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场奶牛肢蹄护理

2015-12-07 03:36潘义杰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产奶量奶牛

文│潘义杰(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兽医局)

王钰龙(山东省平阴县畜牧兽医局)

规模养殖场奶牛肢蹄护理

文│潘义杰(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兽医局)

王钰龙(山东省平阴县畜牧兽医局)

奶牛肢蹄病已成继乳房炎、繁殖系统疾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肢蹄病的危害

在牛场,受肢蹄病对生产性能没有直接影响观念的误区,生产管理者往往对肢蹄病认识不够,导致该病发病率快速上升。笔者通过对规模养殖场、小区的1069头在产奶牛调查发现,有173头奶牛不同程度患有肢蹄病,发病率为16.18%。患有肢蹄病的奶牛,站立姿势不正,常卧于地面不愿意动。严重者则会出现采食减少、逐步消瘦,体温升高、呼吸加快,泌乳量下降等现象。

大部分肢蹄病为慢性病,易被忽视,影响牛自身健康和生产性能。主要表现为:

1.对泌乳能力和牛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对173头患有肢蹄病的奶牛发病前后的产奶量、乳脂率等指标的测量、数据统计,发现肢蹄病能够降低奶牛产奶量,影响牛奶成分指标。由表1可知:奶牛发生肢蹄病后产奶量下降,日产量奶降低2.85千克,降幅达10.76%,乳脂率、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等指标均较患病后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4.42%、8.36%、6.18%、9.71%。笔者对患有肢蹄病的奶牛生产记录进行对比后,发现奶产奶牛产量下降幅度要高于低产奶牛,也就是说肢蹄病对高产奶牛的影响更大。

2.对繁殖率的影响。肢蹄病对奶牛繁殖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肢蹄疼痛会影响奶牛卵泡期性激素的释放,从而降低促性腺激素释放的频率和幅度,同时也影响黄体激素的脉冲性分泌,最终导致滤泡因产生的雌二醇减少而生长缓慢。

据测算,患有肢蹄病的奶牛首次配种受精率只有34%,低于统计牛场的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奶牛发生肢蹄病后,发情期可推迟1~5个情期,推迟配种时间21~84天,平均受胎率为42.23%。

3.对养殖效益的影响。一是产奶量下降影响养殖效益。二是增加医药成本。三是死淘率升高。我国每年因肢蹄病被迫过早淘汰的奶牛占淘汰总数的15%~30%。

二、肢蹄病的病因

表1 患肢蹄病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 千克、%

1.营养因素。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是发生肢蹄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调查发现,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高产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要高于低产奶牛,这与按产奶量提供精饲料有一定关系,高产奶牛精饲料日粮获取的数量要高于低产奶牛。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日粮是引起蹄叶炎的主要因素之一;采食较多的精饲料,相应地增加了来源于蛋白质的毒素或含氮化合物的降解产物,增加了奶牛发生肢蹄病的几率。另外,当粗纤维采食不足,奶牛的反刍和流涎受到影响,瘤胃缓冲能力降低也可能引起肢蹄病。

2.环境因素。环境及卫生条件对肢蹄病发生有很大影响。例如牛舍、运动场等地面过硬,奶牛长时间站立得不到缓冲,再加上自身重量,容易造成四肢疲劳,而且增加发生蹄部机械性摩擦、跗关节挫伤等几率。

3.管理因素。牛群的管理水平与肢蹄病发病有较大关系。例如,不能定期进行修蹄或者对牛蹄刷洗、药液护蹄,就容易发生蹄病。

4.疾病因素。如产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酮病等疾病,能够降低奶牛抵抗力,容易发生继发性肢蹄病。值得注意的是在产犊几天前直到产后几周之内发生酮病后容易继发蹄叶炎,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这个时期往往精饲料增加很快,粗料喂量减少,引起瘤胃酸中毒。

据图2可知,当甘油添加量在1%~3%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玉米秸秆淀粉-聚乙烯醇薄膜的抗拉强度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变形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随着甘油添加量的增加,与水的结合增多,淀粉间分子作用力减小,因此成膜黏度大,柔软光滑,有韧性,测试过程中极易变形,抗拉能力弱。根据以上分析,综合考虑薄膜抗拉强度和变形率确定甘油添加量为2%。

5.其他因素。遗传性状直接决定奶牛对肢蹄病的易感程度。胎次、生产性能等与肢蹄病也有关一定关系,随乳牛胎次增加其肢蹄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症状加重;头胎牛随产奶量的增加,蹄变形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经产牛产奶量越高其蹄变形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三、肢蹄病的种类调查

肢蹄病的种类较多,笔者调查发现,主要有腕关节炎和腕关节挫伤,跗关节炎和跗关节挫伤,蹄底溃疡、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表2)。本文仅对部分蹄病进行浅析。

1.腐蹄病。牛只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体质虚弱;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平衡;牛棚、运动场上粪尿堆积过多,长期潮湿而腐蚀牛蹄。以上这些因素都可以引发腐蹄病。

