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5-12-07 06:46陈栋桦
艺苑 2015年2期
关键词:动漫校企动画

文‖陈栋桦

福建省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文‖陈栋桦

目前,经过数年快速发展的福建省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正进入由粗放式增长回归理性调整的关键转型期。本文基于省内各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招生、办学条件、专业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模式及就业等方面的调研情况,分析并研究当下福建省高职动漫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试图为高职动漫专业建设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高职;动漫专业;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近年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振兴文化产业的政策,将动漫产业发展推向产业发展的潮头浪尖。“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艺术和科技为支撑,以动画和漫画为表现形式,以创作动漫直接产品为基础,以开发品牌形象衍生产品为延伸,从而形成巨大版权价值链的产业”。[1]1福建省动漫公司主要有动画、游戏、手机动漫三类。由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较大,省内动漫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福建省部分高职院校自2006年即开始尝试性地创办动漫类专业,培养省内动漫游戏行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到了2008-2010年,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以40%的年增长幅度井喷式上升,招生量迅速扩大。特别是2010年《福建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发布前后,省内动漫游戏公司的爆发性增长及由此带来的动漫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更让所有的高职院校积极地响应市场需求纷纷扩招。然而,从2011年起,动漫行业就业市场已逐渐浮现出高校(含本科和高职)仓促上马专业带来的苦果:大量动漫类高校毕业生扎堆就业,且毕业生技术层面低,专业能力“同质化”严重,导致就业对口率明显下滑。高校本科动画专业连续三年被教育部亮出就业危机红牌警告,更给高职院校敲响了警钟。低就业对口率和较差的社会评价,使得省内各地的高职动漫专业招生计划数量逐年缩减,部分高职动漫专业还出现生源不足停办的现象。可与此同时,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宏观层面上判断,我国动漫业产值所占的GDP比重仍然很小,上升空间仍然很大,人才需求并未饱和。这种反差反映了高职动漫类专业到了该由量变转向质变、告别粗放式阶段,步入理性调整阶段的时候了。

一、福建省高职动漫专业现状分析

(一)招生情况现状分析

招生计划分析统计:2014年福建省职院校动漫类专业招生计划1691人,较上一年度招生计划2237人下降24.41%,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图1)。2014年福建省高职动漫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到6000人。对于福建省动漫行业而言,以美术设计基础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的高职动漫专业招生规模存在“品种单一”、“虚火太旺”的现象。

(二)办学条件分析(教学团队、实训基地)

一般院校开设专业,必须具备较成熟的办学条件后方能启动。然而仓促上马并快速扩张的动漫类专业,各个方面并未跟上专业发展的需要。

1.师资团队

国内本科动漫教育与高职动漫教育基本是同时起步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则起步更晚。而在蓬勃发展的动漫行业内,企业核心技术人员的薪资水平往往数倍于高校教师,高校专职教师的岗位对他们而言缺乏吸引力。因此,在动漫专业发展初期,高职院校既不能吸纳到动漫专业科班出身的师资,也无法获得企业骨干人才的全力支持。师资匮乏成为困扰动漫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实训设施

经调研,省内33所高职院校中,校内动漫实训室建设投入在50万元

以下的有20所,占60.6%;投入在50-100万元的有8所,占24.2%;投入在100-200万元的有5所,占15.2%。实训设施建设投入远低于广东、浙江、江苏等周边省份。

从动漫产业生产流水线分析:动画制作需要线拍设备、无纸绘画设备、动作捕捉设备、集群渲染设备、录音棚等,一条动漫制作流水线的建立动辄耗资百万。缺乏必要的实训设施,实训教学将面临“纸上谈兵”的窘境。在省内高职动漫专业学生数大量增加,院校间竞争逐渐走强的背景环境下,院校对专业的实训设施投入也势必成为左右动漫专业兴衰的重要因素。

(三)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是高职专业将行业岗位需求转换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依托地区行业发展特点统筹规划,围绕行业需求对岗位职业技术需求进行分析,分解出从业者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经验,并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地设置课程。

