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钟,陶加进,戈芹英,杨从党,万卫东,田文伟,王 勤,郭加果,包菊兰
(1.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隆阳678000;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3.保山市隆阳区兰城农业服务中心,云南隆阳678000)
保山市隆阳区整县制一季中稻超10.5 t/hm2技术集成
张朝钟1,陶加进1,戈芹英1,杨从党2,万卫东1,田文伟1,王 勤1,郭加果1,包菊兰3
(1.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隆阳678000;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3.保山市隆阳区兰城农业服务中心,云南隆阳678000)
水稻种植要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一是具备高稳产土壤肥力和基础设施健全的良田;二是具备高稳产潜力的良种;三是具备高稳产技术集成的良法,只有良田、良种、良法有机配套,才能实现水稻高产。隆阳区“九五”以来,积极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高标准和高稳产农田取得了初步成效;高产水稻良种的选育达到推广一批、示范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衔接机制;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得到重点突破,2006年以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增产显著,2013年隆阳区1.493万hm2一季中稻平均单产超10.56 t/hm2,整县制一季中稻单产水平居全国之首。
整县制;一季中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
保山市隆阳区位于云南西部,地处滇西横断山峡谷,有怒江、澜沧江纵贯全境,地跨东经98°43′-99° 26′,北纬24°26′-25°38′,国土面积5 011 km2,是云南省保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所在地,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5.5℃,年相对湿度70%~80%,年降水量966.5 mm,年日照时数2 307 h,年≥10℃以上有效积温4 990℃,无霜期280 d以上。
2013年末全区设6镇、10乡、2街道办事处,309个村委会,户籍人口9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1.6万人。2013年全区统计上报大、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07万hm2,总产47.4682万t。其中水稻面积 1.493万 hm2,占粮食总面积的 22.60%,总产15.7753万t,占粮食总产的33.23%,平均单产10.56 t/hm2,水稻良种覆盖率98%。其中,粳稻0.977万hm2,籼稻0.498万hm2。粮食生产连续10年增产,7年创历史新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自1980年起被誉为“滇西粮仓”,尤其是整县制一季中稻单产水平居全国之首,2011年度被国务院、云南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2-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1.1 水稻育种和示范推广
良种是水稻增产稳产的内因。“九五”以来,隆阳区农科所先后与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云南农大稻作所、玉溪市农科所等育种栽培研究单位合作,并依托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支持,积极做好水稻引育种及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立汉营、董官(粳稻),蒲缥(籼稻)引育种及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每个基地2 hm2左右,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示范、推广工作。