发生腐蹄病后,先以蹄间裂后面开始,逐步扩散到后蹄冠周围组织,蹄冠前面,蹄冠与毛边处,重者波及关节导致发炎。患病初期,奶牛蹄部发热肿胀疼痛,站立时患肢不敢负重着地,走路时甚至悬蹄三肢跳行。蹄表面溃疡、流黄水、有恶臭气味,重者跛行,食欲下降,产奶量下降。

2.蹄叶炎。蹄叶炎是蹄壁与蹄骨间的蹄真皮层和角脂层发生弥漫性渗出性炎症,引起蹄部剧痛、运动障碍或慢性蹄变形。该病多趋急性经过,急性时,蹄温增高,疼痛反应十分明显,体温升高到39℃以上。当转为慢性炎症时,虽然患蹄增温、疼痛和跛行症状有所减轻,但可能形成芜蹄。

3.蹄底溃疡。蹄底溃疡是指蹄的底球结合部因角质缺失,真皮裸露,而发生肉芽组织增生,有时还会引起蹄深部组织感染,多发生在前蹄的内侧指和后蹄的外侧趾,往往左右两肢同时发病。病变有特殊部位,并呈对称性。

清洁病牛蹄底可见角质明显破裂、褪色、变软,深部有出血斑。如已暴露出真皮,缺损面长有肉芽组织,形成菜花样或莲蓬样突起;部分病例有潜洞,打开潜洞内有恶臭样液体。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则可导致化脓性小叶炎。

长蹄: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两侧支长度明显超过正常蹄支,外观呈长形。

宽蹄: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比正常蹄支大而宽。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

翻卷蹄:蹄的内侧支或外侧支蹄底翻卷。蹄外侧边缘过度磨损,蹄背部翻卷变为蹄底,靠蹄叉部角质增厚。

四、奶牛肢蹄护理的措施

1.补充营养,保证日粮均衡供应。根据奶牛生长、生产阶段的不同,分群饲养。能量与蛋白含量比例适当,同时要注意精粗粮的比例,精饲料要适量,干草等粗饲料供给要充足。保证饲料中钙、磷、镁、钾、钠等常规元素和铁、铜、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保证奶牛维生素A、D、E和烟酸的供应。在饲料中添加缓冲剂,可防止乳酸中毒和刺激采食量的提高。对高产奶牛、老龄牛等特殊牛群,定期补喂钙制剂和亚硒酸钠,可有效预防奶牛肢蹄病。

2.搞好卫生,改善牛舍内外环境。保持圈舍及运动场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同时,保证运动场不能有尖锐的异物及坚硬的棱角杂物。加强消毒卫生工作。奶牛舍的地面最好采用防滑系数好的材料,如机制红砖,或在牛床上铺橡胶垫。奶牛的运动场地面要排水良好,最好用三合土(黄土、沙石、白灰)压制而成,形成中间高、四周略低的结构,以利于渗水和排水。

表2 肢蹄病种类及发病情况 头、%

3.加强管理,对肢蹄采取保护措施。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经常开展修蹄、护蹄工作,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修蹄。奶牛应每年定期修蹄1~2次,一般在妊娠3个月前和产后30天左右修蹄,青年奶牛也要修蹄。修蹄前要从牛前、后、侧面查看肢蹄的延长、突出部、角度,对左右蹄,内外蹄进行对比后进行修正。

蹄浴。一般分为浸泡浴蹄和喷洒浴蹄。浸泡浴蹄:在挤奶厅出口处修建蹄浴槽,或在其他奶牛必经之处修建。大小视牛场实际而定。用3%~5%福尔马林溶液,用药深度约为10厘米。药浴水温要在15℃以上,如果浴液温度降到15℃以下,就会失去作用。另外,4%硫酸铜效果也很好。硫酸铜一方面有杀菌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硬化蹄匣的作用。

喷洒浴蹄:站立保定,用清水充分洗净蹄部的泥土、粪尿等污物;之后,将药液直接喷洒到趾间、蹄壁及蹄球部。夏、秋季节要经常蹄浴,一般可每隔5~7天喷洒1~2次。另外,适当保持奶牛运动、增加光照时间,可使奶牛体内钙质增加,减少因血流不畅而引起的水肿和肿胀,防止肢蹄病的发生。

4.加强选育,改良提高牛群质量。育种时必须适当注意选择肢蹄性状。可借助分子生物及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选育。对于牛场来讲,要充分利用国家推广的荷斯坦能繁母牛实施良种补贴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择奶牛冻精配种。一般多选择产奶量、乳脂肪率、肢蹄、生奶体细胞数等性状进行改良。

猜你喜欢
产奶量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小奶牛便签夹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奶牛吃草
乳中体细胞数和奶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产犊季节及胎次对甘肃会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
伊犁马日产奶量与乳品品质及全期产奶量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