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林,朱素娥
(1.临沧市植保植检站,云南临沧677000;2.耿马县植保植检站,云南耿马677500)
近几年来,随着临沧市城市建设的发展,街道绿化工程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特有的名贵园林花木被优选种植为行道树,其中缅桂花树以其树型高大、花朵芳香和花期长而倍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但是近一段时期以来,耿马县城镇街道的部分缅桂花树却遭受严重虫害,致使受害的缅桂花树在周围生长茂密的树木衬托下非常显眼,整棵树几乎没有了叶子,且树干呈暗灰绿色并附着一层白白的小虫子,用手一捏即碎。为有效地解决耿马县城镇街道缅桂花树遭受虫害的问题,根据县农业局安排,耿马县植保植检站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采集的缅桂花枝条害虫样品进行鉴定,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反复比对,确认该白色小虫子为白兰台湾蚜(Formosaphis micheliae Takahashi),并由此提出识别及防控措施,供商榷与应对参考。
白兰台湾蚜又被称为火力楠丽绵蚜[1]、白兰丽棉蚜[2],属同翅目 (Homoptera),蚜科 (Aphididae),国内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主要危害含笑属的缅桂花(白兰花)、窄叶含笑、火力楠等树种。在危害缅桂花树时,白兰台湾蚜以若虫及成虫聚集在缅桂花树的主干、枝条及叶片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缅桂花树汁液危害,大发生时可爬满缅桂花树枝干,如同涂上一层灰白色的粉状物,并伴有浓烈的异味,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使树木生长势衰弱,轻则造成落叶,严重发生时常造成全株枯死,影响观赏价值。白兰台湾蚜在生长过程中可分泌蜡质和其它排泄物,使其布满寄主的枝干,致使整个枝干呈白色棉状,而且白色分泌物含有蜜露,可诱发寄主植物发生霉污病,同时白色棉状物在刮风时可扩散蔓延危及周围的植株[2~3]。据询访调查,临沧市20世纪90年代初在临沧西门公园缅桂花树上首次发现此害虫,后相继在全市8个县(区)城镇居民庭园、公园及街道的缅桂花树上发生危害,由于未受到足够重视,现已发展成为临沧市城镇街道及庭园缅桂花树上的一种严重害虫。目前,白兰台湾蚜如何传入耿马县已无从考证,也无文献记载,但在绿化建设中依靠花卉或树种调运携带传入的可能性极大。
白兰台湾蚜分为有翅蚜和无翅蚜2种虫体。有翅蚜虫体黑色,长1.9~2.8 mm,长椭圆形;头黑色,单眼3个,复眼及眼疣发达;触角短小刚毛状,共分5节,第1、2节最短,约为第3、4节长的1/2,第3~5节有不规则形感觉圈,第5节末端有刺毛5根。虫体具2对膜质翅,脉序较简单,前翅中脉不分叉,肘脉与臀脉至亚前缘脉处相交;后翅中脉、径脉与肘脉相交后呈三指状;停歇时翅呈屋脊状覆于背上。腹部深灰色,腹管全缺。尾片呈钝三角形,上生3~4根刺毛。足灰色,较细长。无翅蚜虫体长1.6~2.0 mm,椭圆形,初生淡黄色,以后各龄逐渐变为淡枯黄或淡青色。头褐色,头壳中部有一近方形深色斑。无复眼,仅在复眼位置有一骨质化的黑色素斑。触角深褐色,4节,第4节鞭部短小。腹部膨大,背面覆盖有大量白色棉絮蜡质分泌物,腹管退化。尾片形同有翅虫体,上生2根刺毛。足褐色,较有翅型粗短[1~4]。
据文献资料,白兰台湾蚜1年中有2个危害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2个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即在春秋2季危害较严重。一年中以4、5月危害最为严重,如此段时间遇到干旱少雨常致使10年生以下的幼树枯死。每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中旬,因受高温多雨季节的气候影响,白兰台湾蚜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树上的虫口数可呈现自然下降;12月下旬由于温度较低,白兰台湾蚜的虫口数量也会出现下降,表现出2个危害低谷[1~4]。
白兰台湾蚜群集性很强,在1 cm2的样方内多达数十头,使树干及枝条布满白色棉絮状蜡状物,且多在树皮裂缝或枝桠基部树皮较粗糙部位首先发生。初生无翅虫体行动活泼,善于四处爬行寻找合适的地方吸取植株汁液,并固定危害,其蜡质物随着虫龄的增加而分泌增多,每头无翅孤雌胎生蚜可产幼蚜30~40头,幼蚜脱皮4次,完成1代约需19 d。有翅虫体很少活动,常与无翅虫体群集在一处,天气晴暖时才活动。白兰台湾蚜靠自身爬行和有翅虫体飞行转移为害,也可靠寄主枝条、叶片、风媒及人为传播蔓延。白兰台湾蚜无越冬现象,一年四季均可危害,但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年份会以若虫在缅桂花树修枝后形成的凹陷口或枝干的皱褶中躲藏以抵抗低温,翌年4月中旬温度回升后以孤雌胎生开始繁殖,虫口密度迅速增加并逐渐扩散[1~4]。
