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是开发商的转型方向
——胡葆森在平安银行内部会议上的讲话

2015-12-07 07:49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细分开发商城镇化

服务是开发商的转型方向
——胡葆森在平安银行内部会议上的讲话

以下是其讲话内容部分节选:

房地产仍有十五年的好光景

我们这次去了两个欧洲国家:德国和意大利。第一次去意大利是1988年,这次去了米兰和罗马。有些感慨,欧洲是个没太多变化的地方。在欧洲很少能看到工地,因为它已经处在一个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城镇化已经完成,城镇化停留在70%—80%的水平。

由此想到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所谓看一个行业的大势,就是看这些事能不能做成,我们下一步能不能生存下去,能不能发展得好。在欧洲,即使干劲很大,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也只是接近1%。到德国一看是2%。欧洲最好的情况是接近于3%。看起来我们中国还是挺幸福的。

但是后来想想中国和欧洲的情况还是不一样,欧洲整个城镇化已经结束了。但按照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上讲,未来10年也好,20年也好,我们中国还要解决3亿人口的问题:一亿人就近的城镇化,能不能镇、县或者至多是地级市解决这1亿人口的就业问题;二是还有一亿人要进城,进城有可能是进省会,也可能进一线城市或沿海那些就业能力吸纳比较强的大城市;还有一亿人仍然居住在城市里的棚户区,需要旧城改造。

所以,就整个国家来讲,未来的城镇化在15年左右,接近于70%的情况下,才会结束。这是我们中国面临的一个大时代的节点,目前处在工业化的后期和城镇化的中期阶段。就这个阶段来看,城镇化还有15年的路子要走。就河南来看,城镇化落后全国9%-10%,去年全国是56%,河南是47%,河南要达到70%,至少还有15-20年的时间,可能要慢于全国的节奏。

所以,房地产这个行业是不会有问题的,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因为还有3亿人口,如果人均30平方米,还有90亿到100亿平方米的住房在未来15年内要解决。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

就地利来讲,美国过去十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一直在5%-10%之间徘徊,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2%,去年、今年最好,可能是3%。欧州和美国也差不太多,中东就不说了,非洲有可能是一个新兴的一个消费大的市场,经济有大的增长,但现在从基础条件包括它的人文条件、以及从全世界经济一体化来看,非洲的竞争力还是不足的。

社区大学需要学习许多与社区特色相关的内容,为学员提供直接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机会。社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除了自己的专业领域,还包含整合资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管理和组织学生的能力、公共事务参与的能力,社区大学可通过以下途径帮助社区大学教师进行专业发展。

由此看来,中国还是处在一个有相对竞争力的发展时期。作为一个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处在中国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自从十八大以后,包括过去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一直处在一个稳定的社会大背景下。看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社会还是不稳定的。欧洲的发达国家虽然社会比较稳定,社会保证体系也比较健全,但它没有增量,那些有增量的地方,社会不够稳定。

所以就全世界而言,中国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未来10年也好,20年也好,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

开发商洗牌仅剩三年时间

从微观来讲,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阶段性的问题。中国的宏观经济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从房地开发商本身而言,就要思考自身如何面对行业转型期的问题。

我去年6月写了一篇东西,谈我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篇文章很长,大概8000多字,主要还是讲了两点:一个是整个房地产的特征就是细分。现在说房地产市场就不能一概而论了,70个大中城市现在分化得也很严重。像今天一线城市比较好,二线城市比较稳定,三四线城市下降得就比较厉害。这个情况去年就已经出现了,市场在细分,房地产开发商也在细分。

市场细分这样一个特征是我们去年看到的,但其实10年前就开始了。2005年我就提到了,随着8.31大限,土地市场开始施行招拍挂之后,以资本为推手市场格局的调整,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洗牌实际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大家没有意识到而已。

市场的洗牌经过了10年之后,大家再看一看,现在每个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前20大开发商控制了市场的60%以上份额。而且这20大开发商几乎一半不是本地的。这是市场规律也是梯次调整的结果,接下来的调整还会继续,但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我去年判断未来3年每年新开工的开发商数量比现在会减少60%-70%。2012年我国开发商有6万家,那时6万家可能每年都有新项目开工的开发商也就2万家,大约1/3左右。三年以后,每年都有新项目开工的开发商从当时2万家减到5000家左右。当然有人说我公司还在,靠租金过日子,也都不算出局,还算有这个牌子,银行还有户头,但是已经没有新项目开工了,实际上已经不能叫开发商了。

