所谓华虫也”者,贾疏云:“《虞书》云‘山、龙、华虫’。彼画华虫,次在龙下。此文亦次龙下,故知当华虫也。《春官·司服》‘飨射则鷩冕’,注云:‘鷩画以雉,谓华虫也。’华虫,五色之虫。”案:郑、贾意,盖以十二章中有雉,名为华虫。(3310页)

按:既云“郑、贾意”,则上引不应仅有贾疏。贾疏止于“故知当华虫也”,《春官·司服》及注均为孙疏另引,“华虫,五色之虫”亦为郑玄注。

(八)夹引夹叙时会有对应句子

19)注云“工,取龟攻龟”者,贾疏云:“案其职云‘取龟用秋时甲成之时也,攻龟用春时风气燥达之时’,故也。”(1282页)

按:“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为《龟人》原文(1952页),贾疏分别以“甲成之时”、“风气燥达之时”对应释之。

20)贾疏云:“……《诗》云‘驷騵彭彭,武王所乘’,又云‘驷驖孔阜,秦襄公以田’,是齐色不专据宗庙。”(2617页)

按:引《诗》“驷騵彭彭”出自《大雅·大明》,“驷驖孔阜”出自《秦风·驷驖》。“武王所乘”、“秦襄公以田”分别是贾疏解释。

(九)区分郑司农、郑玄、杜子春注的界线

21)郑司农云:“国有大役,大司马与谋虑其事也。植,谓部曲将吏。故宋城,《春秋传》曰“华元为植巡功。”属谓聚会之也。要者,薄书也。考,谓考校其功。玄谓虑事者,封人也。于有役,司马与之。植,筑城桢也。属,赋丈尺与其用人数。(2357页)

按:“玄谓”以下是郑玄注,郑玄释“属”为“赋丈尺与其用人数”。孙疏2359页指出这是“破先郑说(“属谓聚会之也”)”,又说“后郑说盖隐据《左传》,与先郑‘聚会’之训亦可互通”,可见“玄谓”之前均为郑司农注。

22)郑司农云:“抉者,所以纵弦也。拾者,所以引弦也。”《诗》云:“抉拾既次。”《诗》家说或谓抉谓引弦彄也,拾谓鞴扞也。玄谓抉,挟矢时所以持弦饰也,着右手巨指。(2570页)

按:郑司农所云一直到“拾谓鞴扞也”(见《周礼郑司农解诂》卷四)。孙疏2570页指出:引《诗》“抉拾既次”,是“证射有抉拾,又因欲引《诗》家说以广异义,故先举经文于前也”;说“《诗》家说或谓抉谓引弦彄也,拾谓鞴扞也”,“与先郑前说正相反,后郑亦从之”,可证。

23)故书祀或作禩。郑司农云:“谓保守郊祭诸祀及社,无令寇侵犯之。杜子春读禩为祀,书亦或为祀。”(2042页)

按:郑司农注止于“无令寇侵犯之”,“杜子春读”以下非郑司农所引。2055页“杜子春读貉为‘百尔所思’之百,书亦或为禡”,1986页“故书造作灶,杜子春读灶为造次之造,书亦或为造,造祭于祖也。郑司农云:‘类、造、禬、禜、攻、说,皆祭名也……’”,均可模拟。

(十)注意引文讫止的关键词

1 “又”、“又云”、“又曰”表示承接

24)《说文·目部》云:“,无目也。又盲目无牟子也。”(1272页)

按:“又”上承“《说文·目部》”,是再引《说文》对“盲”的解说:“盲,目无牟子也。”①(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79年,页73。

25)江永云:“肉豆,庶羞也。《特牲》、《少牢》尸食举之时,佐食羞庶羞四豆于左,尸食之。又云‘庶羞,小子设之。’”(2388页)

按:“又云”上承“江永云”,是孙疏另起引江永,出自江永《礼书纲目》卷四二:“别有庶羞,盖夏官小子设之。”标作单引号,则误以为《特牲》或《少牢》文。

26)陈祥道云:“璧圜九寸,好三寸,延其袤为一尺,旁各损半寸,则广八寸矣。《说文》曰:‘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又曰:‘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然则璧羡袤十寸,广八寸。以十寸起度,则十尺为丈,十丈为引。以八寸起度,则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度必为璧以起之,则围三径一之制,又寓乎其中矣。”(3335-3336页)

