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剑,赖智娟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地方志资料在研究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正史文献、野史材料共同构成为史料的主要来源。明清时期,凡府、州、县均有各自的地方志书,是故流传下来的地方志以明清两代方志为主,或有官方出面、地方官领衔,或由地方开明士绅出面、集资约请名流而作,其内容异常丰富,囊括一地之山川、地理、沿革、文献、风俗、物产、种人、职官、选举、祠祀、儒学、宗教、亭台楼观等诸多方面,成为研究地方史之重要文献。
在地方志收藏史上,天一阁因其丰富的地方志藏书而闻名于世。天一阁始建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建成于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其址坐落在今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
在天一阁丰富的地方志藏书中,云南地方志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天一阁藏明代云南方志计有正德《云南志》、嘉靖《寻甸府志》等2种。《云南志》44卷,明正德五年 (1510年)周季凤纂修。云南省图书馆有该书抄本。《寻甸府志》2卷,明嘉靖二十九年 (1550年)王尚用纂修,寻甸府旧治即今寻甸县,云南省图书馆有该书抄本。
天一阁所藏方志中,除上述方志确系云南方志外,在翻检和研究过程中尚需注意另外一种情况:即有一部分方志貌似关涉云南方志者,实非云南方志。这类方志从书名来看,与云南颇多联系,甚至与明代云南的诸多府、州、县同名,容易引起误读,当然,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翻检,加上与相关地方志的比勘,就会发现二者的内容明显不同,兹对此类貌似关涉云南方志而实非云南方志者略作考释。
正德《赵州志》。该志共八卷,明正德年间程遵纂修。旧志修于弘治六年,由张清等纂修,现今已经失传。这是现存最早的赵州志。卷首正德十年有王廷相序、弘治十一年王鉴之序,卷一至二赵州志,卷三晋宁县志,卷四临城县志,卷五高邑县志,卷六隆平县志,卷七柏乡县志,卷八赞皇县志,其所记载不仅涉及赵州只内容,也有相关其它县的介绍。明正德十年刻本是国内仅存的卷本。①骆兆平:《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隆庆《赵州志》。该志共十卷,明隆庆元年(1567)蔡懋昭纂修。此志“合六邑,会约成书。”说明是在前修志书基础上写成的,体裁与正德志不同。卷首有李自华序、蔡懋昭图引,全书10捐,卷一地里,卷二建置,卷三田赋,卷四祠祀,卷五至六官师,卷七至八人物,卷九至十杂考。现存有明隆庆刻本,骆兆平书中提及的赵州志即天一阁所藏的隆庆《赵州志》,共十卷,①1962年11月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隆庆刻本影印,原书版框高24.0公分,宽15.8公分。隆庆年间由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文林郎、经筵讲官纂修、国史东吴李自华撰写而成。
查隆庆《赵州志》所指称之赵州在今河北省境内,汉为平棘县,北齐废殷州仍为县,而以赵郡改为赵州 (赵州之名始此),从而可知平棘之称为赵州始于北齐年间,且州治所在为平棘,此后多沿袭未改。宋熙平年间升为郡,乾明末入于周,隋开皇二年废郡,以宋子省入平棘,改置栾州,大业二年仍为赵州,统辖十一个县。唐武德元年以赵州隶成德军节度,宋代先后于此设立庆源军、庆源府,元代仍为赵州,归真定路所辖。明代以真定府领赵州,永乐年间归京师直隶。
此外,另有康熙《赵州志》八卷 (清康熙十二年刊本 (北京图书馆藏),清祝万祉修,阎永令、王懿纂)、光绪《赵州志》十六卷等。此处诸书所论之赵州均非明代云南之赵州,而是位于今河北省境内的赵州,地理位置约在今河北赵县一带。
有关明代云南之赵州的相关记载见于以下诸书:
万历《赵州志》。该志现存四卷,旧抄明万历十五年 (公元1587年)刊本 (北京图书馆藏)。
