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末
第四回:刘仁瞻执意斩子
中国人历来家族观念最为强烈,所谓“最亲不过父子”,就是最典型的表现。然而,在1000多年前的一场浴血大战中,却出现了两位大将“不私其父”甚至“大义灭亲”的故事。
那是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周世宗亲征南唐,战略目标是夺取南唐在淮南的领土,将其势力赶到长江以南。周军首先进攻寿春城(今安徽寿县),守将乃五代名将刘仁瞻,周军始终无法攻克。周世宗派人招降刘仁瞻,只得到一串无情的耻笑。但南唐援军却很不争气,均被周军击败。
首先是后周武信军节度使李重进在淮河大败唐军精锐;之后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就是后来的宋太祖)在涡河口击败万余唐军,阵斩兵马都监何延锡等,然后兵至滁州,一举拿下滁州。
当夜,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率领援军赶到滁州城,在城下叫门。赵匡胤在城上答道:“父子之间不可谓不亲,但我率兵驻城,现在是深夜,军情不明,不能开门。”赵弘殷无奈,只好在城外露宿,天亮后才被放进城。看似不近人情,但也是这样的治军风格,才锻造出后来那支勇猛凌厉、纵横捭阖的铁血宋军。
再来看这时的寿春城,已经被周军围困了一年有余,围得那是一个水泄不通!城里的存粮已经吃光,危在旦夕。此刻的刘仁瞻心中焦急万分,他请求兵马元帅李景达准许,由边镐将军在城中留守,而自己率领军队出城与敌军决一死战。李景达坚决不同意,刘仁瞻为此极为生气,郁郁成疾,卧床不起。不料雪上加霜,刘仁瞻的小儿子刘崇谏,因感到大势不好,军心动摇,趁夜深月黑,偷偷划着小船,想渡过淮河去北岸投敌,没想到被一个小军官给抓住了,并立即报告给刘仁瞻。刘仁瞻一听,怒不可遏,大叫一声:“逆子!罪不可恕,断不可留,杀无赦!”下令立即将刘崇谏拉到广场就地斩首。
刘仁瞻的部下深感震惊,但都知道将军的脾气,没有谁敢去求情救护。只有一个叫周廷构的,是皇帝派到军队中的监察使者,跑到中门外大声哭号,为刘崇谏求情,但刘仁瞻毫不动容,决不答应。周廷构听说刘崇谏的母亲特别疼爱这个小儿子,于是派人向刘崇谏的母亲求救,刘母却说:“我对崇谏儿不是不疼爱,但军法无情,不可徇私;名节为重,不可受损。崇谏儿罪不可恕,如果饶恕了他,我们刘氏就成了不忠不义的人家,我和刘将军又怎么对得起国家,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将士们呢!”并催促来人赶快回去传令,立即把刘崇谏斩首,她好为儿子办理丧事。就这样,刘崇谏连夜被斩掉了,将士们无不感动得流下眼泪。
“军法无情,不可徇私;名节为重,不可受损”,这是深明大义的刘母不可动摇的法纪意识和道德理念。其实还不止于此,在一些明智的中国古人看来,即便不从法纪和道德的角度,只从教育后代和警示世人的角度,也应把袒护子女的过失视为大忌,至于徇私枉法、包庇犯罪子孙那更是令人不齿了。
斩子后的刘仁瞻仍坚持在床上指挥作战,周世宗被他的精神感动,停止强攻,致书一封客气地请刘将军投降。但此时58岁的刘将军已经成了植物人,副使孙羽等人冒刘仁瞻之名出降,并将瘫痪的刘仁瞻用床抬出城投降。
后世野史中有杨延昭和戚继光斩子以正军法的故事,但未见正史记载,可能是刘仁瞻斩子史实的演绎,而故事的原型刘仁瞻将军反而鲜为人知,殊为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