开发商数量会大量减少,这个格局的调整我预测是8-10年,现在来看,可能会延长2-3年时间。所以,未来2-3年时间内,整个中国每年都有新开工项目的开发商的数量可能会减到1万家以内,甚至只有5000家。开发商的阵营也在调整,也在洗牌。洗牌的结果就是刚才讲的,像香港原先有50家地产商,现在也就七八家吧,控制了香港80%-85%的土地。

这是规律,谁也逃不了,这是房地产的特征决定的。房地产特征就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谁不和资本市场对接,就必然出局。这就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本能不能找到你,就看你自己运营的内功。

必须狠抓产品和服务,服务是开发商的转型方向

市场在细分,开发商阵营在细分,开发商商业模式也在细分。连万达这个中国商业地产的第一品牌也在走向轻资产运营。连万科这样的大企业也在寻找战略转型和商业模式的契机。

产品也越来越细分了。新的产品像文化地产、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养老地产、度假旅游地产,市场越来越分化了,市场细分也是市场规律调整的特征。

洗牌差不多洗了10年了,再有个三年,洗牌过程大概也就结束了。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每个房地产企业都在考虑在这样洗牌的过程中,在这样一个市场细分的过程中,怎么生存。对于房地产来说,无论是媒体还是银行,未来都不会关注行业百强之后的企业。在房地产市场细化的同时,银行作为资本化身也在挑选自己的客户。银行关注的客户群一定会逐渐减少。

我现在再谈作为开发商下一步怎么去生存。

第一要做产品。在产品上下功夫,我们从市场定位开始,找什么样的设计师,找更好建筑商,把产品打造的有市场竞争力,并且要建立和完善从质量到成本到工期这样的控制体系。第二就是服务体系。我一直认为企业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不能忘记这两点。

我们在黄金时代的时候,即便做得粗糙点,由于刚需过大房子也卖得动。但是到了细分时代,市场供过于求,客户的选择性越来越强。那么开发商的服务体系必须要打造得更加完善。

说到服务体系,21年前我们成立建业足球俱乐部,每年我们打15个主场,每到主场比赛,我们就用大巴车把业主拉过来看比赛,让他们分享竞技体育的快乐。1994年建业还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今年也21周年了。96年建业成立了教育版块,现在在全国成立了60家幼儿园、4家学校。5年前收购了酒店,4年前收购了商业地产,3年前收购了文化旅游地产。现在我们和华谊兄弟、王潮歌导演在做文化地产,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绿色基地,打造现代农业综合体,变成客户周末休闲度假的场所。刚刚还开了建业生活馆。现在我们正在社区建服务站,有24种服务功能,包括洗衣和收送快件等等。我们全省现在有80个社区,明年年底要在80个社区建成这些服务站。

整个中国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需求也在升级,也在多元化,围绕着升级和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升级,做服务体系。所以房地产转型的方向就是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多元化的方向,反过来讲,客户需求不断升级和增加的方向就是房地产企业转型的方向。由此我们会从一个开发商最终转变成新型生活方式的服务商。

围绕这个主题,就要处理好增长规模和效应、成本和利润需求之间的矛盾,这都是经营层面的问题。如果房地产企业把产品和服务两条线做好了,足以使品牌拥有强有力的支撑。

从建业本身来讲,建业过去做的事情基本都在投入,比如在全省斥资30亿元打造了5个酒店,另外还打造了一些绿色基地,这些其实都是低效资产,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把这些低效资产的商业价值挖掘出来。再比如,物业管理本身是不盈利的,能不能通过证券化的方式来解决,也是我们的一个关注点。过去开发商忽视了服务的商业价值,现在补课的时候到了。怎样把过去几十年在服务体系当中的投入,通过商业价值的重新挖掘,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个命题。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支撑企业持续运营的根本。

(本文编辑 潘卫艳)

猜你喜欢
细分开发商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深耕环保细分领域,维尔利为环保注入新动力
开发商瞄上了长租公寓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1~7月,我国货车各细分市场均有增长
那些年,行贿的开发商们
整体低迷难掩细分市场亮点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纸媒新希望 看新型报纸如何细分市场逆势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