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两优六号在闽北试验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5-12-08 06:19:28吴娟娟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熟期分蘖力南平市

吴娟娟

(福建省南平市种子管理站,福建南平353000)

丰两优六号在闽北试验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

吴娟娟

(福建省南平市种子管理站,福建南平353000)

丰两优六号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恢复系丰恢6号与丰39S不育系组配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在闽北多点试验、试种表现株型集散适中,植株整齐,分蘖力强,熟期转色较好,产量高,适应性较广等特性,于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丰两优六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丰两优六号;试验;栽培技术

丰两优六号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恢复系丰恢6号与丰39S不育系组配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由建瓯市川丰种子经营部从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2012年开始参加南平市中稻区试。在闽北多点试验、试种,表现株型集散适中,植株整齐,分蘖力强,熟期转色较好,产量高,适应性较广等特性。在南平市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2 a平均128.7 d,比对照Ⅱ优明86早熟4.7 d。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5023)。

1 产量表现

1.1 试验试种表现

2011年在建瓯市东游、房道、玉山等单季稻多点试种,平均每667m2产量601.7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7.12%。2012年在建瓯、浦城、邵武、建阳等地多点试种,其中建瓯南雅试种4 535.6 m2,实割每667m2产量626.8 kg;浦城仙阳试种2 267.8 m2,实割每667m2产量605.3 kg;邵武洪墩试种4 935.8 m2,实割每667m2产量637.2 kg;建阳南山试种2 134.4 m2,折合每667m2产量631.4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9.04%。种植户反映该品种株叶形态好,群体整齐,熟期适中,穗大粒多,分蘖力强、熟期转色较好、丰产性突出。

1.2 区域试验

2012年参加南平市中稻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552.74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9.04%,达显著水平;2013年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604.86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8.98%,达极显著水平。2 a平均每667m2产量578.80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9.01%(表1)。

1.3 生产试验

2014年参加福建省南平市中稻生产试验3个点每667m2产量幅度为526.8~674.3 kg,平均产量

为616.3 kg,3个点均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增产 幅度在4.9%~13.2%,平均增幅为7.9%(表2)。

表1 2012—2013年丰两优六号中稻区域试验结果

表2 2014年丰两优六号生产试验结果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分蘖力较强、熟期转色中,2 a区试平均每667m2有效穗14.81万,株高118.98 cm,穗长24.24 cm,每穗总粒数173.51粒,穗实粒数147.94粒,结实率83.08%,千粒重27.91 g。

2.2 生育期

丰两优六号属两系中、晚籼杂交稻品种,参加南平市中稻区试,全生育期128~129 d,与Ⅱ优明86早熟4~5 d(表3)。参加南平市生产试验,全生育期129~140 d,比Ⅱ优明86早熟2~4 d。

表3 丰两优六号区域试验生育期、农艺性状表现

2.3 米质

丰两优六号的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结果:糙米率81.1%,精米率73.7%、整精米率53.1%、粒长6.6 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19%,垩白度2.5%,透明度2级,碱消值6.8级,胶稠度70 mm,直链淀粉含量14.8%,蛋白质

含量11.4%,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符合四等食用籼米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2.4 抗性

2012年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现中感(MS)稻瘟病;2013年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现感(S)稻瘟病;2013年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稻瘟病室内鉴定结果:抗菌株率为12.50%,抗性表现为感病(S);

2014年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稻瘟病室内鉴定结果:抗菌株率为9.09%,抗性表现为感病(S)。3 a综合表现为感(S)稻瘟病。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丰两优六号属两系杂交籼稻,在福建省南平市作中稻种植,适宜在5月上中旬播种。该品种生育期较短,可以作烟后稻和双晚种植,作烟后稻可在6月上旬播种;作双晚栽培,适宜在6月中旬播种。秧龄掌握在30 d左右。播种前做好种子的消毒,带药下田。注意适时播种,稀播、匀播。强化秧田管理,采用湿润育秧,科学施肥,喷施多效唑等措施,培育多蘖壮秧。

3.2 插足基本苗,创建高产群体

在壮秧前提下,中稻种植插植规格以23 cm×24 cm为宜,双晚可适当密植,插植规格可采用20 cm×20 cm,单晚可适当稀植,插植规格可采用20 cm×27 cm,每穴插2粒谷,每667m2插足基本苗6万~8万。插秧时做好浅、直、匀,有利于秧田早返青,提高成穗率,创建高产群体。

3.3 合理施肥

从移栽到有效分蘖终止期,基肥要足,追肥要速,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促进早发,争取多穗,每667m2施纯氮12 kg,N∶P∶K=1∶0.7∶1,基肥占50%~60%,追肥占30%~40%,穗肥占10%;有效分蘖终止期至拔节期,苗情差的可适当补施速效性追肥,促使稻株生长平衡;穗期尽量少施或不施穗肥,可适当进行根外追肥。在中等肥力稻田,保证前期早生快发,后期不缺肥,不早衰。栽培上中后期应控氮防倒伏。

3.4 科学水管

一般采用浅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晒田拔节和后期浅水为原则。做到间隙灌溉促分蘖,适时烤田够苗,分次轻搁,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深扎;到孕穗期开始复水,保持浅水勤灌;后期干湿壮籽,养根保叶,防断水过早,湿润养老根,灌浆成熟,以提高千粒重,收割前7~10 d断水。

3.5 综合病虫防治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害预测预报,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注意稻瘟病防治,叶瘟:在水稻分蘖盛期,长势过于繁茂或稻瘟病常发田块要注意防范,当发现叶瘟发生应立即打药封锁,控制病情。穗瘟:在破口期立即进行第1次药剂预防,如在抽穗期有阴雨多雾且气温适宜应在齐穗期进行第2次施药。可选用药剂:每667m2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25 g,40%稻瘟灵乳油75~100 mL,15%氯啶菌酯乳油50 mL,40%稻瘟酰胺悬浮剂50 mL等。秧田期重点抓好稻蓟马、蚜虫的防治;本田期结合除草,重点抓好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等防治,兼治稻曲病。

Planting Performance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ew Hybrid Rice Variety Fengliangyou 6 in Minbei

WU Juan-juan
(Seed Administrative Station of Nanping, Nanping, Fujian 353000)

Fengliangyou 6, a new hybrid rice variety, was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of a Feng39S and a restorer line Fengliangyou 6 by Fengle Seed Industry Stock Co., Fengliangyou 6 was introduced and planted in Minbei of Fujian province during the year of 2015, which showed extensive adaptability, stable yield and so on, and it was certified and released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in 2015 in Fujian province.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yiele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Fengliangyou 6.

hybrid rice; Fengliangyou 6; tes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511.048

B

1008 - 9799(2015)04 - 0041 - 03

2015 - 07 - 01

吴娟娟(1983 - ),女,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熟期分蘖力南平市
南平市4个脆李品种的引种表现及评价
Conductive polymer hydrogel-coated nanopipette sensor with tunable size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中国种业(2020年3期)2020-03-21 05:45:50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对桂西北春、秋季播期的响应
双低油菜品种早熟性对比试验小结
健康扶贫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关键——南平市
红土地(2017年2期)2017-06-22 10:23:39
太湖县2015年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水稻品种
新农业(2015年5期)2015-05-21 22:50:32
不同熟期辣椒果实农艺性状和维生素C含量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