按:“又曰”上承“《说文》曰”,则“十寸为尺。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非陈祥道语,仍为《说文》“尺”字所释。

2 “是也”表示引证或肯定

27)“司烜氏”者,此官掌火禁,兼掌坟烛庭燎。《国语·周语》云“火师监燎”,韦注云:“火师司火。燎,庭燎也。”董增龄谓即此司烜氏是也。(2723页)

按:“是也”用法大体有二:一种是表示引以为证。例如《秋官·司仪》郑注:“《觐礼》曰‘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是也。”孙疏指出引“《觐礼》曰‘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是也”者,是“《觐礼》经末附载会同之礼,与此事同,故引以为证”(3011页)。再如2791页:“亡国之社亦有稷,《丧祝》云‘掌胜国邑之社稷之祝号’是也。”3022页:“注云‘谓相朝也’者,即《大行人》云‘世相朝’是也。”另一种是与“非也”(如2776页:“贾疏谓庶人在官者,非也。”)相对的肯定判断,谓正确。例如2804页与“失之”相对:“贾谓大事兼有大宾客之事,是也。但此遂士所掌,亦兼在四郊内,惟在六乡外耳。贾说失之。”2781页与“尤塙”相对:“王应电、李光坡、姜兆锡、方苞、庄有可并谓此命入会致事当在岁终,是也。姜又引《士师》‘岁终则令正要会’为证,尤塙。”作为肯定判断,“是也”之前理应逗开。此例“董增龄谓即此司烜氏是也”,董增龄原话是:“司烜供庭燎,则火师其司烜与?”孙疏概括为“董增龄谓即此司烜氏”,且明确予以肯定。“是也”前若不点断,就把孙诒让的肯定误作董增龄的引证。

28)霍山,虞夏时以为中岳,《禹贡》谓之大岳。贾疏及《诗·唐谱》孔疏引《禹贡》郑注云:“大岳在河东故彘县东,名霍大山是也。”(2675页)

按:无论表示引证还是肯定,均应确定“是也”是谁说的。此例郑注止于“霍大山”,“是也”是孙疏。

3 “是”、“彼”、“此”、“若然”、“所”表示指代

29)《楚辞·离骚》云:“精琼靡以为粻。”王注云:“精,凿也。靡,屑也。”精凿玉屑以为储粮,是古有食玉屑之法。(456页)

按:“是”指代上述引文,“是古有食玉屑之法”是孙疏据《楚辞·离骚》及王逸注的推断,“精凿玉屑,以为储粮”仍为王逸注。

30)《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注云:“委积者,廪人、仓人计九谷之数,足国用,以其余共之,所谓余法用也。”职内邦之移用,亦如此也。彼《遗人》之“委积”,亦储余财移给他用,足以相况也。(486页)

按:“彼《遗人》之‘委积’”表明孙疏自此始,“职内邦之移用,亦如此也”仍为郑注(986页)。

31)戴震云:“《说文·玉部》曰:‘瓒,三玉二石也。’礼,天子用全,纯玉也;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瓒,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此盖泛记用玉为饰之等。石谓石之次玉者,如《诗》之‘充耳琇莹,贻我佩玖’,琇与玖皆美石。”(3328页)

按:“礼,天子用全,纯玉也;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瓒,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仍为《说文·玉部》引文,“此盖泛记……”指代上述“瓒”字说解并予以解说。

32)贾疏云:“……郑注《冶氏》云:‘许叔重《说文解字》云:“锊,锾也。”今东莱称或以大半两为钧,十钧为锾,锾重六两大半两,若然,锾锊一也。’言大半两,是三分两之二。郑意以此为正,故不从诸家以六两为锾。”(2860-2861页)

按:“若然,锾锊一也”非郑玄注文,乃贾公彦疏。郑玄注:“玄谓许叔重《说文解字》云:‘锊,锾也。’今东莱称或以大半两为钧,十均为锾,锾重六两大半两。锾锊似同矣,则三锊为一斤四两。”(3249页)郑注“锾锊似同矣”,而“若然,锾锊一也”是贾疏的判断。“若然……”表示指代,例如1178页引《书传》之后说“若然,田在泽,泽中有囿;田在山,山中有苑”,1224页引《孟子·万章篇》之后说“若然,赒赐二事小异,郑通释之耳”。

