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夫妻”携手漂流,爱你就陪你黄河一万里

2015-12-08 01:10浦东
妇女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张海燕探险黄河

浦东

李华灿,出生于1974年,2007年开始独木船探险运动,曾以纯人力的独木船横渡琼州海峡、渤海湾海峡,环行海南岛,完成从泰国到柬埔寨的穿越,被誉为海内独木船海洋探险第一人。2015年 5月1日,他向一项新的世界记录发起挑战——独自漂流黄河,全程5464公里。

独木舟漂流是一项非常冒险的运动,李华灿的爱人张海燕原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为了支持丈夫的黄河漂流计划,她决定放弃令人艳慕的高薪工作,全力给丈夫做后勤保障。

朋友问海燕:“为什么要陪他去冒险?”她说:“因为我的梦想曾经是他的梦想,现在他所有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只有成就彼此的梦想,婚姻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这对朋友眼中的“梦想夫妻”,彼此的生命都是为对方的梦想而灿烂。

美好相遇,你的梦就是我的梦

1997年秋天,李华灿遇见了张海燕,他们相爱了。

那时候,张海燕是珠海一家不知名日企最底层的工人,李华灿则是佳能的一位工程师,他们在一个日语培训班上认识。李华灿是个很腼腆的家伙,相当于今天的宅男,但在谈恋爱的时候,他也有很浪漫的一面,比如他总会在公司报废的机器里,找出奇奇怪怪的零件送给张海燕,并得意地告诉张海燕这个零件有多特别。

两人热恋后不久,有一天,李华灿问张海燕:“你的梦想是什么?”张海燕回答,上大学。她是湖北鄂州人,家庭条件不好,所以初中毕业就去读了中专,毕业后来珠海打工,她一直羡慕有高学历的人。李华灿很认真地告诉张海燕:“阿燕,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李华灿说这句话的样子,张海燕一辈子也忘不了。

1998年春天,李华灿送张海燕去大连外国语学院读大专,那是当时学日语最好的学校,每年的学费要花掉李华灿半年的工资,另外李华灿每个月还要给张海燕寄去生活费,张海燕也不知道他寄来的生活费是从同事那儿借来的,还是李华灿从牙缝里省下来的。那时候他们俩恋爱还不到半年,珠海和大连的距离也好远。周围的同事就问李华灿:“万一阿燕不回来了怎么办呢?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李华灿的回答很简单:“她有选择的权利。我只是想帮助她完成心底最迫切的梦想,让她一辈子不后悔。”

珠海和大连相隔千里,每个月他们就靠信件和电话维系相思之情。2000年的时候,李华灿在电话里告诉张海燕一个噩耗:他父亲猝然去世,他要赶回去奔丧处理后事,她的生活费等他回来再想办法。

听到李华灿电话里沉痛沮丧的语气,张海燕心头一紧,她想尽快回去,为李华灿分担生活的忧愁。但学业也不能临时放弃,那样就辜负李华灿的一片苦心了,唯一的选择是提前毕业。于是张海燕在心里憋着一口气,把自己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熬夜复习、泡图书馆、旁听高年级的课程、向老师申请提前进行选修课程和答辩,终于,张海燕只用两年时间,拿到了一般人需要三年才能拿到的大专文凭,在2000年的年底回到珠海。

张海燕很感激李华灿,正是他在人生关键时刻的全力支持,让她迈上人生新的台阶,生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她进修完成后,学历和职场阅历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短短几年就走上了一家日资企业的中层管理岗位。2004年,张海燕和李华灿结婚了。

独木舟漂流,不再是一个人的梦

李华灿热爱户外运动,他玩过爬山、滑翔伞、潜水、攀岩,直到有一天,在珠海主办的一次独木舟展览上,他看到那些搏击海洋的身姿,被彻底征服了。2007年,李华灿甚至辞去了收入不菲的工程师工作,专心进行海洋独木舟探险,和一群独木舟运动爱好者四处漂流。