累计引进选育水稻品系材料6 100多份,选育出适宜当地生产运用的品种20多个,籼稻选育运用的品种主要有滇瑞449、滇屯502-7、两优61、两优2186;粳稻有合系30号、合系39号、合系41号、滇超2号、滇超6号、滇系12号、云粳20号、云粳21号、云粳29号、隆科14号、隆科16号、滇杂32号等水稻品种,储备材料250多份,示范推广运用面积26万hm2(总面积 27.68万 hm2),推广覆盖率93.9%,总产247.9万t(平均单产9 534.8 kg/hm2),总产值74.37亿元(按均价3.00元/kg计),其中新增稻谷34.318万t,增加经济效益10.3亿元(依据统计报表统计分析)。
1.2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从2006年示范8.33 hm2,至2013年推广1.2万 hm2,占全区水稻总面积的70%以上,水稻平均单产由2006年的9 615 kg/hm2增至2013年的10 560 kg/ hm2,增9.8%。
1.2.1 确立试验示范目的
一是确定主推品种的总叶片数和伸长节间数;二是确定主推品种的基础地力,即无氮区产量;三是确定每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包括施氮区和无氮区的需氮量;四是确定肥料利用率,包括施氮区和无氮区的利用率。
1.2.2 做好栽培试验示范
认真进行当地主推品种和示范品种的叶龄观察、氮素肥料的前后配比试验、栽插方式及密度试验、品种无氮区基础产量等试验25组次,并做坵块示范。结果表明,精确定量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750~1 920 kg/hm2,增6%~19.1%;定量栽培肥料利用率为41%~49.6%,比常规栽培提高14%以上。同时得出云粳12号、云粳21号(云粳系列)、隆科6号(隆科系列)、滇杂31号(滇杂系列)的相关指标:无氮区基础产量分别是5 700 kg/hm2、5 700 kg/hm2、6 420 kg/hm2、6 750 kg/hm2;总叶片数分别为12.9叶、13.0叶、13.2叶、13.8叶,伸长节间数均为4个;最佳栽插规格是常规粳稻采取27 cm×11 cm,杂交粳稻、常规籼稻30 cm×11 cm,杂交籼稻30 cm×13 cm,每丛3~4个茎蘖苗;肥料配比N肥按基蘖肥∶穗肥=5∶5或6∶4,基肥∶分蘖肥=6∶4,穗肥(促花肥∶保花肥=6∶4或7∶3),普钙全做基肥,硫酸钾基肥∶促花肥=5∶5;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即每生产100 kg稻谷需N量的测定。保山坝粳稻施N区每生产100 kg稻谷需N 1.7~2.0 kg,平常以2 kg计算;不施N空白区每生产100 kg稻谷需N 1.5~1.7 kg,平常以1.6 kg计算。试验参数得到不同年度、不同田块、不同品种的验证和重演,为科技人员科学指导大面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推广提供依据。
1.2.3 制定操作实施技术方案
1.2.3.1 培肥秧田、稀播壮秧
秧本田比1∶15~1∶20,采取扣种稀播,秧田播净谷300 kg/hm2,用旱育秧或湿润育秧培育带蘖壮秧,1叶1心期用壮秧剂60~75 kg/hm2拌土撒施断奶肥,移栽前3~4 d,用壮秧剂45~60 kg/hm2拌土施送嫁肥,保证5叶1心带蘖移栽。
1.2.3.2 抓好节令、定量移栽
按照区域最佳节令抢插抢栽,水稻5叶1心壮秧移栽,常规粳稻27 cm×11 cm,栽插密度33~34.5万丛/hm2,粳型杂交稻、常规籼稻30 cm×11 cm,栽30万丛/hm2,籼型杂交稻30 cm×13 cm,栽24万丛/hm2,每丛3~4个茎蘖苗。
1.2.3.3 测土配方、定量施肥
保山坝主推粳稻品种总叶片在13~14.5叶(籼稻16~17.5叶),以单产11 250~13 500 kg/hm2设计,N∶P∶K=1∶0.3~0.5∶0.5~0.8,肥料配比。施农家肥15~22.5t/ hm2,化肥纯N 207~241.5 kg/hm2(折尿素450~525 kg/hm2),P2O572~120 kg/hm2(折普钙 450~750 kg/ hm2),K2O 75~150 kg/hm2(折硫酸钾 150~300 kg/ hm2),N肥按基蘖肥∶穗肥=5∶5或6∶4,基肥∶分蘖肥=6∶4施用,穗肥按(促花肥∶保花肥=6∶4或7∶3) 施用,普钙全做基肥,硫酸钾肥按基肥∶促花肥=5∶5施用。移栽后3~5 d追施分蘖肥及化除;移栽后20 d,每丛达6苗可撤水晒田;粳稻移栽后32 d左右(籼稻约45 d,倒3.5~4叶,幼穗分化Ⅰ~Ⅱ期)追施促花肥;粳稻移栽后45 d左右(籼稻约60 d,倒1.5~2叶,幼穗分化Ⅲ~Ⅳ期)追施保花肥。在施好穗肥上总结了四看:一是看叶龄;二是看幼穗分化;三看栽后天数;四看叶色变化程度。通过“四看”结合技术方案科学指导农户施好穗肥,穗肥中尿素根据苗情综合鉴定可酌情增减30~60 kg/hm2。