33)许宗彦云:“……《祭法》‘去祧为坛’,《南史》臧焘曰:‘寻去祧之言,则祧非文武之庙矣。’文武,周之祖宗,何云去祧为坛乎?明远庙为祧者,无服之祖也。”所驳甚确。金鹗云:“……”案:许金二说申王义是也。(1256-1257页)

按:“所驳甚确”是许宗彦对臧焘所言的判断(见其《鉴止水斋集·周庙祧考世室考》),则此前均为臧焘所言,即从“寻去祧之言”到“无服之祖也”都是臧焘的话,见《南史》本传。

4 “盖”、“则”、“然则”表示归纳或转折

34)戴震云:“案者,棜禁之属。《仪礼》注曰:‘棜之制,上有四周,下无足,盖如今承盘。’《礼器》注曰:‘禁,如今方案,隋长局足,高三寸。’棜又名斯禁,斯,尽也,切地无足。此以案承枣栗,上宜有四周。汉制小方案局足,此亦宜有足。”(3346页)

按:《仪礼》注仅有“棜之制,上有四周,下无足”,“盖如今承盘”是戴震判断。

35)俞正燮云:“……《夏官·都司马》云‘掌都之士庶子戒令’,《家司马》亦如之。则都有庶子,如卜皮之庶子是也。家有庶子,如吕不韦之庶子是也。”(231页)

按:“则”表示转折,“家司马亦如之”亦是《夏官·都司马》引文(2705-2707页)。

36)《月令》孔疏云:“雩之与祷所以异者,《考异邮》说云:‘天子祷九州岛山川,诸侯祷封内,大夫祷所食邑。’然则水旱所祷,山川亦其一也。”(2027页)

按:孔疏止于“大夫祷所食邑”。“然则水旱所祷,山川亦其一也”是孙诒让据孔疏推论。

5 “故”、“以”表示因果

37)云“自九嫔以下,九九而御于王所”者,《内宰》注释九御云:“九九而御于王所,因以号焉。与此义同。”《女御》注云:“王不就后宫息,故凡嫔御皆就御于王所。”(553页)

按:《女御》注仅有“王不就后宫息”,“故”表示据此而知,“故凡嫔御皆就御于王所”是孙疏据此对郑注“自九嫔以下,九九而御于王所”的推断。

38)《圉人》所云“凡宾客、丧纪牵马而入陈”者,指驾车之真马而言。故郑注云“启后所荐马,以其陈而不用,与涂车刍灵异。”(509页)

按:郑注仅有“启后所荐马”(2634页)。“以其陈而不用,与涂车刍灵异”是孙疏。

6 “今”表示对比

39)惠栋云:“《弟子职》云:‘志无虚邪。’或古本虚作空,故读从之。古穹与空同,《文选》注引《韩诗·白驹》云‘在彼穹谷’,薛君曰:‘穹谷,深谷也。今《诗》穹作空。’”(3299页)按:“今”为对比之提示,“今《诗》穹作空”为惠栋语,《文选》李善注引薛君曰仅为“穹谷,深谷也”。

7 “即”表示对等

40)云“贾师,定物贾”者……亦谓之贾正,《左》昭二十五年传,臧会奔郈,郈鲂假使为贾正。杜注云:“贾正掌货物,使有常贾,若市吏即此官也。”(663页)

按:杜注止于“若市吏”,“即此官也”是孙疏,对应“贾师亦谓之贾正”。

8 “之等”、“之属”总束引文

41)贾疏云:“茵者,谓若《少仪》云‘枕几茵颕之等’,郑云‘茵,著蓐’是也。”(574页)

按:“之等”非原文,当置于引号外。例如《食医》:“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32页贾疏引作“案其职云‘春多酸、夏多苦’之等”,以“之等”包括“秋多辛,冬多咸”。

42)衅国宝,即《天府》云“衅宝镇及宝器之属”。(2395页)

按:《天府》所云仅有“衅宝镇及宝器”(1567页),“之属”应置于引号外。例如1238页“多少,若《廪人》所云‘四鬴、三鬴、二鬴’之属”。

【附记】本文的撰写得到汪少华先生的指导,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