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形创意是图形设计的核心,它以传播信息为根本原则,以创造性思维为先导,以独特的形象画面引人关注,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并自然而然的接受信息。在当今的读图时代,联想与想象,创新与创意,必将成为教与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18-01
作者简介:杨冬梅,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德州,职务/职称:教师/讲师,学历:本科,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大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一、图形创意的重要性
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是成功设计的前提。创意更是图形设计的核心,如果设计没有了创意,那么作品就会陷入平庸。
一位德国设计大师曾经说过: “一幅好的设计应是靠图形语言,而不是靠文字来注解”。图形语言是一种最直接,最容易传达的视觉语言,它可以不用声音,不用文字来注解,也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与文化背景,图形语言都能够被人们所接受与识别。可以说,图形的创意赋予视觉元素新的内涵或新的视觉形象。
创意始于自然,源于生活。 大自然的生生息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与联想而成为创意的元素。
图形创意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手绘与电脑设计的有机结合,是联系造型基础和设计主干课程的重要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图形创意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创新表达,通过虚拟或真实的主题,引导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设计创作。通过学习此课程,将来能够从事于标志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装潢设计、网页设计、印刷制版等相关专业与行业。
二、图形创意的教学及方法
(一)基本概念。
图形:来自英文“graphic”,词意为由绘、写、刻、印等手段产生的图画记号,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它是有别于词语、文字、语言的视觉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量复制,是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
创意:既是创造新意,寻求新颖、独特的某种意念,主意和构想。图形创意就是寻求视觉传达的独创性意念,构想。
联想:是创造力的源泉,人类能够在联想之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从而不断发明创造。是从一事物的观念推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有人称之为“观念的联合”。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二)教与学。
本课程的教学中,在了解图形创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采取图形的循序渐进创意法,效果较好。例如:以“眼睛”为视觉元素进行图形的创意与表现。
1.学生写生。
图形创意并不是凭空捏造,它应该与生活相关,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写生是图形创意的第一步。具体要求是以慢速写的形式画出8种以上不同角度的或不同类型的眼睛。
2.教师举例图形创意的各种方法,拓展学生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举例讲授一些图形创意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方法。比如:同构、置换、夸张、比喻、拟人等等,让学生打开思路。
同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
置换:又称偷梁换柱,意指将组成某物质的某一特定元素与另一种本不属于其物质的元素进行非现实的构造,传达出新的意义。置换分为整体置换和局部置换。
整体置换是将画面中的某个个别物象去掉而加上一个新的物象进行创作;局部置换是以常规图形为依据,保持其基本特征,将物象中的某一部分用其他相似或不相似形状替换而形成的异常组合。在视觉形象上赋予其独创性的新形象,在意义上赋予其深刻的新含义。
夸张:是以变化求鲜明,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大事物的特征,以增强表现效果,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夸张不仅要有取舍,而且要有所强调,夸张点应集中,使主体形象虽然不合理,但却合情。夸张必然使图形形象异化、变形,使形象更加强化,并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夸张的范围可以从事物的形态、空间、色彩、造型等多方面进行。
比喻:是借它物比此物,由此及彼的手法,所采用的比喻成分必须是大多数人所共同了解的具体事物、具体形象,使受众产生联想并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拟人:是指将非人类的生物、事物等赋予人的特征,使它们具有人类的思想、情感、性格……
3.学生草图设计。
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创意方法,大胆想象,画出20个创意图形。20个创意图形并不多,很多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观察与实践后能画出50个草图,甚至还要多。
4.筛选,确立初稿。
要求学生从多个草图中筛选出5个进行修改完善。此环节听取教师的建议后执行。
5.细致刻画,充分表现。
从5个初稿中精选1个,运用相关电脑软件和设计方法进行细致表现。在电脑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不间断的完成构图、造型、配色等方面的指导。
6.全面考虑,最终完成。
在创意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文字表述,使主题更加明确,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此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着重表现图文的编排设计。
图形创意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孤立的,是需要彼此互动的,不是独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学会学习,变学会为会学,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教与导上,除去集中讲授的部分,教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