1.从专业技能培养角度分析

产业表现形式决定生产流程以及串联生产流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汇总形成岗位的职业技术需求。课程体系基于岗位职业技术需求进行设置。动漫产业多以动画、漫画、电子游戏三类为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不同的生产流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体系。例如:三维电子游戏的美术生产流程包含前期策划、原画设计、地图图素设计、界面设计、三维建模、动作设定、特效设计等多个环节。游戏公司角色原画设计师在其中属于原画设计环节,其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包含:角色造型设计、服装设计、道具设计等。游戏类美工和动画类、漫画类美工的职业技术需求并不完全相同。省内部分院校在创办和建设动漫专业时,未进行深入调研专业需求与课程体系构建,直接照搬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因此造成动漫类专业虽分属不同院系、院校和地区,但在课程设置方面都趋于雷同。其课程体系设置基本采用美术技能加软件操作技能方式进行设置,未能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企业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

2.从专业素质培养角度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人文底蕴的积累和创新素质的培养。长此以往,高职动漫学生自然只能成为一名熟练的美术工人,而非既掌握技能,又善于创新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而创意并非瞬间空穴来风的灵光闪现。“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没有学识素质为弓,才能和技巧是无法发挥的。创意来源于文化艺术底蕴的日积月累,来源于系统的创新思维模式训练,来源于市场数据分析后的独特见解,来源于精益求精的钻研心态。高职动漫专业既然以创意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那么,就应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体现对“创意”这一人才核心素质的重视,通过文艺审美提高、创意思维培养、动漫项目专题研发等课程逐步拓展学生的创意素质。

(四)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学生校外实训是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接企业实现就业直通车的主要通道,更是动漫专业依托行业优势资源获得快速发展契机的主要平台。近年省内高职院校所采用的常见校企合作模式有三种: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模式、校内工作室模式和项目实战模式。

校外实训基地方式是动漫专业校企合作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由学校在企业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动漫专业学生前往实训基地实习。校外实训基地由企业投资建设,实习过程由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负责管理。

校内工作室模式是动漫企业通过与院校合作,在校内设立模拟公司或工作室,吸纳动漫专业学生加入工作室共同参与企业项目制作。工作室管理采用企业外包远程管理等方式或企业人员驻点管理方式,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企业项目制作实训。例如: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采用与网龙、时代华奥、天狼星等多家动漫公司在校合作建立工作室。校内工作室引进企业项目、技术骨干进行实训教学,采用企业管理模式立足校内平台,学生可以在校内随时感受企业氛围,缓解校外交通安全、管理监督等不利因素对实训的影响。

项目实战模式是通过课程置换或专周独立实训方式,将动漫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引入专业课堂教学实训。项目实战过程,是由企业技术骨干配合动漫专业教师组成项目团队进行教学和管理的,是以企业实际项目作为教学实训内容、以企业管理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并以企业技术标准作为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通过直接接触企业项目提升专业技能、融入企业文化,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例如: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通过项目实战模式,参与时代华奥动漫公司《茶园物语》网页游戏合作开发(图2)。

目前,省内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校企合作实训情况喜忧参半,校企合作实训情况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大多数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力、合作机制仍缺乏信心,因而始终停留在简易项目的短期实训层面,未能实现深度合作。

(五)就业情况分析(包括毕业生就业范围、对口率、职业迁移能力)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本科动画专业就业率仅87.6%,再次成为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即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2]16福建省高职动漫专业的就业情况略好于本科动漫类专业,但也不容乐观。

福建省动漫产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动漫行业从业人数将从2万人递增至5万人,从业人员增幅达3万人。[3]值得注意的是,这3万岗位并非为动漫专业美术人才单独设立,其岗位需求呈现多工种、多业态分布趋势。其中游戏程序员、原画概念设计师、游戏策划师、产品运营师等既精通技术又善于创新的高端创意型人才需求量巨大。目前,各高校动漫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拥有的就业技能大多以绘画及软件操作为主。由于他

