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平 汪大喹 陈晓玲
摘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操作性较差、与市场契合度较低、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尝试提出优化培养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培养目标;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31-02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诠释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社会需求和教育理念提出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培养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发挥着方向性和引领性的作用。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结构,包括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各级各类的专业目标、课程实施目标以及操作目标等,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要层层递进。
根据学校水平层次分析,当前地方高等学校可以划分为应用型、教学型和研究型等,从人才培养方面分析,主要是少量的综合型、研究型、专业教学性型还有职业性技术性的院校。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生成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定位。
1.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确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人才培养是否适合社会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本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其中包括概括性方向和对所培养的人才期待的结果。
2.学校需要。学校的发展和地方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这类培养目标要根据社会、学校和它所在地方经济区域的办学传统和条件等来制定,既体现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要体现地域差异性,也可以说是特色性。在此过程中,高校要理性分析学校的优劣势,把握市场机会,准确判断潜在的威胁,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学生需要。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的发展。社会需要、学校需要和学生需要应该是一个有机而统一的整体。培养目标的制定不仅要体现在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普遍面临着在合并升级后,存在办学底子薄、发展困难大的问题。同时许多高校为获得更多的国家教育资源和社会声誉而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定位学术性综合大学,最终导致地方高校特色全无,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过分重视学术理论型人才培养,从而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大下滑,自身发展也进入“瓶颈”状态。
1.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人才市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才培养目标也不断发生变化,重心由原来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的培养任务向高职教育逐渐转移,这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和社会需要的,但是在转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受几千年传统教育思想中重学术轻技术的影响,许多高校在转型期间人才培养目标上纷纷向研究性综合大学看齐,由原来普通专科教育升级后,成为学术性本科教育,失去了原来专科应有的特色。在目标定位上追求大而全,定位模式逐渐单一化。近几年部分高校也认识到这一问题,逐渐尝试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标新立异,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没能够彻底转变,许多高校虽然定位在“应用型”、“创新性”等不同方向,但翻阅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专业教学计划后,仍然发现雷同性是一大特点,课程结构体系差别也很小,使用的教材也是统一规划教材。无论是应用型实用人才还是理论型研究人才,其培养路径十分相似。培养目标也出现了表里不一和趋同性的严重现象。
2.人才培养目标操作性较差。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一方面较笼统、抽象,难以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去,其培养目标以“全面发展”、“创新型”、“高水平”等这些高大词语高频出现,这样导致培养目标难以检测与评价;另一方面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时,重视目标的总体方向,对专业或课程学习所应达到的目标等方面缺乏具体精确的规定。导致培养目标可操作性较差,专业设置适应性不强,专业目标定位空泛,没有系统、全面、统一、量化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出的大批毕业生毕业后才发现学非所用,造成就业困难,市场上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出现“用工荒”的情况。
3.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较慢,与市场的契合度较低。由于受计划经济下管理体制的影响,许多地方高校的各级各类培养目标都存在着“多计划少调整,甚至不调整”的现象,造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较慢,有的课程目标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改变,墨守陈规。在人才培养质量规格中的诸多细节性、重要性的规定难以及时反映社会市场大环境变化的需求,导致以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符的培养目标去测量和评价人才,自然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人才的水平。滞后而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问题凸显,最终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地方需求的人才之间的严重脱节,从而出现学生就业困难,而市场需求人才短缺的现象。
4.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欠缺。人才目标管理指的是人们通过确定目标、实施目标和按照目标的实施结果进行考评、奖惩,逐步实现目标的“自我控制”,这是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和更新升级的保障。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只注重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而忽视了对其跟踪管理,没有广泛深入地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跟踪的有效途径,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情况和基本趋向把握不准确,人才培养的反馈只单纯片面地根据招生和就业的数字来确定,导致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有限,无法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地方市场。
三、如何优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2000年后“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转变。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在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地方高校要重视应用研究,重视实践,重视技能,为地方培养大批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地方高校的直接培养目标是培养数千万高水平高技能的大众劳动者,它更加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的培养目标要以技术技能为职业价值取向,按照市场需要,培养一批学以致用、学成所用的高素质优秀大学毕业生。传统的本科—学术人才的单向式的人才质量定位,已逐渐分化为本科—学术人才、应用人才、职业人才多向式的人才质量定位,这种结构也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优化升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过程是变化和发展的,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就是不断生成不断更新的,它是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主张的教育无目的论,事实上也是在强调人才培养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变化生成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超过任何时候,知识的倍增与更新,必然引发人才质量与规格的不断调整。高校教育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地方各种优势资源,研究所在区域的经济市场发展需求,优化教育目标结构,提高高校专业设置的规划方案,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发展,科学预测人才需求方向,及时准确定位本校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构与市场品牌行业的关系,吸引地方企业与学生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机制中。地方高校要与地方企业、优秀行业共建品牌特色专业,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积极引入市场品牌发展特色专业设置,带动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化和发展,紧密结合地方区域发展,实现地方高效人才与市场需求的无缝结合。
3.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反馈评价机制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在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阶段适时检查和分析各级目标的达标情况;在人才培养目标考评阶段,要及时根据市场反馈比照这些人才质量取向,准确有效地查找问题和不足,以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从而规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建立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反馈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控机制,根据人才培养社会市场反馈评价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申天恩.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6).
[2]赵建光,孙庆峰,梁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现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
[3]陈锡坚,吴忠义,肖起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建构的研究——以肇庆学院为[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4).
[4]徐同文,房保俊.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J].高等教育研究,2012,99(3).
[5]拜文萍.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J].科教文汇,2012,(2).
[6]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7]余斌.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困境与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9,(12).
[8]尹宁伟.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生成机制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