该志署庄诚修,王利宾纂。庄诚是成都府人,举人,万历间担任赵州知州,在任期间重视地方历史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王利宾河南人,万历间赵州儒学学正,主管地方之教育。全书体例清晰,分设地理志、建设志、赋役志、兵食志、学校志、官师志、人物志、杂志八类,各系子目。书中有《赵睑始末》,介绍了明以前赵州的兴废沿革,《品甸始末》说明了今天的祥云县一带归赵州管辖。该书有1983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翻印本,为云南大理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乾隆《赵州志》。该志四卷,清乾隆元年 (公元1736年)刊本 (徐家汇藏书楼藏)。
程近仁修,赵淳纂。程近仁浙江钱塘县人,贡生,雍正十年担任赵州知州。赵淳是赵州本地人士,雍正三年进士,曾任鹤庆府儒学教授。该志续修万历《赵州志》之后一百四十余年之事,参与纂修者较多,赵淳、杜唐、赵联暎、杨敬德等人均参与其事。
全书体例共为二十九门,所记风土人物较为详尽。后人多认为万历志有草创之功,但过于简略,乾隆志则充分利用了同时期的许多资料,详于之典章制度、风土人文。清代,尚有陈钊镗、李其馨纂修的道光《赵州志》,三卷本,纂修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现存有民国三年重刊本等。
以上两种志书中所涉及的赵州即今云南省大理州境内的凤仪,唐时南诏兴起,统一六诏,该地为赵睑,后来改为天水郡 (与我国西北地区之天水名同实异),赵州之名赵自此始。元时置赵州,属大理路总管府,明清沿袭。民国时期,该地设凤仪县,后并入大理市,降为镇。
经由以上之比较可知,在明代地方志中,与赵州有关的地方志有多种,此种情形集中地反映了“名同实异”的特点,名为赵州,但分别指代的是今河北省的赵县及云南省的大理市一带。上述诸方志首先在内容上明显不同,显然是不同的两部方志。细读内容,就会发现书中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自然物产等与云南不相吻合,所记载的事件也完全不同;其次从地理沿革而言亦大相径庭。从地理方位到历史沿革均明显不同,如隆庆《赵州志》、康熙《赵州志》、光绪《赵州志》等书,多次提及晋宁、临城、高邑、隆平、柏乡、赞皇等地名,而这些地名与历史上的赵州和现实中的凤仪均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因此指的是不同的地方;再次从纂修者及修成年代来看,也说明了是不同的书籍。作者不同,内容自然不同,应当分别是不同的志书,当加以辨析。
嘉靖《武定州志》。天一阁藏有嘉靖《武定州
① 骆兆平:《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志》,共十一卷,1963年7月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隆庆刻本影印,原书版框高22.4公分,宽14.4公分。嘉靖年间由赐进士出身奉直大夫武定州知州安福刘佃纂修而成。
查嘉靖《武定州志》所指称之武定州在今山东省境内惠民县,秦代其地为厌次,汉代以后于此置县,曹魏时期置乐陵郡,下辖乐陵、阳信、厌次三县,643年再属棣州,州治驻厌次,隋代开皇六年废渤海郡,置棣州,此为武定设州之始。唐贞观年间仍于厌次设棣州,宋为棣州,隶河北东路,元初为滨棣路。明永乐年间,以棣字触犯忌讳,因而改棣州为乐安州,明宣德元年 (1426年)“平汉庶人,仍改为武定州。言以武平定其州也。”①嘉靖《武定州志》建置沿革第一。1963年7月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隆庆刻本影印。从上可知,此处之武定州于明代宣德元年始得名,由于是以武力平定了该地区,故以此得名。
云南省武定县。在宋代以前没有设制。公元1174年,彝族先民罗婺部落逐渐兴起,大理国时期,罗婺部成为当时东方三十七蛮部之一,称雄一时,并与其它各部落和大理段氏政权订立会盟,是大理国在东部地区统治的基础。1255年,统治武定、禄劝一带的罗婺部落归顺元朝,被授予罗婺万户候,辖有今天禄劝、元谋、武定和四川会理的部分地区。1271年,其辖区扩大到贵州西部的普安地区,改称北路总管府,1276年改设武定路,由罗婺部落凤氏土司统治。《武定凤氏本末》一书对该姓氏之源流、演变记载较详。明代,中央王朝借当地土司纷争之机,推行改土归流,1567年,明朝正式派流官治理,设立武定府,1770年降武定府为武定直隶州,辖元谋、禄劝二县。现今的武定县范围已经缩小,隶属于楚雄彝族自治州。