1.2.3.4 科学管水、定量灌溉
水浆管理采取“清水澄田、浅水栽秧、寸水活苗、露垡分蘖、薄水孕穗、湿润壮籽”干干湿湿的间歇式管理。要求大田整平后沉澄1~2 d栽清水秧,达到浅插秧标准,移栽后10 d内保持灌浅水;移栽后10~25 d(幼穗分化Ⅱ期) 2~3 cm露垡灌溉,期间视苗情晒露田1~2次;幼穗分化Ⅳ~Ⅴ期进行分次搁田,先轻后重,第1次在幼穗分化Ⅱ期搁,隔5 d第2次重搁,搁到风吹稻叶响、叶尖刺手掌、田面泛白根、中间不发白;幼穗分化Ⅳ至齐穗,浅水勤灌,以浅水层和湿润为主;齐穗后至成熟以湿润为主,养根保叶。
1.2.3.5 预测预报、专业化防控
根据病虫预测预报情况,选择无公害农药组织联防。主要抓好稻飞虱、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要求以村为单位组织联防,秧田期、大田分别联防2~3次,确保样板达到高产优质目标。
1.2.3.6 适时收获、提质增效
采取九黄十收或八黄十收,提高稻米品质。
2.1 整合科技项目
依托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整合全国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水稻科技入户、超级稻示范、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加速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其中2006年8.33 hm2高产攻关,平均单产13 920 kg/hm2;2007年示范406.7 hm2,平均单产12 035 kg/hm2,6.67 hm2高产攻关平均单产达13 572 kg/hm2;2008年示范3 333.3 hm2,其中水稻高产创建760.67 hm2通过农业部专家验收,平均单产11 659 kg/hm2,当年水稻高产创建平均单产居全国第一,比非项目区增产859.05 kg/hm2,增8%;2009年示范推广4 000 hm2,经现场验收,2个示范片平均单产分别达到12 018 kg/hm2和11 781 kg/hm2;2010年示范推广0.967万hm2,其中5个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省农业厅专家验收单产11 313~11 640 kg/hm2,平均为11 439 kg/hm2,带动全区1.433万hm2水稻单产达10 290 kg/hm2;2011年推广1万hm2,其中高产创建3 213.3 hm2,平均单产达11 550 kg/hm2,带动全区1.429万hm2水稻单产达10 365 kg/hm2;2012年推广1.067万hm2,其中高产创建3 068.4 hm2,平均单产达11 440 kg/hm2,带动全区1.531万hm2水稻单产达10 380 kg/hm2;2013年推广1.2万hm2,其中高产创建6 050 hm2,平均单产达11 627 kg/hm2,带动全区1.493万hm2水稻单产达10 560 kg/hm2。8年累计5.141万hm2,增产750~1 800 kg/hm2,增8%~19.1%;增加效益1 500~2 550元/hm2,平均1 725元/hm2。5.141万hm2共增加效益8 868.2万元。同时带动周边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效。
2.2 强化技术培训指导
科技人员实行分片指挥,每一片都有几块指挥田,通过指挥田定期定时调查苗情、生育时期、病虫害动态等,及时发布栽培管理信息和对应技术,为指挥大面积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组织宣传培训到位,通过广播、电视、手机、气象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媒体,在不同时期运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及时指导,使领导和广大群众都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他们不仅能经常听到,而且能亲眼看到、亲自操作,做到“定量移栽、定量施肥、定量灌溉、绿色防控”等集成配套技术,成功举办区、乡(镇)、村级样板,促进了该项技术的推广。
2014-12-31
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隆阳区区域推广站建设。
张朝钟(1965-),男,汉族,保山隆阳区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水稻引育种及栽培研究推广工作,E-mail:zczlkzy2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