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经济增速为何走在全国前列

2015-12-08 12:56涂正晖毛毛张路鹏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贵州经济发展

涂正+晖毛毛+张路鹏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分化态势不断显现,区域内部分化也在加剧,特别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重庆、贵州、西藏等省份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持续领先全国,其做法和经验值得认真梳理总结。本文以贵州为例,探讨其较快发展的原因,对同类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一、贵州经济增长连年保持全国前列

2013年以来,贵州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超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在全国31个省份中连续位列前三,尤其今年全国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前三季度增长10.8%,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0.1和0.4个百分点,呈逐季小幅上扬态势,成为区域经济分化中的亮点。

从产业支撑看,农业生产平稳。2013年以来一产增加值增速保持在5%—7%,比同期全国水平高2—3个百分点。工业增速趋缓但仍好于全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3年增长13.6%,2014年增长11.3%,今年前三季度增长10%,比全国同期水平高3—4个百分点。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增长12.6%,2014年增长10.4%,今年前三季度增长11.4%,比全国水平高2—4个百分点。支撑贵州经济发展较快增长的还是工业、服务业两大产业,两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特别是保持工业增速不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是稳住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从需求拉动看,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贵州固定资产投资自2013年以来始终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高于全国同期水平8—10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达到了全国增速的2倍多。社会消费总体平稳。贵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2013年增长14%以来小幅回落至今年前三季度的11.5%,与全国同期比较,仅高1个百分点左右。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从2013年增长30.5%回落到今年前三季度仅增长3.9%。总体看,三大需求中进出口体量小对经济发展大局影响小,消费稳定起着基础作用,投资增长快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

综合生产和需求两方面动力,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水平,是推动贵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核心因素。

二、新旧动能齐发力促进贵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情况下,贵州经济仍能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大部分省份,既有自身基数低、增长率容易高的客观实际,更有地方在经济工作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探索的深层次原因。

一是保持传统动力不过快下滑,稳定增长大势。贵州发挥能矿组合配套好的优势,由生产初级原材料向精深加工方向延长产业链条,大力推动以煤电钢、煤电磷、煤电铝、煤电化“四个一体化”为重点的能矿制造业发展,依靠整个产业链条运转保证现有传统产能正常出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发展以烟、酒、茶、特色食品、民族制药“五张名片”为重点的特色轻工制造业,推出更多符合市场导向的消费产品。今年前三季度,贵州酒、饮料及茶制品业增长11.5%,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增长6.1%,煤炭产业增长5.9%,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支柱。

二是努力培育新增动力,缩短新旧动力转换接续期。一方面,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医药养生、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业和新型建筑建材业等“五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超300个,与大数据信息产业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8.2%,大健康医药制造业增长7.9%,旅游总收入增长22.2%。特别是贵州利用气候条件好、电力供应稳定、远离地震带以及劳动力、物价相对低的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发展处于当前技术最前沿的大数据信息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大电信运营商、富士康、阿里巴巴、惠普、微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贵州落地,电子信息企业达到1700多家,从业人员约7万人,市场主体加快壮大。同时,带动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加快形成,正在规划建设的贵阳互联网金融特区,已入驻或拟入驻互联网金融企业60余家。另一方面,布局壮大一批新增长点。“十二五”以来,贵州实施了“五个一百工程”,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力,选择若干基础条件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区域,建设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100个工业园、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旅游景区,在区域上培育若干新的增长点。特别以贵阳、遵义、安顺、贵安为主体的黔中核心区,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完成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省比重均超过了50%。

三是大力改善发展环境,借助外力促发展。一方面,改善交通条件。全力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快速通道建设,贵广高铁通车,县县通高速公路骨架网基本建成,贵州“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区位劣势逐渐改变,沿线资源开发商机显现,产业转移集聚势头加快,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增强。另一方面,改善营商环境。大幅减少审批和行政性收费事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注册资本连年保持20%以上水平递增。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加快申建保税区、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开放平台,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台湾、瑞士等交流合作,大力向社会推介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境外资金参与地方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近年来,全省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

四是强化作风抓落实,确保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有效落地。按照定时间表、定线路图、定责任人、定工作量的“四定”原则,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逐条梳理,逐项分解,采取领导带队、实地调研、包保督办等方式,确保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注重改进工作方法和作风,通过抓经济分析调度、抓重点行业调度、抓项目观摩和集中开工、抓企业服务等具体措施,增强政策执行的针对性有效性,保持了传统产业稳、新兴产业快、项目进度好的发展形势。

三、借鉴贵州经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以贵州为代表的部分中西部省份虽然经济增速也有所回落,但发展基本面稳定并保持了较快增长,带给类似地区一些发展启示,集中体现为“三个结合”。

一是盘活存量与做强增量相结合。传统产业是一个地方长期发展积累起来,具有支撑性强、基数大、占比高等特点的经济存量,不能“一刀切”地进行关停,需要通过资产重组、技术改造、延长产业链条等办法予以盘活做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稳定产业发展。同时,立足地方实际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技术变革最前沿和满足居民服务需求个性化、高层次化等特点的新兴产业,尽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政府给力与市场发力相结合。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政府更应主动作为、有所作为,通过规划引导、平台搭建、环境优化、服务解困等措施,改进作风提高行政执行力,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金”的作用,明确政策导向,增强市场信心,保持经济形势稳定有序。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大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和行业,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让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社会资本顺畅流动,扩大生产、交易、消费等领域市场规模。

三是改革强动力与开放增活力相结合。坚定不移推进行政审批、商事制度、城乡统筹、资源配置、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巩固试点成果,在一些关键环节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抢抓国家实施“三大战略”机遇,推进各类重点开放平台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手抓,加强国际国内交流,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借助外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涂正晖,遵义市发展改革委。毛毛、张路鹏,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

猜你喜欢
贵州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