们技术专精度不足,缺乏人文底蕴、创意思维等原因,仅能满足生产一线美工岗位需求。而且,姑不论赴省外高校就读动漫专业的学子,单看省内高职动漫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就已达2000人,超过动漫人才市场美工岗位的需求量,“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然形成。

结合以上情况分析,福建省高职动漫专业有过度扩张之忧,部分学校在办学条件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仓促上马专业并大量扩招。同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设置也不够合理。此时,又恰逢动漫产业格局处于发展波动期。“就业”成为高悬于高职动漫专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形势危矣。如何“转危为安”,在“危机”中寻找“契机”发展动漫专业,政府、学校和企业应积极联合行动,寻求出路。

二、基于现状分析的发展对策研究

思路决定出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逻辑是我们厘清认识,寻求发展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高职动漫专业建设的前提是明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核心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难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设置;基础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关键在科研与社会服务;路径是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目标是培养福建省动漫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厘清专业定位,结合区域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省内动漫类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表述不清,人才培养目标错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以就业为导向,从动漫行业发展所需的就业岗位分析,可划分为策划编导、美术、程序、运营等岗位群。目前省内高职院校所办动漫专业过于集中于美术岗位群,易形成同质化、供过于求现象。动漫因其跨学科特点,美术、传媒、计算机等院系均可开办,高职院校需结合动漫行业各岗位群人才需求特征,合理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传媒院系可考虑发挥优势培养剪辑编导、媒介运营岗位人员;计算机院系则可考虑游戏程序、动画特效岗位人员。这样,各校专业既能各具特色、扬长避短,又能避免学生就业扎堆影响就业质量。

规划人才培养方向,还可结合区域优势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区域性’是我国高职教育的独特性,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比较明确。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专业建设应根据一线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按照岗位和岗位群设置专业,而非按学科设置专业。”[4]69福建省动漫产业在地域上分工日趋明显,福州、厦门为产品研发运营中心,聚集大量动漫游戏研发企业;漳州、泉州利用其原有产业优势,逐步成为衍生品研发基地。那么,基于产业布局政策推导,福、厦两地与漳、泉两地的动漫人才培养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动漫专业课程体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材施教”是教育遵循的基本规律。动漫类专业生源既有艺术(美术)生,也有文科生、理科生,三类学生各有特点。学校应结合生源特点设置专业方向与课程。例如:二维角色动画设计师岗位对于从业者的绘画造型技能要求较高,所以必须基于艺术类生源进行培养。如采用其他生源进行培养将导致事倍功半,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即便学有所成,但教学代价不菲。

文理类学生也并非无用武之地。例如:影视特效岗位,要求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各类特效制作软件、插件使用技巧,能够使用一些编程语言编写特效程序,了解流体力学、粒子等物理学基础原理。这一岗位就非常适合理科生发挥所长。而影视剪辑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画面叙事能力,熟练掌握影视后期剪辑技术,这一岗位则更适合于文科学生。学校可依据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岗位群需求,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设置可针对目标类型公司确定3-5类岗位形成岗位群,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岗位选择应注重关联性,保证各门课程间教学效果能够共享;如岗位跨度太大,必然导致非关联性课程泛滥,专业技能培养“撒胡椒面”,无法突出培养重点。岗位选择方式既可以采用同一类型公司关联岗位,例如:动画公司的二维角色动画设计师、动作设计师等;也可以采用不同类型公司相似工种岗位,如:动画公司场景设计师、游戏公司原画设计师、漫画公司插图绘画师等。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可借鉴“逆向设计法”进行设计。“逆向设计法是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起点。首先根据行业

或领域职业岗位要求(人才市场需要),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关键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素质,据此设置出所需的核心技术课程和职业技能课;再确定核心技术课之外的、专业必须的专业技能课,然后根据核心技术课、职业技能课的需要,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设计基础课和特色课程。”[5]43以二维角色动画设计师岗位为例,“逆向设计法”进行的课程推导设置如下:

