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5-12-07 12:14王维利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C语言程序设计

王维利

摘要:为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中《C语言》课程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学习后仍然不具备相应的程序设计能力的问题,对高职C语言教学的现状及内在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选择、教学过程组织等方面对C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以期提高C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C语言;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改革;程序设计;程序测试与调试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141-02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C Langu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Wei-li

(Shand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ifang 26106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 language" is quite po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ently and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programming is still not available after the course,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internal cause is provided. And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oriented theory,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in C language teaching are carried on,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thod choice, and teaching process organiza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 Language".

Key words: C Language; working process 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program design; program testing and debugging

《C語言》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在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学生学习《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而且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将来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编程、测试、调试能力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的存在,教学效果往往很不理想,大部分学生学完后仍然不能独立编程、调试,甚至连最简单的程序都不能正确写出来。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下面仅将笔者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分享给各位读者,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 C语言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学习基础差,动力和韧劲不足

首先,高职院校的生源种类多,学生情况参差不齐,但大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而C语言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和英语知识作为基础,否则就难以理解和接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而程序的标识符和调试环境的认识、掌握和使用也是个大问题,并且程序设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在这方面往往有较大欠缺。其次,不少学生进入高职后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遇到问题缺乏坚持不懈、积极思考的精神,反而容易“知难而退”。这就造成有不少学生开始时想好好学,但随着越来越多问题和困难的出现,能坚持下去的学生越来越少,而能以良好的学习状态坚持到最后的几乎成了“凤毛麟角”。

1.2学生对C语言课程学习的兴趣不足

目前,绝大部分学生接触过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都具有美观、易用的用户界面,而用C语言设计出的程序往往界面单调、操作繁琐,二者对比,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心理落差,不看好C语言。另一方面,C语言语法规则的掌握和应用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而程序出错时,甚至要从整个程序的范围内查找错误。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和授课,一味地讲解语法,不给出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学生必然会对C语言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

1.3缺乏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组织

首先,传统的C语言教材往往是以语法介绍为主、辅以例题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这种组织方式不适合高职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其次,传统教材内容对涉及的部分语法知识讨论得太过深入和细致,对目前的高职学生来说,既没有实用价值,又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惑。例如,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printf、scanf对学生是新事物,学生要学会其基本格式和简单应用本来就有些难度,如果再同时加入过多的、深入的语法内容,那么就对绝大多数学生形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1.4教学方式及过程组织不利于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

传统的C语言教学往往是先理论授课、再上机实验,二者通常是分离的,理论授课时学生对相关内容缺乏形象、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不便于他们接受知识。而且实验内容的编排经常是以程序验证为主,没有体现出程序分析与设计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2 主要改革措施

針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上述现状和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1在教学内容组织上

首先,打破原有的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指导,创设一系列工作情境,并按照由易到难、由基本到综合的原则为每个工作情境分解成几个工作任务,并以各个工作任务为主线组织相关教学内容。这样,借助一个个工作任务,将所用知识点有机地组织、穿插到一起,融合于一系列工作任务程序中,学生既容易理解语法规则,又能直观、形象地掌握该如何应用。

其次,一切以使学生学会程序设计为目的,将所有知识点分类处理,编程中常用的重点介绍,用得比较少的内容以注解的形式给出,并直接舍弃编程中根本用不到的内容,以免过多、过滥的信息干扰学生的学习,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舍本逐末,而没有真正培养出必需的程序设计能力。

第三,创设工作情景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如可创设计算器、成绩管理系统、文本编辑器、贪吃蛇、俄罗斯方块、霓虹灯等情境,计算器情境又可分解为固定运算、多种运算、混合运算的计算器,并在各个情境任务中逐步纳入相关语法知识点。

2.2在教学方式及过程组织上

在教学方式上,力争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最好的教学地点是多媒体微机室,演示、讲解、讨论、验证、应用拓展融于一体,便于学生在模仿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模仿中提高和拓展程序设计能力。

在教学组织上,发挥学生小组学习的优势,并建立适当的竞争激励机制。将全班学生合理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4-6人,组长负责组内讨论、任务分配及简单问题的答疑等工作,因此要求组长在学习中要走在其他同学的前面,做好预习和相关准备工作。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评价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如课堂提问时从每个小组找一名同学回答,讨论时也是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小组与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评比,从而激发学生为小组荣誉而努力的学习动力。

为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实验内容的准备分三个层次:一是给出正确的源程序,要求学生分析程序结果并上机验证;二是只给出程序的一部分,关键部分由学生根据功能要求进行补充,并上机调试正确;三是只给出程序功能,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算法,并写出完整程序、上机调试正确。通过这样的实验内容编排,让学生在模仿中获取知识,在模仿中创新。

2.3将程序设计全面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始终

一是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算法设计能力。C语言的学习不只是语法规则的学习和应用,算法设计才是程序设计的根本。在以往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只是写错程序,而是根本不会写程序,连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没有,所以要想办法使学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教学实践中,除了举例讲解算法的描述、设计方法外,每次课结束时都会要求学生对下次课的例题进行预习、完成相关的算法思考和设计,再次上课时从中选出好的算法进行程序设计。

二是强调程序调试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和应用。其他课程的知识,学生学习后理解、掌握得如何,往往需要教师对其完成的作业或任务进行检查后才能得知,而程序设计课程则可以通过上机执行程序进行验证;如果程序中出现错误也可以通过上机调试的方法进行检查和改错。因此,任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有关程序测试、调试方法等内容的讲授、训练。

三是要求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学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一些违反语法规则的现象,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掌握不够;二是学生缺少对正确程序或者说产生错误的感性认识。要增强学生对程序错误的感性认识,最好的办法是在多媒体机房中实施教学,讲练结合,教师再加以巡回指导、讲解和点评。

C语言程序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学生既要动手写程序,还要亲自上机运行、测试、调试程序,这样才能形成全面的程序设计能力。

3 结束语

高职C语言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改进、总结、提升。只要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积极作用,按照适合学生、课程特点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动手实践环节,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丁辉.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4(3).

[2] 池云.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4).

[3] 屈喜琴,石卉,陈忠贵. 高职高专《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 软件导刊, 2012(6).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导向C语言程序设计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标准的开发与研究
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学》课程内容重构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内容改革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论子函数在C语言数据格式输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