很多亲友都觉得李华灿不务正业,在做傻事,并且劝告张海燕要多管管。但张海燕并没有反对。那时候,她的收入已经足够支持家庭的生活,她想:“既然他喜欢,就让他去做吧。”

张海燕喜欢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她习惯朝九晚五的日子,下班或者节假日就在家里看看影碟、写写字,甚至一整天都不出门。而李华灿迷上独木舟漂流后,常常一走就是一周。三年过去了,李华灿已经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海洋独木舟探险家。而张海燕在多年的职场历练中一步步晋升,跻身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管理层。

婚姻生活进入了一个平静的轨道,两人各安其事,互不干扰,但这种状态很快就被李华灿冒险程度的升级而打破。从2012年起,李华灿先后横渡琼州海峡、渤海湾海峡、环海南岛、马六甲海峡……他每次选择的探险路线都会比前一次探险难好几个等级,同伴从10人减少到5人再到2人,终于只剩他一个。

当这项冒险运动变成李华灿一个人的事时,张海燕更加担心了。一条独木舟只有六十厘米宽,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完全凭一个人的力量划动。没有补给,只能靠压缩饼干和纯净水苦熬,这是既艰苦又孤独的运动。而更危险的是,无论遇到什么事,他只能一个人去解决。

担心李华灿安全的张海燕跟他约定,当李华灿在海上探险时,每隔8小时必须和她通一次电话。

2014年1月5日,李华灿制定了环太平洋漂流探险的计划。早晨9点49分,张海燕收到李华灿QQ发来的留言。但到了晚上7点,8小时已经过去了,张海燕依然没有等到约定的电话。她给李华灿拨了五六个电话都没人接听,那时她还不是很担心,心想他可能没靠岸,不方便接听,因为之前也碰到过类似的事情。

但晚上11点,李华灿的电话还是不通,张海燕慌了,根据她之前的了解,通常晚上11点前李华灿一定会想办法靠岸,因为长时间夜航很危险。张海燕不停地拨打电话,一直到1月6日凌晨两点,还是没有联系上他。

李华灿一定是出事了!张海燕不敢往下想,赶紧跟所有的朋友联系,请他们帮忙一同搜寻李华灿。接近30个小时,张海燕不敢让自己停下来。当她和别人沟通的时候还能保持冷静,可当挂上电话时,她就感觉浑身的力气像被抽空了,走路时腿都是软的。

1月8日早晨6点,在失联近68个小时后,李华灿终于发来了一段简短的QQ留言。原来这两天他都在无人的沙滩、岛屿扎营,信号问题导致无法畅通联络。

一块石头终于落下。张海燕给他留言:

“快回来吧,别再漂了。”

“我们生个孩子吧。”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不能平淡一点?”

“你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样的方式?”

“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家?”

她终于爆发了,她反对李华灿继续探险,想不通他继续这样冒险有什么意义,她用软的硬的所有的手段,希望他能停下来。可李华灿始终保持沉默,在家里,他对张海燕千依百顺,内心却完全没有动摇。

这一次,请让我陪你完成梦想

2014年3月23日,李华灿在云南曲靖的沾益县城开始了他的珠江漂流。这是他首次漂内陆河流,他每天会把当天的见闻,用图文记录下来,然后发给张海燕,由她整理发布到网上。

“3月23日,第一日下水:珠江源头没有水,我不知道这里的河水有多久没流动了,臭得手抖……”2014年3月23日,张海燕在新浪网上发布了李华灿漂流第一天的实录,短短几天后,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了12万。

4月4日,云南曲靖市沾益县官方微博@了“李华灿”:“感谢您关注沾益县,您所反映的问题,县环境保护局及时组织进行调查核实并妥善处理。”

2200公里的珠江,李华灿漂了2个月,还留下了10万字的实录以及大量图片视频资料。张海燕在和网友的交流中,第一次感受李华灿的漂流不仅仅是在实现他个人的梦想,也在影响着其他人——因为李华灿的漂流实录,有不少人开始关注珠江的状况了——这是有意义的,就像央视记者陶海军给李华灿的留言:“我们可以做一个‘杠杆,撬动更多的人、更多的机构参与到这场母亲河保卫战。”