首先,确定关键职业技术是二维角色动画制作技术;关键技能是动画绘画技能、人物绘画造型技能;职业素质是对绘画、电影、文学、音乐的艺术修养。

其次,据此设计出:所需的核心技术课程为二维角色动画制作(强调对接企业实际项目达到熟练掌握动画制作技术目标);职业技能课程为原动画绘制技能(掌握角色动画规律,提升角色动画绘画表现能力),角色造型绘画技能(掌握动漫角色设计原理,强化角色造型能力);专业选修课程(职业素养课)为动漫影视作品欣赏、文学作品导读等。

第三,再确定核心技术课之外的、动画方向专业必须的专业技能课。如:分镜头脚本创作、动画场景设计;最后由职业技能课程推导出表演、动态速写、人体结构这三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动画、绘画技能提供基础保障。

此外,学校可根据合作企业特点增加校企合作特色课程,如:厦门高校可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动漫(厦门)基地合作“手机动漫制作”课程。

(三)组建 “双师互兼”、“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团队

动漫专业能否达成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聘请企业技术骨干进入课堂,应针对其善于管理、经验丰富但教学经验不足的特点,提倡外聘教师带企业项目进课堂,用企业员工培训的方式教学生,用企业员工考核的标准要求学生。动漫教学团队可效仿动漫公司研发团队架构进行组建,将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按生产岗位交叉组合,以同一实战项目或应用科研项目贯穿各课程教学实训,提升教学团队科研能力,确保专业培养内容连贯性,避免“管中窥豹”现象。学校方面应提供专兼职教师的交流平台,使专兼职教师保持沟通,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高职教师除具有‘双师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的能力,即‘立地式’研发的能力。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能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才能起着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应用能力。”[4]71动漫专业建设的核心,即建构“双师互兼”、“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团队。

(四)政校企合作打造多元化校企合作平台

作为实践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只有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区域优势,政校企联合,共同为师生提供完善、有效的实训硬件环境和实训管理软件环境,才能真正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建议组建福建省动漫行业职教集团,整合行业资源办教育。动漫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其行业发展远非几所院校、几家企业依靠自身力量就能轻易实现的,唯有发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各方合力优势,方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由政府牵头,多所院校、行业、企业共同组建的动漫职教集团,能够合理规划引导区域动漫专业资源;搭建公共实训服务平台,提升学校综合实训条件;结合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人才需求格局,促进学生对口就业;对合作企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进行统一管理,促进校企间项目、师资、技术、培养模式交流。目前政府机构正在这方面不断加强推动作用。动漫行业主管单位——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鼓励企业建立动漫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定期举办动漫行业与高校校企合作交流会议,促进校企合作交流。

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还可合作建立动漫人才信息平台,形成企业与院校动漫人才交流空间,打造就业直通车。可以利用平台定期发布省内外主要动漫、游戏公司的人员需求信息、招聘技术标准、员工岗前培训标准;同时鼓励企业建立动漫人才网络储备库,孵化企业储备员工,由院校引导学生从入学阶段起逐步选择加入企业人才储备库,熟悉企业技术标准,融入企业文化,为毕业后顺利进入目标企业奠定基础。高职动漫专业只有在政府、高校、企业多方共同努力下,才有望逐步向政府宏观政策引导、校企多元化合作、学生就业稳定的良性局面发展。

专业的发展总要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经历了首轮快速增长后,高职动漫专业已进入“洗牌”阶段,优胜劣汰、改革创新、彰显特色成为现阶段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情况下,短期震荡之后的动漫专业需回归理性,放慢节奏,严谨地从市场需求分析、专业规模、专业内涵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等多个方面提升动漫专业建设质量,在“困境”中寻求专业的发展机遇,积极为同样在发展和改革中的动漫产业积极提供正能量,尽力使学生“学有所成”并“学以致用”,让每个动漫专业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1]卢斌,郑玉明,牛兴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福建省动漫游戏行业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会议召开[N/OL]。(2012-03-19)[2014-12-11]. h t t p://w w w.f j i t.g o v.c n/h t m/ imgNews/20120319/1649564.html.

[4]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1(6).

[5]俞瑞钊,高振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之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G64

A

陈栋桦,福建省教育厅(动漫游戏)应用文科研究中心、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动漫校企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做个动画给你看
我的动画梦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