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遵训
(本文图片提供/郑遵训)
春节期间,郑启阶慰问老区五保户。
“我们是一片夕阳,那就让夕阳托起老区的明天;我们是一抹晚霞,那就让晚霞映红老区的每个角落。充分发挥我们的余热,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为老区人民服务,让老区人民因我们的存在感到幸福。”
这是湖北省石首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郑启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始终坚持站在老区建设的最前线,为老区人民的幸福安康奉献余热。
1997年7月,郑启阶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岗位上退休。此时有两个岗位候着他:一是本家有个台湾的族长,高薪请他去全权管理郑氏家族内部事务;二是本市几家知名企业请他去当顾问,待遇不低。
恰在此时,石首市老促会换届,请郑启阶挂帅出征,担任会长。他二话没说,欣然走马上任。
家人及亲朋表示不解,郑启阶解释说:“共产党员没有退休概念,我一辈子服从党组织安排,年纪越大越不能跟组织讲七讲八,而要讲共产党员的政治良心。”
就这样,郑启阶来到了老区建设的最前线,一做就是16年。
桃花山镇青竹沟村是石首市有名的后进村,荆州市、石首市先后多次派工作组整改帮扶,收效不大。经调查了解,该村最大的问题在于生活生产用水。为了寻找合适水源,郑启阶前后5次爬上该村最高峰韩家冲,实地考察,反复研究,最终决定筑坝蓄水。
方案定下了,可资金又成了令人头疼的难题。为此,郑启阶带领老促会成员多方筹资。十多年来,荆州市计委、纪委、市委组织部、发改局等部门投入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市老促会先后投资19万元,筑水坝、修水库、建自来水厂、修村级公路、建防洪生产桥、村部活动室……如今,青竹沟村的落后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善。
工作在老区建设的第一线,郑启阶深知,比起锦上添花,老区群众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退休以来,郑启阶行走在田间地头,嘴上念叨的总是群众最关心的、与老区人民最息息相关的实事。
5年前,横沟市镇秦家洲村全村730人中,有十分之一患上了胆、肾结石病。这一现象引起了郑启阶的注意,他当即联络有关部门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此处属人民大垸水系末端,饮用水为沉积污染水。
针对此事,郑启阶撰写专题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当时分管副市长在报告上批示:“人民的生命健康要紧,春节前务必通自来水。”市水利局立即行动,赶在春节前实现了全村通水入户,老百姓放长鞭、燃大炮热烈庆祝。
教育问题是郑启阶持续关注的另一件大事。撤点并校后,边远地区的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突出,乘坐民间麻木(改造的摩托车)、摩托车危险较大。郑启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呈报了《关于当前老区农村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市委立即召开常委会研究解决方案,在当年行政节余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支持购买校车。随后,郑启阶又多次登门,与教育局领导研究具体改革方案。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经过市教育局精心组织,于2014年建立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部门监督、政府补贴”的校车运营管理机制。全市先后成立了12 个校车公司,投资2750万元,其中重点老区乡镇1826万元,购买校车125 辆,其中老区乡镇83 辆。这一做法在全省作了经验介绍并加以推广。
郑启阶(左六)和市、乡(镇)领导考察桃花山镇思源回报工程。
想要更好地建设老区,就要更好地宣传老区。为了把“老区”这一概念深入人心,郑启阶主持编写了《石首革命老区》《石首市革命老区思源回报工程纪实》画册,搜集整理了《石首革命故事》,并发至全市多个单位和部门。同时,他还组织抢救性地修建了一批革命遗址。例如2007年,市老促会出资5万元,协助桃花山镇政府筹资200多万元对红军树进行保护性维修,兴建了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将军陵;2004年针对焦山河红军学校年久失修毁损严重的情况,与市文化局和东升镇委磋商,老促会出资4万元,市文化局、东升镇各出资3万元,对红军学校进行了抢救性修复……
郑启阶多年来找历任市委书记做工作,建议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修建革命遗址。此事在2014年有了新的进展,市委、市政府正式确定修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遗址公园,总投资500多万元。郑启阶又开始四处游说,八方求援,筹集资金,并带头从老区扶贫基金中解决10万元,请求市人大主任协调解决80万元,落实了第一期工程资金200多万元。目前,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遗址公园主体工程正式建成。
尽管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等多种疾病,常年药不离身,郑启阶依然没有停止走进老区的脚步。为了做到精确扶贫,他坚持深入最边远、最贫困、路最不好走、很少有人光顾的村组进行调查研究,汽车不能过就搭乘摩托车,摩托车不能过就徒步行走,非把问题搞清楚不可。
多年来,郑启阶坚持走在革命老区建设前线、老有所为的先进事迹得到各级领导的赞许和人民群众的传颂。16年来,在郑启阶的带领下,老促会团队主动找事,潜心谋事,埋头干事,协调成事,足迹踏遍了8个重点老区乡镇167个老区村,争取各级投资扶贫资金2300万元,建设思源回报工程83处。郑启阶先后被石首市委、荆州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扶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近年来,由于工作节奏更快,工作范围更广,郑启阶身上多种疾病的发病频率更高了,同事们常劝他休息一下,在家坐镇指挥,他却说:“我决定80岁休息,只有一两年时间了,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不抓紧怎么行呢?宁愿身体透支,也不能让使命欠账。”
当下,郑启阶同志又在思考、谋划、践行老区建设的三个节点问题:一是如何搞好农业产业化建设;二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让一个老区村组农户在小康路上掉队。
郑启阶说:“只要自己活一天,就要为老区战斗一天,让老区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