上述武定之名称,分别出现于山东及云南,可谓南辕北辙,熟于史志者当能辨析,但易引起混淆,从字面稍有所区别者惟在于,山东称之为武定州,而云南称之为武定府。
嘉靖《邓州志》。该志五卷,散出。明嘉靖三十六年 (1557年)张仙纂修。明刻本。今已无存。《万卷堂书目》 《明史·艺文志》 《千顷堂书目》等均著录有此书,称该书有六卷。②骆兆平:《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页。
嘉靖《邓州志》十六卷。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潘庭楠纂修。邓州旧治即今邓县,明朝时领内乡、新野、淅川三县。潘序称:“邓有志自嘉靖丁巳前守浮梁张公始”,但张志不载属邑,“今附属县三,为全志”,这是现存最早的邓州志。卷首有杨准序、李濂序、潘庭楠序,卷一郡县图,卷二郡纪,卷三帝纪,卷四沿革表,卷五封爵表,卷六秩官表,卷七选举表,卷八舆地志,卷九创设志,卷十赋役志,卷十一陂堰志,卷十二学校志,着重科举、教育,卷十三祀典志,涉及祭祀礼仪,卷十四兵防志,介绍地势险要,军事制度等,卷十五宦迹列传,卷十六人物列传,卷末郑舜臣后序。明嘉靖刻本,国内仅见此帙。③骆兆平:《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页。1963年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影印。
从上可知,有关邓州志实有两本,均纂修于嘉靖年间,而张仙纂修之嘉靖《邓州志》今已不存,唯留有潘庭楠纂修之嘉靖《邓州志》。查嘉靖《邓州志》所指称之邓州在今河南省境内之邓州市,隋开皇三年 (583年),置邓州,治所在穰,大业年间改邓州为南阳郡。唐代,邓州与南阳郡之名多次交互改动。唐武德二年 (619年),改南阳郡为邓州。北宋初,设武胜军,治穰。宋乾德年间,复称邓州,归京西南路管辖。1141年,宋金和议后邓州归属金朝,属南京路。元朝时,邓州先后属襄阳府、南阳府。明清时期,邓州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④嘉靖《邓州志》卷二郡纪。1963年8月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隆庆刻本影印。
隆武《邓川州志》。
该志十五卷,明隆武二年修,北京图书馆藏有抄本。敖宏贞修,艾自修纂。敖宏贞曾经担任邓川知州,事迹不详。艾自修字雪苍,邓川州人,在当地颇有文气,艾自新、艾自修二人“二艾”,今流传有《二艾遗书》,内容既有修身、齐家、与人相处之道,也涉及对一些哲学命理的探讨。全书共十五卷,包括地理志、山川志、风景志、建设志、官师志、宪法志、德政志、赋役志、军粮志、学校志、人物志、祠祀志、纶恩志、艺文志、诗文志。内容丰富,涉及当地的历史、人文、风土、族类、沿革、职官、军事、经济等方面,后人评价该书多言其内容芜杂,篇目重复。
此外,尚有钮方图、侯允钦纂修的咸丰三年(1853年) 《重修邓川州志》等有关邓川的地方志书。
以上隆武《邓川州志》及《重修邓川州志》中所言及的邓川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邓川镇,唐时为六诏之一的邆赕诏,因在族类、文化、地理等方面有密切联系,与邻近的浪穹诏、施浪诏并称“三浪诏”。宋大理国时期为邓赕,为统治首府区的十赕之一。明清时期为邓川州,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在该地设置邓川县,现降为邓川镇,隶属于大理市。
上述邓州志与邓川州志在许多方面颇多相似之处,往往容易引起误解,故稍作说明。此外,云南省的邓川州在历史上也往往被简称为邓州,这就更易为人所混淆,不可不加以留意。
上述诸方志,因历史沿革缘故,出现了同名现象,仅从书名看会引起误解,实际指的是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历史,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