由于白兰台湾蚜常群集于寄主树干裂缝及枝条与叶柄交界处危害,而且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棉絮状蜡质分泌物,加之寄主植株高大,加大了防治的难度。因此,应本着“长期治理、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多种手段进行防控,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对缅桂花树管护过程中可通过加强管理,改善树体光照条件,提高其抗虫能力,并在冬季或早春寄主植物发芽前剪除有卵枝条,同时结合每年常规修剪工作,对重叠枝、细弱枝及虫害发生严重的枝条给予剪除,集中销毁。如白兰台湾蚜每年都十分严重,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5月底6月初采取截干,锯掉4 m以上的枝干,让季节性的雨水冲刷掉树皮缝中的蚜虫,让树干重新萌芽[3,5]。
虽然缅桂花树作为庭院观赏和市政行道树种为人们所喜爱,但对于白兰台湾蚜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尤其是传播媒体比较复杂的区域或街道,建议更换其它非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作为观赏及街道树种。
充分利用白兰台湾蚜有翅虫体对黄色具有较强趋性,在春秋2季发生高峰期,选择较为干燥炎热的时节或避开连续雨日,在缅桂花树冠周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粘有翅虫体,达到降低虫口密度,减少传播蔓延的效果。
在春季白兰台湾蚜尚未进入繁殖阶段和秋季蚜虫孤雌胎生前分别喷施1次10%吡虫啉1 0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
使用内吸传导药剂如吡虫啉、噻虫嗪、2.5%溴氰菊酯乳油等进行防治,喷药时间以幼龄虫仍未大量扩散的上半年为好。一般在4月初施药,持续到5月底,10 d左右施1次,连续2~3次。8月底至11月初是下半年防治的重要时期,也应施3次药[3]。
在一些城镇可充分利用环卫洒水车在白兰台湾蚜虫口密度不高时,以清水冲洗缅桂花树枝芽、嫩叶和叶背,或向叶面喷洒中性洗衣粉200倍液,待树体干燥后再利用高压喷雾机喷洒2.5%敌杀死乳油1 500倍液[1]。
针对缅桂花树植株高大,常规喷药无法喷到上部的枝叶上,且一段时间后,白兰台湾蚜又由上部枝叶蔓延到下部主干上危害而无法根治的情况,可采用一种新的防治方法[3,6]:树体主干挫伤+树体主干海绵包扎+喷药,目的在于使药物通过主干吸收后运输到上部枝叶。具体做法:将主干树皮砍伤,深至木质部,伤口间距约为1 cm,然后用2层厚为2 cm的海绵进行包扎之后喷药,药液量以充分浸湿海绵为宜,药剂的种类以内吸性较强的吡虫啉为最好。
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制松脂柴油乳剂进行防治[7~8],其防除效果可达95%~100%。具体做法是按0号柴油41.6%、松脂19.6%、碳酸钠2.8%、肥皂4%及水32%或0号柴油22.2%、松脂38.9%、碳酸钠5.6%及水33.3%的比例,先将水和碳酸钠放入锅中加热,沸腾后再加入松香粉和柴油,用文火烧并搅拌约0.5 h,当混合液呈茶褐色时即配制好药液,使用时加10~15倍水,2~3 d即可见效。喷药时尽量直接喷杀附有蜡质的虫体聚集区,最大限度地避免将药液直接喷洒在缅桂花树的叶片上。松脂柴油乳剂对防治红蜘蛛、介壳虫效果也很好,且对人畜无毒性,不会造成大的环境污染,很适合公园及街道等公共场所中的缅桂花树使用。
[1]韦仲烈.白兰花火力楠丽绵蚜的发生与防治 [J].广东农业科学,2012(11):96-100.
[2]连巧霞.白兰丽棉蚜的防治[J].森林病虫通讯,1992(1):10.
[3]雷艳梅,廖旭辉.白兰台湾蚜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J].广西热带农业,2006(3):40.
[4]徐家雄.白兰台湾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J].广东林业科技,1987(1):22-23.
[5]段丽芝.白兰花绵蚜虫的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06(3):19.
[6]李周玉,冉梦莲,严素金.白兰台湾蚜防治新法试验[J].惠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2):43-46.
[7]潘务耀,唐子颖.松脂柴油乳剂防治松突圆蚁的研究[J].森林病虫通讯,1987(1):14-17.
[8]篮德炎.松脂柴油乳剂防治白兰台湾蚜有特效[J].广东园林,199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