也许是从这个时候起,张海燕开始理解李华灿了。

漂流珠江完成后,2015年,李华灿有了一个更惊人的计划——做单人独木舟漂流黄河全程的世界第一人,并完成黄河沿岸的生态考察报告。从青海省的黄河源头开始漂流,到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出海口上岸,全程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共计5464公里。大约需要10个月的时间漂完全程。中间调研三个项目:冬虫夏草、包虫病、弱势群体。

这一次,李华灿的梦想也成了张海燕的梦想。因为有了更多的认同,更因为沿途行程的艰难,她选择全程陪伴他。

他们一起做攻略,张海燕把市面上有“黄河”两个字的书籍全买回来了,她发现,在大众层面,关于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底蕴的河流,国内并没有多少翔实的观察和纪录。各种书都以编摘为主,很少有实地调研,唯一有点参考价值的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黄河之旅》,以及大学教授曹锦清写的《黄河边上的中国》。至于影像资料,则大多来自日本的NHK电视台。

“原来,我们虽然把黄河当做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我们却这么不了解它。”张海燕更加相信,李华灿正在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李华灿创造纪录,更在于它是一次难得的亲身体验与考察的机会,用我们的见闻记录下当代黄河的现状,包括环境、地理条件以及当地人的生存状况。我们还想用镜头拍摄第一手的影像资料,希望在漂流完成之后,能用这些资料制作一部关于黄河的纪录片。”

要不要辞职?这个问题让张海燕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张海燕分析:“如果我不过去,李华灿有几个难题解决不了。”一是李华灿漂流黄河5464公里,途中要穿越1000多公里的无人区,野外求生使用的刀具、做饭烧水使用的燃气都通不过安检,张海燕要在沿途送过去。二是李华灿写书或者摄影要对黄河沿岸做陆地考察,使用的设备如果没有车载的话,他根本就无法离开河岸,这样的话一些调研考察工作也就无法去完成。

张海燕一直是一个对自己的职业很有追求的人,但这次,为了让丈夫李华灿可以更安心更安全地漂流黄河,她决定放弃自己奋斗多年的事业,专心地做他这次漂流的后勤。张海燕的朋友、同事、亲人都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放弃收入不菲的工作,去做一件看起来没有回报的事。张海燕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他们不理解我,就像我当初不理解李华灿一样。”母亲也苦口婆心地劝她:“阿燕,如果你想报答他送你上大学的恩情,你这些年早就报答完了。”张海燕沉默不语。其实母亲也知道劝不住她。

2015年4月20日,张海燕和李华灿驾车从珠海出发,前往青海的黄河源头。路上大多数时候,张海燕是司机,这是她开过的最长的一段路,也经历着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十几天洗不了头,第一次驾车走山路翻山越岭,第一次在午夜零点后入睡……但接下来对她才是真正的考验:李华灿在黄河上漂流的时候,她必须一个人驾驶。在可以通到黄河边的地方,她会给他送补给。如果李华灿遇到什么意外的情况,她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支援。

自5月1日起他们从黄河源头出发,李华灿每日在黄河中奋力划桨,张海燕在岸上一路紧紧相随进行接应。高原缺氧的严重反应,包虫病高发区的危险,野狼藏獒无处不在的威胁,危险随时会发生。在2015年9月李华灿微信公众号中直播的黄河漂流动态中可以看到,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风餐露宿,忍受无人区的孤独危险的路程,两人一路上过着苦行僧般的原始生活,透支着超常的体力。

在每次探险开始前,李华灿都会告诉她:“我一定会平安地回来。”这一次,张海燕决定也要尽自己的努力,让他兑现他的承诺。编辑/刘洋

猜你喜欢
张海燕探险黄河
张海燕、杨雯钦作品
一场关于书的探险
探究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去探险
『黄河』
我的妈妈有点凶
Lamb waves topological imaging combining with Green's function retrieval theory to detect near filed defects in isotropic plates∗
探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